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及形象建构
——以大学生“特种兵式旅行”为例

2023-04-22唐羽琴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0期
关键词:特种兵热词表演者

唐羽琴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2023年3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而青年是我国网民的主要使用主体。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12月, 10~39岁的网民群体占总体的48.1%,而20~39岁网民占总体的33.8%[1]。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生活。

互联网的发展也逐渐影响了传播方式与传播内容。部分意见领袖或网民根据特定情境创作出新的词汇,并因其幽默风趣、形式丰富等,受到其他网民的模仿与追捧,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成为网络热词。根据李博文等人的定义,网络热词是指主要流传于网络,被赋予特定时代和语言环境意义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新兴词汇[2]。网络热词集中体现了一段时间内网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社会观念,以及对于生活的感悟与表达等。网络热词涵盖各个方面,成为网络文化的表征,被网民群体尤其是青年在网络空间及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2023年3月底,“特种兵式旅行”走红网络,4月中旬其网络热度值达到顶峰。当下,有关“特种兵式旅行”的关注度仍然非常高。特种兵式旅行通常指旅行者计划用最少的时间游览打卡最多景点的旅行方式。具有时间紧、景点多、花费低等特点。

当前,网络热词成为年轻网民自我表达与自我呈现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以网络热词“特种兵式旅行”为例,从拟剧理论视角出发,以25名大学生群体为访谈对象开展深度访谈,以期了解大学生群体在社交平台上的自我表达与自我呈现,并探索拟剧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扩展与发展。

1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1 拟剧理论研究综述

拟剧理论是美国学者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中提出的。戈夫曼在书中提到,社会成员即演员,社会交往场所即演员表演的“剧场”。当前,社交媒体平台便是网民展演的“剧场”之一,而“剧场”存在“台前”和“幕后”两个重要的场所。戈夫曼认为,个人在社会中的台前表演与其对自身的形象设定密切相关,个体通过对剧本、演员、剧组等的管理行为,通过幕后规划和台前表演赋予自身社会行为以价值,从而塑造自身的社会印象,这一过程类似于戏剧表演模拟演出行为,即媒介场所中的“拟剧”行为[3]。

在网络空间中,社交平台、网络热词等都成为用户“展演”的新方式。据此,本文以“特种兵式旅行”这一特定网络热词为切入口,聚焦于大学生群体如何运用网络热词在社交平台进行展演,探寻新媒体为青年网民赋权背景之下的网络展演机制,以期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引导、推动网络文明建设提供必要支撑。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2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3名为男性,12名为女性,7名来自中部地区高校,10名来自西部地区高校,8名来自东部地区高校。访谈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保护访谈对象的隐私,本文将访谈对象进行随机编码,编号为A1—A25。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自2023年5月至6月期间对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整理形成25份文本信息。访谈内容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是对“特种兵式旅行”的基本理解;二是访谈对象自身社交网络平台发布情况;三是访谈对象社交平台内容发布的心理动因。

2 自我展演:社会土壤与媒介环境

2.1 “特种兵式旅行”诞生环境

网络热词是依托相关社会事件、新闻话题或社会现象,具备一定民众关注度和社会热度的网络浓缩语言[4],它能够折射特定时期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某种人生态度、社会心理、集体情感和时代精神[5]。为探寻“特种兵式旅行”这一词如何出现并逐渐在网络上大规模扩散,需溯源其诞生环境。通过深度访谈及观察发现,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人们旅游的欲望被进一步激发,却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无法满足自身的旅行欲望,只能利用周末等时间进行快节奏的旅行,进而产生“特种兵式旅行”。

此外,智能手机的高覆盖率与使用率提升了各类社交软件的活跃度,并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也在网络热词的传播中发挥了强大的助推作用。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发布的《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22》数据[6]显示,2022年20~39岁短视频使用用户占比为39.1%。短视频社交平台为“特种兵式旅行”的出现及快速发展提供了媒介环境,巨大的用户数推动及算法推荐催生了“特种兵式旅行”的发展。

“特种兵式旅行”也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于探索的渴望。在模式化、固定化的日常生活之中,年轻人需要生活场景的变换及对于未知的探索来进行“自我补偿”。“特种兵式旅行”在社交平台上的走红也使其从网络空间蔓延到了生活空间:网络热词引发网民的“从众心理”,并在生活空间中予以尝试或是运用其进行展演。

2.2 社交平台:舞台场景上的展演

现如今,各类社交平台不仅是大学生群体记录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更是其进行展演、自我呈现及传播的舞台。

2.2.1 表演的前台

当表演者处于前台时,他会努力通过“表演”来强调某一方面,以塑造特定形象。表演者也会重视“舞台设置”和“个人前台”两部分在展演中的作用。“舞台设置”包含背景、灯光等内容,帮助表演者更好地进行展演。访谈发现,25位受访者在目的地选择中,22位表示自己会去网红景点或是网红打卡点进行打卡拍照。网红景点及打卡点成为一个舞台,表演者期望在“网红地点”打卡能为自身带来固定的流量。受访者通过有意识地选择舞台设置而实现在舞台上表演,最终呈现其理想化的媒介形象。

个人前台包含个人的外貌、妆容等内容。表演者会保持自己的个人前台设置和表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且符合社会大众的普遍认知,以满足社交媒体平台受众的心理欲求。例如,问及“您喜欢快节奏的旅游还是慢节奏的旅游呢?”时,85%的受访者均偏向于慢节奏旅行,并表示在“特种兵式旅行”一词出现之前未有过此类旅行方式。但在此类词汇出现之后,受访者均有“特种兵式旅行”经历。受访者运用当前热词“特种兵式旅行”作为其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内容的标签及标题,通过拼图或是文字的形式展现自身旅行景点之多、效率之高,符合受众对于“特种兵式旅行”的理解,满足了受众的心理欲求,进而使其产生身份认同感。旅行者通过文字、图片等符号化载体进一步确立、塑造个人的形象——走在网络前沿的“潮流人士”,并以此形象作为自身社会交往的形象。

2.2.2 表演的后台

后台的精心设计与前台塑造的精致形象共同构建完整的“舞台”。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自我呈现中,人们所建构的自我形象与现实中的自我形象存在落差。那些可能与自身欲营造的形象有所出入的内容,会被个体竭力隐于“后台”,即表演者确信不会被观众突然闯入的地方[7]。如访谈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实际旅行经历与“特种兵式旅行”的特征有所差异,但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时,都会带上“特种兵式旅行”的标签。受访者在前台表演时运用“特种兵式旅行”一类标签以寻求认同感与获得关注的满足感,但在后台中,表演者将并不符合“特种兵式旅行”特征的旅行隐藏了起来。

在后台中,表演者需要接受一切可能存在的落差。而这种落差感会进一步导致焦虑感的产生。最初投射到情境中的自我,以及与之相关的期望,则成为接下来在相互作用中发生的事情的基本前提[8]。访谈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在发布旅行图文时会对图片及文字进行处理,包括拼图、人像处理等。受访者通过各种方式,追求自我呈现更为完美。但受访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我形象呈现困难。例如,A7(访谈时间:2023年5月15日)只会拼图,所以当评论区有人质疑时,A7会难受,但很快会调整好自身情绪。A23(访谈时间:2023年6月18日)由于花费了比A7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处理图文,其落差感与焦虑感更大。A3(访谈时间;2023年5月7日)表示:“有人在我的评论区底下说‘这P的跟你自己完全不像了’。然后我就会考虑删除这条朋友圈,陷入容貌焦虑。”表演者塑造的理想形象若被受众打破,其在该平台的自我呈现机会就会减少,但由于表演者内心对于理想形象的追求一直存在,为了避免受众打破其前台的展演,揭露其后台形象,表演者就会开始寻找消解落差感及焦虑感的方式。

一些用户倾向于追求务实安全的自我呈现,其形象呈现行为回归理性。部分受访者会减少自身的出镜频率,而更多选择发布景色或美食。由此可见,在遭受落差与焦虑时,用户会寻求安全、务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在此基础之上再加以呈现,如运用“特种兵式旅行”的标签及景色图片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

此外,部分用户会通过更换平台的方式展演。例如,A3在朋友圈被评论“这P的跟你自己完全不像了”之后,会考虑更换其他平台发布。其表示:“我自己P图我很开心,那既然朋友圈人都认识我,那我就到一个大家都不认识我的平台去发,比如小红书啊之类的。”用户会通过在不同平台根据不同的受众塑造不同形象的方式来塑造其理想形象,进而保护自我。各种自我保护机制,其实都是由理想型展演向理性展演转变,是社交媒体用户面对自我呈现危机与困境时所采取的策略。

3 大学生群体自我呈现的困境

3.1 迷失于真实与虚拟之间:自我与理想形象边界模糊

在“特种兵式旅行”这一热词的表达与呈现之中,所有受访者几乎都未意识到自我形象与理想形象塑造之间的差距,而是已经将其理想形象融入自我形象之中。此外,当被受众揭露其真实形象与理想形象之间存在差距时,部分受访者会选择更换平台而非回归理性的方式。以上情况表明,受访者在表演中已经模糊了自我形象和理想形象,迷失于真实与虚拟之间。当表演者频繁地进行角色转换或是长时间沉浸于理想化形象呈现之中时,其自我认知会产生偏差甚至混乱,进而导致其在不得不面对真实形象时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

3.2 利用热词展演:自我展演的趋利性

访谈中,受访者都受到了“特种兵式旅行”这一网络热词的影响。用户会将其当作自身展演的一部分,将自己包装成一个“潮人”,以获得认同感与满足感。一些用户过于追逐热点而过度包装自己,平台为了盈利也会选择大力推送,在此基础上,用户的自我呈现逐渐偏离社交初心,朝着虚假化的趋势发展。例如,A5会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发布带有相关标签的旅行照片,在社交平台中通过“晒”或“秀”的行为展演,寻求认同感与满足感,但长此以往会很容易迷失自我。

4 结语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曾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特种兵式旅行”内容的大学生群体开展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群体如何以网络热词为工具在社交平台上进行自我展演和形象塑造。通过访谈发现,在社交媒体时代,用户会不停地根据展演的情况进行自我呈现行为的更改,在自我展演和呈现中会形成自我保护与柔性抵抗机制。而在“后台”中,却又深受焦虑、疲劳等负面情绪的困扰。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首先,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时间有限,故研究样本较少。其次,本文未从表演框架、梅罗维茨的中台及侧台等方面开展深入论述。日后研究可以从以上层面出发研究网络热词对于大学生群体自我呈现的作用及影响。

猜你喜欢

特种兵热词表演者
热词
热词
热词
热词
少年特种兵
少年特种兵
少年特种兵
妙猜两数
特种兵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