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2023-04-29张秀芳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23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社区

张秀芳

一、问题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學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校社”协同育人,已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但当前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我校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创造性开展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二、实施策略

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协调家庭、学校、社区三大育人主体,建立职责明确的育人服务团队,通过参与服务管理、整合优势资源、拓宽教育平台、开发社区家庭教育课程等途径,进行协同育人实践研究。

(一)组建服务团队,完善育人架构

遴选优秀教师组建家长学校团队,集结优势家长资源成立学校家委会团队;汇集家庭教育专家、骨干教师、优秀家长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团队;邀请知名企业家成立企业家奖励基金会团队;政府引领,深入社区组建社区家长委员会团队。每一个团队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优势互补为协同育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三个成长维度,提升育人能力

1.加强团队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制订团队培养计划,加大团队的学习和培训。利用线上线下积极参加各种家庭及心理教育的理论学习、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会;同时,提升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满足家长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需求。

2.推进课题研究,提升实践能力。通过课题实验和项目建设,带动团队在学校家委会、社区家委会和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中工作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团队先后发表论文15余篇、完成课题6项,相关子课题多次获得成果奖。同时,强调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形成了研究课题从实践问题中来、研究成果推动指导实践的良好态势。

3.完善考核评价,激发工作活力。学校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分别对教师、家长在家庭教育工作量、专业研修、评优树先等方面设立专业考核指标;设立教师创新奖、优秀班主任、家长奖等表彰项目,定期考核,以评价促落实,全面激发工作活力,这不仅是对优秀教师、家长的鼓励和肯定,也是为孩子树立榜样,为其他家长指引方向,在孩子和家长中传播正能量。

(三)完善育人路径,激活协同育人效能

路径一:家长参与服务管理,实现育人和谐互动。家委会利用校园开放日、家长接访日、家长驻校办公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让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事务,亲身感受孩子的学习生活、校园文化,了解学校育人理念。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学校也告知家长如何协同学校完成育人问题。

路径二:发挥家长教育职能,提高育人合作能力。家庭教育工作室利用问卷调查、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征集家长教育问题,建立家长服务清单,制定研究应对方案。例如疫情网课、复课、亲子矛盾等问题,工作室和班主任、教师研讨,制定了疫情下亲子交流会方案,开展线下师生心理健康讲座,线上家长学习活动。

家长学校还通过家委会编辑校报《家校社共育》专刊,通过线上学习、推送内容等形式,持续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家长协同学校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路径三:整合家长优势资源,创新家校共育模式。进一步把家长、政府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达成育人共识,凝聚育人合力。我们全方位整合协同育人优质资源,搭建家长展示平台。学校家委会、企业家奖励基金会通过家长艺术社团、家长社团导师、爱心捐资助学等活动,整合家长中的优质资源参与学校教育,家校合作多样化,育人效果显著。

路径四:搭建校社平台,构建整体育人格局。在社区共育中,社区家长学校开设“家长学堂”,定期开展送课服务活动,内容涵盖家长素养提升工程、美丽庭院建设、书香家庭建设等方面。同时创设“家长讲堂”,培养家长讲师,开发家长在家庭文化、家风建设、传统美德、诚信感恩、岗位技能等方面的教育资源,提升社区家长素养。社区家委会开展“学生影响家长带动社区”社会体验实践活动。此外,学校家委会充分发挥警察、医生、法律工作者等社会资源优势,组织“法律云课堂、学生进警营”等活动。学生的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发挥了社会育人功能。

路径五:建构家长教育课程,拓宽家庭教育载体。以学生发展、家长成长为目标,通过利用五步四环节工作室教研模式,打造了家校社协同育人课程体系。“1+3+N”学校家庭教育课程:“1”是指一年四次八课时的基础性家长课程;“3”是指体验课程、“微”课程、千家课程三个校本家长课程;“N”是指各年级自主开展的若干个家长课程集群。“TFC”社区家庭教育课程:“Teacher”基于社会资源的师本课程,“Family”基于家长资源的家本课程,“Community”基于社区资源的社本课程。家校社协同育人课程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课程图谱。

三、取得成效

(一)学生素养、家长素养明显提高

学生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综合素养得以提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习教育常识,形成和谐家庭关系,养成良好家风。八年来, 五个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开展了近二百项特色活动,参与家长、学生近一万人次。家长对家庭教育工作的认识体验不断丰富的同时,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实践能力提升、服务意识增强。

(二)拓展了家庭教育工作推进方式

教师育人能力与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学校现有家庭教育骨干教师12人,优秀家教教师志愿者61人,优秀社区家教志愿者20人,优秀家长义工180余名。学校和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有序、深入开展,改变了原先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独角戏”局面,有效弥补了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不足的短板,区域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家校社政”四方力量齐头并进,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提升了我校家庭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近年来,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经验先后五次在全市家校共育研讨会上推介交流。学校家委会被评为河南省示范家委会,荣获“河南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家长课程《快乐的成长》获河南省优秀课程资源奖。全国十多位教育专家来校调研家庭教育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在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将成为学校发展愿景。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社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社区大作战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