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敌》中亲子、情感和社会的多重伦理表达

2023-04-28黄永亮陈贻祥

文化与传播 2023年4期
关键词:情敌杰克伦理

黄永亮,陈贻祥

理查· 布林斯利· 谢立丹(R.B.Sheridan,1751—1816)是18 世纪后半叶英国戏剧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喜剧一反感伤主义喜剧以感人情节博取观众眼泪的风格,采用了传统创作方法,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滑稽可笑的情节给人带来笑声。他继承了王朝复辟时期社会风俗喜剧描写上流社会生活的传统,注重揭露和批判上流社会的丑恶作风和道德沦丧,如杨周翰先生指出,“他对英国贵族社会的恶习的批判完全体现在他的所谓‘轻松的喜剧’中”。[1]104根据英国剧场的记载,谢立丹的《情敌》(TheRivals,1775)、《造谣学校》(TheSchoolforScandal,1777)和《批评家》(The Critic,1779)这三部主要喜剧在伦敦上演的次数比从莎士比亚到萧伯纳的任何一位剧作家的作品都要多,[2]290尤其是前两部,被当时英国文坛领袖约翰逊博士誉为“他所在时代最好的两部喜剧”。[3]

谢立丹的《情敌》一上演便备受观众的青睐。该剧被认为带有自传的色彩,作者年轻时为爱情而私奔、暗中书信来往、决斗等事件都出现在戏中。它的情节主要围绕杰克·阿布索留特上尉与丽底亚·蓝桂絮的爱情展开。两人皆出身贵族,后者受感伤主义文学影响,决心要嫁给一个贫贱的男子;前者为了投其所好,冒充贫寒的低级军官贝佛赉和她谈恋爱,因此受到她的姑妈马拉普洛普太太(下称马拉)的反对。与此同时,马拉和杰克的父亲安东尼爵士为两位青年订下婚约。大家都不知道贝佛赉就是杰克本人,他一人扮演了两个角色,周旋于众人之间,于是引发了一系列误会和闹剧,甚至其好友艾克斯也成了贝佛赉的情敌要与他决斗。戏剧的人际冲突以贝佛赉的真正身份暴露而化解,杰克和丽底亚最终喜结良缘。谢立丹虽然在序幕中强调对说教文学的不屑,“我们这轻松戏岂能加强圣诫!/这种绵薄的卫护反会损害道业。/美德不屑求我们的微弱的帮助;/伦理的真理看不起耍把戏的面具”,[1]115但该剧其实没有脱离对道德伦理的指涉。相反,它通过爱情主题揭示了时代的家庭亲子关系、情感纠葛和决斗习俗中的伦理道德维度,彰显了社会风俗喜剧“最重要的道德教诲功能”。[4]

一、婚恋中的亲子伦理

《情敌》折射了当时英国社会贵族家庭中的亲子伦理状况,即封建的包办婚姻同资本主义兴起所带来的个人情感主义及恋爱自由观的冲突。贵族小姐丽底亚不顾监护人马拉姑妈的反对,与地位卑微的贝佛赉谈恋爱,而马拉和安东尼爵士要私自为丽底亚和杰克订婚,受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特别是丽底亚,受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她崇尚个人情感主义,追求婚恋自由。两位长辈的婚姻包办和两位年轻人的婚姻自主是这部戏的主要伦理冲突。这部戏的背景是英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个体逐渐摆脱中世纪的领主附庸状态而获得人身的自由和解放。个体的地位变化也体现在家庭问题中的择偶方面。在中世纪,领主附庸关系在英国盛行,个体势单力薄,必须依附于某一领主才能生存发展。家族联姻通常被视为家族扩大势力的有效手段,“经由婚姻来取得更多的财产或有用的政治联盟”是家庭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5]23例如《情人》的安东尼爵士极力促成儿子和丽底亚的婚事就是因为后者也是名门贵族,且继承了一大笔家产。所以,这种联姻更多是家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个体之间的联系,婚姻把家庭利益置于首位,而忽略了个体的情感和需求。当事人在婚姻上没有自主权,而是由家长、亲属,甚至是领主进行干涉。

到了近代早期,择偶决定权逐渐发生了变化,从中世纪家长和领主的手中逐渐转移到个体手中。婚姻决定权的变化其实也是新兴资本主义发展后个人主义兴起的必然结果。个体主义思潮把社会和文化价值观的关注重心从原来的群体利益转到个人的幸福和发展。[6]从18 世纪开始,受个人情感主义影响,婚姻从注重家庭利益逐渐向个人情感需求转移,新兴的自主婚姻日益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而父母意见只作为参考。在英国上层社会,婚姻包办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到18 世纪中叶,英国贵族包办的婚姻率依然保持在60%以上,[7]但是年轻当事人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一些开明的贵族主张应该将婚姻决定权交给子女。[8]据研究,英国地主阶级的年轻人结婚年龄从16 世纪到18 世纪在缓慢上升,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得到了较大的配偶选择权,所以考虑婚事的时间也长了些。[5]27由于1753 年之前英国社会认可秘密婚姻(clandestine marriage)的有效性,即双方只需找个牧师主持婚礼便可缔结婚姻,在英国各地兴起了很多为了盈利而专门办理秘密婚姻的中心,致使秘密婚姻泛滥,很多年轻人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而私奔。[9]例如《情敌》的丽底亚一直盼望能和爱人私奔,以实现对浪漫爱情的追求。1753 年英国议会通过《哈德威克婚姻法》(Hardwick’sMarriageAct)禁止子女私订终身,它让父母重新完全控制了子女的婚姻决定权,让婚姻重新成为获得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工具。[10]

《情敌》中长辈对子女婚姻的干涉和子女的叛逆行为是当时英国社会婚姻问题中亲子伦理关系的写照,也与谢立丹本人的爱情经历有关。他18 岁左右时爱上了音乐家托马斯·林利的女儿伊丽莎白,由于双方父母的阻挠,他们分开了一年多,后来谢立丹不顾父亲的反对娶了伊丽莎白,由此加剧了他和父亲之间已有的隔阂。剧中安东尼爵士的姓氏“Absolute”是抽象品格的拟人化,意为“绝对”“专制”。他人如其名,专横跋扈,脾气暴躁,自以为是。在婚姻问题上,他要求儿子绝对服从,丝毫不给他考虑或反驳的余地。当杰克提出异议时,他就暴跳如雷,破口大骂,“畜生”,“小子!那小姐就是我千挑百选找到的一个丑妇人……但我一定要叫你整天对她送秋波,整夜坐着写十四行诗,来歌颂她的美”。[1]149一位专制的贵族家长形象跃然纸上。不止如此,在外人面前他也极力维护、炫耀他这种中古家长式的权威。例如,当马拉担心杰克会反对婚事时,安东尼说只要杰克敢反对,他便马上大发雷霆,并使用暴力使他服从,这是他的一贯做法。安东尼还劝马拉也要学他这种作风,对丽底亚要严厉些,如果她拒绝婚事,就关押几天不给饭吃。

早期英国贵族青年在婚恋问题上缺乏自主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上对家长的依赖。“要是孩子不听话,父亲大可将孩子的财产继承权部分取消或全部取消作为惩罚。”[5]166对18 世纪英国的男青年来说,尽管他们已经有了独立收入,但往往还寄希望于家长的津贴以满足生活需求,更不用说没有独立收入女性的境遇。例如,安东尼对杰克许诺要给他一份大地产,使其“获得高贵的独立”,但条件是必须接受他所安排的婚姻。当杰克拒绝时,他就威胁要断绝父子关系,取消他的继承权。安东尼在婚姻问题上体现了家长的强权作风,完全无视儿子的思想感受。在包办婚姻的社会背景下,门第、财产等外在条件才是最重要的,英国历史学家劳伦斯·斯通指出,“情感在重要性上次于利益,浪漫爱情及色欲甚至被强烈斥责为婚姻的短暂、非理性基础”。[5]60在当时,年轻人的婚姻往往没有爱情基础,女性的情感更是遭到忽视和压抑,乃至有人说:“如果生来不具备超凡的感情或没有特别的好运气,一个女子想在这个国家中为爱情而结婚的机遇简直微乎其微。”[11]剧中马拉也对丽底亚这样说:“‘中意’和‘厌恶’干你什么事?那些东西对于青年妇女都是不相宜的。”[1]129

传统社会的统治阶级害怕接受知识教育会让女性有了追求自由、崇尚独立的思想,也会转移她们对家庭责任的注意力。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无非是维护父权统治地位和家长绝对权威的谎言,如17 世纪末英国思想家洛克指出,许多人不认为女人应该接受知识教育,认为读了书的女人可能嫁不出去,“因为很少男人会珍惜女性的读书成就”。[5]23518 世纪的女性参与阅读、接受知识教育的机会大大提高了,然而,这引起了一些人士的不安,正如安东尼所言:“教女孩念书,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这种结果。……我宁可教她们学妖法,也决不教她们认字!”[1]129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安东尼对儿子的婚姻专制独裁,但他不止一次提起当年他自己和妻子是违背父母之命而私奔结婚的。马拉也是同样一副嘴脸。她自己爱上一个男爵,并假冒名字和他书信传情,而当她发现侄女与贝佛赉的私情时,便将其禁闭在家。马拉向侄女直言:“思想,对一个青年女子来说,是不相称的”,[1]128希望她能言听计从,不要有自由恋爱的想法。

安东尼和马拉对儿女如此专制苛刻,而当自己是当事人时却又无视传统礼教。从他们的双重道德标准可见,追求婚恋自由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企图打破“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的自由意志的体现。“自由意志尽管追求绝对自由,但始终要受到理性意志的约束,因此往往同理性意志发生冲突。”[12]在婚姻问题上,不同代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个长久不衰的话题,长辈的传统旧价值观代表一种理性意志的约束力量,他们和追求婚恋自由、代表自由意志的年轻人之间的伦理冲突在所难免。《情敌》中长辈的专制激起了两位年轻主角的反抗:杰克虽没有直接顶撞,但也坚决拒绝父亲的安排;马拉对丽底亚的控制越是严厉,越是激起后者的反抗,“就算我自己没有中意的人,你们替我选的人也一定只会使我厌恶”“假如我现在能够违背我的意志答应下来,将来我的行动一定也会违背我现在答应下来的话”。[1]129言下之意,她不会放弃追求自由爱情的梦想,让她委曲求全的婚姻注定会不幸福,必将为她将来违背婚姻伦理埋下种子。杰克和丽底亚对包办婚姻的反抗说明了18 世纪英国婚姻中的亲子关系逐渐从“顺从和隔阂的父权制突破为富于感情的个体主义”。[13]

二、婚恋中的情感伦理

18 世纪上半叶伦敦舞台上演的多为感伤主义喜剧,这类剧作家期望给观众带来的是眼泪而不是笑声。谢立丹在《情敌》序幕中表达了对感伤主义文学的反感,因为它所塑造的形象“面容严厉、愁苦,要青年起敬,软心人泪流”。[1]116他不想乞求“那愁眉苦脸的女神,‘感伤的女神’”来赐给他灵感,[1]116而这部戏旨在通过青年人的恋爱,说明健全的“常识”,或者说“理性”,如何战胜了不切实际的、空幻的“浪漫思想”,讽刺了当时贵族青年对流行的感伤主义文学中的各种浪漫思想的迷恋。[1]106

启蒙主义时期英国社会强调理性对人类进步的意义,但18 世纪理性主义那一套枯燥乏味的说教同时也受到了挑战,情感的话题异军突起,成为人们讨论社会风俗、伦理、文学、心理学、哲学和美学等问题中的关键词。亚历山大·杰拉德(Alexander Gerard)、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休·布莱尔(Hugh Blair)在有关品位和修辞的论述中都探讨了文学创作中情感的产生机制,以更好地吸引和感动读者,“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或教学示范形成的,而是通过读者感情的参与形成的。写作和阅读成为情感的表演”。[14]21-30在此背景下,加上印刷出版业的推动,感伤主义文学应运而生,其创作盛况空前,小说、报纸、宣传手册、日记、回忆录都充斥着感伤叙事。文学批评家诺思若普·弗莱(Northrop Frye)将此时期称为“情感时代”(Age of Sensibility),指出英国文学“从爬行动物般的古典主义转向哺乳动物般的浪漫主义,前者全是冰冷乏味的理性,后者全是温暖动人的情感”。[14]22

感伤主义文学的出现曾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传统包办婚姻对利益的重视和对年轻人情感的忽视逐渐受到社会进步人士的反对,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不满和批判。感伤主义作品“歌颂了主人公纯洁的、出自本能的爱,贬低了财富和地位的作用”,[15]正是表达了人们对情感的呼唤。感伤主义文学的初衷是“激发读者的同情,塑造他们的道德情感”,[14]32但商业利益驱使下文学界感情的滥觞必然引起理性人士的反感和警惕。有人指责情感被滥用而变得低劣堕落。例如,1733 年《仕女杂志》(TheLady’sMagazine)的一位作者抱怨“英国几乎没有一位年轻小姐不热爱阅读恋爱小说,这弄坏了她们的品味”。[5]192当时的小说家菲尔丁通过作品强调了情感的伦理维度,提醒读者注意情感的非理性特性,以免让它感引导人做出有违道德的行为。[16]52人物的理智与情感的较量是《情敌》伦理冲突的一个焦点,它以杰克和丽底亚以及傅可兰德和朱丽亚这两对情人的爱情发展为两条伦理线来呈现感伤主义文学对年轻人的情感影响。

感伤主义文学对理性主义的反拨正满足像丽底亚这样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男少女的浪漫心理,也促进“浪漫爱情成为有产阶级结婚的重要动机”。[5]193情感道德思想认为同情是人的美德之一。感伤主义文学着重刻画软弱、地位较低的中小资产阶级的困境,呈现其内心活动和个人情感。它常有催人泪下的情节,抒发人物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借此激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丽底亚对这类作品大为入迷,她的姓氏蓝桂絮(Languish)的含义是“萎靡不振”“无病呻吟”,表明了她的感伤情绪和浪漫性格。身为贵族的她憧憬那种不安定的、贫贱的生活,看不上富有的杰克上尉,偏要爱一个贫穷的准尉。她性情乖张,行事任性,明知与人私定终身会使她丧失财产,她偏要这么做。她厌恶传统老套、程式化的婚姻,“无非是一大通无聊的准备,主教的结婚证书,我姑母的祝福,然后假作欢笑地走到神坛面前;要不然也许就在乡村教堂里,听自己的名字被人唱三遍,……”[1]204她期待一场轰轰烈烈的私奔,“以困苦的生活为骄傲,以财产的丧失为快乐,处身在阴暗的逆境中”。[1]171她将情感寄托在浪漫冒险的情趣中,当知道贝佛赉就是杰克时,她因私奔计划落空而失望至极,表示要把他抛弃。从丽底亚的爱情期待可见贵族阶级精神世界的空虚无聊,以及感伤主义情感叙事的深得人心。

启蒙主义时期情感理论对情感的态度有时是矛盾的,也带有性别歧视的偏见。它认为女性比男性天生更为敏感、脆弱,所以情感虽是一种美德,却被视为一种女性化和软弱的品格。[14]26这种性别歧视长期植根于西方的哲学传统中,也受启蒙主义时期思想环境的影响。当时的思想家将理性与感知按照性别进行划分,认为男性象征理智,而女性则代表感知。例如伯克的美学理论把妇女排斥在道德和理性的领域之外,认为她们性情多变,缺乏头脑。[17]谢立丹显然不认同男性比女性更为理性的观点。《情敌》中丽底亚固然代表了感情用事的女性形象,但男角色傅可兰德的言行也颠覆了传统中代表理性的男性形象。如果说前者是照搬她所痴迷的感伤主义文学来生活的话,后者则完全根据他头脑中对于人间幸福不现实的一种遐想来设计他与情人朱丽亚的关系。他在生活中这种错位的情感好比丽底亚对艺术的那种错位的情感,作者所嘲弄的正是那个时代所流行的矫饰、虚荣和多愁善感。[2]291傅可兰德因为爱人没在身边就终日忧心忡忡,担心离别使她烦恼,生怕刮风下雨会伤害她的健康,“自然界一点点变迁彼都会给有情人以忧虑不安的理由的!”[1]138他的多愁善感、多疑忧郁由此可见一斑。他将没有情人在身边而快乐等同于背叛,“彼此没有重逢之前,不得让笑容在脸上出现”。[1]140他不但顾影自怜,还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希望朱丽亚也会因他不在而焦虑不安。当得知她状态空前地好,一直很活泼风趣,爱唱歌跳舞,他倍感失落,指责她“没心肝”“残忍”“水性杨花”。有意思的是,朱丽亚所唱的歌词是“我的心是自己的,我的意志是自由的”,表明她是一位乐观、思想独立的女性。这歌曲在傅可兰德听来是多么刺耳,他批判“她的感情和我的是完全相反的……这种轻浮的行为真是可诅咒啊!”[1]140-143他的指责正好将自己的悲观褊狭和朱丽亚的豁达开朗作了对比,与他自己的病态爱情观和生活观形成一种反讽。

傅可兰德对爱情的执着专一走向了极端,转化为强烈的占有欲。他沉浸在幻想的感伤世界中不能自拔,还自视这种病态心理为美德,对杰克“你简直是愚蠢得出奇”[1]141的讽刺全然不知。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来看,情感可能是理性意志的表现,也可能是非理性意志的表现,因此,可以分为理性情感和非理性情感。伦理选择中的情感为了符合道德准则与规范,容易在特定环境或语境中受到理性的约束。这种以理性意志形式表现出来的情感是一种道德情感,“这就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伦理命题——情感的适宜性”。[16]85显然,傅可兰德对朱丽亚的情感已经超出了适宜的限度。他对于爱情的追求是自私的、自我的一厢情愿。他具有矛盾人格,既自大又自卑,既自我又在乎外界的评价,当现实偏离他的幻想时,他就感到失魂落魄。

同丽底亚和傅可兰德相比,杰克和朱丽亚则代表理性的一方。朱丽亚以知性和胸襟宽广包容了傅可兰德那多疑、任性的脾气。她从爱人身上体会到极端情感“对人性是会造成不幸的”,所以她劝丽底亚不要用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一个真诚爱你的人因为你的人性而遭到不幸”。[1]205对傅可兰德的多愁善感,杰克也指出自然界引起的心理反应完全是由人的主观世界决定的,劝他“像一个男子汉似的讲恋爱吧!”[1]137杰克不但是一个清醒冷静的旁观者,在处理自己的爱情问题上也颇为理智。他反对私奔的做法,因为那样虽能满足丽底亚追求浪漫的心理,但会导致她失去财产。他行事不露声色,设法使求爱计划做到两全其美,既要得到丽底亚的真爱,也要通过一场正常婚礼来得到一笔财产。为了不让她因私奔梦想突然破灭而失望,他企图慢慢设法使她发现他的真正身份,而在此之前,“先叫她觉得一时也离不开我”。[1]136丽底亚最终失望地知道了贝佛赉的真实身份,杰克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她丢掉一些浪漫思想,接受适当的财富和舒适,“我们现在不是很幸福么,既得到我们那两位朋友的同意,又实现了咱们俩彼此间的盟约”。[1]190正是理性和冷静,才使他能利用双重身份在家长和恋人的双重压力之下游刃有余。杰克的做法不但使他最后得到爱情,而且赢得双方长辈的认可,戏剧结尾皆大欢喜。虽然被儿子蒙骗了,安东尼爵士不禁也称赞儿子的做法。作者本人曾私奔过,之后受过了一些苦,和父亲关系因此也一直闹僵。他以大团圆的结局表达了在婚姻问题上,需要两代人和男女双方的互相妥协,如此才能构建良好和谐的家庭婚恋关系。杰克的行为体现了一种理性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既重视个人情感,也考虑经济利益和父母的意见。

三、婚恋中的社会伦理

《情敌》在两对情人的爱情纠葛之中还有一段喜剧性的插曲。由于杰克的好友艾克斯也爱上了丽底亚,当他得知贝佛赉已经获得她的欢心时大为恼火。他不知道贝佛赉就是杰克的假冒身份,甚至委托杰克向这位情敌递送决斗挑战书。最终,双方的误解因贝佛赉的真实身份揭开而消除,决斗的血腥剧情最终没有上演。爱情竞争也是一种社会竞争,以武力的方式取得竞争胜利只会加剧社会伦理冲突,甚至危及社会治安。剧中人物在决斗闹剧中的伦理选择折射了当时人们对待决斗习俗的态度,即曾一度流行于英国社会的决斗文化已经日渐受到人们的否定,作者借此批判了这种暴力文化,使该剧具有移风易俗、劝人为善的道德教诲意义。

剧中的决斗折射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的荣誉观。决斗是人类早期野蛮文化的残留,是社会法律体制不健全的体现。英国的决斗文化由来已久,它经历了从传统的“司法决斗”(judicial duel)到近代的“荣誉决斗”(duel of honor)的演变,到19 世纪中期,这种野蛮习俗才在英国走向尾声。[18]在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决斗被英国贵族阶级视为是与个人荣誉有关。他们常以捍卫个人荣誉和尊严为名而决斗。《情敌》的艾克斯认为贝佛赉使用不正当手段捕获了丽底亚的欢心,将自己排挤掉而令他蒙受耻辱,好友留西斯就是以荣誉为名不断煽动他发起决斗,“现在的问题关系着您的荣誉”“一个人已爱上的女人竟又有别人来爱她,还有比这个更恶毒的侮辱吗?”[1]175当他在决斗场临阵胆怯时,他请求留西斯“每隔一会儿就插进一两句有关我的荣誉的话”来给他壮胆,可见荣誉是决斗习俗中的重要动因。

除了维护荣誉,决斗也是为了彰显英国贵族的男性气概。英国向来有尚武的传统,特别是走上资本主义扩张道路之后,“不断对外战争,尚武风气弥漫社会”,[19]当然对男性气概的强调也有利于其海外殖民活动。尤其是贵族,他们依然保留着文化优越感,重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视决斗为他们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权,作为抵制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的威胁的一种手段。[20]统治者对决斗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对它颇有微词,因为它扰乱了社会治安,挑战了政府和统治者的权威;另一方面却认为这种勇武果决的骑士精神值得肯定,甚至认为它是“一种营建民族意识和社会一统的重要工具”,有利于强化民族精神。[18]冒充贝佛赉的杰克欣然接受决斗挑战多半也是勇气和荣誉的缘故。作为一名为国王效忠的军官,他不能因拒绝决斗而被人视为懦弱。而留西斯也是通过不断强调勇气和荣誉来煽动艾克斯,劝他不要当懦夫,做出有辱祖宗荣誉的事。

艾克斯色厉内荏,其内心并不想去决斗。他在委托杰克送挑战书时再三叮嘱后者一定要在贝佛赉面前吹嘘他的凶猛,希望这样能够把对手吓得知难而退,“这都是为了避免不幸;只要我能洗清我的荣誉,我并不想剥夺他的生命”。[1]183其实害怕丢掉性命的正是他本人。这说明当时参与决斗的人不少是随波逐流,怕被人视为懦夫。艾克斯在决斗现场的言行再次把决斗人物的矛盾心理流露出来:一方面他想表现出男人的勇敢,另一方面又担心自身安全。所以,当留西斯建议近距离瞄准时,艾克斯坚持要远距离,“我拿我的勇气发誓,这么近把他杀死算不得本事”。当留西斯要他留下遗嘱以防万一时,他的勇气顿时消失殆尽,“哎呀!我发抖了!留西斯爵士,不要说这些话吧!”[1]212而且越是接近决斗,他越变得紧张不安。决斗场上他们两人的喜剧性对话把艾克斯追求荣誉的虚荣心和对死亡的恐惧这种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后来杰克自曝贝佛赉其实是他假冒的身份,艾克斯顺水推舟放弃决斗,表示不愿和自己的朋友决斗,不在乎会被人视为懦夫。他不想拼着性命去赢得那空洞的荣誉虚名,“假如我不拼命就讨不着老婆,那我拿我的勇气发誓,我就一辈子不结婚算了”。[1]219通过艾克斯的放弃决斗,戏剧向观众揭示了决斗荣誉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虚荣,正如戏剧中艾克斯的家仆大卫所言:“我认为‘荣誉’如果懂得礼貌,就不该随便丢掉绅士的性命”“若要不侮辱祖先,最妥当的办法就是越晚去见他们越好”。[1]180在贵族绅士眼里,决斗证明了勇气,维护了荣誉,但在大卫眼里,决斗其实与勇气无关,而更多是依靠运气,且没有实际价值,活着才有意义。

艾克斯在决斗闹剧中的伦理选择展现了其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较量。事实上,英国的决斗文化正好说明了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并存和冲突以及人类心理的复杂性。一方面,挑起决斗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意志的激情冲动,人们进行决斗是因为兽性因子受到复仇意念、征服欲等不良心理的刺激而膨胀所造成的。正如艾克斯被横刀夺爱而恼羞成怒,加上留西斯对荣誉和勇气的过分强调把他“人类的仁慈的乳汁酸化了”“就像在我心里响起了近卫军进行曲一样!我相信勇气一定是传染的”;[1]176另一方面,决斗程序往往是冷静思考的结果。双方不是莽撞地爆发格斗,而是先委托人向对方送上挑战书,并商量决斗的时间、地点、武器和规则。整个流程呈现貌似文明的绅士作派,体现了理性在其中的作用。从下挑战书到真正决斗这段时间可以让双方冷静下来,重新思考,避免一时冲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取消决斗。决斗时有副手伴随,他们负责决斗的安排和调停,让决斗适可而止,尽量减少损失。艾克斯的决斗安排也将这文明一面展现了出来。为了展现文明人的风度,他和留西斯对挑战书咬文嚼字,使其措辞文雅礼貌。留西斯还教他在遇见对手时,“千万要温和,和气。您的勇气可以和您的宝剑一样锋利,但是同时也要跟它一样光滑”。[1]178决斗本是一种野蛮粗暴的行为,却还要做得文雅得体,符合礼仪规则,所以将文明和野蛮两种矛盾冲突的文化糅合到一起。

“荣誉”和“文雅”在艾克斯的决斗插曲中是高频出现的词语,它们同是18 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伦理原则。但与文雅相比,荣誉经常受到人们的批判,荣誉原则被很多人视为是荒谬的,甚至是有害的,其原因就是它与决斗的密切联系。[21]决斗通过暴力来体现荣誉的做法与文雅的绅士原则背道而驰,受到反决斗者的激烈批判。从17 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英国有很多名人都呼吁禁止这种习俗,其中有培根、北安普顿伯爵、詹姆斯一世、护国公克伦威尔、查理二世、安妮女王等。[18]约瑟夫·艾迪生和理查德·斯蒂尔不但在他们所办的报纸《闲谈者》(TheTatler)和《旁观者》(TheSpectator)上提倡文雅文化,而且谴责决斗这种暴力文化是形式化、虚假的、外在的文明。[22]人们不断对绅士文化进行重新审视,相比早期对暴力文化的崇尚,绅士们逐渐受制于文雅的理念。在这种理念中,绅士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慷慨和顺从,情感道德理念还要求绅士对他人的情感表现出更大的敏感和同情。在新型的文化氛围中,绅士的美德在于其内在的道德修养和情操,而无需以在公共场合的暴力来赢得公众舆论的认同。[23]所以,17、18 世纪的反决斗运动对绅士文化的形成起到很大作用,反过来,英国建构绅士文化的社会需求促进了反决斗运动的推进。正因决斗不符合现代伦理规范,在政府的禁止令和民众的反对声中,它逐渐走向没落。决斗变成一种不能公开的行动,因此经常在清早或黄昏之前进行,地点也常是隐秘的地方,“即便如此,若有风声仍会引发媒体的关注和社会的批评,形成社会压力”。[18]所以,艾克斯将决斗定在傍晚,在“皇家牧场”,这样就“不会有人来扰乱……在英国只要听到这种事情的风声,大家马上闹得天翻地覆,弄得绅士们简直没法子安安静静地决斗”。[1]179可见,英国文明的进程促进了决斗之风的逐渐没落,证明了人类的人性因子在与兽性因子较量中取胜。艾克斯最终放弃决斗也说明了冲动之后理性的回归。

结 语

《情敌》围绕男女爱情呈现了多重的伦理维度,反映了18 世纪英国上层阶级的亲子伦理、情感伦理和社会伦理。以安东尼爵士和马拉普洛普太太为代表的家长对传统价值观和伦理秩序的维护,同以丽底亚和杰克为代表的年轻人对自由爱情的追求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丽底亚对爱情的幻想是浪漫的、感性的,傅可兰德的爱情世界是忧郁的、充满占有欲的,这两人的恋爱追求代表了非理性的爱情观,分别导致他们和自己的恋人之间不必要的矛盾,也给婚恋生活带来了危机。受时代荣誉观的刺激,艾克斯因爱情竞争失败而挑起了决斗,他最后放弃了决斗,折射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反决斗运动。剧中的伦理冲突体现了非理性意志和理性意志的博弈,其化解有赖于理性意志的最终取胜。这部戏剧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诲意义,其皆大欢喜的结局体现了作者对宽容、理解、冷静等理性思想和行为的呼吁,以及对专制、任性、暴力等非理性思想和行为的谴责。

猜你喜欢

情敌杰克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杰克和吉尔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变成什么好
情敌与爱情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
情敌
被冤枉的小杰克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与昔日情敌拼儿子毁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