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增劳动教育:第三学段学生生活力培育新路径
2023-04-27朱家浩
[摘要]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第三学段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面对第三学段学生生活力薄弱的问题,积极渗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建构“三增”劳育,即“增质化”劳动清单、“增效化”劳动实践与“增值化”劳动评价,使得学生深度参与生活化的劳动教育全过程,进而提升学生劳动动机、劳动素养与劳动价值,增进学生的生活力。
[关键词] “三增”劳育;生活力;实施路径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内容结构。这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同向同源。但在劳动实践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生活力较为薄弱,究其原因,可总结为劳动内容、劳动能力、劳动评价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基于此,笔者积极渗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尝试构建“三增”劳育新体系。
一、“增质化”劳动清单,提升学生劳动动机
小学生具有爱动手且富有创造力的天性。课标指出,学校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任务群安排,开发劳动项目,形成校本化劳动清单。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状况,为学生创建了两份劳育清单,让劳育内容呈现系列化与目的化的特点,充分提升劳动动力与活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劳动动机。
1.构建“系列化”清单,培育劳动动力
系列化清单是指学校在各个年级中进行同一类型劳动内容的设置,使得学生开展的劳动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此劳动清单一般依托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这三大劳动内容结构。经实践与改进,笔者在此基础上设置了更加细化而具体的劳动内容、完成频率与评价形式(如表1所示),使得学生的劳动过程更为连续,且能进行有效、多元的评价,进而培育学生的劳动动力。
2.构建“目的化”清单,培育劳动活力
目的化清单是指在学生劳动素养的导向下,根据学生认知、技能与思维等方面多元发展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劳动内容。此劳动清单依托窍门类劳动、任务类劳动与思维类劳动,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学生的劳动认知与思维,以此培育学生的劳动活力(如表2所示)。
这种复合式的劳动清单增加了第三学段学生劳动的多样性,让学生在第三学段中有符合自身发展的劳动内容。家长与老师要做好指导、监督与评价工作,可采用“月—学期—学年”三级过程性追踪反馈方式,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劳动过程中生成劳动意识与动机。
二、“增效化”劳动实践,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旨在让学生经历亲身的劳动实践全过程,促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劳动素养。笔者依托“劳动基地”“传统节日”“公益活动”三大劳育载体,为学生劳动清单的开展提质增效,促进学生生成劳动素养。
1.依托劳动基地,促生劳动技能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了体验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依托校内外不同形式的劳动基地,让学生走进种植基地、红色基地、校外企业等场所,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劳动过程,让他们学会必要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不断增强自身的体力、智力与创造力,在此过程中生成必备的劳动技能。
海盐县横港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我们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开展系列化种植活动。以“种植黄瓜”项目式劳动实践为例,第一步,学生组成种植小组,对种植以问题单的形式自主探寻答案,可上网查阅资料,也可向家长请教;第二步,学生在对问题进行交流分析后,开展两种模式的黄瓜种植,一是先培育黄瓜苗再移栽,二是直接撒籽播种,学生从中进行对比观察;第三步,学生轮流进行浇水、除草、施肥与搭架子等劳动任务,并做好劳动项目的记录;第四步,学生一同采摘黄瓜,组织开展“黄瓜创意菜”的烹饪活动,学生合作介绍菜品烹饪的全过程。整个项目式活动全程,学生通过日记将自己在劳动中产生的真实感悟表达出来。
2.依托传统节日,促生劳动品质
笔者充分挖掘节日习俗、美食等文化特色,设计学生亲身参与的传统节日习俗体验与美食制作等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实现手脑并用,深入感受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进而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涵养持之以恒、乐于奉献等优秀品质。
比如,我们在端午节开展包粽子活动,学生自主搜集全国不同地方粽子的包法、馅料等知识,对比各地粽子的不同之处并讲述嘉興粽子的起源故事。同时,邀请班级里当糕点师的家长指导学生,首先为学生介绍粽叶择洗、淘米浸泡、选择馅料、粽叶折法、粽子成型、粽子蒸煮等各环节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一步步跟着学习包粽子的全过程。每位学生包两个粽子,一个用来跟随学习,另一个用来自主尝试。经过蒸煮,学生当堂品尝劳动成果,并将另一个粽子带回家里让家长品尝。该活动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产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同时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
3.依托公益活动,促生劳动精神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笔者积极组织学生成立“红领巾”志愿团,开展公益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本地的养老院、社区、街道办事处等劳动实践场所。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悟出奉献、友爱、互助与进步的重要性,也培养了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等劳动精神。除此之外,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协助交警叔叔指挥路口交通,让招募的“红领巾小交警”提前学习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在交警叔叔的陪同下,“小交警”为违规人员普及安全知识并告诫他们安全的重要性。学生在一系列公益活动中既内化了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又促生了高尚的劳动精神。
三、“增值化”劳动评价,提升学生劳动价值
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劳动的内驱力,打破原有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与局限性,需要引入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机制,从而提升学生的劳动价值。
1.劳动成长记录册,增强学生主动性
劳动成长记录册承载了学生对自己的劳动过程的完整记录,能促使自己定期回顾与反思。通过回看劳动成长记录册,学生的劳动过程更加清晰化,促进他们对劳动过程进行深度总结与思考。
在评价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过程性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同时可以附带简单的改进建议,以供学生参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劳动过程进行深度思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劳动的主动性。
2.劳动过程维度表,增强学生全面性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劳动情况,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其中,评价主体可以是学生自己、同学、教师与家长。此评价方式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关注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从中发现自己在劳动中的亮点与不足。
3.劳动成果展示栏,增强学生积极性
劳动成果是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材料,可以是劳动照片、视频、小制作、手抄报、小作文等,这些材料都充分体现着学生的阶段性过程思维。教师可借助线下(校园橱窗、校园劳动展等)和线上(微信公众号、之江汇等)的形式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全校集中性展示,以供全校学生学习与借鉴,以此增强学生劳动的积极性。
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劳动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在“增质、增效、增值”的“三增”劳育新模式下,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真需求,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素养与劳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健彬.巧用地域资源,让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生根发芽”[J].中小学班主任,2022(05).
[2]唐雯.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小学劳动实践活动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36).
[3]陆彬.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2021(29).
[4]冼柳静.小学班级开展劳动育人的策略探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1(17).
朱家浩 浙江省海盐县横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