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核心素养导练

2023-04-29

关键词:周文王庖丁解牛文王

学习任务一:基础夯实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衅(xìn)钟 觳(hú)觫

褊(piǎn)小 挟(xié)太山

B.便(pián)嬖 惛(hūn)

放辟(pì) 衣(yì)帛

C.中(zhòng)音 所踦(qǐ)

(huō)然 肯綮(qìng)

D.岁更(gēng)刀 砉(xū)然

于硎(xíng) 怵(shù)然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是罔民也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砉然向然

D.怵然为戒

3.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诚有百姓者(诚,的确)/不见保(见,预见)

B.权,然后知轻重(权,权重)/欲辟土地,朝秦楚(辟,开辟)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遇,接触)/批大郤(批,击)

D.进乎技矣(进,超过)/乃中《经首》之会(会,恰逢)

学习任务二:课文精读

阅读《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回答问题。

4.下面这句话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择停顿处的选项(  )

以小易A大B彼C恶知之D王若隐E其无罪而就F死地G则H牛羊何择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王许之乎”与“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的“许”意思不同。

B.“抑王兴甲兵”与“弦弦掩抑声声思”(《琵琶行并序》)的“抑”意思相同。

C.“莫不中音”与“其曲中规”(《劝学》)的“中”意思相同。

D.“如土委地”与“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委”意思不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通过举例、设喻,用犀利的语言最终说动齐宣王,并从正面提出了自己“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

B.《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老百姓“无恒心,放辟邪侈”是因“无恒产”,只有让他们接受教化才可能拥有“恒产”。

C.《庖丁解牛》一文先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整个解牛的过程如同一场充满美感的乐舞表演。

D.《庖丁解牛》中庄子认为,人世间充满矛盾,应该像庖丁解牛一样,躲避那些可能伤害自己的矛盾,游刃有余地处世。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孟子在论述齐宣王“不王”是“不为”而不是“不能”时,列举了哪几个例子?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①文王砥德修政,三年而天下二垂归之,纣闻而患之曰:“余夙兴夜寐,与之竞行,则苦心劳形;纵而置之,恐伐余一人。”崇侯虎曰:“周伯昌行仁义而善谋,太子发勇敢而不疑,中子旦恭俭而知时。若与之从,则不堪其殃,纵而赦之,身必危亡。冠虽弊,必加于头,及未成,请图之!”屈商乃拘文王于羑里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以献于纣因费仲而通。纣见而说之,乃免其身,杀牛而赐之。文王归,乃为玉门,筑灵台,击钟鼓,以待纣之失也。纣闻之曰:“周伯昌改道易行,吾无忧矣!”乃为炮烙,杀谏者。文王乃遂其谋。故《老子》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②成王问政于尹佚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时,而敬顺之。”王曰:“其度安在?”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王曰:“惧哉,王人乎!”尹佚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吾畜也,不善则吾雠也。昔夏商之臣,反雠桀纣而臣汤武;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此世之所明知也,如何其无惧也?”故《老子》曰:“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也。”

③武王问太公曰:“寡人伐纣,天下是臣杀其主而下伐其上也。吾恐后世之用兵不休,斗争不已,为之奈何?”太公曰:“甚善,王之问也。夫未得兽者,惟恐其创之小也。已得之,惟恐伤肉之多也。王若欲久持之,则塞民于兑,道全为无用之事、烦扰之教。彼皆乐其业,供其情,昭昭而道冥冥,于是乃去其瞀而载之木,解其剑而带之笏。为三年之丧、令类不蕃,高辞卑让、使民不争,家贫族少、虑患者贫,以此移风,可以持天下弗失。”故《老子》曰:“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也。”

(节选自《淮南子·道应训》)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屈商乃拘A文王B于羑里C散宜生乃以千金求D天下之珍怪E以献F于纣G因H费仲而通。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虽弊,必加于头”与“益州疲弊”(《出师表》)中的“弊”意思不同。

B.玉门,指帝王居住的宫殿,也指用玉装饰的门,文中意思指后者,体现文王的奢侈。

C.“善之则吾畜也”与“俯不足以畜妻子”(《齐桓晋文之事》)的“畜”意思相同。

D.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文中指让他们担任官职。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纣王看到被赦免后的周文王的做法与之前不同,就认为他放弃了自己的野心,于是就不再担忧,做了很多危害国家的事情,最终周文王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B.尹佚认为君王要想让百姓归顺,就要用民适时、恭敬百姓,重要的还有把百姓放到绝境,让他们如临深渊,如此百姓就会在困境和君王的恭敬中认可君王。

C.周武王担心臣杀君、下抗上的战争会不停,姜太公认为君王要江山永固,就堵塞他们的期望,让他们做一些无意义的劳动,用烦琐的礼教束缚他们等。

D.老子的三句话表达的意思分别是:知道荣耀也要安守卑微,甘愿处于低微地位;人都有所畏惧的事情,君王也一样;面对贪欲,要用“道”的质朴来压服。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此世之所明知也,如何其无惧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贫族少、虑患者贫,以此移风,可以持天下弗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崇侯虎给纣王分析必须立刻制止周文王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稿 张建民)(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周文王庖丁解牛文王
为文王发愁
成都龍泉驛北周文王碑及宇文泰治蜀之道
郑玄“文王受命”问题考论
好的评价如“庖丁解牛”
奴隶倒戈
周文王即位另有隐情?
周文王即位另有隐情?
庖丁解牛:牛和马的较量
海磁悬浮列车:贴地飞行的火车
魏文王还是魏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