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研修:以项目学习驱动教师专业成长
2023-04-29蒋立勤
蒋立勤
背景:尚未佩妥剑,年年物候新
柯桥区实验小学集团化办学,在不断发挥引领作用,辐射周边的同时,也面临着自身发展的挑战。每年的教师结构都在发生变化。两年时间,新进校教师达到全校教师数的34%。教师专业成长、团队建设的需求十分迫切。
重建:今花胜往昔,明日花更红
基于教师流动量较大,校本研修文化亟需重塑的现状,2021年9月,“智慧研训100+X工程”正式启动。“100”,指的是每周教研日,各教研组活动时间是100分钟,必须人人参加。“X”,指的是每周灵活的研修时间,由活动主题决定参加对象。
“智慧研训100+X”工程设置了:焦点研究、薪火行动、擂台试剑、华山论剑、百家争鸣、百川计划、青蓝学员七种研修形式。
实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学校管理,制度先行,研究重实。“智慧研训100+X工程”对研修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形式的多样化进行了规范系统的说明,并提炼出“链式研修”的项目学习模型。
下面以语文组校本研修活动为例,具体阐明“链式研修”活动攻略。
一、问题链,找准驱动性问题
校本研修活动时,如果研究主题频繁更换,则犹如蜻蜓点水,学习深度无法体现。我们采用“教师点单——学共体列单——教师定单”的方式确定研修主题。
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上课教师在教学重难点突破时,多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听课教师交流之后,组织者发现大家的疑惑主要集中在合作学习上。最终,教研组成员确定了下阶段校本研修的驱动性问题: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开展高效的合作学习?
二、活动链,激发参与兴趣点
基于“智慧研训100+X工程”,本次研修活动由百家争鸣,华山论剑,百川计划,青蓝工程组成研修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一)百家争鸣
胡月雅和刘东沛两位青年教师执教合作学习研究课。听课老师分为观察教师、观察学生两组,从不同视角研究教与学。课后,老师们交流观察到的教、学情况。
(二)华山论剑
本次华山论剑采用团队辩论的形式,思辩主题为: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
高段语文老师持正方论点: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利大于弊。低段语文老师持反方论点: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弊大于利。
(三)百川计划
活动特别邀请了专家进行现场评课和报告。专家以深厚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前“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
(四)青蓝工程
青年教师撰写“合作学习之我见”,进行研修活动反思。全校老师以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形式参加成果发布会。
上述活动从具体体验、能力训练、转化应用、理论介绍、总结提炼等角度开展项目学习,激发教师思维碰撞。
三、思维链,搭建多形式支架
链式研修还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起研修支架。青年教师的研修任务以执教示范课、课堂观察汇报、教学前测与后测、二次教案设计、专家讲座实录整理为主。骨干教师以参与磨课、团队辩论为主。领航教师以主持专项小课题为主。如本次研修活动中,领航教师主持了合作学习的小组分组及座位编排、有序的小组合作规则、适当的合作时机、合作成果汇报形式等专项研修活动。
四、概念链,发布研修微成果
老师们撰写“合作学习之我见”的学科智慧一得,并在下一次青蓝工程活动中分享推介。教师结合自身的实践,阐明“合作学习”的概念,最终形成整个团队对合作学习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