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 铸牢育人之魂

2023-04-29武安市伯延中心小学李培培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武安市红星周总理

○ 武安市伯延中心小学 李培培

“同学们请看,这是周总理坐在门槛上和伯延村村民张二廷攀谈交流的照片,在周总理召开的第七次大小队干部会议上,终于有人站出来说‘总理,你要听真话还是假话,真话就是,大食堂并不好,长此下去,我们都会被活活饿死啊!’。会后,总理就到第一个敢说真话的村民张二廷家中进行调研。”

在武安市伯延镇周恩来纪念馆中,伯延中心小学的小小讲解员正在展厅声情并茂地讲解周总理到伯延镇调研的故事。这是武安市伯延中心小学红色教育的特色课程。近年来,伯延中心小学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的指导精神为引领,形成了“红色德育,育苗培根”的办学特色。

1.统筹规划:打造红色学校。武安市伯延中心小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依托伯延镇周恩来纪念馆、高树勋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把红色教育与“双减”工作进行有效融合,建强红色教育德育品牌。

打造“五红环境”:校园环境着力体现敬“红”育德、研“红”启智、学“红”强体、探“红”寻美、创“红”促劳的“五育”元素。构建“五红课程”:看红色书籍,观红色影片,讲红色故事,寻红色足迹,记红色成长。塑造“五红社团”:“小红星合唱团”“小红星腰鼓队”“小红星讲解员”“小红星运动团”“小红星舞蹈队”等品牌社团,以红养正,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2.课堂渗透:筑牢红色阵地。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学校课堂教育是主渠道。学校积极倡导学科教师将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比如,学校将安全知识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必修课程,并由学校老师组织修订专用教材;将本土的红色资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此辐射引领全学科,形成完整的红色育人课程体系,培育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厚植家国情怀,让爱党爱国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3.润物无声:重温红色记忆。为了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学校秉承红色学校的办学理念,打造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红色文化走廊。其中,有赤胆忠诚、英勇牺牲的伯延籍抗日英雄武伦佩,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反对内战、毅然发起邯郸起义的高树勋将军,更有为了了解“大食堂”实情在伯延深入调研四个昼夜的周总理。一张张图文并茂的展板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伯延学子,时刻提醒他们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学校每周还通过校园广播站、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推送红色故事。浓厚的红色主题文化氛围,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接受红色教育,收到了育人于无形的良好效果。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周总理与伯延人民的情感,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当地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学习,开展红色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猜你喜欢

武安市红星周总理
武安市检察院关工委开展暑期家庭教育指导课
郭红星:扶危济困终不悔
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 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闪闪的《红星》
青春期,我们在行动
——武安市第五中学德育掠影
1958年我在应城见到周总理
风雨十年 锐意进取谱华章——记武安市迂城村党支部书记刘润松
闪闪的红星
周总理的标准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