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平原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的演变过程(1570—1938)
2023-04-23杨霄
杨 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里下河平原位于江苏省中部,是江淮平原的一部分,西起里运河,东至串场河,北迄废黄河,南抵通扬运河(图1),历史上曾是淮河下游的洪水走廊。20世纪50年代后,洪泽湖大堤和里运河堤防得到加固,苏北灌溉总渠和入海水道的修筑及通扬公路沿线水系的封闭,使外部流域性洪水和海潮威胁减弱,但也使里下河成为相对封闭的水系。加之当地地势较低,自排能力较弱,内部区域性洪水的危害日益严重。历史时期,里下河腹地存在大量湖泊湿地,具有滞涝蓄洪、调节水位的生态价值。但长期不合理的圩垸垦殖导致湖荡萎缩,里下河腹部地区湖荡面积已由1965年的1 073平方千米锐减至2005年时的58.1平方千米,滞涝功能严重不足,引起洪涝灾害加剧。(1)张加雪、徐明、陈菁等编著: 《里下河湖泊湖荡管理实践与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04页。2019年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要求实施淮河流域
湿地修复治理工程,恢复湿地景观,完善湿地生态功能(2)中共中央、国务院: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36—37页。,这就要求对历史时期的湿地分布与演变规律有所了解,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里下河地区的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是在淮河由高家堰分洪,东侵里下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一过程始于明隆庆四年(1570)“淮大溃高家堰”,止于1938年封闭里运河归海坝。其中,万历二十四年(1596)的“分黄导淮”和康熙二十年(1681)的“北坝南迁”是塑造里下河水系格局的两个重要节点。前人已经对黄河夺淮以来里下河的河湖地貌变迁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3)吴必虎: 《黄河夺淮后里下河平原河湖地貌的变迁》,《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第1、2期;潘凤英: 《历史时期射阳湖的变迁及其成因探讨》,《湖泊科学》1989年第1期;凌申: 《射阳湖历史变迁研究》,《湖泊科学》1993年第3期;柯长青: 《人类活动对射阳湖的影响》,《湖泊科学》2001年第2期;凌申: 《历史时期射阳湖演变模式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3辑;袁慧: 《唐宋时期苏北运堤对湖泊水环境分割的过程研究》,《历史地理》第38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3—22页;王建革: 《明代黄淮运交汇区域的水系结构与水环境变化》,《历史地理研究》2019年第1期。,对明清时期当地的环境变迁与湿地农业系统的形成
也进行了一些讨论(4)彭安玉: 《论明清时期苏北里下河自然环境的变迁》,《中国农史》2006年第1期;卢勇、陈加晋、陈晓艳: 《从洪灾走廊到水乡天堂: 明清治淮与里下河湿地农业系统的形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胡玫、林箐: 《里下河平原低洼地区垛田乡土景观体系探究——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北京规划建设》2018年第2期;袁慧、王建革: 《水环境与兴化圩-垛农田格局的发展(16—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史》2019年第2期;肖启荣: 《明清时期洪泽湖水排泄与下河地区的基层水利》,《历史地理研究》2019年第2期;王建革、袁慧: 《清代中后期黄、淮、运、湖的水环境与苏北水利体系》,《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但人类活动在区域水环境变迁中发挥的作用和水系变迁的区域差异尚未得到完整揭示。本文以历史文献、古地图、近代实测地图等资料为依据,尝试对1570—1938年间里下河的湖泊分布与水系结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分黄导淮”和“北坝南迁”两次调整洪水通道对里下河内部水系格局演变的影响,为当代湿地修复工作提供历史背景,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 1570年后里下河平原成为淮河下游入海通道
公元1128年黄河夺淮后,黄河曾长期保持南北分流的状态,南流入淮的泛道在淮北平原广大地区迁徙不定,黄河泥沙沿途停滞淤淀于泗河、涡河、颍河、濉河等河道,加之北流尚未断绝,此时期黄河对淮河下游水系的影响并不显著。明弘治八年(1495),刘大夏筑成太行堤,阻断黄河北流,从此黄河开始全河入淮。虽然无法获得历史时期黄河与淮河的水文资料,但以现代实测数据为参照,仍可估计全黄入淮给淮河水系带来的巨大冲击。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段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32.78亿立方米(5)此数据为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段多年平均(1956—2000)天然净流量,见刘昌明主编: 《中国水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54页。,而淮河中游(蚌埠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9.7亿立方米(6)刘昌明主编: 《中国水文地理》,第606页。,全河入淮后,淮河下游的径流量较之前增加了200%。原有的河槽不足以同时容纳黄河与淮河两条大河,当黄淮并涨之时,泛溢决口随之而来:
隆庆四年,黄河决崔镇,淮大溃高家堰。水洚洞东注,溢山阳、高邮、宝应、兴、盐诸州县。漂室庐、人民无数,淮扬垫焉。淮既东,黄水亦蹑其后,决黄浦八浅,沙随水入,射阳湖中胶泥填阏,入海路大阻。(7)万历《扬州府志》卷五《河渠志上》,《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5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83—84页。
从此,里下河成为淮河下游的洪水走廊。“凡遇伏秋,水必长发。屈指计之,隆庆五年水矣,万历二年水矣,四年大水矣,五年又水矣,以至七年、八年、九年、十一年、十四年、十五年,又十七年、十九年、二十一年、二十二三年,无岁不大水矣!”“隆庆而前,下河为乐园,隆庆而后,下河为穽府,陵谷未迁而风景顿异。”(8)〔明〕 陈应芳: 《敬止集》卷一《论水患疏数》,《泰州文献·第二辑》第17册,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据王宗沐《淮郡二堤记》记载,隆庆年间经高堰决口分泄的水量约占淮河水量的一半。(9)〔清〕 傅泽洪编: 《行水金鉴》卷六二《淮水》,中国水利史典编委会编: 《中国水利史典·行水金鉴卷》第1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年版,第573页。
万历六年(1578),潘季驯增修高家堰,留下周桥以南到翟坝一段,为“天然减水坝”,从此洪泽湖经高家堰分洪成为定制。当湖水位抬高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自动漫过减水坝,泄入高宝诸湖,再由里运河东堤上的闸坝排入里下河。在里下河的高邮州、宝应县、兴化县等地本就“地卑洼,多湖荡,十岁九涝”;隆庆以后,“淮河时溢,堤岸善崩,由是一州两县之地皆为巨壑”。(10)《扬州府图说》,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编号: 2001708631。当时里下河腹地呈现河湖相间的水系格局,兴化县西北方向是蜈蚣湖、平望湖两个相连大湖共同组成的广阔湖面。平望湖因“四方平衍,故曰平望”(11)万历《兴化县新志》卷二《地理》,《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扬州府部》第49册,凤凰出版社2017年版,第116页。,体现出里下河地势平坦的特点。在兴化以东则有德胜湖与白沙湖。在平原西南部则有渌洋湖、艾菱湖、葑塞湖,各湖之间均有水道相互连通。(12)万历《江都县志》卷七《山川》,《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扬州府部》第19册,第422页。
里下河的入海通道主要是射阳湖、新洋港等几处入海口,这是由里下河的地貌条件决定的。里下河平原系由古潟湖演变而来,在分隔潟湖与广海的沙堤之上,受潮汐作用影响,发育有若干口门,即后来范公堤上各岗门之前身。里下平原北部,沿2米等高线有一处洼地,是古潟湖湖盆的一部分(图1),也是里下河平原中地势最低洼的区域,形如釜底的地势使地表径流汇聚于此,再由范公堤上的几处口门分泄入海。随着苏北海岸线的向海延伸,各岗门外逐渐形成入海河道,“自射阳口以南泄水入海之口有六: 曰野潮洋,曰新洋港,皆在盐城东北;曰大围口,在其东南;曰斗龙港,曰苦水洋,曰天开河头,皆在兴化东境”(13)〔清〕 齐召南: 《水道提纲》卷七《淮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第134页。。里下河排水之口虽多,但以射阳河排水能力最强,“五州县诸水必注于此,而后放于海”(14)〔明〕 陈应芳: 《敬止集》卷一《论射阳诸湖》,《泰州文献·第二辑》第17册,第166页。。因此明代潘季驯、凌云翼、杨一魁及清初王永吉、史奭等人坚持“凡筹泄运河之水,皆以泾河、子婴沟与金湾并举”的基本策略,借助泾河、子婴沟将洪水导入射阳湖入海,并借助金湾闸将一部分洪水排入长江。
二、 “分黄导淮”后里下河平原的水系格局
万历十九年(1591),淮河洪水淹没了洪泽湖西岸的泗州,朝廷上下对于开高家堰以泄洪泽湖水的呼声日益高涨。万历二十一年(1593),牛应元提出在高家堰上建周家桥、武家墩减水闸。(15)〔清〕 傅泽洪编: 《行水金鉴》卷六五《淮水》,中国水利史典编委会编: 《中国水利史典·行水金鉴卷》第1册,第594页。万历二十三年(1595),总河杨一魁力主“分黄导淮”,并于次年在洪泽湖大堤上建成武家墩、高良涧和周家桥三闸,分泄淮水。其中,武家墩闸和高良涧闸泄水均由泾河注入里下河,周家桥闸泄水由子婴沟注入里下河,这些来水先汇聚于广洋湖,再由射阳湖入海(16)王英华: 《洪泽湖清口水利枢纽的形成与演变——兼论明清时期以淮安清口为中心的黄淮运治理》,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使广洋湖成为淮河入海的重要通道(图2a)。文献记载称广洋湖“东南通沈垛港,入博支湖,西南接漳河,北连章思荡,东北会三王沟”(17)万历《宝应县志》卷一《疆域志》,《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扬州府部》第40册,第507页。。而博支湖“在广洋湖之东南,接马长汀,俗讹为郭真湖”(18)嘉靖《宝应县志略》卷一《地理志》,《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扬州府部》第39册,第387页。。接纳淮河来水后,广洋湖面积扩大,合并博支湖等邻近湖泊。成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的《皇舆全览图》(以下简称“《康图》”)保存了明末清初时里下河平原的地理面貌(图2a)。可见,广洋湖位于里下河平原西北方向,经过地图数字化并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图上面积约354平方千米。广洋湖与里运河之间有用于泄洪以确保运堤安全的引河相连,最北为泾河与泾河闸,“分运水通塔儿头、金吾庄,趋射阳湖东北入海”(19)② 乾隆《山阳县志》卷一一《水利》,《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淮安府部》第11册,凤凰出版社2018年版,第182页。。泾河以南为黄浦溪与黄浦闸,“万历七年,总河潘季驯既筑高堰而坝黄埔。后于堤上建双闸,以泄运河异涨”②。黄浦闸南为朱马湾闸,“天启元年建,水由引河至望直港,会归广洋湖”(20)④ 道光《重修宝应县志》卷六《水利》,《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扬州府部》第45册,第281页。。此外还有郎儿闸、永安闸等,均引水入广洋湖④,再向东北经三王河、射阳湖入海。
图2 分黄导淮和北坝南迁后里下河平原洪水通道与水系格局资料来源: 底图选自康熙《皇舆全览图》五排二号和乾隆《十三排图》十排东一号,详见汪前进、刘若芳编《清廷三大实测全图集》(外文出版社2007年版)。
与广洋湖相连的射阳湖至明后期已经演化成河道型湖泊,残存的湖身称为马家荡。文献记载:
马家荡即射阳湖之一隅,止因湖日淤垫,历次请开,俱称射阳湖,后遂以入海之河为射阳湖,而湖身之犹存者均名为马家荡。(21)乾隆《淮安府志》卷八《水利》,方志出版社2008年版,第315页。
可知马家荡为古射阳湖的一部分,射阳湖受泥沙淤塞不断缩窄,并与入海河道连为一体后,射阳湖一名被用来表示射阳河水道。历史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可以印证这一地貌过程,明万历年间扬州府推官李春开《海口议》对当时射阳湖的淤积情况有具体的描述:“从射阳庄入湖口,由蒋家堡直抵清沟灌铺,凡七十余里。周遭探视,量得湖下浮泥或六七尺,或八九尺,或一丈有余,沙泥凑合胶粘,篙插不能顷拔。”(22)〔清〕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331页。万历年间“从广洋湖至射阳湖入海,广洋湖阔有八里,而射阳湖阔仅二十五丈”(23)乾隆《淮安府志》卷八《水利》,第310页。。
广洋湖以东为大纵湖,在《康图》上面积约116平方千米。广洋湖与大纵湖间彼此沟通,里运河上永安闸减下之水“入郭正湖,北汇广洋湖,经平望湖入大纵湖”(24)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一四《河渠志六》,广陵书社2014年版,第389页。。大纵湖位于里下河平原腹地,其位置与较早出现的蜈蚣、平望、德胜、白沙诸湖分布位置有所重叠,因此其发育模式应与广洋湖相同,即分散的湖荡通过合并形成统一湖面。大纵湖以北为东塘河与西塘河,引导里下河之水由射阳湖入海。其南部海沟河、白涂河、车路河、梓辛河四条东西向河流引水入串场河,再经大团口、斗龙港、苦水洋、天开河头等处入海。里下河平原西南部为渌洋湖,高邮东南诸水皆汇聚于此(25)〔清〕 齐召南: 《水道提纲》卷七《淮水》,第134页。,《康图》上面积约212平方千米。渌洋湖与里运河间也由众多引河相连。里运河来水借助这些引河进入渌洋湖后,或南下入江,或经海沟河、兴盐界河、车路河、梓新河等东西向河道出范公堤入海。(26)乾隆《高邮州志》卷二《河渠志》,《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扬州府部》第61册,凤凰出版社2017年版,第205页。
由此可知,当时里下河平原上的广洋湖、大纵湖与渌洋湖三大湖泊,实际是淮水经里下河入海途中的三处洪水滞积区,且三大湖泊原本均是较小的湖泊,因水量增加,湖面扩展而成。如博支湖、渌洋湖均见《水经注》载,大纵湖区的得胜湖在南宋以前就已存在。这说明“分黄导淮”以后里下河仍然延续了中古时期的湖泊水系分布格局,只是由于来水的增加导致水域面积随之扩大。
三、 “北坝南迁”对里下河平原的水系格局的影响
明末清初,经过长期的战乱,黄、淮、运河道失修和淤积严重。淮水大半出高家堰注射高宝诸湖,清口水分力薄,无以刷黄河之浊泥。(27)《清圣祖实录》卷二七“康熙七年十一月丙申朔”条,《清实录》第4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980—2981页。康熙十六年(1677),靳辅上疏称里运河北段“自黄水内灌之后,日垫日高。今年八月,河底竟致干涸”(28)嘉庆《重新扬州府志》卷一〇《河渠志二》,第288页。。此时,位于里运河北段的泾河闸“因运河淤垫,每闭闸蓄水济运,民田求水不得”(29)⑨ 乾隆《山阳县志》卷一一《水利》,《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淮安府部》第11册,第182页。。黄浦溪“自黄流淤垫,河心日高,民田积水难出”⑨。里运河北段地势的抬高,造成漕运梗阻的同时,也使洪泽湖来水难以再经过泾河、子婴沟等河道排入广洋湖。
康熙二十年(1681),靳辅施行“北坝南迁”,创建宝应子婴沟、高邮永平港、南关、八里铺、柏家墩、江都鳅鱼口减水坝共六座,改建高邮五里铺、车逻港减水闸二座。其中除子婴沟位于宝应南部外,高邮永平港在高邮北,南关、八里铺、柏家墩、五里铺、车逻港均在高邮城南,鳅鱼口坝在更偏南的江都县邵伯镇。这些闸坝历经多次改建,至清中叶演化为“归海五坝”,即高邮的南关坝、新坝、中坝、车逻坝以及江都邵伯镇北的昭关坝。这一部署使“盱堰各坝下注之水并趋邮南,而泾河、子婴之用益轻”(30)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二《河渠二》,《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扬州府部》第50册,第209页。。
靳辅在奏章中解释了“北坝南迁”的益处,即运河上的新旧减水坝及其坝下之引河数量众多,“若欲一概兴筑,则其费数倍”。唯有将分散的闸坝“俱行闭塞,拆取石料移于高邮城南、邵伯镇南二处”,从而使“洪泽湖减下之水并天长、盱眙各山涧之水,由高邮城南之南关大坝、五里、八里、柏家墩、车逻等坝,并新议建之大石闸内泄去十分之八。邵伯镇南已建之减水坝并新议建之大石闸内泄去十分之二”。靳辅还提出建造归海河道堤防的规划,即“自高邮城东起,筑大堤二道,历兴化县白驹场至海。束各闸坝泄下之水汇归一处,直达大洋”(31)〔清〕 靳辅: 《文襄奏疏》卷六《治河题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18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40页。,但最终未能付诸实践。这就导致“每遇坝水经过,散漫旁滥,不能容纳,附近粮田胥受其患”(32)《江南河道总督孔毓珣奏陈疏浚深通中段支河并请敕诸臣勘估兴工速竣折》,雍正七年十二月初二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7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93页。。
至乾隆年间,高家堰上的减水坝总计宽度达348丈,而里运河泄水入江各闸宽度仅80余丈(33)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二《河渠二》,《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扬州府部》第50册,第207页。,超过四分之三的洪水被排入里下河,而经里下河出范公堤的诸海口却日渐淤塞。由于“明季各场海口多废”,兴化县“西南东三面受水,悉趋护金荡、蜈蚣、平望诸湖,由大纵湖直下九里、马家诸荡,历东沟、朦胧以达射阳”(34)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二《河渠三》,《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扬州府部》第50册,第213页。。“土著佥称,近年高邮坝开,水流一月尚不到堤下至串场河”(35)〔清〕 叶机: 《泄湖水入江议》,《扬州文库·第二辑》第43册,广陵书社2015年版,第553页。。里运河上各闸坝所泄之水均向里下河北部漫流,再经射阳河出海。这一过程可由射阳河口宽度的变化证明。乾隆年间射阳湖口“潮落口宽二三十丈,中泓水深四五尺及七八尺不等”(36)《阜宁县庙湾营界会勘图》,英国国家图书馆藏,编号: 004985696。,至光绪年间射阳湖口水道“潮退宽二里,深二拓,口内自鲍家墩以东潮至一片汪洋”(37)〔清〕 朱正元: 《江苏沿海图说》,成文出版社1974年版,第39页。。光绪年间射阳湖口落潮时的宽度较乾隆年间增加了10倍。而新洋港海口在道光年间“潮落后口门约宽三十余丈,水深六七尺不等”(38)《盐城县斗龙港、新洋港间会勘图》,英国国家图书馆藏,编号: 004985697。,至清末口门潮退仍阔三十余丈(39)〔清〕 朱正元: 《江苏沿海图说》,第35页。。至于斗龙港海口,道光时“潮落后口门约宽六丈余,水深不过四五尺”,至清末则“淤沙节阻,仅通小船”。由此证明,里下河排水去路始终以射阳河为主,新洋港为辅,“比例之差,新洋泄水量较斗龙多十倍,射阳泄水量较新洋多三四倍”(40)民国《续修兴化县志》卷二《河渠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48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52页。。
“北坝南迁”之后,由于泄洪通道集中于高邮南北的归海坝,大纵湖成为积水入海的必经之路。积水汇聚于里下河中部,自南而北在里下河平原漫流,致使大纵湖与九里荡、马家荡等连为一体。广洋湖因来水减少,原本的统一湖面又分解为獐狮、火盆、郭正、广洋等几处分散的湖荡(图2b)。渌洋湖因昭关坝下开支河流入荇丝湖,北入渌洋湖(41)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一四《河渠志六》,第392页。,故水域得以延续。高邮以北的清水潭一带因“地势低洼,当河淮下流之冲,屡筑屡决”(42)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八《山川志》,第230页。,沙母荡、洋马荡等水域不断扩大。
四、 清末至民国里下河水环境继续恶化
清代对归海五坝的启放标准有明确规定,若遇运河水涨到一定程度,则依次启放归海五坝;若是大水迅速上涨,则诸坝齐开。咸丰元年(1851),高家堰礼坝冲损未修,此后淮河不再东出清口,而是全河南下。加之范公堤上出海口淤塞,“自丁溪至阜宁,计闸只十有八座,金门不过七十余丈,不足泄漕堤一坝之水”(43)〔清〕 冯道立: 《淮扬水利图说》卷一《漕堤放坝水不归海汪洋一片图》,《扬州文库·第二辑》第43册,第299页。,整个里下河的防洪压力随之大增。
咸丰五年黄河北徙前,归海五坝常同时启放。黄河北迁后,大水之年,依然常开车逻坝、南关坝和新坝。如1921年和1931年大水时,均开启车逻坝、南关坝、新坝。由于缺少堤防,一旦开坝,下河顿成泽国。1926年,沈秉璜在《勘淮笔记》中记录了他所目睹的情况:
坝下泄水河,沿坝附近,两岸有础,足资收束。东下十余里至张庄,南岸无堤。拐子街以下又名北澄子河,堤岸低而不能衔接。瓦庄以下,两岸完全无堤,故自坝下泄之水,遍地横溢,内减射湖之量,外有范堤之阻,兴邑形同釜底,尤为众水所归,盈科而后进,而范堤以内之各县无一得免。(44)沈秉璜: 《勘淮笔记·附淮水今日入海路线》,中国水利史典编委会编: 《中国水利史典·淮河卷》第2册,第217页。
围绕海坝启放问题,官府保漕堤安全的国家利益和上、下河民众保卫自己生命财产安全的地方利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国家和地方社会之间、上河与下河地方社会之间的开坝和保坝之争显得相当激烈。(45)张崇旺: 《清中叶至民国时期苏北里运河东堤归海坝纠纷及其解决》,张崇旺、朱浒主编: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民生》,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134—149页。图3展示了开归海坝对里下河地区湖泊分布和水系格局的显著影响。由于1865—1867年连续三年开启车逻坝、新坝(1865)和南关坝(1866、1867)向里下河排泄洪水,在1864—1868年间测绘的《江苏全省五里方舆图》上呈现出里下河平原在洪水年的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图3a)。淮水的持续注入,导致形如釜底的里下河平原积水难泄,高邮以北的清水潭积水成湖。里下河平原北部因地势最低,众水汇聚,原本各自独立的广洋湖、马家荡、大纵湖形成一片湖荡毗连的湿地沼泽景观,面积扩张至787平方千米。湖区中标注了许多村镇一级的地名,这些聚落长期有人居住,但在洪水期均被淹没。而在不开启归海坝的时期,积水将逐渐消退。由于1911—1915年间均未开放归海坝,所以在1915年测绘的二十万分之一地形图上,可见大片湖区被排干,成为沼泽或旱地,体现了里下河平原在平水年的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图3b)。
图3 1868—1915年间洪水年和平水年里下河平原的湖泊分布资料来源: 底图选自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同治《江苏全省五里方舆图》和“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藏“参谋本部陆地测量局”二十万分之一地形图。
由于归海坝频繁开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圈圩活动逐渐兴盛。自嘉庆年间始,宝应大纵湖沿岸的圈圩活动已经非常普遍(46)民国《宝应县志》卷三《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49册,第51页。,“历道光、咸丰,棋布星罗,增筑累百。湖西亦然。光绪十四年(1888),臬使张富年亲勘下河,欲使无田不圩,遽兴大役,与水争地”(47)民国《三续高邮州志》卷一《河渠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47册,第270页。。这又使里下河的排水更加困难,“湖汊浅滩、荡边荒垛,频年垦熟,私筑小圩。官府但顾升科,并不禁其圈占。一经水发,节节遮留,诸坝虽开,不能骤泄”(48)民国《三续高邮州志》卷一《舆地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47册,第277页。。此外,随着清末盐垦公司纷纷建立,修圩筑堤蔚然成风。在里下河东南部,“王家港距斗龙港二百余里,中间为草荡,向来坝水下注,泛滥平铺入海。至大丰盐垦股份有限公司将场荡收为垦地,又将东洋河塞圈入,以致水被垦部高堤阻塞,不得由草荡平铺入海,反绕垦部外西子午河下注斗龙港”(49)民国《续纂泰州志》卷二《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50册,第549页。。围垦湖荡,圩堤阻水,造成下河地区水道淤塞、排水不畅,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为了与严酷的水文环境相适应,里下河地区逐渐形成圩、垛并存的人工地貌景观。圩田虽然能屏蔽洪水,但圩岸并非堤防,难以抵御洪水的直接冲击。如果每次洪水过后都重建圩岸,显然劳费不赀。因此,在位于洪水通道上的兴化县境内,就演化出极具地域特色的垛田景观。垛田通过垫高的台垛将地表分割为棋盘状,使农田略高于平水位之上,既保证了水源供给,又不易被淹没,人可以在台垛之间乘船而行。即使洪水来临,漫过台垛,也不易将其冲毁,水位下降后又可以继续耕种。圩岸的修筑和台垛的垫高,都是古人积极适应环境变迁的历史见证。1938年,黄河在花园口决堤,里运河上再次开启车逻坝和新坝,这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开启归海坝。此后,随着归海坝的永久封闭,里下河地区不再是淮河洪水的入海通道。
五、 结 语
1570—1938年间里下河平原湖泊分布与水系变迁存在内部差异性。“分黄导淮”以后,淮河下游洪水由泾河、子婴沟入广洋湖,再由射阳河入海,广洋湖扩张成为里下河平原面积最大的湖泊。“北坝南迁”后,广洋湖接纳的淮河来水大为减少,清中期时分解为几处分散的湖荡,清末基本消失。大纵湖位于里下河平原腹地,“北坝南迁”使归海坝下泄的洪水大多汇聚于大纵湖之中,自南向北漫流,再由射阳河、新洋港入海。这导致原本分散的蜈蚣湖、九里荡、马家荡等湖荡与大纵湖连为一体。渌洋湖在明末清初时为里下河平原第二大湖,高邮以东、兴化以南诸水汇聚于此。“北坝南迁”后,除昭关坝外,其余各坝下泄之水均不入渌洋湖,湖面逐渐萎缩、分化。而高邮以北的清水潭因决口频繁,形成沙母荡、洋马荡等水域并在清末形成新的带状湖泊。里运河上归海坝的启闭是影响里下河平原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的重要因素。在开启归海坝的年份,里下河平原北部洼地出现大面积的洪泛区,而在堵闭归海坝后,积水逐渐消退,大量湖面转化为沼泽或旱地。为了与水环境相适应,圩田、垛田被大量建造,不仅极大地增加了本区的河网密度,而且还把散乱的天然水系改造成纵横交错的棋盘状人工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