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农村建设思想及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镜鉴

2023-04-22郭余豪石宏伟

保山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苏俄列宁农民

郭余豪 石宏伟

(1.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江苏大学 新时代“三农”问题研究中心,江苏 镇江 212013)

十月革命胜利后,作为一个农民人口占比多且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农业大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以下简称为苏俄)面临着如何巩固新生的工农联盟、如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如何实现农村向社会主义过渡等艰巨任务。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革命和农民地位的思想的基础上,根据苏俄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和具体国情,从实践层面开启了探索符合苏俄农村实际的农村建设新征程。通过研读《关于土地问题的报告》《论粮食税》《论合作社》《日记摘录》《关于俄共策略的报告》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献,重温列宁农村建设思想,汲取列宁艰难探索苏俄农村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方法,对我国走中国特色农村建设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列宁农村建设思想形成的哲学依据

列宁农村建设思想作为一种宝贵的理论财富,绝不是凭空产生的,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曲折发展到初见成效三个阶段,既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苏俄农村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又是构建“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三者统一”的过程。苏俄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可借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处境下,列宁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开启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先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观察、思考与实践,逐步为落后的苏俄如何开展农村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与经验。

(一)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是探索农村建设的逻辑起点

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花了四五个月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各大银行机构和大机器工厂实现国有化,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到了无产阶级手中。1918 年春天,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停战协议——《布列斯特和约》。在这来之不易的喘息时机中,列宁制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措施。然而,苏维埃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敌视与反对。1918 年夏天,西方列强联合了14 个国家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武装干涉,同时苏俄内部的反动势力也挑起了内战。在国内和国外的双重战争威逼下,苏俄动荡不安,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大饥荒。为解决粮食危机、保住革命果实、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制定了以余粮征集制和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种临时性政策的实施,对于击退西方列强的武装干涉力量和粉碎国内反革命势力,保卫新生的工农政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战后的苏俄真正迎来了新旧社会交替时期,落后贫穷的农业国现实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差距成为国内主要矛盾,苏俄政府便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过渡”的任务。面对矛盾问题最突出的农村地区,苏维埃政权始终将“寻找与小农共处的最好形式”作为首要的、关键性的任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认为,农民是苏俄中占人口数量最多的阶级,需要让农民真正地得到好处,让农民去信任我们[1],这是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胜利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的胜利,鉴于农民群体在当时苏俄所占据的强大根基,列宁不断根据苏俄农村的实际情况调整农村建设思路,以力图改变贫穷的苏俄农村境况。因而,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成为列宁探索苏俄农村建设、创立农村建设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列宁农村建设思想来源于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运动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过程。列宁农村建设思想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实践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枢纽,认识的真理性才有了检验标准。苏俄农村建设政策不断调整的过程,既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朝着科学性方向愈加深化的过程,也是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朝着合理性方向愈加前进的过程;既是充满艰辛、曲折的过程,也是前进、上升的过程。列宁领导苏俄开展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实践过程是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苏俄从土地革命,到共耕制,再到新经济政策,不断通过优化农村建设政策去满足整个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又力求维护农民的利益,这些都遵循了价值尺度,体现了开展农村建设的“合目的性”。经历过各种战争后的苏俄千疮百孔,农民始终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给予农民真正的好处、真正的自由,才能利用农村的发展去有效地恢复国民经济。由此可见,列宁创立农村建设思想的第一个出发点在于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其二,苏俄农村建设的实践过程是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苏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遵循了真理尺度,体现出“合规律性”。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不止一次在其著作中提到,他的理论必须要联系现实,不能照搬照抄,应当遵循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将真理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才能科学解决问题。譬如,十月革命后,苏俄制定的平均使用、分配土地和劳动的政策同社会主义原则在要求上是相背离的,但这又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于极其落后的苏俄来说,依据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作出相应调整,该政策不乏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好政策,很容易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因而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背后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列宁创立农村建设思想的另一个出发点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灵活的制度力求维护社会稳定。

(三)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要求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设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整个国家在政治制度上是先进的,但在社会主义道路准备和民众政治思想方面是肤浅的。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苏俄另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孟什维克党对其产生了严重的质疑,认为实行粮食税、搞贸易自由和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葬送革命果实,是在走回头路,“意味着共产主义的破产”[2]。1921年,苏俄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少数政治觉悟不高的农民只注重自己个人利益的得失,只看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只纠结于目前的短暂困难,而对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政策背后的真正用意只字不提。显然,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理论方面,农民们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足够的认识。

在当时,苏俄农村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即农民文盲率较高。长期的沙皇专制统治、封建残余和官僚主义影响着苏俄农村基础政权建设的有效性,影响着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斗争性的发挥,农民的思维保守和识字率低使得他们很难去理解和接受新的农村政策,甚至会对新的政策产生误解和怀疑。苏俄虽然已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但封建官僚制度的维护者们随时都可能复盘。尽管苏俄政府以最真实的行动向农民群众验证了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平等,但保守落后的农村文化环境依然在阻碍苏俄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如若彻底消灭封建官僚思想,需要全民共治,强化农民的社会主义认识。苏俄基层政府的管理干部也大多是从农民群众中挑选出来,他们自身的文化局限性致使他们难以有效参与到国家管理中。总之,农民的社会思维与社会制度的不同步影响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政治认同,进而影响政策的响应和落实。思想文化的进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教育成为列宁开展苏俄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苏俄的具体国情要求在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中辩证地认识资本主义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政治和军事上是占足够优势的,但在经济和其他方面根基并不稳定,这也是苏俄在十月革命后仍然落后、不发达的原因。苏俄共产党人始终仇视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始终惧怕因经济政策的失误导致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复辟。同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苏俄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发展水平也相当薄弱。列宁意识到,无产阶级上台执政后,如果禁止和断绝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切都无异于是在“干蠢事”、在“自杀”。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为主且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国家,没有经历过充分的资本主义发展。列宁对此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资本主义本身就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将来必然被消灭的对象。资本主义相比于社会主义,那自然是落后的、祸害的,但相比于封建奴隶社会要先进得多,它通过强大的工业机器和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因此,无产阶级要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要善于运用资本主义中的经济成分和因素去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无产阶级要想巩固自己的专政,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必须恢复大工业企业的生产,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

根据文献资料,就人口统计情况而言,1912 年苏俄农村人口占全国86%;就国民经济和收入统计而言,1914 年苏俄农业固定资产占比53.7%,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53.6%;就农业机械化而言,1910年的苏俄只得美国的1/20。在这个农民人数相当可观和经济相当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社会主义过渡,必然要组织农民群体、采取“特殊的形式”。1921 年,列宁要求不摧毁“旧的经济结构”,利用现存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积极因素来发展国民经济,该指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苏俄经济高涨,一度成为当时苏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经济文化落后的苏俄,无产阶级要具备规制和约束资本主义的本领,不要惧怕和排斥资本主义,更不能堵塞资本主义发展的通道,要利用资本主义来为苏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因此,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列宁农村建设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列宁农村建设思想极具特色之处。

二、列宁农村建设思想在实践层面的典型探索

列宁农村建设思想的主线是维护农民核心利益和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其内容散见于《关于土地问题的报告》《论粮食税》《论合作社》《日记摘录》《关于俄共策略的报告》《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献中,主要包括开展土地政策调整思想、实行粮食税思想、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等四个典型方面。这些思想在苏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关于土地政策的调整

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列宁发表了重要讲话,其核心要义在于,十月革命的胜利得益于农民的真心拥护,因而最先应当回应农民的诉求,这样才能形成巩固的工农联盟,从而继续获得他们的支持[3]。讲话内容的主要精神就是,苏俄政府应当首先关注和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开展土地革命。在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农业国家,如何解决和安排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问题是进行农村建设的第一步。

1917年秋,《土地法令》的颁布,使得苏俄传统的土地私有制度被废除,规定按照平均使用土地和劳动的原则来分配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从本质上来说,这项法令规定与社会主义集体使用土地、集体劳动的原则是相背离的,但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物质生活资料严重匮乏的苏俄,它是维护农民的利益、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渴求、解决农民的实际温饱以及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最佳方案。列宁认为,背叛了农民的意志,“就等于背叛革命”[4]。到了1918 年秋,土地的平均化和社会化政策虽然解决了土地问题,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没有改变苏俄农民的贫苦生活状况,整个农业生产率依旧十分低下。此时,西方列强和国内反革命势力联合起来引发了苏俄内战。为了保证战争期间的粮食供应,列宁决定改变土地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其一,实行农村公社制,即对农村中全部生产生活资料实行公有化。其二,实行共耕制,即在土地耕种时实行集体劳动。其三,实行农业劳动组合制,即在共同耕种劳动的同时可以适度经营副业。列宁认为,西方列强希望通过发动战争来将苏俄逼上绝境,只有通过集体劳动耕作才能提高生产率、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保障物质供给安全。然而,战争结束后,这些制度并没有被调整,共耕制剥夺了农民自由支配粮食的权力,农民们的生活也每况愈下,整个农村社会都充斥着强烈的不满情绪。

1921 年3 月,列宁在农村建设问题上又有了新的思路,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应当根据农民的利益需求来制定农村政策,即坚持土地国有化,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农民自由耕种土地、自由支配劳动成果,允许自由贸易,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生活状态得到了极大改善。

(二)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政策

1920年底,苏俄的国内外战争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国内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列宁强调,余粮征集制是战争期间应对各方反对势力所采取的临时措施,广大农民响应号召支援战争,为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同时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5]。农民向国家提供了粮食,帮助苏俄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各种危机困难,但国家向农民支付的“换粮票据”并不完全具有购买功能,从某种意义上,余粮征集成了无偿捐赠。然而,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粮食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来源。在紧急情况下,除了农民的余粮被征集外,保存的口粮也被迫上交。既不能自由支配粮食,又不能等价换取工业品,在战争频发和物质资料严重匮乏的时期,农民对苏俄政府所制定的经济政策极度不满意,对工农联盟政策产生了怀疑。如果再不调整政策,再不恢复农村经济,苏俄必将失去广大人民群众,动摇工农联盟的地位。

1921 年3 月,为重新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列宁为核心的苏维埃政府迅速作出“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农民根据粮食税率上交粮食给国家,农民余下的粮食交给农民自己自由支配,比如用余粮和国家等价交换生活工业品,但所有的交换流通必须在国家的监督下完成且纳入社会生产核算的范围内。其中,粮食税率是在满足国家军队和城市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计算得出,为获取更多可支配的余粮换取工业品,农民们以粮食税率为最低生产标准,扩大播种面积,改良农具,以高亢的干劲和积极性致力于粮食增产增收,整个苏俄农村一度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粮食税制度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列宁等人将农民利益摆在关键位置的光辉典范,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还让农民看到了真正的“好处”。

(三)关于开展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繁荣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苏俄在开展经济建设过程所必须具备的环境需要。然而,当时苏俄的文盲率是极高的,新社会中依旧充斥着各种“旧思维”“旧文化”。列宁曾表示,不识字就会有流言蜚语,讹言惑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6]。新经济政策,就实施目标而言,是弥补苏俄“现实落后”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先进”之间差距的好策略。之所以“好”,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进步,因为它恰恰适合于一个最普通农民的水平,并没有对他们提出丝毫过高的要求。”[7]为了验证粮食税在农村的实用性和进一步展现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列宁不仅从物质层面上满足和重视农民的利益要求,还逐步从思想层面上改造农民的“小农经济”思维、抵御各种错误思潮、拨开各种错误认识的云雾,以便于缓解政治危机。总之,在新生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农民群众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力群体,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文化程度,是新经济政策能否发挥应有效用的重要环节。

列宁认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6]农村开展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开展“扫盲运动”。苏俄政府首先将“扫除文盲,普遍识字”运动上升到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其实施的法令,在农村基层成立扫盲特设委员会,开设扫盲班,并呼吁社会知识青年积极投入农村建设。注重培育更多的教师,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农民受教育、普遍识字仅是文化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列宁还十分重视文化载体的作用。为扩大农民的视野和提高政治觉悟,列宁提出创办农民报纸、期刊,在农村建设图书阅览室等主张,并对直接传递到农民手中的报纸做出了具体要求,既要坚持质量优先,又要通俗易懂。在电影文艺作品方面,应该更多展现农民群众的故事。此外,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是文化和教育经费的持续投入。列宁晚年时在《日记摘录》中指出,即使是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哪怕削减其他开支,也要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6]。

(四)关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

苏维埃政府在实施以征收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后,作为政策最大受益者的苏俄农民,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都因负担的减轻而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此外,新经济政策还允许城乡之间可以进行自由贸易和交换,旨在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换工业品,帮助私人工业、小作坊恢复生产和买卖。私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自由贸易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条件[8]。当时,苏俄尽管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但占优势地位的经济成分仍然是“小商品经济”。换言之,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必然会导致苏俄内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增长。对此,列宁的观点为,苏俄小资产阶级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成分的增长,这些都符合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且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共产党人不应该回避它们。

“将资本主义的发展努力地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即实施国家资本主义,通过无产阶级政府的政策去支持、干预和引导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列宁对国内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增长问题所主张的观点和态度。

“租让制”和“合作制”是列宁实施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两大典型办法。“租让制”有两种具体展开形式:其一,对内租让。苏俄政府同国内资本家签订租让合同,即在一定期限内,将国家无法长期维持的、无法高效率运作的国有企业租让出去,既通过增加社会工业产品、发展工业机器来提升社会整体经济实力,又通过国家引导和监督来改造小生产者。其二,对外租让。苏俄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条件,同国外资本家(例如:美国、英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签订租让合同,即在合同规定期内,将国内无力生产和经营的森林、油田、矿山等资源地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即使会让苏俄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他们可以把外部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进苏俄,从而能够促进苏俄经济发展,夯实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

所谓“合作制”,就是旧社会留下来的且运作得非常好的经济组织或工厂,过去是由资本家或其代理人负责经营的,现在仍然由原先的人员负责经营,但必须服从苏俄无产阶级政府的引导、干预和监督;复杂情况下,就是无论面对数以万计的小业主,还是数以百计的大组织、大工厂和联合生产者,他们的资本活动都必须在无产阶级政权的监督下进行运作、交易和计算。

三、列宁农村建设思想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启示

列宁农村建设思想是列宁对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伟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苏俄农村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其他国家的农村建设也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参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9]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新时代下,列宁农村建设思想不仅为我国“三农”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还为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启示。

(一)以组织振兴引领全面乡村振兴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农村建设是列宁农村建设思想的基本前提。列宁指出,农民群众只有同无产阶级结成联盟,才能摆脱城市资本、农村地主私有制的压迫[10]。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在于必须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列宁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事实证明,无产阶级开创的农村建设道路和制定的农村政策确实比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更适合农民,提供的利益也更加实惠。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巩固执政党在农民心中的核心地位,农村进入共产主义的理想才不会落空。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11]。在基层工作中,注重把握好提升组织力这一重点,建强基层党组织,选好基层领头羊,用好“三农”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第一,建强基层党组织,筑牢基层堡垒。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基层社会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党组织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堡垒站。要把农村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党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发挥党建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聚焦党建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统筹规划乡村振兴工作,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相互融合,同步发展[12]。第二,选好基层领头羊,强化责任担当。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都是农村基层社会的领头羊,尤其支部书记更是农村群众的“主心骨”“顶梁柱”。强化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测试工作,对成绩不合格者及时“补课充电”。支部书记应该强化自身的政治站位,始终坚守初心,牢记基层工作使命,用初心换民心、用担当换信任、用行动换支持。第三,用好“三农”人才,完善工作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充分发掘和培育本土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将传统乡贤和新乡贤纳入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发挥本土党员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和吸引社会人才投入农村基层,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大显身手。总之,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3]。

(二)以产业振兴助推农民共同富裕

列宁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深刻认识到,余粮征集制不但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还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作出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重大农业政策调整。当时的苏俄主要依靠小农经济来发展,这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个体经济直接抑制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列宁利用社会主义集体化原则帮助农民建立了多种农业生产组织,比如国营农场、共耕社等。列宁还向农业不断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帮助农民改良农具,建设农业实验站、示范田和牲畜农场,为农民提供优质种苗和人造肥料,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我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也应当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核心任务,致力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从而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14]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根本需求,从根本上就是带领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农民求富的根本方式就是发展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实现脱贫和巩固脱贫的根本之策。第一,以城乡融合促进三产融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城乡资源流动不顺畅、城乡体制机制融合等壁垒,打通各种要素向乡村转移的路子,以城乡自由、平等交易激发农村市场活力,发展城乡连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型业态产业。第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立足本土乡村特色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培育特色产业,以“特色”为核心突出自然特色、人文特色、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等,推动产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15]。第三,发展“园”或“区”产业集聚地[16]。除发展本土特色产业之外,还要以更多地域、政策优势吸引外资下乡建厂,从而吸收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同时要注重集聚地产业和本土特色产业的结合,充分利用园区资源,打造“产业+生态+旅游+服务”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以创新驱动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服务,推动农村三产在质量和效益方面的整体提高。第四,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良好的乡村产业环境要同时具备财政金融支持、土地保障政策和人才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注入乡村,关键在于投资保障,因此需要优化金融服务机制。创新、探索多样土地供给方式,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乡村产业。完善乡村创新创业各项支持政策,吸引各类产业实力派、管理精英、大学生下乡助农,以人才振兴支持乡村振兴[17]。

(三)以文化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列宁在《论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工作》文章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报纸被资产阶级包装成欺骗和愚弄民众的工具,现在要改造报纸成为开启农民阶级觉悟的工具,教导农民在没有资本家和地主的社会中应当如何生活。加之苏俄当时的文盲人数较多,许多农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原则都是模糊的[5]。列宁通过创办可供农民阅读的报纸和出版物来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各种积极向上的、展现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电影、文艺作品来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激发农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我国也是在落后的国情下开展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既要盯紧物质层面的建设,又要重视农民精神文明的提升。在全面乡村振兴过程中,任何一方面的振兴都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18]。文化振兴厚植良好的“乡风、家风、民风”,既能凝心聚力,又能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第一,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充分利用村委、社区的宣讲报告厅,定期组织党的先进理论宣讲会,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教育,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崇德向善融入农民的血液里。挖掘农民周边模范和典型,弘扬本土真善美事迹,向全社会传播正能量。第二,开发和利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艰苦奋斗”等孕育于农民实践[19]。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乡村的思想道德观念、人文精神来教化民众。开发和保护乡村的物质文化遗产,将各种名人故居、代表建筑和历史遗迹利用起来,借助自然地理优势,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各种传统技艺推陈出新,融入市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第三,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乡村倾斜,打造乡村图书角、历史馆、文化广场和健身馆,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现乡村网络、数字全覆盖,推动智能家居、智能养老进乡村。优化乡村生活环境,美各种自然、人工景观,打造清洁美丽的乡村。第四,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陈规陋习是阻碍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有效的最大“软石头”。反对各种“大操大办”,遏制各种“人情消费”“盲目攀比”风气,治理乡村社会“黄赌毒”,破除封建迷信,加强农民法治观念和科学精神教育[20]。制定符合本村实情的村规民约,约束乡村社会的各种不良行为。落实村内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红白喜事简化,以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四)以粮食安全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粮食不仅是人民维持生计的最基本的物资,同时也是保证工业正常生产的最基本的原料。苏俄内战争爆发后,在国内经济封锁的情况下,列宁深刻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以征集余粮的方式将粮食供给牢牢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保证了军粮的稳定供应,为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列宁在战后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过程中,集中力量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粮食产收,因为粮食安全也是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现代社会中,粮食安全是掌握各种发展主动权的最基本的前提。如今各种国际危机一触即发,粮食和工业原料基本来源于农村,作为种粮大国,我国只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才能在各种突发事件中转危为安。保证粮食安全问题,就是保证国内百姓吃饭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18]第一,实施藏粮于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以科技提高粮食的质量与数量。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是巨大的。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改良粮食品种,培育能够借助各种地理自然优势实现增产的优质种子,既提高种粮面积,又提高粮食的数量与质量[21]。优化农机农具,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全面机械化,解决“种得慢,收得慢,耗劳力”问题。第二,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现阶段,我国种粮主力主要集中在55 岁以上。种粮人将会越来越少,主要因为农民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要想吸引更多的种粮人,应当落实惠农政策,延长粮食产业链,打造更多粮食加工产品种类投入市场,增加粮食收益。发展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辅助农民做好田间管理,完善粮食生产、营销和物流等方面的配套服务。第三,落实藏粮于地。耕地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关键,在于保护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实现抛荒地清零,确保18亿亩耕地名副其实,不论什么样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都不能与“粮地”争地。坚持绿色种粮,坚持秸秆还田,整治传统的施肥方式,防治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要以生态保护的方式对待耕地保护。第四,时刻倡导节约粮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22]在全社会中营造“节粮”氛围,培养节约习惯,反对奢侈浪费,开展“光盘行动”。节粮也要从娃娃抓起,让节粮止损的道理融入家庭文化、校园文化。

四、结语

列宁农村建设思想虽诞生于20世纪初期,但其中的基本观点和措施是当年落后的苏俄有效解决农村矛盾问题的法宝,对百年后的中国开展脱贫和巩固脱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新时代下,我国应当继续深入探索和挖掘列宁开展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理论和经验,同时广泛调研农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寻找列宁农村建设思想和我国“三农”工作的契合点,从而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路。由于列宁农村建设思想是苏俄特殊时期的产物,加上我国农民农村问题更具复杂性,想要找到二者更多的结合点,还需要今后的学者进一步深化对列宁农村建设思想的思考与解读。

猜你喜欢

苏俄列宁农民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信与疑:鲁迅如何看苏俄
另一种“以俄为师”:民国基督徒苏俄观的转变(1918—1937)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