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伟达20年成王

2023-04-27华商韬略

商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英特尔芯片图形

华商韬略

5 780億美元,这是英伟达3月10日的市值。这一数字,可以买下5个英特尔,比台积电多出一个英特尔,并且比特斯拉多出300亿美元。

这一数字背后,是今年震动全球的ChatGPT必须依靠它,是去年震动全球的元宇宙离不开它,是全球芯片产业的划时代,甚至是人类科技的划时代。

推动和成就了这一切的,是祖籍中国浙江、生于中国台湾的黄仁勋。

2012年,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权威、华人科学家吴恩达领衔谷歌大脑,从1 000万张图片中,成功识别出一只猫,震惊业界。

但耗资100万美元,集结1 000台电脑、16 000个CPU的投入,却令他崩溃。有没有一种更快、更省钱的方法?他想到了英伟达(NVIDIA)。

4年前,他开先河地用英伟达的图形处理芯片(GPU)代替英特尔的CPU,构建了一个深度学习模型。

这一次,他想再赌一把。结果出乎意料,他只用16台电脑、64个GPU就搞定了同样的事情。

这个足以让吴恩达感到兴奋的结果,背后是一场深刻的计算革命。

自从1978年英特尔开创X86架构以来,CPU便一统计算江湖,但这种擅长逻辑运算的处理器,对大吞吐量数据却很吃力。当数据大爆炸和人工智能(AI)出现后,传统CPU开始力不从心,全世界都在呼唤一种更高效的计算——并行计算。

英伟达的GPU因此被寄予厚望,因为它从一开始就为并行计算而生,动辄就是几百个内核,进而能够很轻松地同时处理数千个线程。

判若云泥的对比之下,新旧两个计算时代开始交替,两家公司的命运也开始反转。

在英特尔掌权的时代,CPU所及之处,不过PC、服务器等一亩三分地。而今,万物互联时代,计算正变得无处不在,但它却再也不能像往日那样在计算世界呼风唤雨了。从数据中心到高性能计算,从AI到自动驾驶再到元宇宙……

英伟达早已不是过去那个看人脸色的游戏显卡厂商,而是新的计算之王。

这一历史性反转,成就了时代新王的黄仁勋,他成为整个硅谷,甚至全球科技界最炙手可热的人。早在2019年,他就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当年全球表现最好的CEO。

CNBC主持人将他比作当代的爱因斯坦,就连竞争对手也私下称他为“天才”。

黄仁勋的封神,源于十几年前的一次豪赌。

2006年,靠显卡起家的英伟达,劫后余生。

一方面,傍上AMD的ATI满血复活,对英伟达步步紧逼。另一方面,英特尔开始将显卡集成进CPU,甚至扬言要做独立显卡。

两大巨头夹击下,英伟达一度风雨飘摇,质疑声不断。不少人问,为什么英伟达不做CPU?

但冷静的黄仁勋在一片混乱中,察觉到一个大趋势:计算世界需要新的算力了。这最终成为改变一切的关键起点。从这个点开始,计算世界的新旧交替开始了。

1999年,英伟达推出全球首款GPU——GeForce 256显卡,并在两年后,赋予其可编程的能力。

起初,英伟达只是想为全球游戏玩家打造最好的3D图形芯片。但慢慢地,黄仁勋发现,科学家也可以用GPU来加速更加复杂与庞大的计算。

一个新的算力需求正在生长,这对英特尔和AMD而言,只是蝇头小利,但对英伟达却是一个新的市场。

所以,虽然当时对GPU编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黄仁勋依然为了打开这个市场,下了一个关键性的赌注。

他任命大卫·柯克为首席科学家,秘密启动了一个叫CUDA的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通用的并行计算架构,让GPU不仅仅只是图形处理芯片。为此,英伟达要每年投入5亿美元,而当时其年营收不到30亿美元。

黄仁勋之所以敢这样赌,是因为他对GPU通用计算的看好。

这种超前的直觉和不计成本的豪赌,让英伟达早在2007年,就为AI铺平了道路。

2007年6月,CUDA架构正式上线。仅过了一年,吴恩达就基于CUDA/GPU构建了第一个深度学习模型。这让人们看到了低成本运行AI计算的希望。GPU迅速在科研界星火燎原。

2年后的一天早晨,吴恩达代表谷歌,在硅谷一家咖啡店与英伟达首席科学家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谈。

那次会谈后,英伟达开始专注AI,而吴恩达则组建了谷歌大脑,并在2012年AI识别猫中一战成名。

被算力困扰了几十年的AI,因此迎来大暴发。

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亲手预见并缔造了时代的英伟达,从此走出英特尔的阴影,开始惊人反转。

有意思的是,英伟达推出CUDA不久后,AMD也联手苹果,推出OpenCL架构,试图与英伟达分庭抗礼。

但主业并非GPU的它,显然没有英伟达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结果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而英伟达破釜沉舟的勇气,则要追溯到黄仁勋早期经历。

这个1963年出生在台湾省的硅谷大佬,从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并在颠沛流离中特立独行着。

先是台湾省,后是泰国。紧接着,因政局动荡,他被送到美国舅舅家,在一所乡村寄宿学校,开始了糟糕的少年生活。

那期间,他和一个刚出狱、身上布满刀伤的刺头住一起,在学校经常挨揍。每天放学后,还要打扫所有的男厕所。

尽管环境恶劣,黄仁勋却学会了适应,甚至还通过帮“刺头”补课,和对方成了哥们。

高中时,他迷上了游戏。大学时,又喜欢上计算机科学。而图形,让他将两者结合在了一起,并且树立了一个狂妄的目标:要成为计算机世界的图形之王。

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加盟AMD和LSI Logic,擔任芯片设计师,然后在1993年,与两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马拉科夫斯基、普里姆),创办了做图形芯片的英伟达。

在创办公司前,黄仁勋曾咨询过一位专家这是否可行,对方竭力劝阻:“这个市场还没起步就已乱成一锅粥,你最好别干这个。”

但他并没听专家的话,反倒觉得这个市场充满了机会。

英伟达起步之初,3个年轻人不得不挤在一家餐厅里办公,旁边一家银行被抢过好几次,但这些也没能阻止黄仁勋对图形芯片的狂热。

果然,专家的话应验了。

1995年,3人历时两年打磨,推出英伟达第一代产品NV1。NV1也确实是一款出众的产品,不但能做图形处理,还能播放音乐,甚至插上操纵杆秒变游戏机。但因为蔑视当时的主流标准、采用了自创的四边形成像(QTM)技术,NV1几乎被所有主流厂商抛弃。

黄仁勋不得不解雇了所有销售,并诚恳地面对因太过固执而造成的灾难,然后毅然决定:放弃QTM技术,拥抱行业标准!

彼时,3D图形时代已扑面而来,英特尔推出全新的AGP接口,微软也开发了支持3D的应用程序接口——Direct 3D。新的行业标准令众厂商举棋不定,不敢轻易涉险。但英伟达却大胆押上。

1997年,经过2年努力,英伟达推出第三代产品Riva 128,其不但支持新标准,速度更是竞品的4倍。

超强的性能,令Riva 128上市4个月,狂销100万片。凭借此役,英伟达总算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在熬过炼狱般的初创期后,他终于开始改变整个世界。

老黄之所以好斗,不是为了消灭对手,而是太爱这个行业。

因为这种爱,哪怕长期遭受市场的怀疑,他依旧坚信图形计算的潜力,“世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我们所做的,是人类的基础。”

为这种爱,他提前10年看到AI的可能性,并因此改变世界。他说:“我从没想过要粉碎某个对手,我只是思考,如何解决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问题。”

在黄仁勋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有激情,才能挑战最难、最重要的问题,最终改变世界。

这套逻辑最终被复制到整个公司。因为坚持这套逻辑,英伟达专注图形计算20年,最终以通用GPU改写了历史,并迎来AI时代的大暴发。

对图形计算的爱,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黄仁勋的领导风格,并感染着身边的人。

市值数千亿元的大公司,内部通常都有森严的等级。但在英伟达,这样的等级似乎并不存在。

黄仁勋不喜欢待在办公室,他喜欢像族长一样,到处闲逛,现场解决问题。一旦碰到难解的问题,他会不停地把相关当事人叫到身边,查明原因,商讨对策,直到事情重回正轨。

他也从不惧怕困难,甚至会因为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激动。在他看来,领导一家企业,最让人兴奋的地方是,即便手握这个星球上最烂的一张牌,你依旧能赢。

面对困难,黄仁勋是十足的硬汉,而面对同事和家人,他又立马变得铁骨柔情。

黄仁勋从来不摆架子,在他看来,公司“没有人是老板,项目才是老板”。他经常与员工谈笑风生,回忆起他们配偶的名字,并询问孩子的近况。

在竞争惨烈的IC产业,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英伟达不但能活下来,还引领了新的计算革命?

《财富》杂志记者安德鲁·努斯卡的答案,正是黄仁勋营造出的亲密无间的创新文化。

黄仁勋自己也说,他最引以为豪的是,吸引并激励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师,让他们专注于解决真正困难的问题,从而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他的愿望正一步步实现。

如今的英伟达,已经不只是计算世界的图像处理“皇帝”,更是并行计算的全球霸主,是人工智能与元宇宙时代的领军人。目前,英伟达的核心业务包括游戏、数据中心、专业可视化和汽车4大部分,其2022 财年营收已达 269 亿美元。比营收更重要的是,在每个领域,它都掌握核心。

更重要的是,目前为止,它依然是AI的绝对统治者。

今年震动全球科技界的ChatGPT,就是依靠了超过万枚的英伟达高端GPU——单枚售价超过1万美元的A100/H100高性能芯片,才构建了史上规模最大的AI算力集群。

目前,英伟达的GPU在AI领域市占率高达80%,而AI的大爆炸才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英特尔芯片图形
英特尔携手一汽集团,引领汽车行业全新变革
英特尔扩充FPGA可编程加速卡产品组合
芯片测试
分图形
找图形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英特尔开源帮霍金“说话”软件
图形配对
好平板有强芯 英特尔Bay Trail芯片解析
74HC164芯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