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文体之争与规范路径

2023-04-23廖敏希

新闻世界 2023年4期

廖敏希

【摘    要】凭借细腻的文学性和完美的故事性,非虚构写作自进入新闻领域以来,已成为很多新媒体平台的核心产品,但非虚构写作也因其对真实性的界定不明,挑战着新闻文体应有的规范,引发学界诸多讨论。本文通过梳理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流行的路径,厘清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存在的争议,明确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应恪守的边界,从而促使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在符合新闻文体规定和新闻写作规范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新闻文体;新闻真实性

自非虚构写作进入新闻领域以来,学界就对此展开了讨论。由于新闻素来重视真实性,并不存在非虚构一说,因此不少学者指出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是一个伪命题,[1]更像是媒体为获得注意力资源而玩弄概念的行为。[2]与学术界的争论不同,非虚构写作在实践中备受追捧,俨然成为各新媒体平台的核心产品。网易、腾讯等平台创设了自己的非虚构写作栏目,以“真实故事计划”为代表的众多自媒体也在不断开疆拓土。非虚构写作实践如火如荼开展,而学术界对此却莫衷一是。为何有如此反差?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文体之争是根本,而争议焦点则在于“真实性”。

一、非虚构写作流行的路径:起始于“新新闻主义”

(一)文体的逻辑:写作规训及其必要性

西方对文体的研究始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修辞学。我国对文体的研究历史也相当悠久,早在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就已在文体学研究上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实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之所以如此重视文体研究,是因为作家在构思和创作时,需要选择一种最能体现其内容和思想的文体及其规定性,而每一种文体都具有其他文体无法替代的语体、功能等。因此文体学研究对各种文体的界定实际是形成了一种规约,若无视文体边界,写作将毫无章法,不利于其体系化发展。

文体向来是文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反观新闻领域,近代报业产生以前是不存在文体概念的,新闻报道都是采用记叙文的形式,直到电报的发明和美国南北战争才促使其文体意识觉醒。一战和美国经济大恐慌时期,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追求又使得新闻文体发生巨大变化,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和精确报道得到了发展。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不再止步于获得信息,而是希望从中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因此新闻界为增强可读性,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从文学领域借鉴写作技巧,形成了特稿这一重要的新闻文体。[3]

我国新闻文体的演变也大致遵循这样的规律,只是在时间上略有不同。五四运动前后,我国通过学习西方新闻写作方法,并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元素,逐渐形成了新闻文体。传统观念认为新闻文体是以文字表现的写作形式,但随着新闻领域文体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指出新闻文体并不能片面的理解为新闻体裁,而应包含外形式和内形式两个层次的含义,外形式是指新闻报道表层所呈现出的结构和语言等,内形式则蕴含着记者对事实的认识和选择。[4]由此便形成了新闻文体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规范。

(二)非虚构写作概念溯源:“新新闻主义”思潮的兴起

我国学者大多认为,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新闻主义”思潮,它主张采用文学写作的手法描述真实发生的事件。[5]

“新新闻主义”之所以能在当时的美国找到生根的沃土,与其面临的困境密不可分。由于一系列战争的失利,美国在二战后建立的霸主地位摇摇欲坠。与此同时,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民权运动、反战运动风起云涌,社会动荡不安。然而在面对这样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时,传统客观新闻报道和现实主义小说却屡次缺席,让大众深感无力。于是,文学界和新闻界便掀起了反传统的浪潮——“新新闻主义”。[6][7]

新闻领域的新新闻报道和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小说便是新新闻思潮下的产物,两者在美国几乎同时兴起。实际上,运用文学手法描述真实事件的方法,在现实主义小说中不足为奇,但却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准则,因此新新闻自诞生以来就在新闻界屡遭诘难,并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销声匿迹。但新新闻也并非毫无益处,其对文学手法的借鉴,帮助记者逐渐挣脱了客观新闻报道的束缚。[8]

(三)我国的非虚构写作:从文学领域过渡至新闻领域

“新新聞主义”除了在西方掀起波澜,对我国的文学作者和新闻从业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进入国内首先是在文学界引发讨论。1980年,董鼎山发表《所谓“非虚构小说”》对非虚构小说的来龙去脉进行说明,由此开启文学界对非虚构写作的关注,但大多只是集中于学术层面。直到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首次提出并推广“非虚构写作”,这才使得非虚构写作走进主流文学媒体视野,[9]并引发创作热潮。

非虚构写作进入我国新闻领域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媒体进行商业化改革运行双轨制模式,促使以满足人们多样化信息需求的通讯、深度报道兴起。90年代,全面市场化改革诞生的商业化媒体改变了写作态势,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成为新闻报道的总体趋势。进入新世纪,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进一步加速了新闻的去权威化,更注重审美性与贴近性。同时,传统新闻业衰退,使得大量的记者和资源转向新媒体平台。由此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乘势崛起。[10]

二、“真实”如何界定: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文体争议的焦点

从目前我国非虚构写作实践来看,笔者认为以文学手法描述真实发生的事件都可以视为非虚构写作,因此文学领域和新闻领域都存在非虚构写作。无论是文学领域还是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都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注重现场感和纪实性,题材也多聚焦社会。但两者由于文体不同,在要求和规定上也有所不同,便导致非虚构写作的上述特点在两个领域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响。

(一)争议梳理:立足新闻领域和文学领域的探讨

在文学界,有学者指出非虚构写作存在艺术性、审美性不足的问题。但有更多学者则认为文学领域非虚构写作以一种冲破传统文学思维乃至文学秩序的姿态,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拯救了严重固化的传统虚构文学给当代文坛造成的巨大危机。[11]

反观新闻界,情况则大不一样。与文学领域你来我往的讨论不同,新闻领域对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的争论显然更加激烈,争论的焦点也多集中于非虚构写作对真实性的冲击。范以锦指出新闻领域向来重视真实性,新闻作品是不允许虚构的。[12]夏晓非同样指出新闻作为一种纪实体裁,要客观反映新闻事实,而非虚构写作表达的文学性与形式的叙事性冲淡了其真实性。[13]除此之外,不少学者认为非虚构写作对于主体在场性和介入性的强调,势必会影响真实性。[14]且非虚构写作对于社会阴暗面的过度关注,导致报道视角愈发狭隘,无法为受众还原真实社会面貌,从而影响新闻真实性。[15]

(二)“真实性之辩”: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文体争议

从上述对非虚构写作争议的梳理,可以发现:非虚构写作引入文学领域,为重视虚构的传统文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启发作者重新审视现实,寻找带有生活气息的故事,丰富写作样式。[16]然而,对于视真实性如生命的新闻来说,非虚构写作所具备的种种特点均挑战了新闻文体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真实性。因此非虚构写作实际已超出了新闻文体的边界,应归属于新闻与文学的交叉文体。

首先,非虚构写作主张采用文学手法、小说技巧对新闻事件进行加工,情节的设置、悬念的迭起促成了文本的戏剧张力,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性和可读性,但也容易造成作者错把文学的似真性当成新闻的真实性,而这样的标准若运用于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则必然导致新闻真实性受到损害。[17]

其次,非虚构写作支持的主观介入式报道,赋予了记者更多的自主性,记者自身的素养、认知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其判断,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情感、态度、立场等掺杂进新闻报道之中,破坏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危害新闻真实性的基础。

最后,伴随着新媒体发展而诞生的非虚构写作深谙注意力是现代社会的稀缺资源,于是非虚构写作为了吸引眼球,出现了唯流量论的现象。不少非虚构写作题材严重单一、固化,将报道重点放在公众的敏感处和痛点,渴望通过话题的争议性和冲突性获得更多关注,而忽略了新闻报道要求的整体真实。

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包括基本的事实真实,还要求与之相关的细节真实,并通过连续不断的报道反映现实真实。而从目前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实践来看,其对于真实性的追求只是停留在现象真实的层面。这不仅不断地冲击着新闻工作者对于真实性的追求,更是超越了新闻文体的边界,破坏了新闻写作应有的规范。

三、“戴着镣铐跳舞”: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文体边界

由于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是一种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创新文体,如若不明确其边界,势必会破坏新闻写作应有的规范,从而导致新闻真实性的缺失。那么,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应该有何边界呢?

(一)把握文学性的边界,确保内容真实

长期以来,在文学文体的影响下,新闻文体不仅主动吸收了文学表达生动、形象的特点,还由此衍生出了许多新生文体。[18]这些新生文体的出现虽然大大增强了可读性,但若文学元素比重过大则可能会影响新闻文体的真实性。

对此,南方都市报记者陈实指出,作为媒体人,一定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底线,宁愿放弃对文学性的追求,也要保障内容真实。[19]除了依靠记者的自律外,杜强提出其曾任职的“故事硬核”非虚构写作机构,要求写作者将所有采访录音上交,并单独设立了事实核查员一职,承担起核查重要信息的任务。[20]

(二)把握主观性的边界,切忌过分介入

客观性是实现新闻真实性的基本途径,是真实性的基础。客观性要求报道者在报道除自身以外的对象时,不能代入自己的意识、情感等改变报道对象的本来面目。[21]而非虚构写作所倡导的介入式报道,让报道者在新闻中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意识,与新闻的客观性准则大不相同。[22]“我”的频繁出现,或发表意见,或得出结论,都将对新闻的客观性造成威胁,损害新闻真实性。[23]

诉诸感情进行文学加工的介入式报道,对新闻真实性所带来的挑战,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作者若过分介入事件,可能会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若弱化介入,可能又会使得新闻趋于平淡,丢失创新性。[24]

(三)把握全面性的边界,避免视角固化

如今,不仅腾讯、界面等平台创设了自己的非虚构写作栏目,还涌现出了如谷雨实验室、“真实故事计划”等大量自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实践不断丰富。但实践领域的蓬勃发展,不但没有带来非虚构写作选题的多样化,反而出现了视角的固化。

非虚构写作选择社会边缘问题作为讨论重点,聚焦社会阴暗面,长期以往容易陷入类型化传播困境。[25]诚然,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亚文化选题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若过分重视,反而会遮蔽受众对现实世界的认知。[26]

结语

总的来说,由于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边界模糊,与专业化的新闻文体实际已产生了较大出入,应将其归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界为寻求突围的一类介于新闻领域与文学领域之间的创新文体。

从目前的实践情况看来,其若要融入新闻领域,则必须尊重事实本位,坚持新闻真实性,在符合新闻文体规定和新闻写作规范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和完善。

注释:

[1][12]范以锦,匡骏.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新闻文体创新发展的探索[J].新闻大学,2017(03):56-61+149.

[2][13][16]夏曉非.对中国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热的冷思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0):116-119.

[3]齐爱军.新闻文体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探讨[J].新闻界,2006(04):10-11+13+1.

[4]单波.新闻文体新论[J].新闻大学,1994(02):19-22+55.

[5][7][8]罗以澄,胡亚平.挑战现实理性 构建浪漫真实——解读新新闻主义的价值观及其叙事结构[J].现代传播,2004(02):28-32.

[6]陆文岳.新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小说——兴盛于美国六、七十年代的一种文学新样式[J].外国文学研究,1990(04):139-144.

[9]李仪.关于“非虚构写作”的文体属性[J].文学自由谈,2017(06):73-77.

[10]黄典林.话语范式转型:非虚构新闻叙事兴起的中国语境[J].新闻记者,2018(05):35-43.

[11]张文东.“非虚构”写作:新的文学可能性?——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说起[J].文艺争鸣,2011(03):43-47.

[14][22][25]李文学.我国非虚构写作新闻实践的脉络与困境[J].青年记者,2020(09):46-47.

[15][24][26]刘楚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发展[J].青年记者,2019(11):11-12.

[17][23]杜莉华.论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和新闻真实性原则之间的冲突[J].传播力研究,2018(22):112-

124.

[18]张家恕.略论新闻文体创变规律[J].新闻界,2006(01):26-27.

[19]蔡笑元,王志安,陈实,杨旭.非虚构写作:规则与底线[J].青年记者,2019(07):35-37.

[20]杜强.非虚构写作中的“真实性”问题[J].新闻与写作,2019(11):107-108.

[21]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42-52.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