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真”,崇尚“善”与“美”

2023-04-29张波涛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17期
关键词:价值理性建构意义

摘要: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是人类把握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两种能力,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方法与价值体系。两者本应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然而它们所构筑的世界,并非风平浪静的港湾。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没有对话的一面?文章分析了两者融合的必要性,两者的应然转向,以及从三个维度建构促进两者走向融合,以期实现以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互济共缔“真善美”的新时代。

关键词:科技理性  价值理性  融合  意义  建构

回顾过去沧桑的一个多世纪,人们深深感知到,科技理性充分发挥科技给社会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和给人类创造不计其数的精神财富,其贡献,我们有目共睹。可是,科技理性在给人类带来便利、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困惑、苦恼。科学技术在充分展示对自然的强大征服力的同时,也获得了异化人类精神、情感和行为的主宰力量,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仅凭科技理性人类将无以达到幸福的彼岸,唯有携手并进,推动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平衡发展,促进两者相互融合,相互补益,才能给人类带来永恒的福祉。

一、应然转向: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协调统一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一战略性的举措,学界同仁已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解读和研究,并揭示了其现实意义。笔者尝试从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视角对其进行一番思考。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好经济与社会、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等关系”, 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精神,是科技理性的思维方式在新时代社会发展理念中的实际运用。“坚持人民至上,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这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命题蕴含着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动力是人、发展的尺度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这一饱含对人类自我关怀的哲学命题,充分折射出对人的尊严、价值、自由的维护和追求,充分再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价值理性的积极诉求。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可以透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其核心价值理念,强调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人,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作为追求的价值目标,把社会主义利益原则进行人格化,科学地把握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和发展动力,在精神需求层面充分体现了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并且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所倡导的这种求真的精神是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前提条件的,所倡导的这种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以求真的精神为基础的;强调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性和以人为中心的人文性,饱含了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坚持了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即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科学视野与人文视野、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的统一。这种新的科学发展理念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人文价值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支撑,辩证统一、是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协调统一的发展理念,对认识社会历史规律、指导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实然步履: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建构路径

马克思认为人是个双重性的存在物,一方面人是肉体性的存在,现实性的存在;另一方面人又是精神性的存在,超越性的存在。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二律背反就是植根于人的生存悖论之中,而人的生存悖论中包含着的这种二重性,预示着人类可以借托哲学的功能,让哲学穿梭于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以求其平衡共通。可以借托人类学本体论的解决方案,从人的本性的自我意识的哲学高度,去寻求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内在统一的逻辑可能性,从而使得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协调统一、走向融合成为可能。依笔者之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建构。

(一)弘扬科技理性,倡导科教兴国

科技理性探究的是自然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科技理性精神。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牛绍娜曾说:“科技理性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等问题,探究自然规律这一‘真的领域,表达的是一种客观必然性,并通过主观能动性对其加以运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科技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创造了更优的生存条件。”[1]

科教兴国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秘诀和法宝。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积极利用科技的有利的功能,调整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提升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健康效应,让科技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目标一致,从而让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二)回归价值理性,营造精神家园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当前,呼唤日趋沦落的人文精神的回归,崇尚“善”与“美”,确立一种时代发展的价值理念,引导和培育人们成为一个个“关注天空的人”,是时代的必然和要求。

价值理性能够充盈人的意义世界与精神家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视域中,回归价值理性是我们的积极诉求。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理所当然地应该有机统一起来。从解构现代科技单向度的工具理性开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就应该把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纳入到其整合视野中。因此,回归价值理性,营造精神家园才是我们的积极诉求。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人类理性其合目的与合规律相统一的原则要求。

(三)同创绿色生活,建设美丽家园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要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新时代应有新要求、新趋势,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深知,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扬弃“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家园。发展绿色经济,同创绿色生活,其前提是发展。因为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要超越过去那种人与自然相互对峙、分离割据的旧文明形态。要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树立一种人与自然重新结盟、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总之,人类需要重新“认识自己”,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 我们要切实履行建设好生态文明,就应该以环境伦理为基础指导我们自身的行为。一方面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积极倡导同创绿色生活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牛绍娜.推动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9).

[2]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张波涛(1981—  ),男,湖北安陆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理性建构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建构游戏玩不够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批判之管见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