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04-29胡迟

上海企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经济企业

胡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严重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的非常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对部署2023年的经济发展全局将起到关键作用。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企业经营回顾

2022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国内疫情的持续多点散发、多地频发较大地影响了正在恢复常态运行的经济,国际上,俄乌战争爆发、极端天气频发、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的出现等输入因素从外部冲击了我国经济。面对前所未有的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影响的局势,我国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原则,实施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大稳经济政策力度,下半年经济增长触底回升。从经济走势看,宏观经济的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宏观经济全年呈现“V”型走势。2022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0%,其中一季度增长4.8%,二季度为0.4%,三季度增长3.9%,预计四季度增长高于3.5%。二季度前期经济明显下滑、后期扭转下滑态势,三季度总体恢复向好,但恢复程度总体上仍偏弱。四季度再抓住窗口期推動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

二是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市场价格总体稳定。在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各地区、各部门压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市场保供稳价扎实有效,CPI温和上涨。2022年前三季度,CPI同比仅上涨2%,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剔除粮食能源等以外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工业品价格逐月回落,PPI同比涨幅由1月份的9.1%回落至9月份的0.9%,1—9月,PPI同比上涨5.9%,涨幅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11月份,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核心CPI上涨0.6%,涨幅与上月持平。我国平稳的价格形势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7%以上的高通胀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是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增长总体稳定。2022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高效发挥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用足用好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投资增长总体平稳。2022年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大项目投资较快增长。全国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 11.9%,比全部投资高6.6个百分点。分类看,是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与民生领域投资均保持了较快增长。

四是新动能积蓄增强。产业升级发展持续,高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较好。2022年1—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7%、13.5%。智能绿色产品增长较快。1—11月份,充电桩、风力发电机组、民用无人机、光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2.7%、39.0%、30.4%、21.0%。

从另一方面看,2022年的中国经济运行也面临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连续三年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导致接触性、场景性消费受限,居民的旅游、住宿餐饮、交通出行、文娱等消费需求难以释放;部分居民收入下降,居民储蓄倾向明显上升,消费能力减弱,消费信心不足。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3.5%,实际增长1.5%。尤其是房地产市场面临下行风险。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0%;住宅投资下降7.5%。近来商品房销售持续下滑,部分房企陆续出现资金链断裂。居民购房进入观望阶段,改善型需求释放面临较大障碍。“销售弱-回款难-拿地意愿不足-新开工降速-房地产投资回落”的循环尚未打破。

二是就业压力增大。受疫情大面积反弹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由此导致就业压力有所上升。特别是房地产、民营教育、平台经济三个吸纳年轻人就业多的行业收缩较快,青年失业率处于较高位水平。从全年看,2022年二季度前期经济有所下滑,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至6.1%,上半年后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三季度城镇失业率总体比二季度下降,进入四季度失业率虽有所上升,但保持基本稳定。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上升0.5个百分点,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17.1%,但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2022年,在国内疫情反弹影响加大、市场需求不足与经济恢复动能减弱的不利情况下,加之国际环境复杂演变与世界经济继续走弱的复杂背景,我国经济顶住了疫情反弹等多重压力,总体上保持恢复态势,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2023年中国企业走势前瞻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宏观经济政策上,与2022年相比,会议重申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从世界范围看,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因受多重负面冲击而整体处于下降态势。国际组织一直在不断调低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值。世界银行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1年的5.7%下滑至2.9%,同时 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会继续降低,部分国家和地区可能走向衰退边缘,全球GDP增长率最差情况可能只有0.5%。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7%,IMF同时指出:预计2023年约占全球产出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家经济会出现收缩,而近期经济数据也显示这一可能性正在上升之中。另外,全球经济增长还有25%的可能将低于2%;增长将低于1%的可能性为10%至15%。这应该是21世纪以来的最低预测值。

从国内看,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在2022年变得更严重了,影响了全年经济增速完成预期目标。因此,2023年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确保经济运行回归常态化,回到与经济潜在增长率一致的合理区间。应该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突出表现在产业链供应链完整齐全,科技水平持续提升;数字经济、绿色产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新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增强;中央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不高,物价处于较低水平,货币政策处于常态化运行,宏观调控政策空间较大。随着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一系列稳增长举措的实施,2023年经济发展态势有望出现好转。中财办副主任韩文秀表示,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明显下滑,而中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形成独立向上运行的轨迹。有三方面因素:一是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给经济恢复带来重大积极影响;二是2022年以来的存量政策和2023年的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政策措施效果将在2023年持续显现;三是2022年中国经济基数相对较低,2023年只要经济恢复正常增长。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约为5%。预计2023年3月召开的“两会”也将年度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通货膨胀在3%左右。

对企业来说,2023年企业经营面临的各种环境因素与成长态势具有延续性,是经济长期运行趋势与短期不确定因素冲击交织作用的结果。总的来看,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强化管理,控制成本,优化调整结构、持续转型升级仍然是中国企业首要的战略选择。企业在2023年的经营走势、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层面会表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特征。

(一)企业经营稳字当头着眼升级

近年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经济工作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这符合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换挡为中高速的发展趋势。由此,处于新阶段的企业需要适应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经营中全面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稳中求进”的战略方针,走高质量成长之路。

首先,在疫情下,要稳健经营,强化管理。一要具有危机意识,紧盯住疫情,做到安全生产;二要紧盯市场,根据市场需要妥善安排好各项生产经营工作;三要紧盯产业链上下游;四要紧盯资金链。要通过各种方式确保资金链的安全。

其次,企业要立足长远,着眼于未来,实施后疫情时代企业的转型升级战略。升级包括三个方面:创新升级、产业升级与市场升级。升级中企业要抓好四大核心工作:一是突出核心业务。中小企业、大企业、上市公司都必须有清晰、稳定的业务,并通过长期打磨突出自己的核心业务。企业一定要突出主业,按照业务归核化原则,把非主营业务坚决剪掉;二是聚焦核心市场。要根据行业特性和自身优势,理智地选择市场,这样既能减轻正面压力,又能集中优势兵力。企业要清楚核心市场在哪里,核心利润主要来自哪里,并有针对性地加大市场投入,以获得最大回报;三是产业结构上要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进行升级。企业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不断向产业链高端跃升,提升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价值。企业要向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新经济领域进行转移。比如新能源、电动汽车、半导体、生物制药、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新基建、环保产业等;四是借助数字化进行转型。数据已从工具转变为新的思维方式。任何一个行业都要“+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用数字化来支撑自身转型;五是在产业布局和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产业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应大力提倡采用混合所有制的方式,即国企和民企进行高度地、充分地混合,既发挥国企的优势,也发挥民企的优势,实现共赢。

(二)企业进入数字化业务发展的黄金期

十年来,我國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统筹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推动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数字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三是产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深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商务、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转型升级。

2023年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拐点,即企业从数字化转型时代进入到数字化业务时代。未来5年仍将是数字化发展的黄金时期。首先,数字经济占比、SaaS支出占比、数字化业务支出占比、数字化人才占比等已经或都将在未来5年内超过50%;其次,数字技术投资依然是全球和中国企业高管的核心聚焦点;第三,各国政府出台的政策都在鼓励数字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为数字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擘画了蓝图;第四,过去的历史数据也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销售和利润的直接利好。

基于中国市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并结合IDC对全球数字化业务的预测,2023年及之后的中国数字化业务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数字化业务支出高速增长。到2023年,中国企业在数字化业务上的支出有望将达到经济增长的4倍,为卓越运营、竞争差异化和长期增长奠定基础;二是数字化收入占比持续增加。到2027年,中国2000强企业40%的总收入将来自数字化产品、服务和体验。现在的占比不到20%;三是中国500强企业中科技厂商数量将翻番。到2027年,中国500强企业中科技厂商的数量将翻一番一一包括来自科技行业以外的企业;四是企业CEO拥抱云。到2024年,40%的中国2000强首席执行官将与他们的云提供商建立战略个人关系,以实现数字业务平台投资的可量化结果;五是生态价值链加速创新。到2027年,在生态系统控制平面上拥有高度发达产业价值链的组织,其创新速度将比其他企业快25%;六是客户数据创造信赖价值。到2027年,那些以值得信赖的方式收集、分析和情境化客户数据的企业将成功建立创造性的业务和定价模型,使客户终身价值翻倍;七是管理层聚焦规模化创新和运营数字化业务。由于业务部门拥有大部分技术预算,到2027年,25%的高管层专业知识将从鼓励创新转向规模化创新和运营数字业务;八是量化数字化价值成为刚需。到2027年,90%能够准确量化其数字能力/资产(数据、算法、软件代码)价值的组织将显著提高其市场估值。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2023年乃至“十四五”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是从产业层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的谋篇布局,是中国经济赢得未来竞争的重要着力点。

从现状看,我国产业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农业、工业、科技、交通、金融、网络、数字、能源等重要产业的大国。在数量与规模上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

一是产业体系比较完整。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世界上最为复杂完整的各类制造产业链条。制造业全面融入全球供应链,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二是重点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也是未来企业与产业发展的增长点。一是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从产业发展方向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发展物联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完善产业体系。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构建集高效农业、现代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高效服务业、未来产业于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速发展新兴产业,超前部署未来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统筹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塑造产品品牌,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围绕产品与服务质量不高的突出问题,完善传统产业与新产业的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推动企业精心设计、精益生产、精细服务。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围绕着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贸易升级需求,推动高品质、高性能、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有竞争力、有良好体验、有市场前景、绿色低碳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发展。推动以平台化、共享化、供应链化、生态体系构建的新商业模式发展。

(四)国企国资改革进入新阶段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2020年以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改革出了新活力、高效率、好机制。一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二是三项制度改革大范围破冰破局,未来要进一步推动“三能”机制在各层级企业普遍化、常态化运行。尤其是要提高中长期激励的覆盖面、灵活性和匹配度,将激励资源更大力度向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现代产业链链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倾斜;三是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实现全方位整体性优化。作为重要抓手,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继2022年7月12日,13组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后,10月31日又有11组专业化整合项目落地,既有央企间的协同联动,又有央地间的融合发展。2022年前三季度,中央企業生产经营平稳有序,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0.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1—8月回升0.7个百分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由此,2023年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任务、标准和重点已经进一步明确。

一是在改革目标上提出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衡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标准。核心竞争力综合反映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包括高水平的人力资本、领先业内的核心技术、不竭的创新动力、突出的管理能力、稳固的营销网络、良好的品牌形象、有魅力的顾客服务与产生强大影响力的企业文化。这与一流企业标准的16个字是相通的。

二是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要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这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上,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公司治理,一方面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一方面要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需要在市场化经营方面有新的进展。前一轮改革中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尤其是市场经营机制方面有效发挥经理层执行作用、健全经理层执行落实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等还存在差距。

三是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实现国民共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预计会有相关文件出台。核心问题是加强产权保护和激励,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完善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这方面,法律制度是根本性的。包括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反应、惩罚性赔偿等机制。加强数据、知识、环境等领域产权制度建设。

(五)兼并收购活动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我国并购市场出现回调,交易数量及规模双双下滑。普华永道发布的《2021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22年前瞻》显示,2021年中国国内并购交易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2790宗,较2020年增长了21%,交易金额从2020年历史最高水平下降19%至6374亿美元,其中私募股权基金交易金额首次超过交易总额的一半。2021年按照交易量和交易额计算,中国分别约占全球并购市场的20%和13%,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2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并购交易数量仍保持在历史高位。国内专业机构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并购交易数量和规模同比略微增长,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共成交1034起,同比上升3.5%;披露交易金额4189.87亿元,同比上升4.0%。分季度来看,二季度整体规模与近几年平均规模接近,共成交并购案例515起,同比微增0.4%;披露交易金额1,456.52亿元,下降9.5%。季节趋势方面,2022年头两季度与往年相仿,一季度成交规模和数量较高而二季度有所下降。2022年上半年的并购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跨境并购持续增长,新能源成为并购热点。从境内外分布来看,跨境并购数量和规模则同比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交易规模已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而境内并购规模则同比略有下降;二是行业分布上:科创领域仍是并购热点,制造业转型并购更加活跃。2022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标的行业分布整体上延续了一季度特点,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化工原料及加工、机械制造、清洁技术等科创领域仍为主流并购目标;并购资金则较多集中于金融、汽车、化工原料及加工、能源及矿产和清洁技术等行业。许多机构预计,2022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可能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持续转型推动与国企改革等。普华永道表示:“虽然上半年国内并购交易下降,短期内大规模反弹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仍然比较强烈,细分板块的活跃度还是很高,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

展望2023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主要受到以下因素推动:国内经济持续转型,包括双循环政策和对国内消费的关注。疫情时代,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碳中和等主题的推动下,工业、高科技、医疗健康、电力能源行业、二线城市及特定区域集群的发展以及国企改革重组等均会拉升2023年的交易活跃度。国内企业将重新审视其运营模式和企业战略,并需要资本来重新配置其业务。交易各方应当聚焦以下三个角度,顺应监管政策的变化,更有利于并购和合资交易完成,一是不断提升合规意识,为了应对广泛的信息披露要求,交易各方需要为审批预留出更長的时间,并为反垄断和数据安全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跨国公司应当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中国业务与公司其他业务;二是积极布局早期投资领域,企业应当把精力放在政府鼓励交易的领域,如快速消费品行业。随着新的投资机会不断涌现,这些行业的战略投资者可以加大投入、更积极地配置资源,从而甄别、投资具有吸引力的标的公司;三是采取合资进入模式,这一点对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尤其重要。从前,外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唯一途径是与本土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如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重新考虑合资,尤其是与拥有先进技术或关键能力的国内公司建立合资企业,从而加快本土研发、审批和上市。

(六)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持续增长。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帮助我国企业更好更充分把握市场开放机遇,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9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占同期总额的18.2%,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泰国、柬埔寨、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等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4357份,新签合同额506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2.2%;完成营业额378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占同期总额的53.6%。

未来,中国企业要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加速“走出去”的进程,实现开放合作共赢,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创新推广合作模式,实现从零和到共赢的新变革。要秉承开放包容理念,与本地企业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积极探索模式创新。以交通基础设施先行与产能合作造血实现项目群联动开发,进一步深化多边合作,探索关系更紧密、协同更高效的多样化机制化平台;有效促进与当地的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人文交流。发挥全球资源配置和产能承载嫁接优势,依托境外园区载体,打造国际产能合作共享平台;二是要制定推广规则标准,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新变革。要立足主责主业,积极参与制定所在行业领域中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持续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依托建设项目,推动规则标准“走出去”,推广中国标准、技术、装备属地化应用,有力带动中国企业的全产业链走向世界;三是要坚持推广绿色理念,实现从污染到清洁的新变革。坚持绿色规划、绿色施工、绿色运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行动。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全面推行绿色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倡导绿色理念、坚持绿色标准、推广绿色技术,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最大程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经济企业
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