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欢乐谷

2023-04-29冯新成

关键词:指挥棒大合唱一块钱

冯新成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面(节选)

文/阿 累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几分敬意叫“先生”的。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红了脸说:“贵了。”

一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刚才的那本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个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摘自《鲁迅年谱》)

【阅读链接】

鲁迅先生自公开发表诗文以来,使用过150多个不同的笔名。这些笔名大多具有某种寓意和象征,每一个笔名的取定都经过他深思熟虑,这是由当时的环境所影响的。国民党统治时期,阶级斗争日趋激烈。为揭露形形色色的反动派,抨击官僚资产阶级,鲁迅先生冒着被白色恐怖迫害的危险,用笔名发表了许多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杂文。

1.为什么“我”初次见到“他”,就断定“他”“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下面能作为“我”推断依据的是(         )。(多选)

A.“他”和内山老板的关系很好,能替老板做决定。

B.“他”让“我”买《铁流》一书。

C.“他”的外貌不平常——身体瘦弱但精神极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D.“他”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极其慈爱和诚恳。

[点][拨]  本题考查对人物细节的把握。从短文和阅读链接可知“他”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没问老板的意见,自行决定把两本书合算为一块钱,说明他和老板关系不一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平常的人。仔细阅读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平常的人。像“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要买书,鲁迅先生都能表示关心,可见鲁迅先生不平常。而B项说鲁迅先生让“我”买《铁流》一书,并不能说明他不平常。故答案为A、C、D。

2.文中两次对人物的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主要目的是(           )。

A.强调“他”瘦弱,身体很不好。

B.表达作者对“他”的身体的担心。

C.衬托“他”工作的艰辛劳累。

D.暗示“他”的生命不能长久。

[点][拨]  本题考查对人物外貌描写作用的理解。从第4自然段中的“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可排除 A、D 两个选项。文中两次写到“瘦得叫人担心”,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健康的担心,因而B项说法正确。C项中的说法,文中并没有提及。故答案为B。

3.读文中的画线句子,联系短文,并结合阅读链接,说说这段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本题考查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结巴巴”说明“我”认出鲁迅先生时激动的心情;“一定是”说明“我”对自己认出鲁迅先生的肯定;“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结合阅读链接中提到的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不敢说出来是出于对鲁迅先生的一种保护,这表达了“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我们可从这些角度进行作答。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河大合唱

文/佚 名

①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②啊,星海!这就是你的《黄河大合唱》!

③那是1941年吧,我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

④好大的合唱队啊,足有三四百人!这是由几个根据地来会演的宣传队组成的。他们从台上直排到台下,在核桃林那绿油油的屏风前,构成一个巨大的扇面。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穿过“刀山火海”走来的。他们一个个目光炯炯,神情严峻。

⑤乐队也够奇特的:有洋油桶改制的大提琴,庙上摘下的古钟,两个人搂不过来的牛皮鼓,号兵连借来的马号……在林荫下排成了长阵。从伸出来的丫杈上吊下来一盏马灯,照着乐谱架和指挥台。

⑥“朋友,你到过黄河吗?……”在森林的深处,一个声音深情地发问了。这声音,把我带到了黄河畔,那里有枣花的淡淡清香,旋转奔流的雄浑河水,一个个穿着白布背心的船夫,紧握着桨,炯炯的目光射向蹲在船头的老艄公,等他发出开船的手势……

⑦指挥,缓缓地举起了指挥棒,几千人的心都被提了起来!鼓手,捏紧了鼓槌;号兵,举起了系着红绸的马号;几千双眼睛凝聚在那个小小的棒头上。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

⑧指挥棒一跳一个巨浪,一甩一个浪花。分不清乐声、歌声,台上、台下。只感到扑面飞来的水珠,脚上滚滚的波浪;万千父老弟兄,盯着一个人的眼睛。桨板,劈动了死寂的东海;号子,震醒了沉睡的山峰;中国号,乘驾着怒吼的黄河,向前冲去!

⑨直到乐声停止了,耳边还响着浪拍石崖的澎湃声。

⑩大道上传来了沙沙的声响,仔细听去,才觉出是脚步声。嗬,好一支精悍的队伍!几百个人,脚步轻得就像蚕咬桑叶。小伙子们背着满袋手榴弹、鼓鼓的子弹袋,脖子上挂着一条干粮袋,皮带上系一双草鞋,一个个那么轻便、利落、敏捷。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烁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忍受巨大考验的刚毅火花。这是一支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的部队。

?林中的合唱在继续着:“风在吼,马在叫……”歌声好像在为这支部队送行。今夜,他们就要徒步涉过深深的河水,穿过敌人的火网;明天,在那稠密的青纱帐里、地道里、田埂上,就会有无数的人们,在小号的号音中,“挥动着大刀长矛”,跟在部队后面,唱着雄壮的歌曲,迎接战斗! (摘自“语文网”)

1.短文第⑩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焦灼”和“快乐”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焦灼”指非常着急,“快乐”指感到幸福或满意。联系上下文,由“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烁着投入激战前……”和“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知,“焦灼”表现出了战士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复仇的心理,“快乐”表现出战士们想到即将与敌人大战一场的兴奋。两者相结合,表现出战士们消灭敌人、保家卫国的热情,因此不矛盾。解答时,可从这些角度入手。

2.第④、⑤自然段的中心句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本题考查对段落中心句的掌握。段落中心句是指能概括段落内容,点明段落主题的句子。分析第④自然段,可知该自然段围绕“好大的合唱队啊,足有三四百人”,描写了合唱队的人员组成、所站的位置等。分析第⑤自然段,可知该自然段围绕“乐队也够奇特的”,描写了大提琴、古钟、牛皮鼓、马号等乐器的不平常。

3.第⑧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本题考查对重点段落的理解。通过阅读第⑧自然段可知“指挥棒一跳一个巨浪,一甩一个浪花”“只感到扑面飞来的水珠,脚上滚滚的波浪……向前冲去”是作者在听到《黄河大合唱》时的联想和想象,并不是现实中的画面。作者由指挥棒的舞动联想到黄河的“巨浪”“浪花”,以及“万千父老弟兄”等,表现出《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烘托了气氛,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我们从这几个方面回答即可。

4.短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场面,前者表现了乐曲磅礴的气势,后者体现了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震撼人心。

[点][拨]  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短文,可知第④~⑨自然段主要讲了表演《黄河大合唱》的场面,第⑩自然段主要讲了部队即将奔赴前线的场面。由“一个个那么轻便、利落、敏捷”“这是一支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的部队”等关键语句可知战士们斗志昂扬、精神抖擞。

猜你喜欢

指挥棒大合唱一块钱
还钱
一块钱
一二·九大合唱
春天的大合唱
你说风雨中,一块钱算什么
让音乐教育的指挥棒落到实处
引导大医院走向的“指挥棒”
蟋蟀大合唱
县级医院改革用好指挥棒
发挥医保指挥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