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023-05-03杨镕源广西大学经济学院
杨镕源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
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九年来聚焦“三农”。农业保险作为新时期立足于服务“三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国家农业平稳发展为目标的“政策性”农业支持保护主要工具,不仅是农户规避自然灾害所造成损失的风险防范机制,同时也能为农业生产经营基于一定的金融支持。作为世贸组织“绿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完善农村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发展软环境、服务“三农”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发展农业保险对于降低农业发展风险、提升农业经济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地处祖国南部,西邻云南,西南与越南接壤,拥有8个国家级陆地边境口岸,是我国链接东盟的重要陆海通道;同时广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农业所占比重较高、保险业发展滞后、农民购买力低下且保险意识薄弱,从而导致广西农业保险发展缓慢、“供求双冷”。但目前关于广西农业保险和农业经济的相关研究很少,且缺乏对二者关系的实证分析。因此需要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角度去深入剖析广西农业保险在影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和影响机理,进而对广西农业保险的政策体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更好发挥其支农作用。
一、理论与机制
(一)相关理论基础
1.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农业风险管理指在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以产业的整体价值为目标,协调政府、农户、市场等风险管理主体对各类农业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衡量和统筹考虑,整合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方式和工具对各类农业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和消除,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综合管理各类风险,从而追求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实现最大的农业安全保障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农业风险管理对于发展农业经济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农业风险管理的各要素(风险因素、市场主体、管理策略、管理工具)应当统筹考虑,相对于孤立地分析管理特定的风险类别而言,更应该注重考虑各要素之间的交互性和其内部的关联性。因此,农业风险管理应当按照以下几点依次进行:农业风险综合分析、管理目标平衡设定、管理主体协同配合、管理策略合理选择、管理工具有机结合。在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理论中,农业保险工具还应与其他风险管理工具有机结合。有关部门充分考虑与不同工具之间的交互作用,选择适当的工具组合相辅相成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有效应对各类农业风险;同时也需积极构建农业保险自身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保障现代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2.福利经济学理论
农业保险具有福利经济的功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农民收入,保障农业生产。农业保险能够集合中央和地方政府、保险机构、全体参保农户三方面的财力物力对受灾农户进行损失补偿。农业保险一方面保障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继续从事农业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农民快速恢复农业生产,保障了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农产品供给的稳定性。(2)提升资金利用效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农业保险可以集中农户手中的闲散资金,在防范农业风险的同时保险机构也会进行与农业相关的投资以实现资金保值增值,为当地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契机;从而实现了国民收入在农业与其他行业、受灾农户与非受灾农户、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之间的转移,稳定了参保农户的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因此,农业保险在改善收入分配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和正外部性也能体现其福利经济的属性。
(二)农业保险影响农业经济的作用机制
1.农业保险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受小农思想的影响,我国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存在“风险规避”的倾向,对于投入新技术、新设备,采纳新生产方式等需要较高资金投入且存在一定风险性的投资行为并不积极。这种“风险规避”的倾向一方面阻碍了先进农业机械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也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抑制作用。因此,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保险的作用不仅局限于分散风险赔偿损失的基础功能,而且能够稳定农民心理预期,提升其采用最新科技的积极性,帮助灾民减少损失以快速投入农业再生产。同时农户参保农业保险的行为也有助于其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升收入水平,改变生产行为、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进而影响农业全要素的生产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业保险提升农民收入
基于上述农业保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可以发现农业保险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扩大种植规模等作用也有助于增加农业产量,提升初级农产品的价格,与农业保险经济补偿的基本职能共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许多学者通过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赵将、张蕙杰对美国农业风险管理政策体系的构建、成效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以农业保险为主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对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李文会、周常春的研究结果证明农业保险不仅可以稳定并微弱地提升农民收入,并且能够通过这一途径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周稳海、张小东、唐德祥等学者基于不同数据使用不同模型和方法也都验证了农业保险对于农民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因此,农业保险的部分职能既能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又能影响农民收入水平,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
3.农业保险提升农村信贷供给
诸多研究表明,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可产生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增加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供给。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如二者的服务对象都是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目的都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业务范围和经营风险等方面也非常相似;并且在涉农产品创新、客户信息共享、业务营销推广等方面具有互相合作的基础。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推广应用可以分散和转移一部分农村贷款机构的贷款风险,提高其放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业保险可以作为抵押物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等级和还款能力,增加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此外,农业保险分散风险和损失补偿的功能使农民在遭受损失时能获得相应的赔款,解决其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和进行投资的后顾之忧,刺激了农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提升农村信贷的供给,并与其产生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共同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一)模型设计
为研究广西农业保险发展是否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所发挥的中介效应,本文参考金绍荣的实证检验程序,设计如下计量方程:
其中(1)式作为本文的基准回归方程用于验证广西各地市农业保险的发展是否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1)~(3)式联合检验广西各地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业保险作用农业经济过程中发挥的中介效应。
上述公式中,lngdpi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t年i市的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的对数;lninsit为核心解释变量,表示t年i市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对数;lntfpit表示t年i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的对数;X、Y为控制变量,其中X=电力水平、农业结构、城市化率、赔付水平;Y=土地投入、化肥投入、机械投入、灌溉投入。μi为不可观察的个体固定效应,εit是随机干扰项。
(二)变量说明
本文以广西各地级市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衡量农业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以各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衡量农业保险发展,为核心解释变量。并参考周稳海、赵桂玲的研究,选取电力水平、农业结构、城市化率、赔付水平、土地投入、化肥投入、机械投入、灌溉投入作为控制变量(见表1)。被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的数据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农业保险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年鉴》。
表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三、广西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
本文利用方程(1),使用stata16.0软件,研究广西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表2报告了该方程的回归结果。
表2 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1)(2)(3)的估计结果可知,在仅考虑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情况下,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模型(4)(5)(6)则在(1)(2)(3)的基础上加入了控制变量。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加入了控制变量后农业保险的回归系数分别为混合回归0.088、随机效应0.063和固定效应0.045,虽然较单变量回归系数有所下降,但都仍为正值且在1%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过以上分析可知,广西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显著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二)稳健性检验
表3为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模型(1)为基准回归结果,作为参照组对比验证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是否发生改变。模型(2)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使用农业保险密度替代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以作为衡量广西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指标,回归结果并无显著变化,核心解释变量系数增长为0.046%,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各控制变量符号和显著性也未有明显改变。模型(3)去除了“城市化率”和“机械投入”两个控制变量进行回归,结果仍是正向且显著的。模型(4)对农业保险的数据进行了左右1.5%的截尾处理,在去除了可能影响模型稳健性的极大和极小数值进行回归后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的回归系数略微降低为0.037%,虽然显著性也有所降低,但仍在5%的水平上显著。综上,三种稳健性检验的结果都未出现回归系数和显著性的明显改变,可以证明广西农业保险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结论是稳健的。
表3 稳健性检验
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本文参考已有文献的做法,使用DEAP2.1软件,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下,采用投入导向型的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广西各地级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投入变量的选择上,本文参考易福金等的做法,选用农业经济作为产出指标,并以第一产业生产总值衡量。
由于2007—2020年间广西14个地级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过多,因此本文只展示13年间广西全区整体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测度情况(见表4)。
表4 2007—2020年广西整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对上表数据分析后可以发现,广西全区14市平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除在2014—2015年间外均大于1,其中2010—2011年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最高,达1.164。2014—2015年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最低,为0.991;并在2007—2020年间整体呈现出曲折波动的趋势。但2015-2020年来14市平均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之前年份的平均水平,呈现出一定的上涨趋势。
(二)中介效应分析
依据前文理论分析可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依据上文所设方程(1)~(3)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实证检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广西农业保险推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中介效应(见表5)。
表5 中介效应检验
模型(1)为基础回归,作为对照组对比验证。由模型(2)可知,农业保险对农业tfp的回归系数为0.009,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广西各市农业保险的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具有较为微弱且显著的正向作用。在模型(3)中,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的回归系数为0.451,为正值且在1%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故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成立。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广西农业保险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为9.02%,且由于模型(3)中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的回归系数为0.054,并在1%的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得知广西农业保险除通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外还通过其他渠道影响农业经济。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广西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显著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中介效应,但这种效应较弱。为推动广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提升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根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角度完善广西农业保险体系的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其对广西农业经济的促进效果:
(一)强化科技赋能,优化广西农业保险服务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有诸多应用前景,加大对农业领域的科技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而且有助于保险公司优化农业保险服务。目前广西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较低,各类农用生产设备相对落后,农业机械总动力较低,通过政策激励、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大农户对农业技术的投入,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对于广西农业保险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完善农险政策,促进广西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
农业保险与一般的商业保险存在本质的区别,其作为一种农业风险治理制度,对政府的政策扶持具有高度依赖性;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等都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保障。依据前文论述,广西农业保险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同时在农业主产区与非农业主产区也存在区域异质性,为充分发挥广西农险业在不同区域的保障效应,有关部门应依据不同市域的财政状况和优势农作物种类,与险企合作研究推出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农业保险险种。
(三)多维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
依据上文分析,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虽在农业保险推动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但这种效应较弱。具体原因是2007—2020年来各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未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从而导致其产生的中介效应较为微弱。因此,当地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需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借助广西农业保险综合改革的推力,增强政策引导和补贴力度,加大农业保险的承保范围和赔偿比例。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其普惠性、补偿性的特点,协调好其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分散作用,增强其在广西农业保险推动农业经济增长过程的中介效应,最终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