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两廉吏一脉为民情
2023-04-29武利芳靳深
武利芳 靳深
在中国古代,书香门第中祖孙皆为官十分寻常,但两人先后在一地为官、均留下清名却是不多见的。
四百多年前,姚如松、姚诚立祖孙俩从汾河边走来,先后来到陕西洋县,共同书写了一段勤政爱民的官场佳话。
古堰犹在留佳名
山西安邑(今山西运城)人姚如松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岁贡生。嘉靖十八年,他被指派到洋县担任县丞一职。虽然只是个“二把手”,史书中却对他不吝赞美,称他在洋县任职期间“黎庶饱食,民心悦服”。
在靠天吃饭的古代社会,要想抵御旱涝灾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就必须兴修水利。在陕南民间,有“一君命,二堰命;军务事大,堰务事大”的说法。洋县至今遗留着二十余通明清和民国时期记载着水利修缮事宜的石碑,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任的十一年里,姚如松相继辅佐了五任县令。除了料理县衙的事务外,他尤其重视对水利工程的筹划。
什么是民心工程?对于洋县百姓来说,溢水河上那座沿用了数百年的溢水堰就是最好的注解。
溢水堰紧邻着山崖,每当遇到山洪,就容易被冲毁。嘉靖中期,姚如松组织当地遗老们去实地勘探地形,寻求修筑堰坝的法门。他事必躬亲,画了三十余张施工图。在姚如松的主持规划下,科学实用的溢水三堰修筑而成。
《汉南续修郡志》中统计,溢水三堰累计灌溉良田两千四百余亩。
一代代洋县百姓对这座堰坝的记忆,除了有鱼肥、稻香外,更有对姚如松的感念。
后来,姚如松因政绩卓著升任甘肃通渭县令,洋县百姓“夹道送别,为之泣下”。在通渭县令任上,姚如松“以勤廉著称,尤体恤民生,为父老拥戴”。嘉靖末年,因姚如松外孙许贡任职吏部考功司,为了避嫌,“松上疏托病请辞,还禹都教授儒学,病卒”。
姚如松之后,经过一代代人的维修加固,溢水堰相沿不废,恩泽黎民。
而今站在溢水河边,远眺堰上泄水如飞雪流瀑,我们仿佛又看到姚如松为了修堰奔波忙碌的身影。
这身影,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依然真实而生动。
青出于蓝胜于蓝
在送别姚如松后的第五十一年,洋县迎来了一位名叫姚诚立的新知县。
《洋县县志》中这样记载了他上任时的情景,“县民得知系如松之孙,百名皓首父老扶杖跪迎,姚感慨涕零。”
这一幕长久地留存在这位新任知县的记忆中,他承袭着祖父荣光的同时,也要担起这片土地上黎民百姓的期待。
和祖父一样,姚诚立也把修堰作为“一号工程”。
当他得知土门堰因贾峪河河水冲决、渠道淤积、稻田无水灌溉时,忧心忡忡前往现场查看。为长远打算,姚诚立确定了将原用沙石和树枝堆积的堰堤改筑为石砌灰灌的石堤这一方案,并把自己的俸银捐出来用作修堰经费。
堰成之日,“诸父老欢呼踊跃,相语道路,谓侯不一劳,吾不永逸”。往后数年间,洋县谷丰足、仓廪实,既庶而富。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洋县洋州九年制学校门口,镶嵌着一通石碑,上书“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这里,是洋县文庙旧址。这通石碑,便是进士出身的姚诚立崇文重教的见证。
到任不久,姚诚立就在县文庙创建了一座上下五间的尊经阁,用来陈放朝廷颁赐的典章书籍,这也是当时文庙内最巍峨壮丽的建筑。姚诚立还亲自撰写了《洋民家训》和《作民要诀》,交由乡里贤达传诵。
作为知县,敢于动真碰硬才是真正对百姓负责。面对县衙内各级官员的贪腐行径,以及挑拨矛盾从中牟利的讼师,姚诚立大刀阔斧整顿,政风为之清朗。
有这样的好官,是洋县之幸。虽然治洋仅五年,但姚诚立让原本百姓“好气勇,如燕赵;信鬼巫,弗用医”的洋县“风物为之一变,守礼让而重廉耻,崇耕读而弃陋俗,物阜民丰,文教昌盛,如汉上大郡矣”。
离开洋县时,姚诚立不扰军民,未明即走,老仆、匹马、粗衣而已。
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天启年间,在吏部考功司任职的姚诚立曾大胆上书弹劾阉党弄权。入仕以来,姚诚立始终以刚正的姿态,捧着一颗爱国忧民之心行于天地间。
政声长与江声在
《礼记》中提及,“有功烈于民者”应该被祭祀。
姚诚立在洋县任职的后期,当地的学士、大夫提议为姚氏祖孙修建一座继美亭,用来感念祖孙二人的功德。
继美亭落成后的三百余年间,一直香火不断。虽然太平天国时期亭子毁于战火,但很快就被当地义士捐银修缮如初,安排了专人管护祭扫。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在当地百姓心中,姚氏祖孙是可以庇佑一方的神明,人们自发怀念他们,也是在呼唤有更多为官者可以像他们一样心系苍生。
从姚如松为了修堰奔忙到姚诚立捐俸修堰教化百姓,其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风传承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涵养出了政风清、社风淳。
北宋名臣包拯铁面无私、嫉恶如仇不仅为自己立下了“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准则,更在临终之际,立下了“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的严苛家训。
包拯让家人把这段话刻在石碑上,立于堂屋东壁,时刻警示子孙。史料记载,包公的儿子包绶“清苦守节,廉白是务”,孙子包永年“莅官临事,廉清不扰,而孝肃公之遗风余烈在也”。
反观唐朝名相狄仁杰,就曾因教子不善寒了百姓的心。狄仁杰曾经做过魏州刺史,在任时推行“缓赋宽役,劝农课桑”的政策,让受战争威胁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人们为他修建了一座生祠表达拥戴之情。
而狄仁杰调离魏州后,他的儿子狄景晖在魏州任司功参军,《旧唐书》记载狄景晖“颇贪暴,为人所恶”。百姓憎恨狄景晖,也迁怒于狄仁杰,将他的生祠毁掉了。
民意是朴素简单而真实的,如姚氏祖孙一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者,自然有着穿越时空的人格魅力,百世流芳、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