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动机前端盖自动涂胶及装配单元的开发及应用

2023-04-29吴连伟甘洋洋栾建伟张鹏乔华强代志勇王立琪

汽车工艺师 2023年2期

吴连伟 甘洋洋 栾建伟 张鹏 乔华强 代志勇 王立琪

摘要:装配生产线前端盖的装配工作为人工装配,装配之前操作者在前端盖上手动涂硅胶,涂胶完成后人工将前端盖装配到发动机上,劳动强度大。设计制作端盖自动涂胶及装配单元,包含机器人、智能输送机构、机体二次定位、托盘定位机构、浮动夹具、涂胶和供胶系统、脉冲式频率敲击装配机构、视觉检测及智能控制系统等结构,机体二次定位和托盘定位装置配合实现发动机的精确定位。利用ABB机器人搭载浮动夹具和脉冲式频率敲击装配机构,借助轻量分布式三点接触功能实现端盖的自动抓取、柔性涂胶和智能装配,采用视觉技术实现对硅胶胶线质量检测。前端盖自动涂胶及装配单元应用后,工序生产效率提升23.3%,质量一致性100%。

关键词:智能输送;自动抓取;仿形设计;视觉检测;智能装配

近几年,涂胶自动化已渐渐成为趋势,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所涉及的机器人技术、仿真技术与离线编程、信息传感及智能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对多项重点技术进行了攻关[1]。WP9H/WP10H/WP10.5H智能装配生产线前端盖装配工序为人工装配,操作者在装配之前首先在前端盖侧面手动涂硅胶,涂胶完成后人工将前端盖装配到发动机端面上(见图1)。

具体装配作业内容及步骤如下:

1)操作者利用9in(1in=25.4mm)经典半圆式涂胶枪在前端盖装配面手动涂硅胶。

2)涂胶完成后操作者利用铜锤将前端盖装配到发动机端面的定位销上。由于前端盖与发动机机体定位销为过盈配合,在装配过程中需操作者利用铜锤进行敲击装配。

存在问题如下:

1)每个前端盖的质量约为3kg,操作者每天需手动拿取1200kg,劳动强度大。

2)人工手动涂胶,胶线轨迹和胶量控制不标准,增加成本且产品质量无法保障。

针对以上问题,自主设计开发发动机前端盖自动涂胶及装配单元,降低硅胶成本,取消人工作业,提高装配效率,提升产线过程保障能力。

前端盖的作用

前端盖安装于发动机曲轴前端,并固定至机身上,前端盖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方面:

1)用于发动机前端密封,防止因曲轴飞溅润滑导致机油外漏。

2)前端盖内安装曲轴前油封,防止曲轴前端机油外漏。

3)为油底壳装配提供安装面。

以下主要阐述设计开发一套前端盖自动涂胶及装配单元,并对其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进行论述,详细说明装配单元的创新性和技术特点。

技术原理、性能指标

通过设计制作WP9H/WP10H/WP10.5H机型全系列前端盖自动涂胶及装配单元,实现前端盖的自动涂胶及装配。用ABB机器人作为动作载体,采用视觉检测技术实现胶线质量检测[2],利用GRACO供胶系统实现硅胶的控制,运用PLC技术实现整体动作和流程的控制,同时设计机器人浮动夹具和脉冲式频率敲击装配协同作业结构,实现前端盖的自动装配(见图2)。

为满足前端盖的自动涂胶及装配,该单元具备以下功能:

1)智能输送机构,应用仿形工装,通过上料位、输送位和抓取位,实现前端盖的智能输送,并通过气缸实现输送抓取位的前端盖精准抓取。

2)机体定位机构,为保证装配精度,消除托盘、辊道、支撑腿三者的装配误差,采用机体二次定位机构和托盘定位机构相配合的方式,实现发动机的精准定位,确保前端盖装配一致性。

3)自动抓取及涂胶,机器人携带浮动装置,可根据路径进行定点抓取,保证了夹紧的可靠性。同时,涂胶作业打破原有的工件固定机器人携带胶枪移动涂胶的模式,涂胶效果好、效率高。

4)自动装配,采取轻量分布式三点接触原理,通过前端盖浮动夹具和脉冲式频率敲击装配机构,可以使前端盖快速准确安装到发动机机体端面。

5)视觉检测[3],采用边沿检测等工具实现涂胶轨迹的检测,当涂胶轨迹不合格后会发出声光报警,机器人停止工作,等待操作者人工处理确认后进行下一步工作。

技术创新性与先进性

1)依据前端盖的装配工艺,运用尼龙等新材料、仿形设计等新技术,设计智能输送机构,可为其他同类型全自动装配单元起到参考作用。

2)机械部分结构采用机体二次定位、托盘定位的协同方式,也借助轻量分布式三点接触,设计出结构紧凑、性能优良的浮动夹具和脉冲式频率敲击装配机构(见图3)。

3)根据装配功能需求,编写PLC控制程序、机器人程序、涂胶及供胶程序、分布式I/O模块、辊道动作程序及HMI操作界面,实现各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

设计开发的前端盖自动涂胶及装配单元有如下6个创新点。

1.设计制作前端盖智能输送辊道

智能输送辊道用于前端盖的自动输送,整个输送辊道有10个工位,包含上料位、输送位和抓取位,满足生产线需求。

1)输送辊道采用SEW电动机带动链条传动,利用三菱FR-D740-1.5K-CHT变频器实现输送电动机的频率可调节(0~50Hz)。

2)设计前端盖仿形工装(见图4),根据前端盖外形尺寸进行仿形设计,确保前端盖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在输送辊道的抓取位两侧安装定位气缸,确保端盖定位的准确性,实现机器人的精准抓取。

3)输送辊道具有安全报警防错功能(见图5),具备有无料检测、工件过位报警、电动机过载报警等互锁报警检测功能。

2.设计制作硅胶供胶和涂胶系统。

前端盖涂胶过程为机器人抓取工件移动进行涂胶,打破原有的工件固定机器人携带胶枪移动涂胶的固有模式,涂胶效果好、效率高。

1)采用GRACO供胶系统实现硅胶的控制(见图6),胶量粗细、速度均可调,并增加缺胶、换胶报警检测提示功能。

2)设计制作胶枪固定支架和胶嘴防护装置。根据工作现场需求和机器人的有效工作半径,利用铝合金型材制作胶枪固定支架,为方便机器人涂胶轨迹的编程和示教,胶枪安装支架实现角度可自由调节(30°~75°)。为了避免硅胶枪的氧化凝固,在涂胶枪下方安装SMC升降气缸,在气缸顶端安装硅胶专用润滑油容器。当设备停止工作时气缸伸出,硅胶专用润滑油将涂胶枪淹没,使涂胶枪与外界环境隔绝,避免涂胶枪的氧化凝固现象发生。

3.设计制作机体定位机构

由于托盘和辊道、支撑腿三者存在装配间隙,无法实现机体的精准定位,设计制作机体二次定位机构,实现发动机的精准定位,确保前端盖装配一致性。

1)设计、安装机体定位机构(见图7),包括龙门支架、定位工装、托盘定位气缸2套及机体定位气缸1套,对机体进行上下双向定位,保证装配的精度。

2)在机体输送辊道下方安装托盘二次定位装置,实现对发动机托盘的定位。

3)在总装线输送辊道侧方安装机体定位装置,从上方实现对发动机的精确定位,保证发动机装配位置的精确性。

4.设计前端盖浮动夹具和脉冲式频率敲击装配机构,实现前端盖的自动抓取和装配

(1)夹爪设计  排除传统增加接触面积抓取的方式,改为轻量分布式三点接触。根据前端盖的形态,由于工件为非加工面,依据夹紧力计算公式,该夹具选择仿形设计,增大了接触面积的同时兼顾了轻量化,保证夹取的过程中夹紧力对工件稳定的夹紧,防止工件运动过程中脱落。

(2)浮动夹具  主要由机器人连接盘、3根浮动导向杆、夹具固定板及中间内衬弹簧等组成(见图8),能够对前端盖夹具起到压缩作用。在夹具固定板上安装旋转气缸和携带制作的浮动夹爪,能够实现对发动机前端盖进行夹紧携带。在机器人末端安装该浮动夹具,在装配时能够解决受力不均影响的装配一致性等问题。

(3)浮动装置  机器人连接盘和连接浮动导向杆,将固定板应用直线轴承连接至导向杆的另一端,连同压装气缸都能兼顾压缩量(浮动量有严格要求,不可随意给定),机器人在抓取及装配过程中,压缩量根据动作状态可进行微量调整,确保机器人在抓取夹爪受力均匀,装配时前端盖受力均匀。

(4)机器人携带浮动装置  在抓取过程中,可根据路径进行定点抓取(见图9),浮动装置可对抓取的动作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保证了夹紧的可靠性。浮动量选小了,输出的支撑力不够,不能够保证夹爪受力均匀;浮动量过大,成本增高且不能起到足够的缓冲作用。因此,根据工件的特性采用分布式三点支撑,依据工件的重量,计算选择内衬弹簧从而对工件起到足够的缓冲及支撑。

(5)机器人夹具上携带脉冲式频率敲击装配机 构在机器人到达定点装配位置时,装配机构配合夹爪松开动作,开始对前端盖进行脉冲式频率敲击装配,保证了装配时前端盖受力均匀,装配位置精确。

5.设置电气控制程序,实现PLC、机器人、视觉系统、涂胶系统及输送线体之间的信号交互和数据通信功能

1)机器人动作程序主要由取料程序、涂胶程序、装配程序等组成,当机器人需要进行相应工作时,PLC(6ES7215-1AG40-0XB0)会自动发出相应代码,实现各种动作程序的自动调用和选择。

2)设置机器人工件坐标系和工具坐标系,示教机器人的动作轨迹,利用偏移、比较、赋值等指令实现机器人动作轨迹的快速动作和示教。编写机器人中断程序、一键回原位程序,进行机器人过载、碰撞报警参数和工作区域设定等,使机器人具有安全防护、区域互锁、一键回原位等功能。

3)建立机器人与PLC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机器人与PLC之间信号交互功能。编写信号通信程序,进行各模块的硬件组态,实现机器人、视觉系统、供胶系统、分布式I/O模块及输送线体之间的信号通信和动作控制。编写输送辊道及定位装置的动作程序,实现前端盖的自动输送、机体的精确定位、机型的自动识别等功能。

4)制作HMI操作界面实现各动作的手动/自动动作,实现整个动作流程的可视化,人工操作的简单化、故障诊断的快速化,且各动作之间具有安全互锁功能。

6.采用视觉技术实现涂胶轨迹检测

1)安装视觉检测相机,编写通信程序实现视觉相机和PLC、机器人之间的数据通信,涂胶完成后机器人抓取前端盖到检测位进行自动拍照检测。

2)采用边沿检测等工具实现涂胶轨迹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机器人继续工作进行端盖装配;检测不合格后会发出声光报警,机器人停止工作,等待操作者人工处理确认后进行下一步工作。

结语

设计制作前端盖自动涂胶及装配单元,包含机器人、智能输送机构、机体二次定位、托盘定位机构、浮动夹具、涂胶及供胶系统、脉冲式频率敲击装配机构及视觉检测及智能控制系统等结构。通过智能输送装置,前端盖输送至取料位、进/排气弹簧及上座自动排序后输送至取料位(组合件)。机体二次定位和托盘定位装置配合实现发动机的精确定位。利用ABB机器人搭载浮动夹具和脉冲式频率敲击装配机构,借助轻量分布式三点接触功能,浮动夹具一次抓取一个前端盖,同时GRACO硅胶供胶和涂胶系统,通过机器人抓取工件移动进行轨迹定点涂胶。其中脉冲式频率敲击装配机构,实现前端盖的智能装配,并具备检测功能,防止胶线不合格。

发动机前端盖自动涂胶及装配单元的开发及应用,提升工序作业时间21s,效率提升23.3%,装试综合返工率降为0PPM。同时,自动涂胶及装配单元中用到的智能输送、自动抓取及放置、仿形技术、浮动夹具和脉冲式频率敲击技术、二次定位及视觉检测等技术可应用于装备制造业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装备制造行业的工作质量提高,可以促进装备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进步[4]。

参考文献

[1] 梅雪川,葛光军等.涂胶机器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1):159-160.

[2] 王亚运.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涂胶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3] 栗海兵. 涂胶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制及其视觉定位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4] 陈怡竹.工业机器人在汽车智能制造生产线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2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