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探究
2023-04-29李万飚
[摘要]如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迎来了全面复兴,且在诸多哲学派别中占有关键地位,对中国哲学走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旺盛的生命力取自于持续追求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高度关注人类现实问题。但不重视现实,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法发挥其作用,而现实问题缺少了哲学的广泛参与,其广度、深度也将降低。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思维方式的现实化是根本表征、实践的唯物主义是理论基础两个方面介绍了基本内涵,然后分析了理解含义,最后从把握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科学分析与理解现实问题、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互动等方面提出了现实形态,以供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7.021
马克思在哲学方面获得了全新的突破,主要在于其积极转变了自身的理解方式,将感性对象理解成人类的感性行为,从而为无产阶级进一步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视角[1]。这种思维视角的改变,即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切入对现实世界进行优化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哲学研究应当基于客观现实出发,对现实生活予以认识与把握,充分关注人类命运,因此对客观世界进行研究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标。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从思维方式的现实化是根本表征、实践的唯物主义是理论基础两个方面介绍了基本内涵,然后从民族形式、时代特征等方面分析了理解含义,最后从把握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科学分析与理解现实问题、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互动等方面提出了现实形态,现具体论述如下。
一、基本内涵
(一)思维方式的现实化是根本表征
马克思哲学以实践活动为重要基础,不抽象化理解人类世界,不将人类世界还原成自然世界,而是在历史背景下改造人类世界[2]。第一,马克思哲学有效克服了外国哲学的抽象性,论述了物质生活、生产的根基;第二,马克思哲学充分汲取了黑格尔哲学原则,将“现实性”理解成“经过物质性活动确立对人类理想践行的活动。”马克思哲学继承了“现实性”含义的核心内涵,以此指引相关人员正确审视现实世界,现实化的思维方式就变成根本表征。
(二)实践的唯物主义是理论基础
相关人员继承了哲学观的实践本质,认为哲学研究的核心对象与入手点是物质性活动。在马克思哲学中,通常采取理论认识以及现实实践相联系的方式实施实践活动:一方面,物质实践在目标以及内容设定方面对理论认识进行了约束,当然理论认识也拥有自身的能动性以及理想型,其有机结合现实如同可能性以及现实性之间的互相转化与统一,这种统一就充分体现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与思想,同时也展现了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在历史生产实践中,人们一定要将现实生产实践当作核心目标、前提,唯有满足了前者后,人们才可以追求高品质的目标[3]。
二、理解分析
一般来说,重点从如下两点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世界引起了高度关注,与现实世界相互接触的作用,与时俱进;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过深入阐释“现实的个人”及其有关概念,从思辨世界顺利转变到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实践的,这是其现实性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由其实践性进一步决定。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根本属性,决定了它一定会变成现实的哲学。
(一)在民族形式方面
从民族形式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紧密结合各民族的现实情况,表现为民族形式各异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髓,对现实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必然充分关注本民族的现实,重点处理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精华[4]。在此尤其要强调一项伟大成果——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牢牢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将中国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结合,首次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政治保证、外部条件、战略步骤以及发展动力、发展道路等问题,从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而开辟这条道路也带有一定的哲学色彩。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主要标准,明确党的路线,变成我国步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开篇之作;唯物史观的观点就是生产力观点的重申,使得我国进一步迈上了科学的道路。事实充分表明,恰好是这种理论形态,是这种哲学在当代中国进一步接触现实世界且互相影响的实现形式。
(二)在时代特征方面
基于时代特征的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时代精神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属于紧跟时代发展的哲学[5]。马克思主义者借助于批判性以及革命性的视角紧紧把握客观世界发展中的实际矛盾,把着力点放在具有时代意义的问题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重视“时代精神的核心”,就如同马克思这样说过,“问题是公开的、左右所有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属于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客观现实的呼声。所处时代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研究的具体问题也存在差异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毛泽东思想是共产党人将中国现实情况与马克思主义充分融合后得到的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邓小平理论属于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情况充分融合后所得到的第二个伟大思想,其重点解决了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实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从马克思到列宁再到毛泽东,他们所处的时代是战争和革命的时代,属于旧时代到新时代的伟大过渡,而随着全球格局的演变和新中国的发展也必将取得新的突破与发展。
三、现实形态
本文从把握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科学分析与理解现实问题、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互动等方面提出了现实形态,现具体论述如下。
(一)把握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
首先,是反思社会现实。马克思哲学始终遵循问题导向,从这一角度出发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这里所说的问题导向属于矛盾分析法的关键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问题的审视与思考,是遵循问题导向以及形成问题意识的重要典范[6]。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应当真正利用好它的现实反思作用,基于这一角度着手对客观世界所表现出的各种实际问题予以思考。
其次,是批判社会现实。马克思哲学一直严格遵循价值导向,从这一角度引领社会现实。这里所说的价值导向将马克思哲学的核心立场凸显出来了,它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从本质上来说是站在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的。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时,马克思哲学一直以来都将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作为价值追求。马克思哲学实现现实化,应当有效依靠其对于现实世界的批判功能,始终遵循价值导向确保社会现实问题得以解决。
(二)科学分析与理解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更加科学、正确地审视客观世界的方法论,突出特点在于其较强的时代性和开放性。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应当从哲学的层面出发积极思考,思考是否充分体现出时代精神。恰恰是在持续深入的反思中,马克思哲学与时代之间进行了有效的沟通。
在研究基于技术形态变化造成的社会生产结构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哲学在探究时代问题以及把握时代特征的前提下,充分凸显出更加强大的现实性与实践性优势,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判断方法。马克思哲学所拥有的理论价值反映在全面观察了解客观现实的思维角度上,在分析社会运动的实际发展规律时抓牢历史核心发展阶段,进而得出如下结论:社会发展表现出自身所独有的规律性,然而规律的客观方式、历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属于两个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在选择历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此类从历史活动、理论角度中牢牢把握世界的方式可以在时空观上有机联系起来,将马克思哲学的魅力充分反映出来。
(三)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互动
1.为了实现大众化,要促进马克思哲学掌握群众,在指引群众团结奋进与塑造群众伟大品格时更好地实现大众性建构。作为“现实的哲学”,马克思哲学也唯有进一步转变为群众的观念武器,才可以变成一股强有力的物质力量,进而改变世界。面向未来,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梦、奋斗目标,群众是历史创造主体以及核心决定力量。因此,新时期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职责就是引导群众团结奋进、塑造中国人民群众的精神品格,唯有在完成这一使命后,才可以有效建构起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形态。
2.为了实现时代化,要促进马克思哲学把握时代特点,在凝结时代精神精华以及体现人类良好形态时更好地实现社会性、时代性建构。为了实现与时代的同步发展,必须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现状,从哲学入手凝练以及总结时代精神,创新全新、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念,充分促进人类和平事业的飞速发展。
3.为了实现现代化,要促进中国现状与马克思哲学的有机联系,在有效处理中国现实问题时顺利实现现代性建构。理论有机结合实际,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要求。马克思哲学提供应对方案、直击实际矛盾、切中中国问题,不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提供理论指南以及行动指导,促进实践深入发展,而且在优化问题时顺利创建当代形态,推动理论全面创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从思维方式的现实化是根本表征、实践的唯物主义是理论基础两个方面介绍了基本内涵,然后从民族形式、时代特征等方面分析了理解含义,最后从把握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科学分析与理解现实问题、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互动等策略入手,以实现马克思哲学现实形态的有效建构。马克思站在现实性的角度超越了现实世界,创建了对应的哲学体系,将“现实的个人”实施的物质活动作为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共产主义的理想。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有利于指导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它需要我们认清具体现状,对传统体系与制度进行改革,以有效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而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文喜.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现实性话语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2):88-94.
[2]卢诗杰.对精致利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批判[J].文教资料,2021(7):62-64+26.
[3]雷金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意义[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S02):19-22.
[4]侯衍社,侯耀文.马克思的现实哲学变革及方法论遗产--重思哲学中的现实与现实中的哲学[J].山东社会科学,2022(8):40-46.
[5]李娟,彭文刚.从“超越现实”到“现实超越”:论马克思的道德哲学革命[J].理论导刊,2021(6):95-100.
[6]杨润琪.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差异的研究及其现实意义[J].新丝路,2022(27):84-86.
作者简介:李万飚(1970.6-),男,汉族,安徽天长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哲学、党建、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