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策略

2023-04-22王志刚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吉林博物馆数字化

王志刚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吉林省于2022年7月通过了《吉林省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方案》。我们应结合吉林西部具体情况,贯彻落实好上述两个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地开展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工作,加快文化机构馆藏资源数字化,充分发挥域内高校的引领作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通过政产学研协作努力提升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的数字化水平。

一、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文献数字化是保护文化的重要途径

文化资源数字化有助于区域文化研究。数字化载体、数字化检索文本有利于提升区域文化历史研究水平,这就需要提升古籍文本、历史文化文献数字化水平,便利研究者获取和检索。通过将文化资源数字化为元数据,使后续的开发者、利用者更加便捷获取。吉林西部志书数量不多,但即使如此,研究者也较难获取相关资料。文献原件抄本、印本,因数量较少、价值过高而难以获取,相关资料的影印本、复印本也仍然难以获得,这也使得地方研究者对于一些简单而重要的事实缺乏深入研究。以清末洮南知府数量这样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为例,王树楠等编纂的《奉天通志》曾误将张凤台、孙自镕著录为宣统年间的洮南府知府,[1]受此影响,所有吉林西部各志书甚至政府网站皆采用此观点。实际上,如果研究者能够方便获取当地档案馆档案、辽宁省档案馆档案、《盛京时报》《吉长日报》等当时的文档、报刊记载,则此谬误很容易被发现。在区域史研究中,地方研究者受资料获取渠道和馆藏资源限制,对于一些较为常见的文献往往难以获取,这也使得地方文史研究受到了资料匮乏的影响。因此,如果要保护好区域文化,就需要更好地保存、利用文化文献,数字化是较为适宜的方法。“优质传统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2]而只有便于获取、利用才会真正帮助研究者、受众发挥创造性。

(二)旅游资源数字化是文旅发展的有力保障

经济发达、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旅游资源数字化水平也较高。旅游资源的文化表达方式、共同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文化消费场景创新以及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都是旅游资源数字化的重点方向。[3]丰富而完整的元数据库,能够起到辅助创新的作用。建设完善的旅游资源数字化资源库,一方面能使文旅业者更好地、更便捷地获取研发所需的元素和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运用其进行二次开发,运用相关元素和素材创造供给端产品。数量众多的旅游景区、展览区域、文物展品如果仅仅依靠实体空间的呈现,其受众和观赏感受就会受到较大的限制。知名景点、展览、展品的精品数字化产品不仅会吸引更多观众关注相关内容,还有利于文旅业者研发出更多将区域文旅资源串联起来的旅游路线和产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短视频、微视频、直播和社交媒体都能有效吸引观众流量,促进新型文旅产品的推陈出新。

(三)数字化手段更有利于文化传承

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两种。物质资源中的建筑、遗址、石刻、壁画、艺术品、文献、街区、村镇、景观等历经岁月的洗礼,不断被环境改变样貌,因此,在信息化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有必要将相关资源采用先进的摄影、摄像、扫描等技术保存起来。相关信息的保存使人们能够更安全、便利地对其观赏、阅读、二次创作,而不会因上述活动而损坏相关资源。在非物质资源方面,通过访谈、摄制、录制等方式将相关口头传说、艺术形式、风俗、礼仪、技艺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全过程保存起来,可以使相关传承、记述的内容永久保存。通过系统地记录、整理相关资源,构建较为全面的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库,将更好地为文化传承服务,更全面完整地保护和传承吉林西部文化。

二、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保护和数字化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些学者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数字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但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术关注度等因素的影响,吉林西部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整理研究和数字化尚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与邻近区域的地方文化的研究水平相比,吉林西部文化研究明显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这种状态直接体现在文化机构的展陈手段方面。吉林省西部共有各类博物馆15家,其中,二级博物馆1家、三级博物馆1 家。在这些博物馆中,即使是二级博物馆,其主体展陈内容已有10 余年未更新,在声、光、电等方面设备陈旧,缺乏较为先进的全息成像、虚拟仿真、音视频播放等手段;一些县市博物馆地处闹市区,其展陈面积较为狭小,展示手段较为落后,在基本硬件方面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吉林西部以辽金文化、红色文化为主要特色,相关时期特色文化的展品甚至无法将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布展,更不要说以生动、有机的故事性展览将其魅力充分展示,讲好相关故事了。

吉林西部文化不仅展示手段缺少数字化手段,其馆藏资源也缺少人员、资金、设备等实施数字化信息采集。除博物馆外,西部的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在其馆藏资料、图书的数字化水平方面都有待提高。相关机构购置的专业数据库数量不多,几乎没有自建的可供使用的数据库。馆藏的档案文献、文本文献的数字化水平亟待提升。

吉林西部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发现、保护和传承成为近年来文化界的新现象。相关传承项目、传承人的数量愈来愈多。仅白城市的各级非遗项目就有200 余项,其中包括大量的技艺、艺术、工艺、文艺、医学等类型的项目。科尔沁博舞、科尔沁民间音乐、乌力格尔说书等都是具有本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项目的大幅度增加不相称的是有关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都未能实现正相关。相关资讯、信息的数字化程度也较其他省份有一定的差距,根据李晓斌在对各省份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信息呈现方面的调查研究可知,[4]吉林西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有待提升。区域研究者、机构在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采集、整理方面也缺乏系统性的计划规划。

三、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路径

(一)博物馆等文化机构资源数字化发挥牵引作用

文旅产业、文博机构本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但吉林西部的相关产业和机构普遍受制于资金、理念,无法打造与其丰富内容相称的呈现形式,这一状况集中表现为吉林西部的文博设施在内容和展陈数字化方面均处于较为落后状态。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对相关机构的馆藏进行数字化。馆藏资源未必都能通过实体方式展陈、使用,对其资源数字化有利于受众、研究者、创作者近距离观察、研究其文化内涵。内容的数字化和便利获取将有利于引导创作者、市场主体关注本地文化,进而通过二次开发产生热门文化IP,创造更多更好的文旅产业资源。

在展陈数字化方面,为了增强展示的观赏性与参与性,应增加项目资金投入,提升博物馆展陈的数字化水平。现场考察调研发现,吉林西部各县市博物馆均已建成博物馆物理空间,无需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白城市博物馆、通榆县博物馆、大安市博物馆均已建成场馆主体建筑。其中,白城市博物馆预留空间已建成10 年,主要由于缺乏展览陈设相关资金,使得博物馆已10余年未更新旧展览空间。一方面是建成的场馆长期闲置,另一方面是博物馆多件重要文物只能保存于库房。应通过增加博物馆展陈数字化设施的投入,以数字化手段使文物活起来。在博物馆改造、升级时,除运用视频、纪录片片段的展示外,还应利用数字展示技术结合传统的展示内容为游客提供全新的展示效果,同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文物场景,让游客置身于虚拟场景中,深刻感知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要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加强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经典文化资源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能够推进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和文物、文博场馆的宣传,还可以活化历史文化资源,使其生动化地贴近观众,有的文化资源还能为影视产业提供原创资源与创作空间。

(二)域内高校发挥引领作用

吉林西部区域的高校较少,而域外高校的学者由于学术关注度面向的问题,未能投入相关研究,这也限制了相关研究水平的提升。为了克服这种研究不充分不平衡的状况,有必要不断提升数字化研究和实践的层次和水平,形成与其文化重要性相称的系列研究成果或数据平台。

目前,高校研究人员的潜力还远未发挥,高校研究人员具备的知识底蕴尚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科学、技术研究和运用的前沿高地,具有天然的智力优势,应起到引领区域发展、沟通融通产业的作用,尤其是在资源整理、元数据库的构建方面,应发挥高校的重要作用。相关部门、机构可以通过设置文化研究专项基金的方式委托相关研究人员从纯粹学理的角度将相关脉络厘清。然后,再通过系列项目做好元文化、文化资源库等内容的研发,构建好吉林西部文化的较为完善的元数据库。尤其是在供给侧的吉林西部文化遗产标本库建设、吉林西部文化基因库建设和吉林西部文化素材库建设方面,高校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而在需求侧的数字化文化体验园和文化体验馆建设中,高校人员也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域内高校现有不少与文化旅游资源相关、相近的专业、学科(如,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以及“吉林西部区域文化保护与开发”省级特色交叉学科)。在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方面,相关专业、学科的人员在求学中开阔了视野,在数字化资源的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因此,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实施,应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学科人员的知识优势、技能优势,相关高校应在做好人才培养的同时,通过校地合作或校企合作的方式,积极为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发展服务。

(三)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改革以适应时代、社会需求。在其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有待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积极统筹和引导。政府有必要通过指引改革或政校联动的方式促进高校转型发展。由于现代产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行业间的知识鸿沟逐渐加深,各专业、学科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不同领域的专家“隔行如隔山”,对彼此的专业领域学习不够、探索不足,导致相互之间融合困难。而多年来困扰企业与人才供给方——高校的深度合作也仍然存在继续深化的空间。政、校、企三方互动,能够推动学科发展,使其不断产生新的交叉学科,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学科内在发展要求就是不断产出新的知识内容、建构全面的知识体系。应发挥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引导高校与企业合作进行数字化应用研究。通过提倡、引领产学研协作,产生新的交叉学科,进而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应用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数字化有助于在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此外,各地区在发挥自身资源禀赋,数字化开发区域名片、IP,推广区域特色文化时也需要政府统筹指导,引导各地差异化发展,避免邻近区域之间互相攻讦。目前,各地文化IP定位尚存在混乱和纷争,不利于相关文化的自身发展及旅游开发融合。例如,松原、白城、大安、乾安等地纷纷通过著书立说、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新闻媒体报道、沉浸式展演等方式争夺对某特色文化的话语权。我们认为,应由政府文旅部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管理机构牵头,协调省内文史学者加强合作交流。在构建上述资源库、元数据库的同时,对各地特色文化发展给予指导,使争夺所谓某文化核心区的做法偃旗息鼓,要更具有科学性、包容性和兼容性,避免互相争夺,多层次、多角度合力不断推进吉林省文化事业振兴发展。

在东北全面振兴中,文化发展繁荣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是我省乃至东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的重要手段就是实施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相关部门、机构在通力合作完成这一任务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需要增量资金、政策的支持。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智慧化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使文化文献、旅游资源更好地保护、保存,为研究者、业者开展相关研究、研发优质文旅产品提供更加便利的支持。这些研究成果和文旅产品能够更好地保护好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区域经济新业态,对东北全面振兴发挥较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吉林博物馆数字化
13.吉林卷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吉林卷
博物馆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吉林卷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露天博物馆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