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羊高产养殖技术要点

2023-04-24韦德政

今日畜牧兽医 2023年11期
关键词:肉羊圈舍羔羊

韦德政

(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水产畜牧兽医站 54630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羊肉的销量逐渐攀升,使养羊业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羊肉销量增加速度极快,我国肉羊养殖户越来越多,导致饲草的承载量超出了规定的标准,为此,政府部门不断提倡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肉羊从以往的放养方式逐步转变为圈养方式,为肉羊养殖业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肉羊养殖生产性能相对较差,无法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另外还有很多不利于肉羊健康成长的内外因素。因此,为了促进肉羊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实施高效肉羊养殖技术会对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起到关键作用[1]。

1 肉羊养殖中的常见问题

1.1 缺乏科学养殖规划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肉羊养殖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缺乏科学养殖规划,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受到地域文化以及语言方面的影响,很多肉羊养殖户不具备专业的养殖知识,饲养管理人员接受的文化教育有限,没有参加过任何畜牧兽医方面的专业培训,其科学养殖的理念和意识都较为薄弱。肉羊圈舍建设不够规范,生活区和生产区都在同一个区域,没有对其进行合理划分,没有为羊群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另外,肉羊养殖人员对新引进的羊只直接采取混群饲养的方式,没有深入了解新引进羊只的来源地及免疫接种情况,对整体羊群的健康成长带来隐患,羊只一旦患有疾病,会使养殖户的经济受到严重损失[2]。

1.2 卫生消毒观念淡薄

肉羊的生长与羊只的圈舍环境有直接关系,做好圈舍的卫生工作,会从很大程度上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肉羊养殖户虽然懂得基本的养殖技术,但在卫生消毒方面有所欠缺,没有高度重视卫生消毒工作。饲养管理人员在建设羊圈时,没有考虑到为羊只配备消毒间或是相应的消毒设施,有些养殖户虽然配备了消毒措施但更换消毒药品的时间过长,圈舍消毒效果不是很理想。

1.3 养殖方式粗放落后

在一些偏远地区,很多肉羊养殖户都在草场中进行放牧,其养殖规模有限,导致养殖方式过于粗放落后。受到地域及自然气候的影响,饲养管理人员依然按照传统的养殖理念进行养殖,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肉羊养殖规模的扩大。

1.4 品种良种化程度低

目前,大部分肉羊养殖户缺乏规模化养殖,品种良种化程度较低,是肉羊养殖户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为了提高肉羊品质,很多地区都做了品种改良。但在实际的改良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如:肉羊良种场建设不合理、繁育手段不够先进,没有构建完善的良种改良繁育体系等。另外,养殖户多数都是个体养殖,严重阻碍了品种改良工作的顺利开展,大部分个体养殖户只是按照以往的养殖模式进行养殖,忽视了肉羊品种改良的重要性[3]。

2 肉羊高产养殖技术要点

2.1 羊圈建设

首先从羊圈建设方面着手去做,科学、合理地建设羊圈,对肉羊的生长及生产质量会带来显而易见的效果。在建设羊圈时,应选择地势较高的位置,使圈内照射充足的阳光,降低圈内的湿度,避免滋生细菌;建设羊圈时,还应注意圈内通风及排水情况是否良好。另外,要根据羊只的数量决定圈舍的建设面积,为羊只预留更多的活动空间,同时要在圈内安装水槽、食槽,其数量应满足羊只的进食及饮水需求。同时还应配备一些除湿、保暖、消毒、通风换气等相关设施,使羊圈内的温度、湿度、卫生、空气流通等方面都能达到规定标准,促进肉羊健康生长。

2.2 肉羊品种选择

从养殖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来看,根据养殖场现状,选生产性能好、抗逆能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的肉羊品种养殖,能够节约饲养成本、提高肉羊养殖效益[4]。

2.3 肉羊杂交技术

我国养殖的肉羊品种大部分为本地品种与英国萨福克羊杂交改良品种,杂交一代体格中等,品质优良,肉毛并用、抗逆、耐粗饲,较适宜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养殖。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当地气候条件恶劣、牧草匮乏、放牧管理不当、饲料品质差等因素影响了肉羊的正常生长发育。采用杂交繁育技术,以萨福克羊为父本,与当地饲养经济型母羊杂交,能够得到较好的产肉性能、体型均匀的优良杂交羊。同时在当地放牧育肥后,可以将其与其他地方绵羊进行杂交改良,提高羊肉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2.4 母羊营养调控技术

2.4.1 空怀期营养供应

羔羊断奶后且母羊尚未配种,即为空怀期。这个阶段的母羊对营养的需求量不大,但是母羊要在这个阶段恢复体况,因此,为提高母羊的受胎率,养殖人员应给母羊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促使母羊尽快恢复[5]。

2.4.2 妊娠期营养供应

科学、合理地调节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羊营养,能够增强母羊的泌乳能力,提高新生羔羊成活率、抵抗力以及日增重,给羔羊的早期断奶奠定基础。同时还能降低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和感染疾病的风险。羔羊断奶时,需增加母羊营养供应,确保它膘情好,做好配种的准备工作。

2.4.3 哺乳期营养供应

除了以上两个时期的营养供应,哺乳期的营养供应也不容忽视。处于哺乳期的母羊,养殖人员应合理调配饲料比例,精粗饲料混合搭配,为母羊提供充足的营养,有利于羔羊的快速生长。

2.5 羔羊饲养管理

当羔羊出生7 d 后,养殖人员诱导羔羊进食,出生15 d 的羔羊则可以自主进食。在此期间,可以为羔羊提供一些颗粒代乳料。当羔羊出生已超过60 d 时,即是羔羊的断奶期,羔羊体重明显增加,可为其进食颗粒乳料及品质较好的苜蓿粉,以达到生长需求。另外,当羔羊出生后,应及时将其鼻、口中的分泌物清理干净,避免羔羊吸入到肺中引发疾病。母羊生产后会自行咬断脐带,并将羔羊体表的黏液舔舐掉。

2.6 农作物秸秆科学利用

为了增加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花生秧、红薯秧、大豆秧)饲草饲料价值,可应用发酵技术,经过发酵处理的秸秆,既能满足肉羊冬春季需要的青绿饲草,又可增强肉羊对农作物秸秆消化、吸收和利用能力,满足肉羊生长所需的营养,确保其生产性能的发挥,提高肉羊养殖效益。

其次是提高青贮饲料质量。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制备青贮饲料,研究不同处理方法下的青贮饲料理化特性及营养价值变化情况,并分析比较各因素影响效果的显著水平。农作物秸秆青贮发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微生物实现秸秆厌氧发酵,通过发酵,秸秆质地可以得到有效改变,提高适口性,从而提高肉羊采食量和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秸秆转化率,提高肉羊日增重等。经化验室检验,青贮饲料中蛋白含量、蛋白品质和其他有益指数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可有效降低游离棉酚含量,肉羊生产性能以及羊肉品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6]。

2.7 肉羊高频繁殖技术

运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肉羊的生产质量,尤其适用于母羊的繁殖中,要想提高母羊的繁殖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做:

第一,增加每只母羊的产仔数量。饲养管理人员应确保母羊饲料的品质与营养,管理好母羊圈舍的卫生工作,及时观察母羊的身体状况,一旦母羊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救助措施,使母羊的身体保持最佳状态,提高其身体免疫力,增加母羊产仔数量。

第二,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通过相关调查得知,很多肉羊生产性能低、母羊繁殖性能较差是肉羊养殖场普遍存在的问题。羊品种的不同,其每年发情频率也会有所不同,对于肉羊来讲,其发情频率会受到地域及自然气候的影响,每年只可进行一次发情配种,母羊繁殖性能的低下,直接影响了肉羊养殖效益。此时可引进高频繁殖技术,增加母羊的繁殖性能。此种技术的运用方法包括人工授精、冷冻精液等,在人工的辅助下,促使母羊发情进行配种,提高母羊产仔量。在高频繁殖技术的促进作用下,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节约了很多饲养成本,达到提高母羊生产性能的目的。

另外,饲养管理人员应注意多方面的调节,其中包括饲草及饲料的营养搭配,在繁殖季节对母羊进行科学诱导,辅助羔羊尽快断奶,促进母羊尽快发情,增加母羊繁殖频率,充分发挥母羊的种用价值,为肉羊养殖场带来更多的便利。

2.8 科学饲养

肉羊养殖效益的提升必须建立在科学饲养的基础上,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饲养,才能提高羊只身体免疫力,降低肉羊感染疾病的几率,不仅能够节约饲养成本,还能提高养殖效益。所以,肉羊养殖场应严格履行科学饲养方式,为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8.1 饲料供给

在饲料供给方面,饲养管理人员应注意饲草、饲料的质与量,为肉羊搭配营养均衡的饲料,同时要保证饲料的充足性,使投喂的饲料能够达到肉羊的进食需求。饲养管理人员在调配饲料时,应将粗饲料和精饲料混合搭配,不可单独进行投喂,将不同种类的饲料混合在一起,确保饲料营养充足,满足肉羊的生长需要,提高肉羊的生产质量。

2.8.2 饲养管理

肉羊饲养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的饲喂原则给羊只投喂饲草和饲料。一般情况下,每天可对肉羊进行3 次投喂,每次间隔时间以5 h 为标准,注意观察肉羊每次的进食量,避免投喂过多的饲料。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肉羊的食欲会有所下降,在此期间,饲养管理人员应多次少量进行投喂,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另外,饲养管理人员要仔细检查购买的饲料,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同时饲料要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下进行储存,避免饲料出现变质现象。

2.9 疫病防控

养殖户应认识到肉羊免疫接种、消毒防疫的重要性,全面做好疫病防控措施,才能确保肉羊正常发育和生长,使肉羊对外界环境产生较高的抵抗力,有效增强羊只的生产性能。除此之外,还应为肉羊创造干净、干燥、光照充足、空气流通的圈舍,可以有效避免滋生细菌。

2.9.1 免疫接种

饲养管理人员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同时结合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养殖人员对肉羊进行科学的免疫接种,根据羊只不同的出生日龄接种不同阶段的免疫疫苗,可以有效降低羊群感染疾病的机率。

2.9.2 生物安全

饲养管理人员要做好圈舍的卫生环境工作,勤于打扫圈舍,使圈舍有良好的通风与光照。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清理,防止细菌与病原微生物入侵羊只体内,导致羊感染病菌。除了圈舍的卫生工作,饲养员也要重视圈舍的温度控制,在高温季节需要对圈舍进行降温处理,保持适宜肉羊生长的温度。冬季气温寒冷时要做好肉羊圈舍的保温工作,避免肉羊发生冻伤情况。

饲养管理人员要仔细观察肉羊的进食、睡眠以及排便情况,及时判别羊只是否感染了疾病,对感染疾病的肉羊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将其与健康的羊只分离饲养,以免发生疾病传染的现象。饲养员要精心照顾感染疾病的肉羊,使病羊尽快恢复。

3 结语

肉羊高产养殖技术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同时能够促进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肉羊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养羊效率的快速提升,因此,我们仍需要不断研发高效的肉羊养殖技术,并将技术进行大力推广,使更多的肉羊养殖户利用高效的养殖技术进行饲养,全面提高肉羊生产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肉羊制品,提高肉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肉羊圈舍羔羊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肉羊舍饲快速育肥技术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适用于地面平养的可防暑降温的禽类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