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成果丰硕

2023-04-25赵俊翔

食品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志成中欧标志

赵俊翔

“地理标志”不仅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更是区域产品特征和信誉的典型标志。为了保护“地理标志”在全国的良好运行,本刊推出“地理标志”系列专题报道,以不断加深人们对“地理标志”的认可,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一方经济的长足发展。

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地理标志企业参展参会,集中展示1000余種地理标志产品;促成12个地理标志产品投资合作项目、签订200余笔批量订单,现场成交额累计超2300万元……近日,以“强化地理标志保护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论坛在四川省泸州市圆满收官。

与会专家表示,近年来,地理标志国际合作日益深入,为中外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此次博览会是加强中外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的新起点,各方应深入交流、密切合作,推动更多中国产品“走出去”、国外产品“引进来”,实现互惠共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地标互保

作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后举办的首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此次展会展出规模大、展品种类丰富、展品地域覆盖广,为观众提供了品鉴世界地理标志产品、了解世界地理标志文化的良机。

“地理标志产品传承着一个国家的优秀传统,承载着特定地域的自然造化。”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介绍,近年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工作,扎实推进统一制度建设、统一专用标志、统一保护监管、统一对外合作,持续提升地理标志工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系列实干举措,推动中国地理标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制度功能有效释放,支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据了解,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3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927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市场主体约1.94万家。

中国地理标志产业“百花齐放”的同时,中外地理标志交流合作也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在一系列地理标志领域国际合作中,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地理标志合作格外引人关注。张志成介绍,早在2007年,中欧双方就启动了“10+10”地理标志互认试点项目。2021年3月,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中国和欧盟的优质地理标志产品得到互认互保,地理标志海外发展的潜力被持续激发。

“截至目前,中欧双方已通过单独申请、互认试点和协定互保等模式累计实现110个中国地理标志在欧保护,134个欧盟地理标志在华保护,有效扩大了中国地理标志的国际影响力。第二批中欧各175个地理标志产品也将于协定生效后4年内完成保护程序,目前正在积极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张志成说。

权益共赢

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齐聚一堂,为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出谋划策,搭建起中外地理标志交流互通的桥梁。

中外地理标志产业如何实现合作共赢?与会专家建议,未来,中国要健全地理标志产品优质品牌培育体系和全产业链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地理标志产品全产业链提升机制。同时,中国还要保障生产者的权益和消费者的利益,维护外商合法权益,实现中外生产、经营、消费全链条“共赢”、“多赢”。

“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国内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有利于构建‘双循环格局,吸引海外中高端要素资源向国内汇聚。”张志成表示,未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优化地理标志保护政策和措施,促进内外相融,推动地理标志保护的制度规则更加完备,助力中外地理标志产品供给与需求在更高层级与水平上实现均衡,推动相关贸易发展赋能中外地理标志产业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志成中欧标志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认标志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连志成:一心向战
周志成:我们要从跟跑迈向领跑
建筑师行迹中欧
天天都是感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