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结束部分的设计与优化路径

2023-04-24秦程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秦程

摘 要:当前体育教师对课堂结束部分的教学设计存在认知不足,如何为结束部分更好地设计有趣新颖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放松运动、使学生从兴奋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成为主要研究方向。本文首先从学生与教师两个层面对分析结束部分对体育课教学的作用;其次通过课堂观察挖掘不同体育课程中结束部分教学安排应当注意的问题与原则;最后分别为体能训练类及技能训练类(球类、田径类、体操类运动)课程结束部分的教学设计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对教师而言,也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梳理与评价,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结束部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5-0111-03

一堂体育课由三部分教学结构组成: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各教学部分进行的内容、组织教法、任务及特点不同且相互衔接补充。其中结束部分是指体育课堂结束前5-8分钟的时间段,主要目的是让上课学生的兴奋性逐渐下降,使人体从剧烈的运动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让学生能更好地消除疲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技术动作,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体育课中结束部分的作用

(1)帮助学生恢复身心

高中生长期处于高度的学习压力与精神紧张状态下,他们经过了体育课堂中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与锻炼后,身体与心理的负荷也到达了高峰,此时正需要教师的引导,利用结束部分给予他们完全放松的机会。好的结束部分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很大程度消除身心上的疲惫,缓解情绪,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

(2)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大部分体育课结束前,教师都会根据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教师可以总结学生在进行运动训练与技能学习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帮助他们加深理解,更好地掌握动作要点;也可以提前预告下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学生也能够有的放矢地提前预习,同时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积累教学经验

好的结束部分的设计,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帮助,同时也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较佳时间。在将要完成一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注意事项与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后续的教学设计中,能够显著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2.应当关注结束部分中的几个问题

(1)课堂训练中的互补性与单一性问题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中要求体育课堂应当安排10分钟的体能训练。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也会根据课程大纲安排必要的体能与专项训练。在体能练习设计时,需要安排一些补偿性的体能训练,比如学生在学习跳远项目后,由于此时人体的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负荷较大,教师将会安排一些依靠上肢发力的运动项目以保证学生全身体能的协调发展。基于以上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互补原则。但是实际上很多体育课堂中训练项目单一化的问题较为严重。

课堂实录:双手交替运球某堂课程学生进行双手手交替运球练习。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只实现了上肢的双手交替运球训练,是否遵循了互补性原则?

在教材中指出:进行双手交替运球训练中,学生的上下肢力量与协调性均得到了锻炼。但经过实际课堂观察后,双手交替运球的运动负荷对于高中生而言较轻,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轻松完成,如此看来,对于下肢的力量训练并没有达到课程要求,也就是说本次教学安排更侧重双手交替运球的技能训练,实际上并没遵循互补性原则。

(2)课堂训练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问题

结束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时间。教师有必要在此时确认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我们还是从两则案例人手,发现结束部分在目标实现与内容安排上的问题所在。

教学实录一:健美操训练。

本次课教师通过播放健美操讲解视频导入。学生观看后复习之前学过的健美操动作,然后教师开始教授并示范新的动作,学生学习后进行分组练习,在完成学习后展示练习效果。在本堂课程的结束部分,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海鸥的飞翔动作,以此感受健美操的动作要领与精髓。

教学反思:结束部分的教学安排是否能够满足课程目标设计?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中谈到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当“以目标引领内容”。也就是说,课堂中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应当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学生在学习一些难度较高的技能时,通过针对性的放松能够帮助他们凝聚精神,放松肢体深入理解动作与技术要领。以本次健美操课程来看,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对健美操动作有了初步的掌握,在结束部分通过意念放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健美操动作的精髓。此种方法应用得非常广泛,但对于实际的效果可能需要打一个问号。首先,健美操动作能否完成,主要取决于个体的柔韧性水平。而本次课堂采用想象海鸥的方式去体会动作要领,虽然能夠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理解,但是并不能够提升学生的柔韧度,那些原本无法完成健美操动作的学生也仍然做不到。结束部分的教学设计实际上并没有满足课程目标。

教学实录二:耐久跑课程。

本次课程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蛇形跑。首先进行“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原地呼吸训练,然后让他们围着篮球场绕5圈跑,后进行分组莱格尔的交替跑比赛。在课程结束部分,采用2分钟的拉伸操练习。此时通过手上的心率带数据显示,在课程结束时有6位同学的心率维持在140次/分上下,有2位同学心率在160次/分上下。

教学反思:结束部分的课程安排是否达到了恢复身心的效果?

课程结束时应当让学生进入一个身体与心灵都恢复平常的状态。而本次课程在结束部分采用拉伸操练习缓解肌肉酸痛。实际上2分钟的拉伸练习让同学们出现了140-160次/分的高心率水平,机体处于兴奋状态下,将很大可能会对下一堂课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就此来看,是否可以通过更加轻柔缓和的放松方式让学生完成本次课程的学习。

3.优化结束部分教学组织形式与实施办法的策略

对于田径、球类、体操类等强度不同、侧重点不同的训练课程而言,学生的身体负荷与学习难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结束部分时应根据本堂课体育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身体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放松活动练习及教学组织方法。

(1)球类运动课程结束部分的优化

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训练项目采取的局部肌肉的放松方式。比如在完成双手交替运球训练后,学生的上肢经过重复性的拉扯,一些局部的肌肉处于紧绷状态,此时可以设计专门的牵拉方法,使局部肌肉逐渐放松下来。此外,可以利用篮球给肌肉关节进行放松练习,比如想要放松上后锯肌与小菱形肌可以教学生用双手交叉托住后脑勺,并将篮球放在背颈稍靠下的部位,臀部离开地面,双侧不断扭转方向使球在滚动的过程中放松肌肉,如此重复滚动5次左右可有效放松上后锯肌与小菱形肌。另外,高强度的篮球运动可能会导致胸大肌与三角肌的强烈酸痛,此时则可以将篮球放于胸部下方一侧,并使其向腋下部位慢慢滚动,反复交替放松。

(2)田径类运动课程结束部分的优化

主要是针对如耐力跑一类的田径项目。学生在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下肢锻炼后,部分教师可能会采用“兔子舞”来放松,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在长时间的跑步训练后,教师指导学生调整呼吸频次与节奏,維持机体供氧水平,身体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得到恢复。有时候在完成长跑训练后教师可能会让同学们迅速集合,实际上这种方式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对于体能训练而言,结束部分与基本部分应当设计过渡式的准备措施,并且不可以让处于高度兴奋的同学立即停下或坐下休息,可以通过走动、踏步的方式给予学生一个慢慢调整呼吸与运动状态的时间,让他们自然过渡到结束部分。另外,也应适当调整放松的时长,让学生的身体状态恢复到正常水平,比如上文中谈到的耐力跑后学生出现的高心率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延长五分钟的休息时间。

(3)体操类训练课程结束部分的优化

在健美操训练结束后,结束部分可以采用肌肉局部放松的安排完成。比如安排一些静力性拉伸训练,如此可促进乳酸消除,减轻学生在运动过后肌肉紧绷与酸痛的问题,并提升韧带的柔韧性。具体采用哪类拉伸练习以及时间的安排,应当根据学生的体质来决定。相比于单纯的意念放松的方式,学生能够充分锻炼自身的柔韧度,为后续的复习打下基础。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借助音律体会体操动作所要表达的情绪,如此可有效提升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另外,互补性原则不是为了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仅仅追求身体素质的互补,还应该是体能与技能的互补,而且这有利于实现多样性与趣味性要求。以上述谈到的双手交替运球课堂实录作为例子,等待学生较为熟练掌握运球技巧后,是否可以在结束部分采用“双手交替运球折返跑”的方式,加强下肢的锻炼,保证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4)体育课程结束部分教师层面的工作优化

首先,每一堂体育课应当设置了明确的实践与训练目标,在完成基本教学部分后,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相互评价与监督。比如分组练习,那些肢体不协调的同学分为一组,练习专项技能,比如采取“前后左右摸脚”的方式训练肢体控制能力,接受能力相对较低的同学针对某一个小动作进行反复练习,同学们相互监督与学习,确保了整体的学习效果。另外,在进行技能训练时,很多同学可能在某些动作练习上并不标准,就需要教师对本堂课的练习效果进行梳理与总结。明确指出很多人出现的技术性错误,然后教师进行示范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有些同学可能会对某些知识点与动作技术存在不理解的地方,所以教师可以尽量提供师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继而做出解答,消除学习疑惑。

由于每次体育课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与内容,而学生在学习不同运动项目与技能知识的效率也存在差异。就需要在课堂结束前,对本次课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梳理与评价,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也可以采用总结评价的方式,在结束阶段时重新总结该课的知识点,比如对体育教材的内容与重点做出精简的归纳,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消化课堂知识。此外,教师也有必要对下次课程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铺垫,让学生有的放矢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进行预习与练习,提升体育学习的连续性。

4.结语

本文从课堂教学实录出发,主要从如何利用结束部分实现学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互补与协调发展;如何通过结束部分达成目标实现与内容安排的完整统一;如何借助合理的放松方式给予学生更快地恢复等问题都是探讨结束部分设计的关键所在。人体运动过程机能变化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为依据,以体育实践课教学和体育教案为载体,根据运动项目训练内容的特点,设计最佳结束部分的放松运动教学内容,并在结束部分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最优化的教学活动,最后形成有特色、有创新、有乐趣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结束部分,将会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光茹.高中体育教师职业素养体系与优化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5(35).

[2]吴杜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郭楠.小议如何优化高中体育选项课的结束部分[J].时代教育,2009(01).

[4]王佩青, 李建新.试析中学体育课结束部分的教学内容与方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04).

[5]刘峰.优化问题设计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09).

[6] 崔楠. 体育课堂中做好结束部分阶段探究[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6).

[7]郑晓阳.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体育风尚,2022(10).

[8]崔建超.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德育促进策略研究[J].田径,2022(08).

[9]王新旭,马富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5).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