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2023-05-01杨为庆
杨为庆
体育社团是高职院校社团中的一种,有增强学生素质,培养良好体育习惯的重要作用。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提出,体育社团建设成为近年来高职院校高度关注的内容,大部分院校在建设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体育社团当前的场地资源、建设经费及师资等现存很多不足,不仅影响了社团的有效建设,还降低了体育社团的育人效果,使高职院校培育“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受到较大阻碍。基于此,有必要深入的探讨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以此为高校合理建设体育社团,科学开展体育育人提供参考,促進高职学生实现五育发展。
高职院校的社团种类较为丰富,学生可以按照个人兴趣与意愿参与社团组织活动,而体育社团属于高职社团其中的一大类,其中又包含了体操、篮球、网球等多种运动社团。随着高职院校关注度的提高,各大院校正处于积极建设体育社团的局面中,在不断建设中,如果因内外界因素而受到阻碍,就会大大降低社团建设的有效性,导致体育社团难以发挥作用,影响高职院校育人目标的整体落实。通过研究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充分帮助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建设明确社团作用,深入的了解当前社团建设现状,从而结合制度体系、骨干榜样、场地资源等多种措施,完善体育社团建设,发挥体育社团的育人效果。
1 建设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作用
体育社团是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具备的社团种类,相较于其他艺术类、文化类的社团,体育社团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及体育素养等内容,对学生有持续发展、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的实际作用可以细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利于培养复合型高职专业人才。学生在参与社团后,可以融入到各种活动组织中,还可以发挥自身能力为社团提供服务,对于学生而言有助于团体意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创造力等多种核心素养的提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要素;其次,能够促进高职院体育文化发展,借助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可以进一步延伸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创造出健康、科学育人的效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社团活动,增强学生主动意识与能动性,体现学生自身价值,以此营造出良好的高职校园氛围;再次,有助于深化素质教育。体育社团的最终目标在于育人,所以相较于社团是否成功举办,高职院校更关注社团的育人效果与活动育人成果,活动开展包含了丰富的育人内容,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2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建设现状
2.1 社团建设资源现状
体育社团与艺术、文化类的社团并不同,对场地设备等资源的要求较高,需要较多的体育器材和大型的体育场地。但是结合现状来看,很多高职院校长期存在体育场地及设备资源匮乏的现象,无论是游泳、网球、篮球等活动,还是大型社团活动组织,都受到极大的限制。还有部分院校,社团的活动场地不允许学生随意进出,只有通过社团的审批才能进入场地开展活动,但是有限的场地并不能满足体育社团活动的需求,严重限制了院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
而结合设备资源来看,体育社团的器材可以通过提交学校申请来借用,但是可以借用的资源极其有限,且高职院校大部分器材老旧化严重、种类单一,严重影响了体育社团的开展效果。还会因为文化课程等因素限制,导致体育社团活动无法顺利进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各大高职院校社团组织的活动中,场地和资源的使用率并不高,并且活动频率较低,体育活动的组织时间与频率集中化,这样教师和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也就相应的出现了体育社团形式化严重的问题。
长期处于这种问题下,不仅不利于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还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及社团构建的初衷相违背。故此,想要解决该问题,还需要加强场地与设备的丰富,建设完善的社团体系,以此建设完善的体育社团。
2.2 社团建设经费现状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经费来源都较为狭窄,导致经费紧张等问题。目前体育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学校划拨经费、学生会费缴纳、社会资源的奖励、赠与、赞助等等。虽然看似经费渠道丰富,但是目前高职院校长期采取的是学校划拨与学生会费缴纳两种经费形式来维持社团活动。高职院校经常会通过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活动来指导和管理社团,但是并没有实际的经费支持。对此,大部分院校的体育社团呈现出较为紧张的状态,限制了社团活动的开展。
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建设正在积极寻求社会资源赞助,寻找社会资源条件的支持,但是因为影响力与知名度等有限,所以导致获得的社会资源支持也较少。因为长期的校园资源紧缺,甚至部分社团难以举办大型活动,相应的也让社团建设的经费供应陷入了死循环。所以获得经费资源支持,还需要体育社团发挥能动性与创造力,积极拓宽经费渠道,采用切实措施解决当前困境问题。
2.3 社团建设师资现状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建设中的师资现状来看,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大部分是由校团委进行统一协调,也由校团委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院系的社团一般由各院系团总支及辅导员来担任,但是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管理学生,进行教学,所以难以在体育社团方面投入较多的精力。站在专业角度上来分析,很多体育社团教师存在专业与体育不对口的问题,所以很难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指导,甚至部分教师对于体育活动及社团的认识不及学生,难以说服和指导学生。并且,很多教师无法理解学生的特点,导致社团活动举办效果受限,活动无法顺利进行等问题。再加上社团的民主化程度不高,很多活动都是由教师全程管理指导,学生难以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也无法实现创造力、实践能力的提升,所以导致学生兴趣度下降,限制了体育社团建设作用的发挥。
3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建设策略
3.1 完善社团资源,创造社团活动条件
结合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建设现状来看,社团资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大院校难以解决且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限制体育社团建设的重点问题。想要解决该问题,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实践策略。高职院校要认识到外在资源对社团活动的影响,认识到社团建设中资源的重要性。体育社团建设的资源主要有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场地资源。其中,人力资源又包含了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
首先,在教师资源方面,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组织管理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加强社团建设;学生资源方面,主要是学生的参与和自发管理,可以由教师科学领导,完善组织建设。
其次,资金资源是限制体育社团成功组织的关键,高职院校除基本的向学校申报活动经费及学生缴纳的会费等,还应当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如遵照赞助商、参与社会活动等,既能扩大活动规模,还能提升社团的知名度,为社团活动组织提供多种经济来源,获得更多资金资源力量支持。
再次,场地资源。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与艺术、文化类的社团并不同,对场地设备等资源有一定要求,需要较多的体育器材和大型的体育场地。高职院校因专业性较强,且大部分学生的专业具有就业针对性,在当前“双师双创”教育、“校企联合”教育的背景下,体育社团建设迎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建设条件,为了有效解决场地资源问题,可以积极发挥社会企业资源、校企资源力量,通过加强与企业交流沟通,共同建设场地资源,创造双赢局面,以此有效落实场地资源建设,创造社团活动条件。
3.2 内外部门联合,提升社团建设效果
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建设而言,内外部门是必不可少的社团建设条件,因为社团的活动无法脱离交流沟通与经费提供,而内外部门是提供社团条件的关键。所以,担当外部联系职责的部门,应当尽量选择沟通能力、执行能力较强的成员。
在与社会企业资源、校企合作交流时,积极做好沟通,让企业更加深入的了解校园文化,既能加强校企交流,增加合作吸引力,促进沟通合作,还能为体育社团创造丰富的建设条件。对高职院校而言,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发挥创新能力與实践能力,组织各项活动,以此促进社团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提升社团的时效性。
通过此,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合理渠道,还便于加强学生管理效果,学生在自发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个人能力、个人强项,以此提升活动组织的成功性,还能获得自我展现的平台,在提升社团管理和构建效果的同时,强化学生自我认知与自信,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素质的健康成长。
另外,高职院校还应当加强对社团建设的指导,以往院校组织体育活动中存在教师过多的指导和管理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与个人能力的提升。例如协同挑选社团干部、帮助策划举办活动等,可以邀请专家进入活动进行指导,协同学生规划活动举办目标、流程、注意事项等,以此提升活动举办的成功性,提高活动举办的效果。期间,院校需要注意的是,要本着提升学生自主能力,成就学生综合能力成长为原则目标,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建设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 培养骨干榜样,发挥社团建设作用
体育社团中的成员大多是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且后天经过培训的学生,而对于刚进入校园的学生而言,身体素质可以经过场地锻炼获得,但是团队意识与责任心需要重点培养,才能逐步成为复合型人才。
所以社团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着重发挥学生个人能力,并发挥学生骨干榜样力量。按照学生的资源性与流动性等特点,选择一批具有管理能力、团队意识、体育意识等综合能力较强的骨干榜样,需要注重的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愿性,发挥学生的管理作用,带动社团学生的整体自我管理,充分发挥社团建设的作用。在骨干学生的带头与管理作用下,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管理效果,活动积极性与主动性会逐步提升,提升活动参与度,促进社团建设效果提升。
3.4 完善社团制度,健全体育社团体系
成功的社团建设不能缺乏完善的社团体系,所以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无论是采用骨干榜样管理作用,还是发挥教师带头作用,都要充分考虑社团制度的完善。在具体措施中,首先要去高职院校具有深入的社团体系认识,结合实际措施建设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人才的培养,促进社团顺利建设,提升社团建设水平。
其次,要积极建设科学系统的社团结构,可以参考学生会与校团委等组织形式,利用民主的方式举办相应活动,选择优秀的人才,发挥学生的骨干榜样力量,建设完善、全面的社团结构。同时,社团组织要积极鼓励学生与教师的参与,可以通过激励等方法提升人员参与积极性,发挥人员主观能动性。
再次,要建设丰富的社团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在社团发展方面,有较多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支持、社会赞助方面责任不明确,实际措施缺乏落实等等,大大降低了社团建设的效果。并且,想要健全体育社团体系,完善社团制度必不可少,可以通过完善社团成员的奖惩机制,精细化开展财务管理,以此创造丰富的社团建设条件。
最后,要加强体育社团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创造具有特色的体育社团,以此提升社团的创新性、特色性,从而增加社团吸引力。体育社团的构建还要保证体育社团内容的丰富,只有具备真实、丰富的社团内容,才能有效增加社团的吸引力,并提升社团的举办效果。
3.5 鼓励本校专业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组织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
在体育社团的刚成立的时候,院校方面要加强对社团的审核工作,并协助社团的管理工作,不仅能保证社团建设与院校内部管理的协调性,还能让体育社团的发展更具持有性,防止出现昙花一现的现象。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院校方面可以派出教师辅助社团管理工作,帮助社团制定相应的活动制度与管理规章等,加强社团人员的审核工作,促进社团的规范性发展。在社团开展或者组织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院校也要排除教师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规范其具体的活动流程与内容,进而实现社团活动的优化,帮助社团的健康发展。同时,校方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之外强化自身体质。此外,在社团体育活动中,还要充分地融入人文素养,丰富活动的精神内涵。当然,校方也可以鼓励校内不同社团之间的合作,延伸活动的范围,丰富社团内容,进而完善社团活动,促进社团建设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社团的积极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是高职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既能为学生提供课余活动实现途径,也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素质俱全。但是,目前因为高职院校建设体育社团中存在师资力量、成本经费、建设场地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很多院校的体育社团建设存在较多的问题。故此,本文从社团制度体系、部门联合、社团骨干、场地资源等角度出发提出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建设对策,以此为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建设提供参考,促进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六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