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
2023-04-29李淑娟
李淑娟
文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不仅能够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而且还能够优化中学历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能够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指导学生逐步形成一种能够满足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品格,从而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教育的时候,初中教师要与特定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从而提升历史教学和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德育教育 教学策略
引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有着很强的道德教育作用,如果能够对中学历史课程进行适当地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与此同时,还能够对学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道德体系,让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提高初中历史德育教育作用。
一、用历史故事进行德育渗透
如果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想在教育中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度的发掘,找到其中的德育因素,并且要与特定的历史学科知识相结合,选取适当的道德教育材料,把这些材料和历史中的道德教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展开道德教育,让他们对有关的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在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历史教育中的时候,教师们可以挖掘出一些关于历史知识的故事,并且收集一些完整的历史故事,把它们融入到历史教育当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历史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让历史教育变得更加有趣,同时教师们还可以展现出历史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从而对学生们的思想产生影响,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质。例如,当教师在讲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孔融让梨的故事,大部分学生都听说过这个故事,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对这个故事进行深入地剖析,从中寻找到儒家的精髓,从而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也让他们学会谦让、礼貌等美德。
二、实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在“因材施教”的思想指导下和“立德树人”工作的指引,教师可以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对道德教育进行最优的渗透,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地实施并深入实施分层教学,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对道德内容进行细化,使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首先,教师们应该精心设计中学历史道德教育的内容,在学生们对历史道德教育的客观认识的前提下,根据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根据他们对道德教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指导。之后,教师们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来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德育教学策略。比如,在上述“与古人对话”的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们可以给予学习能力相对比较一般的学生更多的对话提示,并且要注意他们的心理表现,及时地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促进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1]
三、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几千年的历史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好素材,而我们漫长的历史,也是一个民族不断复兴的历程,这些历史的知识和事件,都可以转化成爱国主义情感,这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像辛弃疾那样报效国家的词人,戚继光那样抗击倭寇的英雄,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他们都是在祖国危难的时候奋不顾身的英雄,他们的爱国精神,即使到了今天,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材料。但是,因为这些历史人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相距甚远,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都有较大的不同,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们播放与他们有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真实地去体验历史人物更加真实的爱国情怀。教师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历史教学活动相结合,比如:举办历史人物知识竞赛、观看历史类电影、开展影视评论课,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主地参与,在课后查找与之有关的题材资料,让学生能够从主观上认识到我国千年文明所传承下来的文化,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对其进行爱国主义的培养。[2]
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德育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要科学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利用新型的教学方法,科学地渗透德育,从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将信息教学的方法应用到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并与现实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选取适当的道德教育材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从而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对学生们的道德观念进行培育,提升学生们的思想素质。例如,当教师向学生们讲述苏武牧羊的历史时,如果仅仅是通过口头的方式,学生们很难有更深刻的体会,所以教师们可以在课堂上收集各种的史料,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并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们对苏武牧羊的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深刻地体会到苏武不辱使命,与匈奴人斗智斗勇的事件,从而增强学生们的代入感,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师要与学科的特征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进行探索和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将德育教育与自己的教学相融合,最终实现德育无痕、育人有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传秀.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J]. 吉林教育,2021,000(001):91-92.
[2] 陈光龙.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读天下(综合),2021,00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