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以意象鉴赏涵养“趣味”
2023-04-23解生华
解生华
摘要:古诗教学中的“趣味”涵养,需借助意象鉴赏,观照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层面:以“象”得“言”,涵养语言趣味;以“象”释“理”,涵养思维趣味;以“象”溯“志”,涵养审美趣味;以“象”寻“意”,涵养文化趣味。
关键词:小学语文;意象鉴赏;古诗教学
朱光潜先生认为,“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读诗,就要从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来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这种地方的佳妙,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的‘趣味’”。[1]这里的“趣味”,意味着能感受作者遣词造句之妙,感受作品背后蕴含的微妙情思,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等。
古诗教学中的“趣味”涵养,还需借助意象鉴赏。意象是古诗的基本要素。诗人正是依靠意象来言其志、抒其情,以“有尽之象”抒发“无穷之意”的。从意象鉴赏的角度看,古诗的“趣味”主要体现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四个层面。
一、以“象”得“言”,涵养语言趣味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2]“象”虽多是自然客观之景、物、事,但一入诗中,便浸润了作者的情韵,附着了作者的感情。作者通常会运用语言描摹“象”。因此,古诗教学应在语言上细细品味,涵养语言趣味。
例如,《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写作此诗时,王昌龄任江宁县丞,好友辛渐前来探望。离别之际,王昌龄一路陪同,从江宁直到丹阳,从一座城送到另一座城,足见两人的友情之深。所以,诗人一下笔,便饱蘸着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诗人明写“雨”“山”这两个实景,又以“寒”“孤”两字分别加以修饰。那种朋友即将离别之时的不舍、悲伤之情得以迅速渲染开来。此处的雨和山,已经不再单纯是大自然中的雨和山,而是附着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以作者之意,观自然之象。
教学中,可分五步来鉴赏语言表达之妙,体悟语言运用之趣:
第一步,寻找“象”——山与雨。第二步,关注暗含作者情感的“寒”与“孤”,并想象画面。补充王昌龄送辛渐的地点,让学生感受朋友之间感情的深厚。第三步,引出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明确诗人是把自己内心的凄凉与苦楚,转移到了“山”与“雨”中。第四步,让学生联结自己的体验,进一步感受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第五步,拓展王昌龄的其他送别诗。比如《送张四》中的“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山月之“冷”,猿啼之“清”,是作者在“别后”的冷清感受。
这样由“象”进入古诗语言鉴赏的尝试,着眼于古诗的整体教学,而非将字词独立于古诗之外,做枯燥的分析说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切身体会到了作者在诗句中蕴藏的情感、表达这种情感的形式之美以及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
二、以“象”释“理”,涵养思维趣味
许多古诗具备理性思维,以生动的“象”来阐释深刻的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感受这份理趣。
例如,朱熹的两首说理诗《观书有感》,入选五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八。詩人借助鲜明可感的形象,把“只有多读书,才能保持智慧”和“读书一旦有所悟,就能很轻松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之理阐释得清晰透彻。
《观书有感(一)》的意象,聚焦“方塘”“天光云影”等客观事物。展开想象,我们可以进入这样的意境:一方水塘清澈见底,如一面铜镜;蓝天、白云都映照在水中,令人向往。第二首诗叙述了两种现象:“蒙冲巨舰”之前因为水少而枉费人力推移;春水初涨后,却能自在水中航行。两首古诗,共同的意象都是“水”。区别在于,一个意指水“清”,另一个意指水“深”。可是读到这里,关联诗题,学生一定会产生疑问:题为“观书有感”,整首诗却没有一个字眼提到“书”,诗人究竟“感”到了什么?
教学中,教师应指点学生把内容和题目关联起来思考,体会诗人此处说理的佳妙。具体可做如下操作:
当学生借助想象理解了《观书有感(其一)》的内容之后,从课题入手,点出“观”与“感”。再对照诗句,引出质疑:诗歌写的是池塘的水清,和读书没有关系,为什么题目是《观书有感》?诗人究竟在读书之后感受到了什么?或者说,诗人的描写和读书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据此展开交流讨论与分析,意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全部的语言,就是为了表现这自然之境——“清”。进而揭示“清”的秘密——源头活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字面上是在谈论池塘水清澈的原因,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流水不腐”,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只有在学习中不断积累、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保持进步。
这样的递进分析,让学生较为轻松地理解了朱熹此诗的特色——“寓理于诗”。教学第一首之后,再让学生利用之前悟出的“佳妙处”,自主研读交流《观书有感(其二)》中的意象时,学生便会有意识地聚焦“蒙冲巨舰”与“江边春水”的关联,感悟读书多的好处,品析古诗的理趣。
三、以“象”溯“志”,涵养审美趣味
中国文学本就有托物言志的传统。古诗品鉴,需要关注“意象”中有无寄托。如果有,就需透过意象的表层,追溯其内里,发现作者表达的目的。教学中,需要透过对意象的审美,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志向和寄托。
例如,《芙蓉楼送辛渐》除了运用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外,还提供了“冰心玉壶”的意象,值得咀嚼品味。王昌龄借此向世人表明自己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始终“初心不改,我心永恒”之美好品质。此后,这一意象成为经典的审美对象。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冰心玉壶”的寄托所在,关联作者的人生境遇,从而以“象”寻“志”,感受诗人独特的精神品质。首先,可借助注释和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玉壶的特质:晶莹、纯洁。其次,让学生借助图片,感受“冰”融入“玉壶”时的特质——从外在看,晶莹纯洁;往内里看,仍旧是晶莹纯洁的。这样的内外一致,让人很快便能总结出“冰清玉洁”“表里如一”等品格。再次,阅读岑参的《逢入京使》后比较质疑:“分隔万里时,给亲人报平安最为重要。为什么王昌龄却要说‘一片冰心在玉壶?’”查找资料,关联作者人生境遇,学生就会认识到:王昌龄27岁出塞参军,无功而返;30岁参加科举,中进士,出任九品秘书省校书郎;34岁再次参加科举,出任汜水县尉;40岁为张九龄叫屈,得罪李林甫,被贬岭南;44岁无罪返回,担任江宁县丞,他的人生志向与人生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便如此,他也志向不改、表里如一,面对非议不趋炎附势,心如玉壶一样,具有高洁美好的品质。
像这样带有寄托趣味的古诗,教材中还有很多。比如《石灰吟》《马诗》《竹石》《墨梅》《卜算子·咏梅》等。这种经典的表达方法,需要我们以“象”溯“志”,由物及人,在追溯中涵养自我的审美趣味。
四、以“象”寻“意”,涵养文化趣味
经典的古诗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反映了诸多文化现象,富有深意。教学时,还应以诗中的景、物、人、事为抓手,探寻言有尽意无穷的“象”背后的文化趣味。
例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爱国诗人陆游六十八岁时所作,描写了大好河山的壮美,表现了中原沦陷区百姓对宋王朝收复中原失地的期盼。这首诗中,一、二句涉及“河”和“岳”两个意象,即黄河和华山。教学时,教师往往会以“三万里”“五千仞”这两组夸张性的描述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实际上,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选择“河”“岳”的深层原因。
其实,从表层看,“三万里”河,“五千仞”岳是就黄河、华山的形态而言的,但陆游选取这两个意象,意并不止于此。黄河与华山对中华民族有特别意义:“华夏族”就是在黄河边,历经炎黄两帝,融合其他部落才成长、壮大起来的,黄河就是“母亲河”;华山则是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的“华”,就源于华山。教学中,教师不妨引领学生分三步探究“河山”。第一步,借助“三万里”“五千仞”,配以景色图片,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黄河、华山的壮美。第二步,拓展相关资料,了解黄河与华山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第三步,对比北宋与南宋时期的地图,发现陆游创作这首诗时,“黄河”与“华山”早已沦陷。当学生有了以上认识,他们对本诗意蕴的把握就会走向文化理解。
对古代诗人而言,诗歌创作本身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方面的趣味,往往在一首古诗中会有整体性的表现。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2] 任翔.文学的旅程[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6:1531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