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元培德育思想对新时代学校育人工作的启示

2023-04-22

教育评论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五育蔡元培道德教育

孙 馨

1912年,蔡元培在《对新教育之意见》中以教育总长的身份阐述了其具有现代性的国民教育主张,从破与立两个方面审视和反思了国家的教育现状,并于之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其教育理念。其中,蔡元培融合了古今中外的德育观,同时结合时代需求,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育观念。他倡导通过道德教育推动改造国民性,以培育共和公民,改变社会风气,进而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蔡元培的德育思想不仅有利于摆脱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推动新的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还为当时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得到真正的发展。蔡元培的德育思想是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体系,对当前学校育人工作的建设和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新时代学校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任务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一、蔡元培的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蔡元培的德育思想蕴含于他对国民教育的设想之中。蔡元培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为出发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观念,并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坚”,来唤醒国民意识、造就国民素质。他在回答当时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育人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多种举措并将其付诸于教育实践,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以教育为桥梁,造就完全人格

蔡元培受康德二元论观点的影响,认为“世界有二方面,如一纸之有表里,一为现象,一为实体”[1]。现象世界包括一切自然和社会中现实存在的事物,是人可以通过经验进行把握的,但有限且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实体世界则通向更深层次的精神维度,它埋藏于表象之后,是一种不可捉摸的直观范畴,悬置于现象世界之上。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并不是相冲突的,而是世界的两个方面,人要通过事物的表象,由外而内地认识事物本质,最终获得超越现世的精神满足、实现人的终极追求;这一结果的达成,则要建立在克服意识和观念上的差别、摆脱物质欲望的基础上。蔡元培将教育视为从“现象世界”到“实体世界”的桥梁,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2]。他尤其重视德育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道德观念寓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以实现“中坚”或“中心”的功用。

“完全人格”是内容和方法,更是目标,它包含多重意义上的“完全”。其一,是通过“五育并举”实现个人的全方位发展,不仅注重教育内容的全面性,还强调多重教育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以及协调并举,意在提升国民的综合能力。其二,是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双向培育,“盖群性与个性的发展,相反而适以相成,是今日完全人格,亦即新教育之标准也”[3],意在培养个人对于家族、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德性。其三,是个人身心的协调发展,主张强健体魄和修养德性并重,以实现个人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平衡性,这也是根据人的成长需求所制定的教育原则。其四,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完全发展,即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改革和进步。蔡元培在各个维度上都将道德的涵养融入教育过程之中,并将个人发展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出德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在蔡元培看来,“完全人格”的形成既是个人通向更高层次的必然途径,也是国家摆脱困境的必要条件,德育也据此具有两个向度的重要作用。个人道德修养的形成需要经历各方面的学习和社会实践,逐渐做到个人选择不被功利和欲望所左右,当所有国民都具有这种德性之后,就会形成一种社会向心力,这不仅利于社会弊病的拔除,更是整个国家迈向复兴和富强的基础和支撑。可见,蔡元培将个人的教育和培养放置在十分紧要的地位,还格外关注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这固然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相关联,但也由此充分显示出其思想的前瞻性。蔡元培的国民教育设想和德育观念与前人相比,更加重视中西文化的比较和共融,并将国家的整体发展置于宏大的视野之中,具有极大的科学性与进步性。

(二)五育并举,道德为本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培养“完全之人物”的是王国维,他以西方哲学的方法论来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认为全面的人才必须先经过“三育并行”的教育到达“真善美”的境界,获得智力、情感、意志等精神能力,而后加上身体的训练,完成各方面的综合发展。蔡元培在王国维教育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将其视为造就“完全人格”的重要方式,并亲自参与到各类教育实践之中。所谓“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育以及世界观教育,“并举”则强调这五方面的教育不可偏废。“五育并举”涵盖了一个人从成长到成才的过程,更是培育“健全人格”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五育并举”是理解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关键,它涉及人的世界观改造,更强调以人的综合性实践来实现对传统和自身的超越,这集中体现在五育的具体安排之中。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旨在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磨炼人的意志,在实现“全民皆兵”的基础上抵御外来侵略者、对抗军阀特权。体育承担着强健体魄、健全身心的职责,也事关民族独立和国家安危,是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基础。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不仅要授予人文化科学知识,还要给予其一定的职业训练,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它与军国民教育一道为“急务”,因为国家之间的竞争在于财力和人力,而当时的中国虽地大物博,却积贫积弱,没有立于世界的资本,只有强兵富国才能够摆脱困境,完成民族复兴的第一步。公民道德并存于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既有功利目的,也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因此公民道德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维度,与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共同“隶属于政治之教育”。美育和世界观教育这两种“超轶政治之教育”则是个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载体,用以最终获得从现象世界到实体世界的超越精神。

蔡元培用形象的比喻将五种教育集于人的身体,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教育体系,揭示了这五种教育自成一体的辩证关系。而“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4],蔡元培将德育视为培养完全人格的根本,进一步规定了德育在五育之中的“中坚”地位。蔡元培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即使他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过人的智力,那也只会助力其作恶;并且,道德的丧失也不能使人完成“大事业”,进而与外国相抗衡。可以说,如果没有道德对个人进行约束,个人的行为则对社会毫无益处,其行为结果甚至阻碍社会发展。因此,国家必须要重视道德教育,保证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能够有正确的方向指引,使整个社会形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的价值导向。蔡元培将道德教育视为五育之本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三)以教育实践砥砺德行

德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完全人格的核心,德育也应贯穿人的成长过程,并落实在教育实践之中。蔡元培从“五育”的关系出发,提出德育的实现必须要借助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以体育、智育、美育等共同增进人的品德修养。具体而言,健全的身体是形成完全人格的生理基础,人通过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形成坚韧的品质、促成个人的和谐发展;人在完成“知”的积累的同时,通过相应的训练逐渐使其形成严密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个人的辨别能力、开拓实践视野;蔡元培在探讨美育时提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5],足以说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蔡元培认为德育必须要注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提出:“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6]一方面,教育者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另一方面,则是教育者能够做到“自省”和“自制”,要全面了解自己、反思自身的缺点,控制自己的欲望,由此提高个人修养。教育者更应当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蔡元培提出“教员者,学生之模范也”[7],尤其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他还意识到校内环境和校外生活对德育的影响,如校舍建筑、器具形式、学生成绩等,这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审美,更为美育和德育提供了外在可能性。蔡元培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校内到校外为道德教育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实现体系,而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在实践之上。

蔡元培修订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和《大学令》,规定了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宗旨以及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等。蔡元培在初等小学就开设“修身”等课程,以打造国民道德的基础,并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逐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深耕学术、钻研学问的同时,不忘“造成健全国民”的初衷,从德、智、体、美等各方面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就任校长期间,校内成立了各类社团,包含哲学、音乐、书法、体育等领域,其中,蔡元培作为发起人组织了“进德会”,并号召教师、职工和学生积极加入。进德会旨在通过遵守戒律来摒弃陋习,进而起到“绳己”“谢人”“止谤”的作用,以提高个人道德品质,改良社会风气。可见,蔡元培十分重视在实践中砥砺德行,以“多措并举”丰富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从而激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热情和主动性。

二、蔡元培德育思想的特点

蔡元培的德育思想以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复兴为出发点,意在培育健全的共和国民。他将中国传统道德与西方文化道德相融合,既易于国人接受,也表达了使西方教育思想“为我所用”的愿望。蔡元培以明确的政治目的和开放包容的心态构建了具有全面性和层次性的德育体系。

(一)政治性:挽救国家危亡,培育共和国民

蔡元培的德育思想是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提出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将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于没有建立先进的政治体制,必须要以“兴民权,开民智”来转变国家的衰败局势。要解决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生存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从而造就一个强盛的国家,除了在物质建设方面要具有坚实的基础,还要建立起先进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形式,并于精神文化层面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辛亥革命使得旧道德土崩瓦解,适应社会变迁的新道德却尚未形成,蔡元培希望通过道德教育消除封建残余思想的束缚,唤醒国民的社会意识,改变社会风气。

可见,要使国家从内忧外患中解脱出来,不仅需要全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在财力上赢得国际竞争,而且要通过国民性的改造为国家输送大量的人才;并且,“如果没有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根本转型,中国社会的民主共和难以实现”[8],经过新的道德教育的国民更易于接受共和思想,利于国家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完善。蔡元培坚信国民道德水平的提高能够为社会变革和发展寻求到真正的出路,使国家在生死存亡之际转危为安,同时为民族复兴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国民素质的提高不仅依托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要具备先进的价值观念,因此,实现国家长足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教育,国民教育的重点则在于德育。

蔡元培深刻认识到旧教育的弊端和旧伦理文化对人的禁锢,希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能够为社会带来活力,以实现道德救国,培育共和人才。蔡元培提倡的道德教育涉及个人与国家两个维度,提升了德育思想的理论深度,还为新德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赋予道德文化以爱国主义内涵,使德育真正成为国家振兴、培育新人的重要途径和工具。蔡元培并不执着于一时之改变,也没有奢求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而是追求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国民的长久觉醒,将目光置于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命运。蔡元培的德育观念成为中国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其家国情怀也是我国育人工作需秉承的经验和传统。

(二)开放性:融合中西文化,实现德育转型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学习经过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转变,这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是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精神表达,文化道德上的时代革新对于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古国更是十分艰难的。当时的中国处于“传统”与“现代”的社会分野,蔡元培想要实现的是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转型,从根本上来说,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改革满足的是政治转变之下的文化需要。他不仅从西方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确证了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将中西方的教育理念相融合,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蔡元培基于对中国文化心理的透彻理解,将中国古代儒家的言论赋予了人道主义因素,用“义”“恕”“仁”等理念诠释了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使其德育思想能够更好地传播并为国民所接纳。不同于前人对西方思想的“比附”,蔡元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适当融合西方先进道德文化,形成了一种较为科学的学习模式。理想人格的形成必须要摒弃传统道德中不符合共和体制的部分,如儒家思想中的“忠君”内容等,蔡元培将这些思想进行了剔除和改造,实现了中西文化的中和。蔡元培还十分重视公德与私德的关系,在提倡“舍己为群”的同时,反对盲目为社会献身,重视个人的利益实现,将公与私的关系设定在了一个合适的范畴之中,体现了其对中西方思想的深刻学习和灵活运用。

因此,蔡元培对中西文化道德的融合,是基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道德思想的充分把握之上的,同时结合了对中西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考察,既坚持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和道德基础,又以西方先进的道德思想为养料,使中国的道德教育观念焕然一新,加快了中西文化融合的进程。蔡元培以开放、民主的心态,推动了中国德育事业的现代性发展,并以挽救国家危亡为目标,以培育完全人格为支点,以融会中西德育思想为途径,将中国的德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发展过程也是中庸思想在个人理论构建和观念转变上发生作用的结果,进一步体现了蔡元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三)层次性和全面性:丰富的道德教育体系

蔡元培的德育思想“立于现象世界,而有事于实体世界”[9],作为两个世界的联结点,道德需要引导人们既不回避现实,也不要贪恋名利,而是要到达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纯追求至高境界,而是强调两个世界之间的和谐作用,即在现象世界基础上实现实体世界的超越。可见,蔡元培提倡的道德教育是带有层次性的,并具体体现在其教育实践之中。如上文所述对小学到大学德育课程的规定和划分,以及对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宗旨的界定等,这也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的具体实施。建构具有鲜明层次性的教育内容和体系有利于判断个人在不同成长历程中确立怎样的道德目标、受到何种道德教育,既有利于为其打下良好的道德素养,也为个人形成完善、健全的人格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满足个人精神需要的基础上,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蔡元培主张的道德教育所包含的主体、内容和方法是全方位的,其教育结果不仅关乎个人发展,而且与社会的整体塑造息息相关。道德教育包括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主体,且每一主体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实践。一是倡导“修己”,即自我教育,个人通过对自身道德的不断修养,摒弃负面情绪,在实践中获得品质素养;二是提出“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10],重视家庭对人的初始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对人的启蒙作用和终身影响;三是重视学校教育,除规定的德育课程,蔡元培还将研究学问和培养人格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关注分数高低的同时树立社会理想,使其能够分辨善恶、关注国家命运;四是将学校之外的社会教育视为德育的重要途径,认识到社会大环境对个人的熏陶。蔡元培将各社会主体广泛联系起来,并对其进行分工,确保个人能够在其成长过程中接受到相应的道德教育,以完成培育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

蔡元培在强调五育并举时,还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他着力推动教育内容的改革,不再固守传统的教材和刻板的教育形式,也不强迫学生学习保守和陈腐的封建道德,而是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给予学生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摆脱了传统道德教育的藩篱。这说明,学校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养成缜密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增强其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破旧教育方式的强制性;并且,智育、美育和体育协同作用的发挥更有利于个人知、情、意的相互促进,这也是传统教育模式所不具备的。可以说,蔡元培的德育思想以其系统化的理论和全面的教育实践,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教育形态的变革。

三、蔡元培德育思想对新时代学校育人工作的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家发展、社会状况、人文环境等与蔡元培所处的时代有着很大的差异,但蔡元培的德育思想及其实践与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仍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新时代的学校育人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新人的责任和使命,推动五育并举、坚持三全育人,使学校的育人工作真正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之中。

(一)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

蔡元培将德育置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并认为德育是个人通向实体世界、社会获得更好发展的必要途径,足以说明道德教育在个人成长和国家进步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国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肯定了道德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并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学校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关键平台。学校作为培育新时代人才的主力军,必须遵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定性,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在育人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为社会成员打下与社会主义相一致的思想基础和道德素养,进而推动时代新人的培养进程,实现立德树人。

学校的育人工作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回答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学校要尊重并承袭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和基本经验,在教育过程中将意识形态内容和育人任务相融合,使人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对各种矛盾,在良性的社会关系中不断追求自身的完善,进而于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最终在党的领导之下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任务。其次,要坚持德育为先,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引导人们形成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用价值引领达到培根铸魂的目的,并将这一过程纳入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最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根据社会要求和个人需要来塑造人和发展人,将育人成果惠及社会建设的全领域,最终由人民共享。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学校育人工作,能够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等精准传递给学生,在助力国家培育时代新人、锻造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可见,学校的育人工作不仅承担了培养个人某一人生阶段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的重任,还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所在。因此,学校育人工作要把握社会历史的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以破解和应对人在道德形成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在市场经济下加强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牵引作用,使其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同时遵守现代公民道德,明辨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提升道德认知,追求道德领域上的个人发展以及社会领域上的全面发展。

(二)推动五育融合,实现全面发展

党执政以来各历史时期的育人要求和育人目标,是依托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党的中心任务,根据国情、社会现实以及人的身心发展特征而形成的一种结构体系,其构筑过程对于社会和个人现实要求的满足愈发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育人特色和优势。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质的规定,彰显了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证明了党和政府对促进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切实关心。在国家推动深化改革、国家治理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应抓住开展育人工作的关键时机,以优质的内容和资源为切入点,推动育人工作系统化、一体化建设,最终完成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这也是实现个人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的五育融合与蔡元培的教育观念有着一定的沟通和关联,如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安排、教育指向的超越性和预见性等;五育融合也具有新的时代和社会内涵,并集中体现在教育方向和宗旨上,即培育马克思主义语境下全面发展的人,同时赋予其与当下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总体要求和阶段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为方向引领,推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和彼此渗透,坚持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注重学生在知、情、意、行上的结构性表现。以“五育融合”的综合性教育培育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这也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意义所在。因此,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融入到各学科、各方面的教育过程之中,实现传授知识和道德塑造并重、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兼顾,这样才能在更好的现实基础上造就新时代人才,同时满足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期许和向往。

学校的五育融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发挥教育的整体价值,还要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一致性,力争将教育成果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这就需要学校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将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和理念贯穿至全部的教育活动中去。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将道德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同时重视美育,优化教育环境,构建学生的审美人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使其寻求到真正的精神归宿,摆脱发展困境;重视对网络阵地的占领,推动育人的现代化建设和观念更新,实现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以应对数字化和信息化高度发达带来的信息压迫、数字鸿沟等发展风险,引领学生走出“小圈子”融入“大圈子”,提高其适应能力。可见,学校的育人工作要运用完整的理念体系和先进的实践手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输送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思维和现代能力的人才。

(三)坚持协同育人,发挥教育合力

育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系统,关涉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等关系,具有社会性的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需求和特征,并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和关系的制约,因此,必须坚持“协同育人”,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较之于其他教育主体,学校能够按照相关方针和政策对学生施加更为系统、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育,这也是学校育人工作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因此,学校育人工作要以把握时代新人中的“新”为前提,即新人在历史新阶段中的新的历史使命和担当,明晰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育人实践要解决基于社会主义矛盾之上现代生活方式和人的发展之间的现存问题,实现人的理性和感性的和谐统一,使个人在良好的物质条件、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过程中走向完善。

学校的育人工作对人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影响,要在协同育人中促成社会各界合力的形成,建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育人体系,强调思想道德在教育全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推动育人工作的整体性建设。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要立足社会发展方向,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基础,重视其尊严和需要,平衡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推动人的实践本质的实现和自我完善,使其在思想道德维度上更具自觉性与主动性,从而获得自身的提升,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对社会矛盾造成的部分失衡,在良性的社会关系中不断追求进步。在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育队伍的评估和考核,强调师德师风建设,转变刻板的育人观念和思维,接纳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将文化育人的理念真正融入教育实践之中,实现教育的普遍性和超越性的统一,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育人工作要在保持学校教育独立性的基础上,与家庭、社会组织等主体进行联动,发挥育人的主动性,推动各教育主体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充分耦合和相互补充,促进学生在追求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秉持共同的育人目标,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共享教育资源,共建预防机制,共同应对突发情况;明确权责边界,各司其职,保证“不缺位”“不掉线”。育人工作是一个整体系统,学校必须要找准定位、积极配合,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育人。

四、结语

蔡元培的德育思想及其实践具有科学性和现代性,为新时代的学校育人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借鉴和教育经验。学校的育人工作在进行理论创新时,必须要注重理论的现实化,将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育理念充分渗入到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去,使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成为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倾向和选择。同时,重视人的灵活性和能动性,考虑人的行为模式选择和社会心理,认识到主客观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探讨如何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中促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进步和深入发展,巩固人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力量。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实干才能的建设主体,“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11]。培育在知识、技能、思想、态度的全面进步和发展的时代新人,离不开学校育人工作的支撑,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劲力量。

猜你喜欢

五育蔡元培道德教育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