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欧姆定律的表述和适用条件的讨论

2023-05-04段石峰

物理教学探讨 2023年4期
关键词:逻辑关系欧姆定律电解液

段石峰

摘   要: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实验定律之一,但在教学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认知偏差。欧姆定律的表述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表述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是有条件的;教学中存在“循环验证”和“逻辑颠倒”的问题;明确区分欧姆定律和电阻的定义式,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是金属导体和电解液等线性元件,而不是纯电阻元件。从不同角度探讨欧姆定律的表述和适用条件,以期澄清认识上的迷惑。

关键词:欧姆定律;逻辑关系;线性元件;纯电阻元件;电解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3)4-0052-4

在我国物理课程的“螺旋式上升”结构中,欧姆定律是横贯初中、高中和大学的重要内容,但各阶段的要求不同。大学阶段从学科逻辑出发,在内容上要求完整系统、严谨深入。而中学阶段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逻辑,导致物理教材对欧姆定律的表述存在普遍性偏差,教学中对该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存在理解上的偏差甚至错误。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试图拨开云雾见天日,澄清其中的迷惑,对欧姆定律的表述和适用条件正本清源。

1    欧姆定律的表述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材中,在初中的基础上用演示实验进一步探究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的关系,通过图像法处理数据得到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由斜率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由此定义电阻R。紧接着有了电阻的概念,将定义式变形得到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并将其表述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1]。

在赵凯华和陈熙谋编著的《电磁学》教材中,直接指出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导体中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同,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也不同。精确的实验表明,在恒定条件下,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I∝U,这个结论叫作欧姆定律。写成等式为I或U=IR(I与U互为因果),式中的比例系数由导体的性质决定,叫作导体的电阻[2]。

对比大学物理《电磁学》教材,高中物理教材对欧姆定律的表述存在两个问题。

1.1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是有条件的

欧姆定律的表述中只有“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表述是有条件的。众所周知,物理规律揭示了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而物理量是定量化的物理概念,它们有的是常量,有的是变量。物理规律中的正反比关系反映的是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而欧姆定律的研究对象是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一个变量(电流)怎么会与一个常量(电阻)成反比呢?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没有函数关系,更没有成反比的关系。如果这段导体的电阻在变化,那么它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对于电阻不同的导体,可以分别对它们应用欧姆定律,得到关于电流与电压的不同的正比关系式;如果不同导体的电压相同,那么它们的电流与电阻是反比关系,这显然是多次应用欧姆定律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欧姆定律本身。

类似的,在大多数教材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也存在普遍性问题。物理定律是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中间可能会有一些系数(常量)。在牛顿第二定律F=ma中包含三个物理量,其中加速度a和作用力F是两个变量,且“a与F成正比”,而物体的质量m在非相对论情形下是不变的。因此,在非相对论情形下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与质量没有函数关系,何来“a与m成反比”的结论?在相对论情形下,一个物体的质量m与其速度v之间的关系为m(式中m0是物体静止时的质量,c是光速),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质量是一个变量,但其加速度与它的质量之间不是反比关系。对于多个物体,当它们受到的作用力F相等时,它们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成反比。显然,这是多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于多个物体后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牛顿第二定律本身。

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的“定律Ⅱ”指出:“运动的变化正比于外力,变化的方向沿外力作用的直线方向。”[3]牛顿的说法不是很确切,经欧拉改进后的表述为“动量的变化率与力成正比”。尽管如此,在他们的表述中都没有“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内容。

1.2    “循环验证”和“逻辑颠倒”

欧姆定律的教学过程存在“循环验证”的弊端,而且欧姆定律和电阻的定义的逻辑关系颠倒。高中物理教材的实验中所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在磁电式电流计的基础上,利用欧姆定律设计和改装的,用它们来测量电流和电压自然会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关系,这显然存在“循环验证”的问题[4]。事实上,在欧姆的时代,电学测量的主要手段是用验电器测量电荷,他创造性地将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和库仑扭秤结合制作了“电流扭秤”,用小磁针的偏转角来量度电流的大小,用不同的温差电源提供电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按照科学史实,欧姆在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基础上,揭示出比例系数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进而定义了电阻。显然,欧姆定律不是由电阻的定义式“变形”得到的,反而电阻是通过欧姆定律来定义的,欧姆定律在先,电阻的定义在后,两者的逻辑关系不能颠倒[5]。

2    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

在大学和高中物理教材中对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有类似的表述:“实验表明,欧姆定律不仅适用于金属导体,而且對电解液(酸、碱、盐的水溶液)也适用。欧姆定律成立时,伏安特性I-U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这类元件叫作线性元件,如图2所示。对于气态导体(如日光灯中的汞蒸气)和半导体元件,欧姆定律不成立,其伏安特性不是直线,而是不同形状的曲线,这类元件叫作非线性元件。”[1-2]这里的表述非常准确、清楚,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液等“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线性元件,这类元件的电阻叫作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然而,实际教学中很多师生持不同的观点,对此存在诸多误解和困惑。

2.1    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元件吗?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当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时,得到的伏安特性图像是曲线,即小灯泡是非线性元件;而小灯泡的灯丝是金属导体,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发光是一种炽热状态,热辐射来源于内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和焦耳定律可推导出,小灯泡在任意状态下满足U=IR。由此得出,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不是线性元件,而是纯电阻元件[6]。在这个例子中,教材中的表述似乎是矛盾的,小灯泡既是金属导体,又是非线性元件,欧姆定律到底成不成立?

首先,高中物理教材在讲解金属导体是线性元件时,前面有一句前提条件:“在温度没有显著变化时”。在这种情况下,纯金属的电阻R与温度t之间近似满足线性关系R=R0(1+αt),式中R0表示温度为0 ℃时的电阻,大多数纯金属的α值很小,近似为0.004/℃。实验测得小灯泡在电压较小(温度几乎不变)的一个阶段,伏安特性曲线是明显呈线性的,如图3所示[7]。教材中的练习第4题也说“一个小灯泡,当它两端的电压在3 V以下时,电阻大致等于14 Ω不变……”。如果将小灯泡处在恒温条件下,实验测得其伏安特性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小灯泡是否为“线性元件”与测量环境有关[8],它的电阻变化是由于环境的温度变化引起的。

其次,小灯泡在任意状态下满足U=IR,并不能说明欧姆定律成立。大学物理教材在舉例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后指出:“对于非线性元件,欧姆定律虽不适用,但仍可以定义其电阻为R,只不过它不再是常量,而是与元件上的电压或电流(即工作条件)有关的变量。”[2]显然,无论是线性元件还是非线性元件,只要能定义其电阻为R,就必然满足U=IR,但这是将电阻的定义式变形得出的结论,与欧姆定律的物理含义不同,适用条件也不同。欧姆定律的实质是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而不仅仅是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人教版教材在推导焦耳定律表达式时提到:“……由欧姆定律U=IR,可以得到……”。虽然电热元件的电阻可认为几乎不变,满足欧姆定律,但这种说法容易误导师生,以为只要是纯电阻元件都满足欧姆定律。因此,建议教材将此处改为“……由电阻定义式R,可以得到……”。

2.2    欧姆定律适用于电动机吗?

电动机的线圈是金属导体,当它不转动时,电阻可认为不变,满足欧姆定律;当它转动起来时,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就是非线性了,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其电压U、电流I和线圈电阻R不满足U=IR,当然也不满足欧姆定律。由于电动机转动时内部存在反电动势U0[9],因而满足U=IR+U0。如果还要将描述为电动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R+R0(式中R0表示反电动势U0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等效电阻),是包括线圈电阻R和反电动势U0在内的整个电动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对于非线性元件,无法用一个电阻来描述它阻碍电流的性质,而要用整条伏安特性曲线来描述。

2.3    欧姆定律适用于电解液吗?

教材中明确给出欧姆定律适用于电解液,而电解液导电时会形成电解槽,电解槽是不满足欧姆定律的典型例子,这种“矛盾”着实让人费解。事实上,电解液在两极板之外靠正负离子导电,跟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并无本质区别,也存在无规则碰撞,将电能转化为内能。而在两极板处,正负离子得失电子发生化学反应,附近存在反电动势,对电流造成不同于碰撞所带来的阻碍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成新的化学物质,同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实验表明,在电解液内部没有发生电解反应,满足欧姆定律,这是针对“仅导电不电解”的情况;而在两极板处发生了电解反应,伏安特性不是过原点的直线,“欧姆定律不适用于电解槽”则是强调发生了电解反应的情况[10]。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6-47.

[2]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0-163.

[3]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M].王克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高中物理专题分析:电路和电磁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4-57.

[5]周浩,周阳波.电阻定义的追本溯源——从科学史和微观解释谈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J].物理教师,2022,43(5):63-65.

[6]邓新云.浅议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7):46-48.

[7]方银良.欧姆定律适用条件的讨论[J].物理教师,2014,35(10):60-61.

[8]胡瀚玮,张洪明.实验探究小灯泡在恒温下的伏安特性曲线[J].物理教学,2018,40(5):44-45.

[9]王鹏,杨培军.非纯电阻电路中欧姆定律为什么不成立[J].物理教师,2015,36(10):69-71.

[10]王贤乾,许贤国.实验探究欧姆定律对电解液及电解槽适用情况[J].物理教学,2021,43(4):21-23.

(栏目编辑    蒋小平)

猜你喜欢

逻辑关系欧姆定律电解液
解读欧姆定律
细说欧姆定律
解读欧姆定律易错点
平行流铜电解液净化一次脱铜生产实践
吃透欧姆定律
浅谈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
生物科学核心课程关系及内容研究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浅析
浅析内部控制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用高纯V2O5制备钒电池电解液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