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本科音乐学专业《理论主修》课程群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2023-04-24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主修音乐学理论

舒 然

(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种类繁多、形式各异、风格不一的音乐文化,他们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核和气质。音乐,绝不是肤浅的“吹拉弹唱”,而是净化人的心灵、塑造平凡而卓越人格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也绝不是单纯的教授“吹拉弹唱”,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灵魂沁润和工匠铸造。恩格斯[1]曾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同样,音乐理论的成熟与承接,就是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与实践的坚定保证,能为音乐“教与学”提供根本遵循、注入精神力量。

2021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强调以“超学科”的视野作为主要方向,主张以某一学习经验或者以自然、社会问题为主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课程。这是一种内在融合课程的建构,需要立足于整体视角,以“共同体”的思维去重新引领和探索教育的新模式。[2]在新文科背景的驱动下,承担高师本科音乐学理论专业教学的《理论主修》课程群也在新技术的推动、新需求的产生、新国情的需要下,立足当下、挖掘历史、直面问题、把握未来,以新范式奋力“复兴”。

一、课程情况

(一)课程简介

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主修》是面向音乐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在前导基础乐科类、音乐技法类、音乐教学法类、民族民间音乐类、音乐史论类等基础必修课程上,选择音乐理论为主修方向后,以申请审核、师生“双选”的“导师”模式实施教学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包含了中西方音乐史论、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教育、作曲技术技巧、作曲技术理论、合唱指挥专业方向的课程集群。该门课程各专业各学期目标达成度均在85%以上,评教分数均达95分以上。截止2023年6月,音乐学专业9个理论主修方向,共计输出毕业生180余人,毕业生就业情况与本专业毕业愿景相适度达90%。其中,教师教育行业从业人数占比约71%;升学继续深造人数占比约19%。

(二)课程发展历程

贵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理论主修》课程群自2017年开设以来,历经了从无到有、由表及里的“萌芽建设期”(2017—2019年),课程从单一到多元、内容由分散至集中的“专业整合期”(2019—2020年)以及将理论与实践有效互动、形成“1+Xn”高阶性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的“融合发展期”(2021年至今)。

(三)课程师资建设

《理论主修》课程群为贵州师范学院“金课”,现有授课教师8人,其中贵州省“学术先锋”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4人。授课团队中2名教师获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音乐美术教师优质课展示一等奖,4名教师获全省艺术教育音乐教师精品课一等奖。团队教师撰写的《黔中有“戏”》获教育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贵州民族民间音乐》《音乐学科课程与教学论》2个教学案例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音乐舞蹈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优秀教学案例库等。该课程团队授课教师主持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贵州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贵州省理论创新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共青团项目等课题30余项;在《中国音乐学》《黄钟》《音乐与表演》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指导学生立项各类科研、“大创”项目等3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7项、市厅级项目20余项。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3项;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赛事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创赛”省赛一等奖1项;“挑战杯”全省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等。

授课教师团队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建设,带领理论主修生积极把田野调查、科学研究、文艺创作、教学实践与“三下乡”“返家乡”“艺术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运用、服务于乡村振兴建设,并多次荣获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贵州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部门表彰,教育教学成果荣登《贵州教育大讲堂》,成为全省学习样板和典型。

二、课程体系改革路径

高师音乐学专业本科三年级理论主修生,在前期关联课程中,已对中西方音乐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教学论、合唱艺术实践进行了散点式学习与认知,已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但由于本科一、二年级的专业学习“重技能,轻理论”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部分学生谈“理”色变,惧怕学术理论,对理论经典研读、文献综述梳理、学术思辨研究的具体解析能力存在欠缺。此外,在前导课程中,国外音乐体系课程的摄入较多(如乐理、和声等),亟需通过“中西合璧,立足本土,融会贯通”的方式调整学习供给侧关系,尤其是要建立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面向未来的思路,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培养“中国式”音乐教师铸牢坚实根基。

(一)课程设置进阶

《理论主修》课程群在音乐学本科大一、大二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大课基础上,将前期关联课程《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微格教学》《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合唱艺术实践》等散点式学习进行整合与集成,完成课程——专业、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大班”化——“导师”制、知识共享——资源集约、勤学苦练——学思践悟的“解构再重构”式提质进级,如:《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音乐史研究、《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研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音乐学研究、《音乐课程与教学论》——音乐教育教学研究、《和声学》《歌曲写作》——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合唱艺术实践》——合唱与指挥研究。

(二)课程体系进阶

“美育”顺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对音乐师资提出更高要求[3]。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社会音乐教育的现实所求(“双减”政策)、重技能的习得轻教法的习得、重理论的习得轻理论的转化、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学等种种现实,让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尽如人意。

《理论主修》课程群,基于国家战略、基于时代发展、基于教学现实,构建生成了“1+Xn”课程内容体系,即音乐学专业师范生在经过两年的技能训练和基础知识铺垫后,于大学三年级选择1门理论(如中西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教学、作曲、合唱指挥)作为自己的主修方向,其余课程在与之相关的音乐学普遍理论原理习得的“X”课程之上难度升级、高阶创新、交叉形成“Xn”具备挑战度的课程。其挑战度不仅限于知识文本的挑战,更多需要建立跨学科、分层次、交互融通的视角,立足学校音乐教育的多层次发展、社会音乐教育的多元化需求,通过第二课堂、校外实践、线上资源、田野社会来去伪存真、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获取“新知”、探求“真知”,破解难题、解决问题、设定课题、提交答题。

例如,选择民族音乐学这1个专业方向的理论主修学生,必须再研读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费孝通《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等民族学、人类学跨学科理论经典,并将走马观花的“采风实践”深化为下马看花的“田野调查”,以“观察参与者”取代“参与观察者”、以田野调查报告取代课后作业、以论文撰写取代试卷考查,培养学生跨专业学习能力,树立“空间”概念的学术思维,引导学生带着智慧与情怀深入文化持有者的内心和与之共生长的“土地”,探究“音乐中的文化,文化中的音乐”,处理好“局内”与“局外”、“近经验”与“远经验”的关系,建立“Xn”的理论维度,从而达成教学、课程、育人的综合目标。

(三)评价机制

《理论主修》课程群涉及音乐史论、民族音乐学、作曲技术理论、合唱指挥专业,因专业的研究方向、教学内容、实施方式的不同,也呈现出多元的评价方式,但整体课程成绩评定方式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制定了可操作、可评价、可监控、可整改的评定标准。

如民族音乐学专业方向的理论主修生学年成绩总分=50%理论考核(30%过程性评价+70%期末考试)+30%田野作业/社会实践+20%线上自主学习。课程评定包括项目展示、论文撰写、田野实践报告撰写、小组合作等,且每个项目有单独的、合理的成绩评定标准和原则。其中,理论成绩由小组合作情况与期末提交科研论文和教改论文分数评定组成,30%田野/社会实践成绩由调查报告构成,20%线上学习参照各平台学习数据组成,形成了教师引领、学生实践、生生互动、师生联动的综合评价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三、教学内容创新路径

(一)教材内容

随着理论学习——理论研究的导向转变,课程的演绎需要更行之有效的呈现,便需要对已有教材进行再创造,完成从教材到课堂演绎需求的转变。[4]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教研室领衔全体音乐理论教师,向“内”突出重点做“减法”,组织各理论主修方向的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授课教材精炼知识点、凝练“关键词”以及研发自编教材;向“外”导入成果做“加法”,即融入理论教师个人或团队的科研成果、实践平台,共生学科前沿咨询,带领理论主修生深耕田野,远拓学术,广献社会,实现理论教材与实践文本的双重互动。

(二)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专业理论课程由于某些教学内容艰深晦涩、教学形式手段单一、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致使课堂教学主渠道功能难以施展。《理论主修》课程团队展开问卷调查,进行问题分析,各专业方向形成合力,创新了4个“理论+”模式,努力将理论的教与学做到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1.“理论+项目展示”模式,让理论课堂动起来

例如,在《理论主修:民族音乐学》课程中将我国各地区代表性的号子、山歌、小调运用方言让学生演唱,并通过合作舞歌、模仿曲艺戏曲唱腔等项目展示穿插进理论教学过程中,用唱、奏、跳、演的方式,将各类民间音乐的表现风格和音乐特征做到让学生入脑入心,提升理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且在每晚十点的在校生晚点名中,提前1小时发布民歌曲目,要求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录制演唱视频,其间同学们发挥合作意识,将民歌进行二度创作和创新改编,巩固、衍生民间音乐知识的同时,也可助力学生管理工作,此项教学活动在疫情封校期间起到了缓解学生的抑郁心理和焦躁情绪的作用。

此外,在该课程传统的课堂构架中,较多以作品鉴赏、知识点介绍、意义与反思等框架展开,或以我国民族音乐的分类方法展开章节安排,这对于专业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对于“学科融合”下的音乐课堂却有所调整。如在中国民族民间以劳动号子为内容的“顿挫铿锵的音韵美”、以少数民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处处蝉歌不见蝉儿面》等为主要内容的“乐律美”、以器乐作品《二泉映月》《梅花三弄》为核心的“形式美”、以合奏乐《金蛇狂舞》等为代表性的革命精神传统文化音乐主题等,均形成兼具内容广度与深度的优质课程体系,可在原有的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歌舞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等音乐本体模块基础上,涉及横向的音乐概念、特点分析及审美价值,有利于从纵向维度的音乐历史阐释,可展示出我国民族艺术的类别、形式、特点及文化内涵。

2.“理论+对分课堂”模式,让理论教学活起来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一半课堂时间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并以讨论的方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理论老师在此基础上,运用TBL(Team-based Learning团队式学习方法)将更多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组合,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备课,让学生自行估量课时安排,自主商议谁写教案、谁做课件、谁整理案头材料、谁主讲、谁辅助等,并在上课前3天提交教案审核,教师根据教案提出整改建议和问题,融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式学习方法),授课团队与其他同学展开讨论得出结果,建立问题导向——以学生为本——有大局意识、有学理思考、有前瞻指引,教与学得到深度融合,形成了师生——生生——人和物——物和物的学习共同体,对应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

3.“理论+校内田野调查”模式,让理论研究用起来

除开寒暑假的调研时间,在校内积极引导学生转换理论研究视角,将田野调查同时做在校园中,将研究对象关注到校园文化事项和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指导学生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撰写田野调查报告。形成诸如“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融入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讨”“《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对音乐专业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与共同体意识培养的价值导向”等方向的研究,助力学前学后双循环,有效提升理论主修学生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能力。

4.“理论+专创融合”模式,让理论学习新起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并强调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主修》专业课程在理论教学、实践展示、合作训练、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逐渐培养学生建立问题意识,激发创新动能,发挥专业特色,立足社会痛点和民众需求,围绕“四新”(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创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主攻“四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以“双创”(创新、创业)项目为纽带,将学科专业、师范属性与“双创”事业融合,孵化形成并广泛开展了“老有所‘艺’——做老年宝宝身边的艺术管家”扶老助老、爱老敬老;“童聆人——我把绘本唱给你听”提升青少年儿童艺术感知力;“品·(亻)革——清水江边枫香(亻)革技的古艺新生”关注少数民族“非遗”传统技艺等小而实、小而美的“双创”项目,生成了学科交叉的“智能团”,打造了以美育人的“金师团”,构建了专创融合的“好品牌”,切实做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四、教学环境改良

基于《理论主修》课程群“1+Xn”的内容体系生成与实施原则,常规的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尚难以达成课程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学科交叉、多轨并行、目标驱动、专创融合、情怀引领、文化传承的教学理念驱动下,亟需联通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文本田野四大教学环境,方可打通“德”“育”结合的培育支撑点、“知”“行”贯通的实践契合点、“取”“舍”交融的传承着力点、“古”“今”关照的时代结合点。

(一)线上+线下

“线上”是散点式学习空间、延续性学习时间;“线下”是集中式学习空间,固定式学习时间。知识的习得是线上解决,能力的训练是线下解决,情感价值观的习得是线上+线下联通。由此亟需形成贯穿《理论主修》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闭环,实现“一践行三学会”。

(二)课上+课下(第一课堂+第二课堂)

《理论主修》课程群依托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获批立项的“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贵州师范学院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充分挖掘音乐类课程的思政元素,积极打造第一课堂“深”的专业课,实施“专业课+思政”工程。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和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将知识传授、技能提升、理论夯实与价值引领融会贯通,打造有深度的专业课。着力打造第二课堂“活”的思政课,依托“贵州特色新时代歌曲创作研究中心”“贵州省黔剧非遗传习基地”,拓展“5+2+3+N”文化育人体系,以音乐舞蹈学院优质志愿服务品牌“炫美阳光”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春榜样等元素贯穿学生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将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融入到学术研究和艺术作品创作创编中,把枯燥的理论、朴实平淡的讲述转化为“好听、好懂、好看”的舞台表演,让思政课在学生眼中“活”了起来。

(三)校内+校外

充分发挥“校内+校外”社会协同育人作用。以贵州师范学院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整合多方实践资源,构建社会实践教学长效机制,形成了“校企、校地、校校”实践教育协同体系,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创新了实践教学形式,拓宽了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在此基础上,将实践教育教学工作纳入教学计划,落实规定学分,依托教学实践周、学术交流周,带领学生“讲述好贵州故事、传播好贵州声音”,引导学生在学术研究、作品创作、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现“课上课下”双循环、“校内校外”双驱动、理论实践双结合,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四)文本+田野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真知。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专业方向的学生在研读理论经典,习得研究方法后,需选取一个民族群体或是民间仪式样本,撰写调研提纲,进入田野考察,搜集音乐材料,整理案头工作,撰写学术论文;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专业方向的学生除掌握教学法、音乐教育学理论,还需进入中小学课堂,观摩一线教学不少于64个学时,制作教学设计、撰写教学论文、模拟说课试讲等;作曲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掌握配器、编曲、音乐制作等技能后,需进入田野搜集音响材料,体悟乐思,展开创作。

教学环境的改良,使得教学成效日益显著。近些年,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主修专业学生获得大学生科研课题和大创项目立项30余项,参与教师科研课题3项,学生独立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作曲专业师生参与了中央民族歌舞团大型歌舞剧《云贵川》、中央电视台“五四”晚会《少年中国说》、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汇演开幕式、贵州省民族调演金奖剧目《亚鲁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贵州分会场、张艺谋导演《我的家乡》首映礼的音乐制作等,实现了应知——应会——应用的高阶进级。

五、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针对学生音乐理论基础薄弱,科研、教研意识不强问题

《理论主修》引导学生开展经典理论著作研读与分析。通过读书报告会、论文研讨等方式,分析经典、解读原著、拓展思维,增强反思意识。每学期,教师都要引导学生针对某个问题、某个教学案例,展开搜集资料和阅读、分析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实践,增强了学生主动思考、沟通合作和探研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期结束,要求学生提交一篇科研论文、一篇教改论文、一份项目申报书、一份教案、一个说课视频,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教研能力。

(二)针对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不能有效互通问题

音乐理论专业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田野、深入社会、深入中小学音乐课堂,通过访谈民间艺术传承人、观察民间音乐,进行音乐民族志、合作民族志训练;通过参与观察音乐课堂、研讨经典教学案例,进行音乐课堂教学训练,提升田野音乐采集和课堂教学的经验,创新学习方式和实践能力;组织学生依托专业和教学技能类赛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切实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教;立足“专创融合”,通过“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引导学生将专业所学运用到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及中小学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中,并转化为学术成果和教学实践;通过鼓励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提交优秀论文、教学成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三)针对音乐理论类课程教学形式单调、手段单一、活力不足,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发挥不明显问题

在如今高校艺术类院系课堂教学中,理论类课程“副科”的标签依然存在,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以不挂科为目的上课;教师大多仍以“我讲你听”的方式强行灌输理论知识,且教学形式单一、手段陈旧,无法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课堂活力,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难以发挥。亟需积极开拓“理论+项目展示”“理论+对分课堂”“理论+田野实践”“理论+‘双创’孵化”的4个“理论+”教学模式,践行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将舞台表演、艺术创作、社会实践、“双创”孵化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通过学习—实践(田野)—创编(撰写)—演绎(论文)—创新(项目)的过程,使师生思想与实操得到锤炼,锻造艺术类师范生核心素养,强化音乐理论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

(四)针对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但是,在高校艺术类教育教学中,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理念尚未形成广泛共识,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艺术类专业课程就“课程”而“课程”、思政课程就“思政”而“思政”、课外活动就“活动”而“活动”,专业课程、课外活动与思政课程尚未同向同行,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5]。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主修》课程群充分挖掘《中国音乐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等音乐理论课程的思政元素,集中体现了社会文化沟通互动、科学研究、教学探讨、音乐创作、文化传播、艺术团建实践的齐头并进以及教与学的双向奔赴[6]。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起了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音乐理论课程思政体系。

六、小结

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通过对音乐学理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革新,使主修中国音乐史的学生能通过“律调谱器”等艺术形态知识的习得,交叉历史学,达成对中国古今音乐文化、文脉的理解与归纳,并选取某一音乐历史时期或事项开展经典研读、文献梳理与学术研究;主修民族音乐学的学生,能通过对中国民歌、器乐、曲艺、戏曲音乐本体形态和文化要素的综合习得,交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达成对中国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并将某一族群的音乐置于“空间与时间”“局内与局外”“历时与共时”中开展“活态”音乐研究;主修音乐教育的学生,能通过音乐教育理论与教法实践,交叉教育学、心理学,习得经验与新知,获得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双重能力”;主修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合唱指挥的学生,能通过“文本+实操”的习得,满足开展音乐创作、midi音乐制作、指挥演唱或演奏等社会音乐教育和市场的现实需求。至此,全面提升了音乐理论主修学生的专业自豪感、知识得到感、从教幸福感和自我价值认同感,协力助推高师本科音乐学专业理论师范人才达到懂识音乐理论能力、内化科学研究素养、厚植教育教学情怀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主修音乐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音乐学人
神秘的混沌理论
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羽毛球课程中的应用——以四川工商学院体育学院主修课为例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