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多学科融合
2023-04-29王莹
王莹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其中美术教学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水平,教师可以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相融合,促使学生发现美术的魅力,激发对美术的学习热情。因此,本文立足小学美术教学,就如何实现学科融合展开讨论,希望可以给小学美术教师以借鉴。
关键词:小学 美术教学 多学科融合
一、与语文学科相融合
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学科,很多学科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并且美术学科教学与语文学科具有相通之处,教师可以加强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研究,寻找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连接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以“春天的色彩”一节为例,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春天带来的变化,发现和认识表现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的色彩美,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春天富有生机与活力,不管是在美术学习领域,还是语文学习中都对春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赞美和讴歌,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充分将两个学科进行融合。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将古诗《村居》与本节课相融合,《村居》是描绘春天的一首古诗,每一句诗词都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面,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每一句诗句绘制一幅画,如根据“草长莺飞二月天”,学生从色彩的角度,绘制了草长莺飞的画面,青青草地上鲜花随风摆动,增加了几分活力。根据“拂堤杨柳醉春烟”,学生利用色彩将拂堤与杨柳搭配得更加协调,并且让春天的色彩变得更加有层次感。根据“儿童散学归来早”,学生在春天的场景中增加了几个放学回家路上的孩童,他们就像是春天的天使,让整个春天灵动起来。根据“忙趁东风放纸鸢”,学生用垂柳随风起表现风,用不同色彩的纸鸢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春景图。除此之外,教师还给学生呈现了很多关于春天的文章与古诗,如《咏柳》《寻找春天》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对春天的色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1]
二、与数学学科相结合
美术与数学学科之间也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将美术教学与数学学科相结合,让美术与数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发展。
以“图形的魔术组合”一节为例,本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是如何将不同内容的物象组合起来,学习图形组合的方法,并采用不同形状的物像组成新图形,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将本节课与数学学科相融合。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多边形的面积”作为融合对象,多边形面积的求解是建立在简单图形的拼接基础上,而“图形的魔术组合”也是简单图形的重新组合呈现出不同的艺术作品,两者有共通之处,可以更好地实现融合。首先,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教学中学习的简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以及菱形等,为后续学生进行图形的魔术组合奠定基础。其次,教师为学生讲解不同图形在魔术组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如何将简单图形组合成更有创意性的内容等,通过为学生讲解这些内容,可以打开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新的解决问题思路。最后,教师为学生创设成果展示的环节。小学阶段学生本身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希望获得教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一一展现自己的图形组合作品,并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的拼接灵感,在分享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学生积累经验的过程,这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2]
三、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相结合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可以将小学美术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相融合。以“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一节为例,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传统工艺以及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激发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情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区也形成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时期少年,有必要弘扬传统文化,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其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相结合。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给学生呈现一些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帮助学生树立保护非遗的意识,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3]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非遗保护活动。
结语: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需要重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进等。教师需要立足小学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美术学科教学的全面性,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提高审美能力,并在美术学习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美术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教师要加强对美术教学的研究,积极寻找其他学科与美术教学的衔接点,助力美术教学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思媛.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多学科融合[J].智力,2022(20):48-51.
[2]骆晓媛.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多学科融合探究[J].新课程,2020(34):34-35.
[3]张微.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实现多学科融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