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分心有妙招
2023-04-25许婷婷
许婷婷
关键词:注意力;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分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3-0050-04
【活动理念】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中指出,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包括: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困难,调整学习状态,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品质直接影响学习效率,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学生学业困难的重要因素。
注意力的稳定性是注意力的一种特質,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比较稳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对象与活动的能力,对学生而言就是听课质量。注意力稳定性低也称之为分心,易分心的学生,在学习上常常处在“溜号”的状态,导致听课效率低,学习出现知识断点,影响学业成绩;反之,专心听讲的学生学习效率高、事半功倍,在学业上更顺利,更有成就感。
因此,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找到克服分心的方法,对促进他们的学业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根据四年级学生注意力稳定性的调查,在学校、家中,无论是听课、写作业、考试,还是阅读等学习任务,均出现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分心,具体表现为:上课的时候做白日梦、开小差;做作业时看看手机、听听音乐、胡思乱想等现象,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
针对四年级学生在学习上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本课引导学生从自身进行干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分心的原因,并通过教师启发、活动体验、共同探索等方式来寻找克服学习分心的妙招,从而在日常的实践中来提高注意力的稳定性,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活动目标】
1.了解在学习上分心的不良影响,以及分心的原因。
2.学会克服分心的妙招,培养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克服学习分心的方法。
难点:在学习实践中运用克服分心的方法,培养专心的好习惯。
【活动方法】
游戏法、实验法、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
【活动准备】
1.PPT、图片、音频、小“特工”任务单等。
2.课前调查学生在学习上分心的现象。调查内容:同学们,在学习上,你们有过分心的现象吗?请举出一个自己在学习上分心的小例子。
【活动对象】
四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手脚运动操
师:同学们好!今天许老师跟大家来玩一个小活动“手脚运动操”。
游戏规则: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乌鸦和乌龟》,讲的过程中不停顿。故事中,如果听到乌鸦,大家就拍掌两次,如果听到乌龟,大家就跺脚两次。直到老师讲故事结束,活动才停止。
游戏的规则,大家清楚了吗?
1.游戏开始,老师开始讲故事,同时特意在屏幕上播放有趣的视频进行干扰。
2.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做手脚运动操。
故事内容:
森林里的池塘边住着一只小乌龟,他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有一天,乌龟在外面玩,突然看见一只乌黑羽毛的乌鸦在天上飞,乌鸦边飞边喊:“兄弟,快跑,巫婆来了!”乌龟连忙把头缩进壳里,乌鸦则躲进了池塘边的茅屋。过了一会儿,乌龟见周围没什么动静,探出头来一看,才发现刚才乌鸦看到的既不是巫婆,也不是巫师,而是乌云。这时天空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大雨。好心的乌龟赶紧走出去,把乌鸦请到屋里避雨,可是乌鸦看到他家满地污泥,乌漆抹黑,乌鸦就喋喋不休地数落乌龟,简直就是无理取闹。乌龟强忍住一肚子怒火,终于在雨停的一刻送走了乌鸦。
3.游戏结束,老师进行采访。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动作全部做对的同学请举手。(举手的只有寥寥几个同学)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生1:我很仔细地听。
生2:我一直看着老师,专心听。
师:是的,专心让你们成功完成了任务。(教师板书:专心)
师:那其他同学,请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动作的失误呢?
生3:我在看视频中的小魔怪。
生4:小魔怪的叫声太搞笑了,我只顾着笑了。
师:原来是这些“小魔怪”干扰了你,让你分心了。
设计意图:通过“手脚运动操”进行课前的热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在游戏中暴露了自己易分心导致任务失败的现状,为后面的活动开展做好铺垫。
二、大话分心
师:同学们,在学校,在家里,无论是在听课、做作业,还是在考试、阅读等学习任务上,什么事情导致了我们在学习时分心呢?你能说说自己的例子吗?
生1:我在家做作业的时候,爷爷在外面看电视,我就停下来听。
生2:有一次上语文课,突然教室里飞来了一只小蜜蜂,我们都被吸引了。
生3:我不喜欢上数学课,上着上着就神游了。
师:听出来了,电视的声音、可爱的小蜜蜂、对数学课没兴趣等导致你们学习分心了。
师小结导致分心的因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
师:看来,导致我们分心的原因真不少,有类似声音、有趣图片等外部干扰,更有类似心情不好、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等内部因素。这些就是导致我们分心的大魔兽,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效率。这节课我们要当一回“特工”,寻找对付分心大魔兽的妙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事例的分享和思考,找出分心的两种因素:外部干扰和内部因素。
三、克服分心有妙招
(一)案例讨论
1.利用图片加配音的方式呈现案例
案例一:做作业中
今天功课特别多,安安吃完饭就写作业。没一会,外面传来了熟悉的歌声。安安兴奋得手舞足蹈,跟着音乐哼起来。突然想起作业没做完,刚准备坐下,一眼看到桌角的酸奶,一边喝着酸奶一边写作业。这时,传来妈妈的声音:“安安,快10点了,该睡觉了!”“糟糕,我完蛋了。”
案例二:听课时
老师领着同学们念古诗,小辉捧着书,思绪却早已经飞出了教室。“今天放学我要玩什么游戏呢?晚上要吃香喷喷的炸酱面!噢,不,数学考砸了,今天回去会不会挨揍?”小辉试图控制自己不要去想,可是这些想法却挥之不去,这节课小辉什么都没听进去。
师:安安和小辉在学习时分心的原因是什么?请帮他\她想想,有哪些克服分心的妙招。
2.小组讨论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特工”组长带领,轮流分享好方法;一人汇报,一人记录;1-3小组讨论案例一,4-6小组讨案例二。讨论内容:影响安安或小辉分心的原因是什么?给他们的建议是什么?讨论时间5分钟。
3.小组汇报方法
生1:先完成作业再全身心玩;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放到其他地方;在安静环境中学习;专注,不受外界干扰。
生2:让家长监督、关闭所有电子产品 ……
4.教师小结克服分心的小妙招
师:同学们集体的智慧让我们找到了这么多专心的法宝,有减少干扰物和调整自我两大类方法,其中调整自我包括寻找对手、情绪调节、他人监督、目标明确、有奖有罚五种具体的方法。
(二)寻找妙招
1.情绪调节
师:小“特工”们,在案例二中,我们发现小辉遇到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分心大魔兽,比如“考差了,要挨揍,心情很糟糕”,这让小辉心情很低落,很难一时放下,也无法专心学习。该怎么办呢?
生1:先把心情调整好。
生2:安慰自己。
师:同学们的建议特别好,我们可以通过表达感受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情。当遇到这类严重影响心情的分心大魔兽时,我们就试着用表达感受的方法,或许心情就会好很多。
下面请大家用以下的句式练习表达。
克服分心小妙招:情绪调节
请你告诉自己:对于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我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学习结束后,我再好好想想它。
2.寻找对手
师:有个心理学家叫特里普里特,他也想跟大家分享一招,不过条件是让大家完成他的“特工”任务。
第一轮任务:请大家拿出小“特工”任务单,老师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请大家从1开始,在格子里按顺序书写下阿拉伯数字,听到“开始”才能动笔,听到“结束”,必须停笔。大家都是正义的小“特工”,相信你们一定能够遵守规则。
学生听到“开始”,书写阿拉伯数字,听到“结束”迅速停笔。
师:请问你写到了哪个数字呢?还有更多的吗?最多的是多少?
生1:27。
生2:53。
第二轮任务:首先请大家在心里选择一个竞争对手,可以是自己,或其他同学。老师给同学们和刚才一样的时间,大家从1开始,在格子里按顺序书写下阿拉伯数字。
学生听到“开始”,书写阿拉伯数字,听到“结束”迅速停笔。
师:请问你写到了哪个数字呢?上次呢?增加了多少?还有更多的吗?最多的是多少?第二次写到的数字比第一次多的请举手。(学生举手)
生1:63,比之前增加了30 。
生2:60,比之前增加了20 。
师:请小“特工”比较两次任务的完成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专心的妙招呢?
生:找对手比赛。
师板书:寻找对手。
师:这就是心理学家特里普里特想告诉你们的。社会助长作用又称社会促进现象,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个体行为效率有提高的倾向。也就是说,在做某一项工作时,个体和别人一起做往往做得又快又好,比一个人单独做时效率高。这个方法来源于一个小故事。
故事内容:
1897年,特里普里特在《美国心理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目的在于考察他人在场和竞争对个人行为影响的实验报告。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他让被试在三种情景下,骑车完成25英里的路程。
第一种情景是单独骑;
第二种情景是让一个人跑步伴同;
第三种情景是与其他骑车人竞赛。
结果表明,在单独骑时,平均时速为24英里;有人跑步伴同时,平均时速为31英里;在竞赛的情况下,平均时速为32.5英里。这个报告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极大的兴趣。之后,从1916到1919年,F.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进行了一系列这方面的实验。结果证实,一个人单独做一项工作往往不如一群人一起做同样的工作效率高。也就是说,个体在群体中活动有增质增量的倾向。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助长作用。
师小结:在学习上也一样,寻找对手能够激发我们的竞争心理,让我们更集中注意力,更加专注于学习。
(三)归纳小结
师:在这次“特工”行動中,你们用智慧寻找到了这么多克服学习分心的妙招,有在书房学习、桌面简洁减少干扰物的方法,有寻找对手、情绪调节、他人监督、目标明确等调整自我的方法。
设计意图:该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通过案例讨论、小组头脑风暴以及“小“特工”任务”的比赛,多种方式启发学生寻找克服分心的方法。
四、再次挑战游戏:手脚运动操
师:“特工”们,我们再来挑战一次“手脚运动操”吧。这一次,你打算用哪个妙招来克服自己分心的大魔兽,成功完成任务呢?
生1:寻找对手 。
生2:奖励自己 。
师:动作全部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祝贺你们,让我们一起为胜利鼓掌吧。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收获了很多克服分心的妙招,根据你自己在学习上分心的情况,你想用什么绝招来培养自己专心的好习惯呢?
生1:我会把我的同桌作为我的对手,以此来培养专心的习惯。
生2:我自控力差,我就请爸爸妈妈来监督我比较好……
设计意图:再次挑战游戏“手脚运动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克服分心的妙招,体验胜利的愉快感受,同时也激励他们把这些小妙招运用到日常学习中。
五、总结
这节课,经过你们的努力,我们寻找并体验了排除干扰、自我调整两类克服分心的妙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分心大魔兽依然会时常来骚扰我们,希望你们能保管好这些妙招,并时常运用它们,成为真正的专心小“特工”。这样,我们的学习便能事半功倍,更上一层楼。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层层递进,趣味性强,逻辑关系清晰。通过游戏呈现了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现状,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找出注意力分散的原因。紧接着利用小组讨论和挑战任务等方式来寻找克服分心的小妙招,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学生学会了从排除干扰和自我调整两个大方面来培养专心的习惯。本课体验性和启发性强,给予了学生有效的培养专注力的指导,效果很好。课堂时间有限,如果能够布置实践应用的小作业,并进行跟踪和指导,效果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朱锋,沈永江.学习分心小学生作业习惯的微生态系统干预研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54-57.
编辑/ 卫 虹 终校/ 张 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