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何以可能

2023-04-29唐子旺邓集文

秦智 2023年9期

唐子旺 邓集文

[摘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来看,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具备实现条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包容性治理高度契合,它的推进从宏观战略上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预留了发展空间。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治理智能化分别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撑、能力支撑和技术支撑。正因如此,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成为可能。

[关键词]环境邻避风险;包容性治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9.007

一、问题提出与视角选择

现阶段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五化共时态”进程中,高度压缩在同一时空下的剧烈社会变迁使得出现各种社会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虽然我国的社会发展尚未进入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风险社会,但已经进入风险多发期和“阵痛期”。风险已经是工业时代的特征[1],面对多样的社会风险,我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2]

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是风险治理的一种类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公共设施的兴建,环境邻避风险已成为当前城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当前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较大成就,但是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管控与回应结合型治理模式是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现有模式,主要存在包容性不够的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探索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新路向,方兴未艾的包容性治理为解决环境邻避风险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的思路,其强调主体包容,要求改变以往单一治理主体的局面;强调机制包容,要求有效回应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充分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决策;强调利益包容,要求治理成果平等共享。可以说,包容性治理所具有的多元主体参与、互动合作、成果共享等基本特征与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践需求是相契合的,其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现有治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应当成为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路向选择。

包容性治理应是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路向选择。那么,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迈向包容性治理是否有可能性?或者说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在我国有没有实现条件?这需要通过深透的分析来一探究竟。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有其产生、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3]同样,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不会自发实现,它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塔基斯·福托鲍洛斯对与此相关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民主是一种包容性民主的主客观条件,在我国都积累得较为充分[4]。包容性治理是迈向善治之路的一种现代化治理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此,本文选择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视角,以深度剖析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条件。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这一总目标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提出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从本质上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包容性治理是高度契合的,这意味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与包容性治理的发展是相向而行的。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在向前推进,包容性治理正在获得发展的条件,在宏观层面上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预留了发展空间,为这种治理的实现提供战略支撑。具体而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治理智能化分别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撑、能力支撑和技术支撑。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撑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由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五大体系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就是构建一个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在内的现代制度体系。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它所要求的制度体系的优化,促使政治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实现社会公正和达成社会共治。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包容性治理的实现,有利于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具体价值在于,它为这种治理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撑,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提供制度依据,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各种制度尤其是环境管理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发展提供制度依据;二是提供制度保障,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包含约束人类行为的规范,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制度体系的现代化,一系列制度有效地约束和规范政府行为,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从而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三是提供制度动力,社会成长对于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不可或缺,而社会成长需要制度动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社会成长提供制度动力,进而推动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发展。

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能力支撑

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涉及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它要求“不断地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它是在国家治理体系下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过程。制度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制度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各种治理主体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优化制度安排,并严格按照各项制度来实施公共治理。在制度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法治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需要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完善立法、严格执法、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它要求完善社会领域的协商合作机制,搭建各方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激发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活力。以上两种能力的现代化也有利于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能力支撑,制度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制度供给能力的提升和制度实施能力的提升。制度供给能力的提升为推进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则、机制,制度实施能力的提升为推进这种治理提供更加强大的制度执行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公众治理能力的提升,这一能力的提升是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实现的条件之一。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搭建各方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有助于充分保障公众的参与权和表达权;这对于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大有裨益。

四、社会治理智能化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含社会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照此来看,社会治理智能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它是指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智能技术运用于社会治理场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社会治理领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社会治理机制,提升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2016年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深化电子政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2017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将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作为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的一项举措。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时代已经来临。社会治理智能化同样有利于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

社会治理智能化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数字信息的公开与共享促进环境邻避风险治理主体的交流互动。在环境邻避项目的筹备、选址和建设等环节,政府利用数字新技术跟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交流,能够提升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数字新技术的运用拓宽公众参与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渠道,打造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公众参与模式,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的质量和形成有序参与的局面。数字新技术有助于完善环境邻避风险的监测预警机制,政府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可以了解环境邻避风险信息,根据风险监测的结果确定舆情预警等级,从而及时有效地掌握舆情态势,防止环境邻避冲突的发生。人工智能技术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其本质是集聚,其特点是“众智成城”,它在资源丰富、共识达成和充分回应等方面助力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简言之,社会治理智能化是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实现的重要的技术条件。

五、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命题,这顺应了现代化发展的潮流。现代化道路有多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其中的一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的推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安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要求;它的本质是改变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局面,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这与包容性治理的核心意涵是高度契合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明确自身职责边界,对社会进行赋权,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失衡关系逐渐转变,三者之间的互动合作逐步扩大。目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程序的包容性以及治理成果的共享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战略支撑,它成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实现的宏观层面的条件。总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M].张文杰,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

[2]本书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

[3]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希]塔基斯·福托鲍洛斯.当代多重危机与包容性民主[M].李宏,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名称:“中国城市环境邻避风险的包容性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7BZZ043)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名称:“环境邻避冲突治理中的政治吸纳研究”(项目编号:18ZDB038)

作者简介:

唐子旺(1997.12-),男,汉族,湖南醴陵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邓集文(1971.9-),男,汉族,湖南隆回人,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环境治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