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两观,洞见大千
2023-04-29
《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同一的观念,使得人们能够以一种平等的观念看待自然万物,人们也在物与我的相互观照之中实现对自我认识的提升。有时我们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我们以此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有时我们以物观我,把万物当作一个冷静客观的存在,去见证人类的沧桑巨变,也把万物当作另一种生命的存在,去反思补给人类生命的缺失。《深巷里的老墙》在物与我的两两观照之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生发了哲理性的思考。
在乡村小住的时光中,作者夹行在高墙之间,仿佛是在读一页读不完的书。在对墙的观照之中,作者读出了很多东西,读出了白墙黛瓦的徽式格调,更是以细致的观察,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盎然生机。白墙为大自然提供了一张作画的温床。
大自然用风雨作画,呈现出来的斑点、线条、光影、色调远超人工的巧饰。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不言而喻,人对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大自然以生命作画,岁月在墙上留下了沧桑的印记,却难以磨灭生命的活力。那抹生命的绿意盎然地宣示着它的胜利。无数鲜活的生命自愿齐集在这面老墙上,以白墙为底,绘一幅生态之画。作者借这一堵白墙抒发了自己对生命、对自然的思考。
不仅人观万物,万物也见证人类的变迁,比如同照古今的那一轮明月,槛外自流的长江,犹厌言兵的废池乔木,此地空余的黄鹤楼,沉沙未销的折戟……而如今作者眼前的这一堵老墙,也是岁月的见证者。当年的芊芊绿意仍点染在寻常百姓的墙头,坍圮的老墙筋骨直露,在红霞满天、残阳如血中依然矗立着。自然的事物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复苏着坚挺着,但人事的变迁却是一去不复返。
我们似乎在大步向前,但我们也在向后倒退。我们告别了泥土砖瓦,柴墙篱笆,我们住进了高楼大厦,却再也听不到雨声滴答,无法破解老墙的密码。我们远离了自然的神迹,反而去追寻人工的精巧,这也是一种悲哀啊!我们身在喧嚣都市,奔波劳碌,仿佛是在作茧自缚,当我们开始羡慕野外的一朵小花小草,羡慕它的盎然生机时,无疑暴露了人的可悲和脆弱。以物观我,见大千世界、万物参差,幻想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这是自然万物对人类生命的另一种补给。
万物与我同在,我们共同享受大自然的无尽宝藏。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愿我与万物共适。
作家简介
梁衡,出生于1946年,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散文家、学者、记者、新闻理论家、政论家和科普作家。主要代表作有:《晋祠》《跨越百年的美丽》《壶口瀑布》《夏感》《青山不老》《把栏杆拍遍》等。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2018年12月,荣获第六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
(供稿 山西 常 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