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课程转型,落实儿童法治教育
2023-04-27李芳赵文滔
李芳 赵文滔
[摘要] 道德与法治教材引领着课程教学的深度转型。教材立足儿童生活视角,突出法治教育主题;以宪法为主线,将宪法精神融入法治实践;强调德法兼修,注重将道德和法治教育与具体生活实践相结合;营造以“生活为圆心”的体验式学习氛围,让儿童设身处地积累经验;以知行合一为信念,注重培育新时代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社会主义好公民。学校应积极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转型,将儿童法治教育贯彻和落实到位。
[关键词] 法治教育;儿童;课程转型;体验式教学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法治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寻找法条、记忆法律知识,而应着眼于公民素养教育,定位于提升法治素养,将法治意识的提升与法治观念的培养放在首位。可以说,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必须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等各个方面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教师应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与体验学习,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科育人。
一、以儿童整体生活为视角,精准定位法治教育主题要求
儿童的生活既体现了纵向时间维度,也涵盖了横向空间维度。相对于儿童整体的生活,法治只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主题。一方面,根据低段儿童的年龄特征,在他们还不能理解法律概念之前,我们可从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的生活领域落实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仪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满足低段儿童日常生活的需要。法治意识的核心就是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法治教育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具体规则,从家庭生活中的规则到班级校园生活中的规则,再到道路交通等社会生活中的规则,讓学生意识到规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从身边的行为规范出发,探寻规则的作用与意义。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一课时,很多学生虽然知道要排队,但对排队的原因未必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创设“排队”与“不排队”两种不同的情境下领取奖品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判断并讨论哪一种情形更有秩序,再呈现日常生活中因为不排队而产生不良影响的真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排队的意义和重要性。接着,学生要学习该如何排队。不同场合,排队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排队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明白规则与礼让并存的生活智慧。以儿童整体生活的视角渗透法治教育,帮助学生实现从对家长、老师等权威角色的依从变成对规则意义本身的认同。这样,既能将规则从外在的约束转化成内在的自觉,又能将规则意识教育落实到位,并为今后法治精神的培养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法治教育应符合儿童生活的逻辑与规律。这就意味着,教师若能在具体生活场景中加以引导,就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进入高年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相对更多,他们的权利意识逐步觉醒。结合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集中安排法律知识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入手,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宪法和法律,建立对宪法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自己生活在怎样的国家里,我们的国家是如何运行的,以及我们每个公民该如何在宪法所打造的法律秩序中生活,从而牢固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理念,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更系统地领会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二、以宪法为主线,将宪法精神活化于法治实践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国家各项权力必须在宪法的轨道上运行。从制定宪法到落实宪法,从维护宪法到遵从宪法,宪法在民众心中的分量,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的质量。在很多学生心目中,宪法似乎距离自己很遥远。其实,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宪法为公民的一生保驾护航。抽象的宪法条文对于学生而言确实是较难理解的,因此需要将其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教材始终将宪法作为主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现实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渗透法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样的做法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理解法律对自己的生活起到了保护作用,认同法治让生活更美好,最终激发学生的法治精神与法治意识。
以学生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为讲授重点,教师应教给学生依法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掌握基本的证据保全方法,提升依法维权意识与未成人自我保护意识。教学时,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重点讲解法条概念的模式。这种纯知识化的授课倾向,只会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记忆什么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浅表层级,而未能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经验。事实上,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不同的危险。通过将各类危险作为情境再现,教师指导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宪法日活动,将宪法中的具体规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生硬的宪法条文转化为鲜活的生活场景和法律现象。例如,在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国家机构”单元中,教师讲述不同国家机构的职责和作用,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及权利义务,厘清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区别,切实增强学生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学生喜欢又易于理解的方式讲好法治中国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宪法精神,在实践中活化宪法精神。
三、以德法兼修为抓手,将道德和法律在具体生活中融合
道德与法律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是对人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道德则是比法律要求更高的行为规范。两者之间既有深层联系,又相辅相成。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注重两者的深度融合。一方面,道德与法治在儿童生活中并存,二者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比如,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一课既涉及交通规则教育,也涉及社会各界在道德上对儿童的关心与帮助。另一方面,法治教育要做到以理服人,重视法治教育背后道德精神的渗透。法律是冰冷的,但也是有温度的,而这道德上的温度主要体现为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就专门讲述了法律对儿童的特殊保护,引导学生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求学生树立红线意识,严格遵循法律的规定。可以说,教材旨在让学生理解法律既是对儿童的保护,也是对儿童行为的规范与约束。此外,四年级下册《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既强调了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指出了消费过程中存在的文明礼仪问题,以鲜活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既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也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因此,我们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文明消费、依法买卖。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法律的文明价值与理性说清楚,使学生心悦诚服,自觉地理解与认同法律背后的精神,体会到道德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法律,进而将他律转化成自律,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立足生活场景,营造“法律源于生活”的体验式学习场景
法治教育应以“认知、理解、规范”为主线,构建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体验场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模拟生活场景,让儿童躬身入局,体验角色。丰富多元的生活场景能让学生站在生活事件主角的位置上进行体验,通过回望、体悟、反思生活的全貌,生成并积累道德经验。再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行动的前因后果,把生活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之事聚拢于课堂中,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全貌中获得新的认识和具身体会。比如,在“远离校园暴力”校园情景剧中,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分清利害关系,远离暴力危害,拒绝校园暴力行为。教学时,可以进行分组蒙眼游戏,一学生被蒙眼,其他几名学生推搡被蒙眼学生,被推搡的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小组内再互换角色体验。儿童需要的是具体的生活经验,借助行动体验与情感体验,那种受到欺凌孤立无援的状态为情景剧扮演的学生所感同身受,有助于让他们体悟不同角色的情感。
经验的表达与分享能让学生在经验的交互中生成道德素养。因体验引起不同学习者的情感共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代入校园欺凌生活事件中。教师相机抛出问题:面对同学之间的冲突我们平时会采用哪些方式解决矛盾呢?意在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解决问题,是告诉老师家长请求帮助,还是通过同学平等对话处理,还是认为与我无关快躲起来,还是面对暴力消极忍受……在此过程中,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同龄人经验互动交汇,在争锋与辩论中分清校园暴力中的多重角色,诸如施暴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不做施暴者;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我,避免成为受害者,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的经验被总结提炼。这样,学生在角色体验活动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法律意识不可少、法律保护我们、违法犯罪将受到法律严惩等法治观念及个人情感的升华。可见,立足生活场景的法治教学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成长困境,培养学生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意识。
五、以知行合一为信念,将知识、观念与行为选择融于一体
王阳明有言:“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教材需要延伸到社会实践中,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是法条的照搬套用,必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理解法律背后的法治理念,将法律知识获取、公民素养提升和社会具体应用融会贯通。因此,教师要联系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积极践行并分享经验。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通过讲述国籍的知识与公民身份的获得,有助于让学生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认识到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既拥有权利,也承担义务,进而树立“权利不能滥用”“义务必须依法履行”的正确观念,努力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社会好公民。
法律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权利、义务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体验,以“小贴士”的形式,将生活中常用的且与法律相关的电话号码、重要行为要求等内容一一呈现,在生活场景的再现中积极分享、践行经验。例如,在《我们是场外“代表”》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代表”的内在含义,作为公民我们拥有怎样的身份、地位和权利,对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等等。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用”与“学”的交替融合,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和行动力,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注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法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既要以中国当今的成就引以为傲,更要自觉地担当时代重任。
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以教材为引领,推进课程深度改革与转型,在学生群体中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法治教育开展的方式和途径直接影响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效果。回应课程转型,落实儿童法治教育,就是要从儿童生活视角出发,将宪法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中,突出德法兼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营造“法律源于生活”的体验式学习场景,强化儿童的心理认知和经验感悟,践行“知行合一”理念,努力培养新时代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体验式法治教育活动的设计及其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JK19CDY020)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素养导向,一体化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標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09).
[2]高艳丽.“课程思政”理念下小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J].内蒙古教育,2022(03).
李 芳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熙春路逸夫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
赵文滔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熙春路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