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学习活动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2023-04-29李改改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18期
关键词:桃树文本课文

李改改

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依照单元目标,根据不同课型、不同篇目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可以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审美创造力,从而达到语文课程综合育人的目的。下面笔者就以自己教过的一些课文为例说说多维学习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及效果。

一、以第一人称的角色走进文本,让课堂多一份共情

在给学生上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时,我让学生先认真地读一遍课文,然后把自己化身为一棵小桃树,以“我是一棵小桃树,小主人把我种在院子的角落里,我很细小瘦弱,没人注意到我……”这样的格式开头,让学生真正走进小桃树,感受它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磨难、内心的种种孤寂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再让学生化身为作者贾平凹,以“我是贾平凹,我觉得自己也是也是一棵小桃树,初到大城市,远离家乡的我……”从而感受作者来到陌生城市之后的各种不适应,但内心却不懈追求的品质,以及作者以树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最后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觉得自己是一棵小桃树吗,自由发言。整个课堂活泼灵动,时而充满了欢声笑语,时而又无限伤感。学生沉浸在小桃树的世界里感受它成长的传奇经历。最后找到共鸣,觉得“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一棵小桃树呢?出生的时候我们带着长辈们的无限期望来到这个世界,成长的过程中却会碰到种种困难,总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却又不放弃自己执着的梦想,小桃树最后开出了绚丽的花,相信只要努力,我们每个人都会成就自己的绚丽人生”。一篇课文从小桃树到作者再到自我,始终以第一人称的角色设计活动,贯穿全文,让学生和文本和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课堂多了一种共情。

二、以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活化课堂,让课堂多一份参与

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课堂活动形式。既可以当堂演讲锻炼自己、愉悦课堂,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比拼,提升大家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上《回延安》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信天游的格式和延安的民风民俗等多种富有陕北特色的文化,在读中学诗歌,我组织了朗诵比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诵,朗诵时可以任选一节,既不能脱离文本,又可以适当地加入陕北秧歌、陕北说书来丰富朗诵形式,有的学生还加入了说唱。一节课在热闹而新颖的活动形式中走进了信天游,走进了陕北文化,走进了陕北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收效良好。课后学生又模仿着写了《回……》,有的写了《回甘泉》,有的写了《回延川》,内容丰富多彩,情感异常饱满,切实达到了听说读写齐抓、共抓的效果。再如,上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活动探究单元时,几乎每节课我都让学生当堂进行即兴演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真正活化了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又如在讲《安塞腰鼓》这一课时我借鉴了王君老师的课堂诵读部分,设置了男女生配合读、男女生领读、全班合读等形式,让整堂课在高低起伏、荡气回肠的诵读中感受着安塞腰鼓磅礴的生命张力。课堂氛围也相当不错,更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举行表演活动、游戏活动走进文本人物、走入文本内部

人们喜欢看表演,觉得有趣,孩子们不仅喜欢看表演,而且更喜欢自己亲自表演,给身边的同学带来快乐和感悟。在上马克·吐温的《登勃朗峰》这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在细读文本、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分工的基础上,表演奇特的旅途这一部分,亲自扮演马车夫和他的朋友,注意人物的台词、动作、说话的语气和路途的颠簸等。并进行小组比评、同角色PK等,孩子们表演得惟妙惟肖,并在表演中加深了对角色、对文本的理解,认为在平淡的生活中或许一次偶遇,或许一次巧合,或许一点风雨让我们受惊,但不全是担惊受怕或许还有惊喜,这也许就是奇遇。再如,在讲《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这两篇短文时,第一篇我设置了“谁是推理小能手”这样的游戏,问学生怎么能从“恐龙无处不在”推导出“板块在缓慢地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在移动着”这样的科学结论,既抓住了本文作为事理说明文重推理的特点,又让课堂妙趣横生,学生们各个摩拳擦掌想要大显身手,最后大家把复杂的推理越推越简单,让学生在要点精髓中把握了文章的核心。在上《被压扁的沙子》这篇短文时,我设计了“谁是明星大侦探”这样的游戏,让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破案看看究竟谁是恐龙大灭绝的凶手。孩子们起先是一边读课文一边勾画要点,后来是在小组内热火朝天地给同学讲解梳理,再后来当堂破案发言,最后有理有据地推导出了恐龙灭绝的“真凶”。在整个课堂中不仅有热火朝天的参与,更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寻找关键要点的概括能力。

四、借助情境活动,激活课堂,把握文体要素,贴近现实生活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游记单元,读着有趣,但上起来往往容易陷入枯燥的找行踪、赏景物的环节中,让学生提不起来兴趣,让老师不知道如何是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上《壶口瀑布》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研读课文,化身为壶口的一名导游,向大家介绍壶口瀑布,包括观景的季节、观景的位置、景物的层次、景物的特点以及壶口瀑布的精神内涵等方面,还可以让其他学生扮演游客,让情境更真实一些。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把握了游记的特点,而且活化了课堂,让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学习游记的写作要素,感受祖国的壮美山河和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在上《桃花源记》这一篇课文时我把自己化身为文中的太守,课堂一开始就在感叹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何时何地才有天堂一般的太平盛世啊。让学生化身为渔人,告诉我:他们发现了什么人间天堂、新大陆?它美好吗?究竟是怎样的美好?带着我一起去找可以吗?没找到却穿越到了现代社会,现在的世界是文中人物向往的世外桃源吗?整堂课气氛热闹,学生们踊跃发言,纷纷向我渲染桃花源的美好和再寻不得的失落,以及来到新时代的兴奋和思考。从内容到主题再到对现实的思考,整个环节既完整,又盘活了语文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思考,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和教学目标设计辩论赛、设计颁奖活动、设计记者采访等不同的活动形式。贴合教学目标和文体的课堂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热爱语文,在热爱中、快乐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做课堂的主人,真正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在深入的活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祖国的文化,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猜你喜欢

桃树文本课文
河边的桃树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桃树咋样冬剪好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桃树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