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幼儿德育活动实践路径分析

2023-04-24王素花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德育活动民间故事幼儿教学

王素花

摘 要:民间故事具有独特的文化思维和故事情节,能够为幼儿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学前教师以民间故事为载体开展幼儿德育活动,不但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让幼儿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基于此,本文将围绕“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幼儿德育活动的实践路径”展开深入的讨论与探析,通过对当前幼儿园德育工作中的现存问题,分析如何通过民间故事的融入提升幼儿园的德育质量,以期能够对当前的幼儿园德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间故事;幼儿教学;德育活动;实践策略

【中圖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5-0032-04

在学前教育中,因为幼儿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学习能力也暂未形成,所以常规的智育并不是学前教育的核心所在。目前,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育部明确要求德育要从幼儿园抓起,要切实将幼儿的德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这样才能够让学前教育重新焕发生机,才能够使幼儿在未来的学习与成长中发光发热,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要求学前教师必须抓住新时期的教学机遇,通过强化对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分析,充分将民间故事与德育活动进行有效结合,让德育能够始终贯穿于幼儿教育之中,使幼儿的德育层次和德育水平也能够更上一层楼。对此,需要教师深入探究如何有效地利用民间故事开展幼儿德育活动,以此高效落实德育工作,促进幼儿道德品质与思维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

1.幼儿德育的概述

德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科学有效的德育不但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同时也能够使幼儿在无形之中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强化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学前时期加强对幼儿的德育,会在幼儿小小的心灵中埋下种子,然后在日后的成长中开花结果。所谓的“幼儿德育”,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包含了对幼儿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以及政治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其所涉及的方面十分宽泛。而狭义上来说,就是让幼儿能够在德育活动中学会尊师重道,学会感恩父母,学会换位思考等,是良好习惯与思想的培养。但是由于德育工作的特殊性质,导致其在开展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复杂,因此它既独立于其他学科,但同时又极为广泛地渗透于幼儿教育中的方方面面,看似内容零落分散,但实际上又有着独特的规律性。而这便要求学前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应当充分提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擎领,把握一切与德育相关的教学元素,以此来全方位地提升幼儿德育的有效性。

2.当前幼儿德育的现状

(1)教师缺乏对幼儿德育的高度认识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思维的影响,目前仍有部分学前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教学重点一味地放在提升幼儿的知识储备上,从而忽略了对幼儿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与培养。并且,由于部分学前教师对德育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较低,导致所开展的德育活动流于形式,致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够理解知识的表层,无法深入地掌握其中的核心内涵。

(2)幼儿在德育活动中失去主体地位

德育需要教育者通过正确的引导与点拨,让学习者能够发自内心地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理解与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习者在德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对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有效的德育教学绝不是依靠学前教师的理论灌输与机械训练掌握知识,而是需要学会独立思考,才能够真正将德育知识加以内化,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但目前,部分学前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常常将自己作为班级中的主导者,从而容易忽视了幼儿在其中的主体地位,最终导致幼儿在德育活动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德育活动的开展效果迟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3.民间故事的特征

(1)游戏性

我国的民间故事有时候更像是民间游戏,简单来说,就是可以与民间游戏融合。举例来说,像是我国著名的民间故事《哪吒闹海》《夸父逐日》等,这些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都能够依照其中的内容将其编排成有趣的游戏活动。而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学前教师在利用民间故事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能够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于幼儿眼前,让他们能够在德育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深层次地感悟民间故事中的文学内涵。

(2)人民性

民间故事顾名思义来自民间,与人民的劳动生活相关,并且大多都为劳动人民所创作。在这些民间故事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人们对英雄的敬仰与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正因如此,学前教师在利用民间故事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能够有效激发起幼儿的注意力,并且能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弘扬与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4.以民间故事为载体开展幼儿德育教育的实用价值

目前,部分学前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普遍会陷入思想误区,那就是认为幼儿此时的能力不够,无法真正理解德育教学的核心内涵,因此也常常将活动任务独自承担下来,但最终反而导致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无法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而学前教师若能够以民间故事为载体开展幼儿德育教学活动,则能够大大提升德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首先,从教学形式上来说,以民间故事为载体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能够向幼儿传授德育知识,同时也能够通过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活动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如情景演绎或是小组游戏等,这些不但能够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在实践中深化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其次,从教学内容上来说,由于我国的民间故事种类繁多,因此学前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可以灵活地选择所需要的教学元素与故事题材,从而让幼儿能够在故事中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和睦以及谦虚礼让等优秀的品格与素养,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日后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5.以民间故事为载体开展幼儿德育的有效策略

(1)科学地选择故事内容,明确德育的主题

民间故事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多姿多彩的故事,不但能够给读者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也能够让读者在其中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学前教师以民间故事为载体开展德育活动时,首先,要明确利用民间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当前发展的主要特点,再切实根据自己的德育主题科学地选择故事内容,从而让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更好地与民间故事产生共鸣,借此有效提升幼儿的德育意识与能力。

比如,当学前教师在面对小班幼儿时,要明确这一阶段幼儿的成长特点。这一时期的幼儿年龄普遍处于3~4周岁,此时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增强,并且行为开始明显受到情绪的支配,所以教师在针对这一部分的幼儿选择故事时,应当着重偏向于一些尊老爱幼、团结友善等内容的民间故事,像是民间故事《孔融让梨》中的小孔融,虽然年纪小,但是能够做到尊敬长辈,关爱后辈。又或是《木兰从军》中的小木兰,虽是女儿身,但是为了自己的父母奔赴战场,为国效力。这些民间故事虽然短小,但是都展现出了主人公对自己家人的爱,可以真正让小班的幼儿能够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学习人生大道理,从而让他们在处理生活中这类问题时也能够做到有据可依,让德育知识变得生动起来、现实起来。再如,大班阶段的幼儿在这一时期的道德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对好与坏有着更为鲜明的情感,并且随着自我意识以及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此时他们的自豪感、羞愧感、委屈感以及同情感也都同样发展起来。这时学前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关于善良、勇敢、正直等内容的民间故事,如《神笔马良》中,主人公小马良虽然得到了神笔,但是尽可能地帮助老百姓做好事,并且教训了坏县官。抑或是《木匠捉弄富人》中,一个聪明勇敢的小木匠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做门的材料最后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烟袋锅,让富人有苦说不出。这些故事的表述手法风趣幽默,但是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学会分善恶、明事理,明白善良的人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拥有强大的力量战胜坏人的这一道理,从而让他们在这样的故事熏陶下,能够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真正在德育活动中成长为一个善良、正直又勇敢的人。

(2)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渲染氛围增强德育感染力

创设开放、生动的故事情境是幼儿有效学习德育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条件。以民间故事为载体开展幼儿园德育教学活动,教师不但要选择正确的故事内容,更要在开展活动或是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注意为幼儿营造出一个氛围浓厚且形象的活动环境,让幼儿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民间故事感染与鼓动,从而深化幼儿对德育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学前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民间故事的主题灵活地进行相关布置,让幼儿能够在学习中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感受民间故事中所蕴含的大道理。

比如,在学习《铁杵磨成针》这一民间故事时,所开展的幼儿德育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在充分地了解故事内容后,深刻地了解其中所蘊含的道理,让他们心中明确一点,那就是只要做事有恒心、有耐心、肯坚持,就能够将自己心中的理想与目标达成。所以在活动开始前,首先在场景布置上,学前教师可以提前找好一些关于耐心与毅力的名人名言或是图片等张贴在班级中,而后在活动开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向幼儿播放一首古诗《静夜思》,引出接下来的故事主人公,紧接着学前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为幼儿播放《铁杵磨成针》这一动画故事,让幼儿看一看小时候讨厌学习的李白究竟看到了什么事情让他做出了如此大的改变,变得非常勤奋。这时再引导幼儿看墙壁上所张贴的文字与图片,便能够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想到,原来是老奶奶将铁杵磨成针的这一举动让幼年时的李白懂得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这样,幼儿也能够在这样具有正能量的活动氛围中更加准确地理解民间故事,并且在这样的动画人物的感染下,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又或是想要让幼儿在民间故事中收获知识与常识时,也同样可以采用这一类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端午》这一民间故事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营造端午节的活动氛围,像是在窗台上挂上五彩绳,在每位幼儿的桌子上摆上一个小粽子,在班级的门框上挂上艾草等,让幼儿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沉浸其中,以更为放松的状态学习民间故事,并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总而言之,学前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能够使幼儿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接收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真正实现个人道德品质与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3)丰富故事活动,激发幼儿兴趣,陶冶道德感悟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开展幼儿德育活动,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故事本身的教学价值,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释放幼儿在学习中的天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活动中,从而让幼儿能够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能够明白民间故事中的深刻内涵,这也是开展基于民间故事开展幼儿德育活动的必备条件。这便要求学前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应当丰富故事活动,深入发掘幼儿参与活动的潜在情绪,激发幼儿兴趣,借以更好地陶冶幼儿的道德感悟。目前,由于民间故事与幼儿德育活动的融合情况并不是非常可观,导致部分幼儿教师在引用民间故事时,所采用的形式过于刻板单一,基本上都是通过直接向幼儿口述进而让他们被动地接受,而此时的幼儿由于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往往没法很好地理解一些较为生僻的生词或是成语,导致在一场德育活动中收获与成长微乎其微。基于此,学前教师在民间故事的视域下开展德育活动时,应当更好地立足于故事本身,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对幼儿多引导、多点拨、少约束、少批评。不能够只看重民间故事的文字输出而忽略了对幼儿内心道德品质的输入,只有将这二者充分重视起来,才能够引导幼儿在德育活动中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比如,当学前教师在为幼儿讲述《愚公移山》《鲁班学艺》等这类民间故事时,此类故事的情节性较强,且充满很多人物对话,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共同演绎。教师通过为幼儿分配角色与台词,使他们更好地将自己带入故事中的人物之中,可以让幼儿以亲身体验的形式学会如何礼貌待人,并有效培养坚持不懈等优秀的品德与思想。又或是在为幼儿讲述《小儿语》这种简单易懂的民间作品时,教师可以二次创作其中的内容,以舞蹈与歌曲的形式呈现在幼儿的眼前,让他们能够在欢声笑语中迅速地加深自己对这类作品的记忆。久而久之,幼儿会对接下来的每一场德育活动都充满好奇和期待,使学前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4)在“家园共育”的理念下,拓展故事德育空间

家庭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难以替代的关键作用。但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学并非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而是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因此,要求学前教师在以民间故事为载体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应当在“家园共育”的理念下,不断拓展故事德育空间,让幼儿能够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引导下,体会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学习其中的精神内涵。“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的启蒙时期,也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这不但要看幼儿在小时候接受了怎么样的教育,同样需要看幼儿在小时候处在怎么样的生活环境中。由此可见,德育需要结合学前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成效。

目前,在“家园共育”的理念下,开展幼儿德育教学活动时,主要呈现出了以下三点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一就是学前教师与幼儿家长缺乏有效的互动与联系。其二就是幼儿家长对幼儿德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其三就是幼儿家长所采用的德育教学形式缺乏科学性。而针对这三点问题,教师与家长可以尝试着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在雙方的沟通上,学前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班级家长群,在其中分享一些关于德育教学的正确方法,让家长能够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有理可依。包括在教育内容上,学前教师也应当详细地将其罗列出来,以方便幼儿家长做参考。简单来说,就是将不同的道德品质与其所对应的民间故事做好分类,让幼儿家长在选择故事内容时可以更加方便与科学。比如,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缺乏诚信时,可以为他们讲述《狼来了》与《猪八戒》吃西瓜等这类故事内容;当家长发现幼儿缺乏耐心时,可以为他们讲述《程门立雪》与《白头翁》等这类故事,从而真正在民间故事的指导下,让德育能够更具针对性。其次,在对幼儿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像是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亲子阅读之民间故事”等类型活动,让家长能够意识得良好的德育需要自己在其中进行正确的指导,这样幼儿才能够更好地全面了解其中的内涵。总之,幼儿是纯真的,不论是家长也好,教师也罢,都不希望他们人生的白纸上出现灰暗的一笔,而这就需要家长与教师双方共同努力,真正在相互合作中共培育幼儿的德育品质,让他们能够在民间故事的助推下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6.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花朵,在我国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下,幼儿教育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幼儿德育工作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因此,作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学前教师必须重视对幼儿的德育,通过有效分析自己在当前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找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借以更好地促进德育教学的改革与进步,使幼儿德育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眼下,纵观我国现阶段幼儿德育教学与民间故事的融合情况来看,其中确实仍然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坚信只要学前教师能够用更为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民间故事之于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就能够有效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与文化传承意识,同时提升幼儿的德育水平,从而使幼儿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稳步前行,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文静.大班民间文学表演活动资源库的初步构建[C]//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学前教育杂志社.第二届张雪门教育思想研讨会.北京: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学前教育杂志社,2020.

[2]吕瑶嘉.民间故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3]张晓玲.浅析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

[4]王黎.民间故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8(20).

[5]吴越.幼儿园民间文学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济南市三所幼儿园为例[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德育活动民间故事幼儿教学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少先队德育活动的开展与有效性提升思考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思考
爱国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