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怎样出实招、见实效?
2023-04-29正定县弘文中学
○ 正定县弘文中学 智 明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很多教师为此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在课题研究热的背后,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的课题研究流于形式,论证内容贫乏无力,缺乏实效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课题缺乏深度,毫无新意,立项存在先天性不足,不能给人以有益启示;有的教师申报课题时很积极,列入计划后却拖沓延误,结题时东拼西凑,应付了事;有的课题研究存在教师“只挂名不参与”“只立项不研究”等“摆花瓶”现象,真正做事的人寥寥无几……这些问题,导致结题课题多,成果转化少,有其名而无其实,白白浪费了教育资源,无法真正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课题研究缺乏实效,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有的选题缺乏科学思考,或太过宏观,或主旨模糊,研究内容和对象指向不明,导致研究时无从着手;有的教师没有掌握“研究”这门学问,教研能力不足,只能疲于应付;有的教师学术品质不足,投机心理比较明显,在课题研究中弄虚作假;教育科研相关制度,如课题研究导师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等尚未完善,学术研究缺乏严肃性,等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在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征程中,中小学教师如何坚守初心,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通过课题研究反哺教育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成人成才,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和相关部门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那么,课题研究怎样做到拳打实处、产生实效呢?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直接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反思性问题等。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践不断探索,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如果能把问题转化为课题,由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又有充分的实践支撑,那么这样的课题研究最有价值。如此,教师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校本教研之路。
要从日常工作中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必须具备理论支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大量阅读,扩展理论视野,提升理论素养。不但阅读一般的教育教学理论,阅读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学术杂志,而且还应随时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在深厚的理论视域下,教师才能发现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科研课题。
一线教师在做课题研究时,最忌选题过大,对于刚刚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不妨从小课题入手,或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上级下达的重点课题中选择一个子课题。小课题研究周期不长,可操作性强,便于研究,易出成效。课题既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又应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有时代感,有生命力。只有不断探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新困惑,才能有新突破、新提升。
课题立项之后,要根据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踏踏实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过程、有小结。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理论与实践操作互相印证、互为补充,课题研究的理论得以逐步升华。研究者必须一丝不苟,慎重对待,严格要求,在实践中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课题研究规范运行,有赖于健全有效的制度或机制。完善的管理机制或制度,如教育科研推进制度、奖惩机制、质量评估机制、成果转化机制等,可以避免很多不正常、不健康的现象,有利于营造健康、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进而吸引更多教师加入到教育科研的行列中来。
有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课题管理应从粗放式管理走向精准式服务。比如,教育科学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到教学一线指导,促进课题管理者发现教育科研问题,改进管理内容与方法。为了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可以面向不同层次教师设计课题研究形式,除了常规课题,还有微课题、小课题等,以适应基层教师的实际需要;可以将所有科研人员分配给学校,每一名科研人员担任几所学校的联系人,完成上传下达、成果发现、课题指导等多项工作。这样,学校就有了课题研究的“主心骨”,而科研人员也有了“实验田”。
在此基础上,还应为教师课题研究与课题成果分享搭建良好平台。这些平台能够为教师课题研究提供更多资源,如发现相关专家、资料,找到近似题目的研究者,促进课题成果传播和分享,有利于教师开阔思路、增长见识、捕捉灵感,提升课题研究的获得感,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课题研究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这一艰苦的历程,考验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吃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无论是搜集整理资料,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还是整理研究成果,都需要研究者沉下心来,摆脱外界干扰,真正去研究。研究真问题,方有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