APP下载

分析近现代钢琴作品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2023-05-06蒋启辰

音乐世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

〔摘 要〕当下,我国高校钢琴教育理念在与时俱进,钢琴课程的教学设置和课程安排上需要更多的突破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近现代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技法,探究近现代钢琴作品学习对于高校钢琴专业学生的帮助,力图为高校师生在近现代作品的教学和学习中提供更多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观念,倡导国内高校钢琴教学要更加重视对近现代钢琴作品的探索和实践的理念。

〔关键词〕近现代作品;钢琴教学;卡巴列夫斯基

一、近现代钢琴作品的概述

(一)近现代钢琴作品的历史背景

近现代音乐作品的創作时间一般是指从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所产生的作品。中国的近现代音乐创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语言、习俗及各个方面的传承和发扬。以中国民族风格的改编曲、中西方作曲技法融合的作曲、传统器乐音色为基础的作曲等创作风格的多样化为发展主流,通过钢琴表达全新的文化概念,并加以发展进步,就形成了我国近现代作品的基本音乐审美取向。

西方近现代音乐被认为是对旧的艺术思想和技巧的全面创新,从二战前的调性游移和非调性音乐等艺术类型中产生,到先锋主义、序列音乐、电子音乐流派以及各种新兴艺术现象的大量出现,标志着多元发展的新阶段。

(二)近现代钢琴作品的整体风格特点

1.中国近现代钢琴作品

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的发展,在精神内涵和思想内容上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时代历史性的特点。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提升,音乐形式更加丰富。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下,一部分作曲家在尝试创作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弘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初心。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包括地理环境、生活习性,以及文化习俗等,这些差异在音乐创作中也有着非常鲜明的体现。我国的近现代音乐创作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有许多借鉴西方音乐创作概念的实例。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就是借鉴了西方的传统艺术形式康塔塔。西方音乐的历史演变进程影响了我国的音乐创作,对世界文化的交融互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西方近现代钢琴作品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发动的战争使整个世界都动荡不安、人心恐慌。在作曲家的视野里,他们尝试用声音传达焦虑、不安,甚至是绝望。这些社会影响使得音乐作品不只是具有哲学的、爱国的、民族的甚至是浪漫主义的色彩,还能通过作曲家自身的感受和体会、对创作技法的现代化和对音响纯粹想象的效果表现音乐。为了探索出新的声音形式,作曲家借用了亚洲各国的声学概念和语言,并对和声、音高、调式等领域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比如,不协和和弦的解放、高叠置和弦、十二音音列、微分音音乐、调性的分解和发展、无调性音乐等,都成为近现代音乐领域中富有特色的新概念。

3.近现代钢琴作品专项训练

(1)训练的重要性

近现代作品在和声写作、调式韵律、旋律编排、配器等方面和传统音乐创作存在着很大区别。

近现代钢琴作品的总体特点体现在对旋律表达上的探索,并产生了经常性不规则的大跳跃;在和声进行方面,突破了以往和声三度叠置的框架和功能性发展的逻辑,音响上的不协和程度也逐步加大了;在调式调性方面,近现代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大多变化不断,这样的创作特点使得曲目声部关系复杂,旋律走向难捉摸、调式调性多样化的新阶段。在具备一定曲目积累和学习基础的情况下,让高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学习近现代钢琴作品能够培养其多声部织体的听辨综合能力以及调式调性变化的感知能力。

在近现代钢琴作品创作中,作曲家力求旋律的自然变化,打破节奏整齐划一的情况。在声音的表现方面,近现代音乐作品的创作是对现实生活、自然环境等深度体验后而产生的灵感创造,表现了作曲家强烈的个性和渴望独立的思想。高校钢琴教学中如果可以多涉猎近现代作品,就能够让学生扩展钢琴演奏的表现力,使学生手指及全身在钢琴演奏上的能力提升,挖掘出钢琴演奏的新方式。

(2)训练的必要性

基于近现代钢琴作品的流派丰富、结构自由、和声多变等特征,相比传统钢琴作品的创作会更加复杂。目前国内高校钢琴专业多年的教学经验已构成了系统教学体系,且一直以来都是遵循着体系内的教学模式,包括钢琴教材的选择,学生的曲目制定等。教学模式的固化容易禁锢学生的多方位思维开发。笔者认为近现代钢琴作品的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固定思维,开发学生对于钢琴演奏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独立处理曲目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复调性思维。

受国内高校钢琴专业教学大纲和观念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教学上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近现代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课程上的涉猎有限,导致了不少近现代钢琴音乐无法在高校大范围推广。师生在挑选作品上,偏向于比较传统或保守的调性钢琴音乐。当下高校的钢琴教学不断在进行教学改革,越来越多的钢琴教育工作者在寻找新颖有效的方式进行钢琴教学,把握钢琴教学的传承同时进行创新,突出近现代钢琴作品的特点,是未来钢琴教学的发展趋势。

用审美激发和完善人的天性、本性精神,并以它为核心来培育学生的人格精神和人性美,是完成美育功能、构建美育价值的根本,也是美育育人的终极目标。当今的学校钢琴老师必须要跳出传统教育保守的范围,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发展的教学理念,让他们在音乐学习的进程中,进一步地感受到作曲家的创作魅力,掌握国内外各种体系的音乐作品,以及带有地域特点的音乐作品。

(3)训练的要点

听觉训练的培养是钢琴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因为大多数的钢琴作品都为多声部旋律。近现代作品旋律不规则,和声进行复杂,音响色彩上的不协和度增高,调性转换频繁,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作品的分声部听辨,准确找出每一声部的旋律线条后再进行分手练习,熟练后进行声部合并练习,并且做到合并演奏的同时能够准确听辨出每一条旋律声部的走向。

节拍决定旋律的骨架,让旋律更富有流动性。把旋律形式从传统的方整性构造中解放出来,使作品更具有辨识度。在教学中要把握好重音转移、变化节拍、增加时值和无拍号无小节等四个创作特点。在节奏训练过程中,学生刚开始学习曲目时应该选用慢速多次练习,把握作品复杂的节奏音型,能够清晰地辨别节奏的变化后,再进行循序渐进的加速练习来达到训练目的。

二、近现代中国钢琴作品

(一)近现代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

中国近现代钢琴音乐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创作手段不同,但在创作上都表现出了一个共性特点,即在音乐旋律方面主要以我國传统乐曲的音阶调式为基点,在音乐构造手段方面则以西洋音乐的曲式构造为贯穿,并以中国传统民族乐派手法为目的,运用细腻精巧的和声处理,构成了既具有西方古典主义的和声结构,又显现出中国传统民族色彩的音乐风格。

近现代作品的民族风格包括了作品思想内容的民族化和曲目编创的民族化。

思想内容的民族化: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沉淀,近现代的中国钢琴作品展现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和民族底蕴,绝大多数钢琴作品的思想内容中都熔铸着中国传统文化力量和民族精神;二是基于西方音乐创作基础上,汲取有价值的文化,并进行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兼容,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以赵元任的作品为代表,他于1915年创作的钢琴曲《和谐进行曲》是中国第一支钢琴曲,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曲目创编的民族化:一是对民间歌曲素材加以修改,逐渐形成了旋律民族化的特色。例如,王建中根据唐璧光的同名诗歌改编而作的《浏阳河》等;二是和声与歌曲调式的民族性特质,各类歌曲中所运用的歌曲调式都非常多样,以及五音与七音调式的广泛运用。例如王建中改编的民乐作品《彩云追月》将中国风格的调式运用得淋漓尽致;三是对二胡、古筝、古琴、大鼓等民族乐器音色模仿的民族化,利用钢琴弹奏的力度、音区、旋律音型等进行对民族乐器的模仿。例如,黎英海依据琵琶曲《夕阳箫鼓》改写的《春江花月夜》等。我国作曲家长期的探索创作研究,实现了在西方乐器的创作中充分展示了我国民族风格的音乐语言。

(二)近现代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技法

1.曲式结构

近现代中国钢琴作品的曲式设置主要侧重于几点:随意性的曲式结构设置、根据音乐形象发展进行曲式变化和传统艺术形式紧密相连、与中国传统音乐语言相关的曲式划分。我国近现代作品长期以来有重视内涵与叙事性发展的写作习惯,强调作品的风格韵味,创作发展方式不同于西洋共性写作,即高度模式化的曲式结构编排方式。我国近现代音乐作品一般使用承递式音乐的发展手段,曲式发展与艺术形式的联系包括引申、循环、叠奏、合尾和起承转合等。

2.调式和声

调式和声的民族化特质是近代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在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民族化钢琴曲中,纯五声调式在旋律与和声上的运用居多。中国前辈作曲家们在和声民族性方面进行了诸多大胆尝试,将自己的和声创作总体地归纳到民族大小调功能范畴中进行研究,并采取了一些细致、巧妙的和声运用以减少大小调功能结构和民族调性与语言相互之间的冲突。

3.节奏旋律

我国的传统乐曲中,“散板”使用得比较广泛,个性上也比较随意,作曲家们也发挥了想象进行模仿,通过不规则的节拍设置突出了民族风格。例如,黎英海依据琵琶曲《夕阳箫鼓》改写的《春江花月夜》的开头段落中使用了不规则节拍型。我国近现代钢琴作品中的丰富情感会通过旋律的抑扬顿挫,以及轻重缓急的声音表现来完成作曲意图,并且在旋律中会添加装饰音的运用。例如利用长颤音弹奏模仿竹笛演奏,利用重复和弦形式表现琵琶艺术。

三、近现代外国钢琴作品的现状分析

(一)近现代外国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

20世纪初的西方,音乐作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作曲家们运用各种作曲手法来表达对传统音乐的反叛以及对音乐技法的再次创新,其表达的新颖意境得到了肯定与发扬。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一种新兴艺术流派——印象派逐渐形成。印象派主义音乐的产生对于西方音乐在世纪交替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印象派主义的杰出音乐家代表有德彪西、拉威尔等。

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等著名作曲家的音乐中表达了尖锐、锋利、晦涩的音乐特征,其中以勋伯格的表现主义音乐与其十二音技法为代表。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对音乐的表现力极为关注,他们大胆探索音乐的表达,展现人类的思维本质和挖掘内心的审美能力,注重以人为本的情怀。

新古典主义音乐家的代表人物有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等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风格基础上持续拓宽界限,想要表现的音乐创作思想是尝试把创作拉回传统音乐创作思想中,与听众拉近距离,并创作出更加真实的音乐。

(二)近现代外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技法

1.印象派

印象派音乐创作不追求宏大而夸张的曲式结构,而是追求精致而简单的音乐结构,并立志于摆脱传统音乐条条框框的结构束缚。音乐中避免采用规律性的节拍旋律,更多地运用了一些多样化、自由灵活的小节拍音型。节奏韵律上的不规则设计,复节拍、复节奏的运用,使整体创作呈现了虚无缥缈而雅致的音乐风格。创作上更注重音响淡化韵律,虽然极大拓展了调性的范畴,大部分还是植根于大小调式的基底上。因此很多曲子中都显示出了片段式的、不对称和不连贯的特征。

印象派代表作曲家德彪西的作品中音乐调式及和声的主要特色在于对传统钢琴音响潜力的深入挖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写作特色:(1)传统音乐中的三大基本音程,即纯四度、纯五度和小二度的丢失,因此淡化了调性的感觉;(2)半音音级的应用使整体调性不清晰,常常毫无准备地出现转调情况;(3)加入了五声音阶的应用;(4)大量采用教会调式,体现了神秘、庄重的格调;(5)频繁运用远近关系之间的调性变化方式。

2.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音乐在结构上极大程度地精简浓缩,和声创作上为无调性音乐布局,无调性主要指音与音之间、和弦与和弦之间缺乏调性感觉的创作手法与音乐类型。节奏上表现出不受小节线约束的特点,似乎专门在体现一种音乐色彩上的错乱感,给听众制造了一种难以理解的节奏模式创作。旋律可以自由地依赖和声展开,从音乐旋律到各声部充满了直白的描述,而且旋律在琴键上跨越很大,表现出了不可捉摸的,或摇曳不定的现象。表现主义代表作曲家勋伯格的《三首钢琴小品》op.11的第一首,整曲共64小节,其中的23小节既有插部又有展开部。十二音序列基本完整和一致,作品依旧采用奏鸣曲式,其内容完整丰富,但篇幅却是大大缩减。

3.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对古典音乐形式的借鉴和发展最大的表现在于保留其古典主义的曲式逻辑思维。作曲家常使用传统的复调方法进行创作,在乐曲中运用了大量声部走向,和声上则勇于突破传统,注重于每一种音的独立运用,倾向于两只手同时在不同的调性上加以弹奏。旋律在新古典主义音乐中具有突出地位,这样的创作方法明显区分于机械运动性的旋律,同时赋予了鲜明的现代和声。

四、近现代钢琴作品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分析——以卡巴列夫斯基《F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46为例

1.作曲家简介

德米特里·鲍里索维奇·卡巴列夫斯基(1904—1987)是20世纪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音乐活动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出生于圣彼得堡,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及钢琴,1932年留校后担任教职工作。他的音乐创作充分汲取关乎国家及人民社会生活的素材,将本民族的音乐进行了提炼与创新,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创作特征。

他的创作生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 1930年以前的求学阶段,即创作初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尤为严谨传统,该时期的主要作品有:《三首钢琴前奏曲》op.1,《F 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6等。第二时期是1930—1950年多產的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个人的创作风格,代表作品有:以俄罗斯民歌为主题创作的《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op.38,《F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46等。第三时期是他开始进行音乐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音乐作品有:《春季运动会与舞曲》op.81,钢琴小品集《孩子们的梦》op.88等。

2.作品介绍

《F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46创作于1946年,该时期处于卡巴列夫斯基创作生涯的多产阶段,该作品也是他所作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中流传度较高的其中之一。这首作品的创作时期刚好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使得国家人民都损失惨重,国民百姓的苦难伤痛深深地刺痛了作曲家,该曲表现了人民自强不息、临危不惧的抗战精神。作品中运用了独特且富有个性的和声织体,音乐整体情绪积极向上,融入了各具特点的主题风格,结合了大量抒情性、歌唱性的民族音乐和舞蹈元素,在战后给予了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

该作品有三个乐章,属于古典主义奏鸣曲曲式结构,划分为典型的传统奏鸣曲快、慢、快的乐章结构,伴奏织体简单明了。该作品也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作品和声复杂,节奏多变,音响效果具有极强的听觉冲击力。在和声、调性、节奏、对位等方面明显区别于古典时期的创作,追求不和谐的和声、自由的调性、不规则的节奏等具有突出特点的表现手法。

3.教学要点

该曲目和声色彩丰富,调性体系变化自由、主题风格多变、音乐形象对比明确,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对近现代作品音乐审美和演奏能力。

在提高音乐作品的声部理解上,本作品在保持了协和的三度叠置和弦的基础上,添加了不协和的二度叠置和弦,以及半音化的和弦进行,大量使用外音等手法来描绘需要的音乐色彩,模糊和声属性、强化不协和的音响效果,丰富了旋律线条的层次感。这样的声部设计能够使学生在弹奏过程中充分锻炼手脑配合度,培养多声部听觉能力;在掌握曲式的理论知识上,卡巴列夫斯基《第三钢琴奏鸣曲》op.46在调性方面极具卡巴列夫斯基的个性特点,使用了大量的现代创作手法,调式自由多变的特点尤为突出,增加了不协和的音响效果。卡巴列夫斯基的奏鸣曲在创作手法上独具一格,能够在学生长期的学习累积过程中更新作曲理论知识,加深对近现代作品的理解;在音乐形象的把握上,卡巴列夫斯基在《第三钢琴奏鸣曲》op.46的创作中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元素,最具有特点的分别是歌唱性、舞曲性和进行曲这三种音乐风格。作曲家极其重视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提出将音乐与生活日常化紧密联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作曲理念更容易激发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理解和感知音乐。

结语

近现代钢琴作品的教学,是在传统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的。对钢琴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近现代音乐作品是培养听觉感知、复调思维、节奏把握和音乐形象的有效提升途径。对钢琴专业的教师来说,高校钢琴教学需要不断突破现有的教育体系,应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高校钢琴教学改革,跳出传统教学的舒适圈,扩展高校钢琴教学选材,以培养学生演奏技巧和音乐修养为最终目的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①姜谭明月:《中国红色题材钢琴曲作品特征初探》,北方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年。

②杨青知:《印象主义音乐与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③毛晓骅:《印象派之源——前辈作曲家对德彪西印象派创作技法的影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第1期。

④徐梦婉:《论“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在“表现主义”音乐实践中的嬗变——以勋伯格的创作为例》,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⑤肖煜:《卡巴列夫斯基〈F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诠释》,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

⑥刘芸:《卡巴列夫斯基对中国钢琴文化发展的影响》,《音乐研究》,2008年,第12期。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的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项目“基于特质评估的高校钢琴教学训练方法适应性研究”(项目编号:CJF2106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蒋启辰,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与教学。

责任编辑 任丽姝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
高校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认知心理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大学钢琴教学中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钢琴教学中手指能力的培养分析
因材施教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