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市场的内外循环
2023-04-29
每一年的4月底至5月上旬都会迎来艺术博览会的集中期,这时候很多艺术品画廊、美术馆、艺术空间都会推出上半年最重要的艺术展览,2023年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也移到这个时期举办,在经历了几年疫情后,这个亚洲最重要的影像艺术博览会再次吸引了摄影界的关注。
攝影或影像作为艺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摄影作为艺术却有着很高的门槛,并不是简单的一张照片就可以称之为艺术品,这背后包含着创作者的观念、对这个艺术方式的理解、对摄影材料的选择和运用等等,当然还有一点,作为艺术品,它还要有可交易的属性。
虽然疫情已经告一段落,但它的影响却仍然对艺术行业起着作用,从这一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的情况来看,它与疫情前的情况还是有所差别的。首先,作为参展主体单位的画廊在这一次博览会中有所减少,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国外的画廊机构来中国参展的成本过高,且仍旧不太便利,另一方面,这些年艺术市场的低沉使得国内专注于摄影艺术的画廊越来越少,虽然有一些新兴摄影画廊在兴起,但体量和专业能力仍有不少成长空间。其次,画廊所代理并展示、销售的摄影家、艺术家作品的新鲜度在下降,博览会上的很多作品都是较常见的老作品,从中可以看出画廊最近并没有找到可供挖掘的新艺术家,且对整个市场持保守态度,更多的是选择已经有一定市场辨识度的旧作。第三,观众对于艺术的热情仍没有恢复,作为文艺之都的上海有着大量的艺术观众,他们热衷于文艺活动,参观艺术博览会、去画廊观展、购买艺术图书都是他们习以为常的艺术消费活动,但本届博览会,已经很难看到观众排队买票蜂拥而至的场景了。
前些年影像艺术市场的内外双循环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缺少了国内外的交流、互动、合作等关系,使得国内的影像艺术市场发展的越发艰难,这将逐渐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向着更保守的方向发展,创新的作品和新生代艺术家如果不能得到学术界、市场和观众的关注,那将对影像生态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单纯的靠内循环来托起整个影像艺术的行业在短时间内又不现实,内循环会使摄影艺术市场成为一个小圈子,虽然这其中也有交流和交易,但这样很难产生全球化的摄影艺术家,更难以形成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