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逻辑进路

2023-04-22

教育评论 2023年11期
关键词:知识性思政课统一

叶 鑫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1]这是对思政课教学规律的深刻认识,更是对思政课建设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思政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导向和知识内容,具有价值性和知识性的双重属性。学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有着本体论上的学理依据、方法论上的基本策略、实践论上的具体路径,这是思政课实现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到价值信仰转化的现实要求。

一、学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学理依据

价值性和知识性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统一是由思政课本身特性决定的,有着本体论上的学理依据。

(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相互融通

价值和知识分属于应然的意义世界和实然的经验世界,经验世界的客观真理蕴含着意义世界的认同和信仰,意义世界的价值指涉生成于经验世界的知识载体。人们既按照经验世界的真理尺度来认识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又从自身需求出发,根据意义世界的价值尺度来改造客观对象。知识和价值统一于主体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之中,彼此之间相互融通。一方面,知识的生成嵌入价值,蕴含价值属性。作为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知识的生成过程本身就是主体意志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认识主体内在的心理状态,信念会随认识主体的自身状态和所处环境发生改变,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包含主体的非理性因素。知识的生成也离不开人的精神活动,需要主体对客体进行内在感知和理解加工。因此,知识的要素既包含客观性又包含主观性,知识的生成过程是主观意志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过程,也必然具有价值性因素。另一方面,价值的生成依托知识,蕴含知识属性。价值是主体的主观意志活动,也是主体对客体做出价值判断的依据,包括对客观事物的作用、意义和选择的评价关系。价值虽具有主观性,但其生成离不开一定社会生活实践和历史条件的客观基础,即使是人们出于主观选择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意志难以形成统一的评判标准,也能在客观实践经验中找到相应支撑。因此,价值的生成不能完全脱离知识的客观因素制约,也就必然蕴含知识的属性。

(二)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特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校思政课的知识内容和价值导向同时存在,通过知识传递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是学校思政课的目标旨归。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是由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既是博大精深的科学真理,又是无产阶级的价值信仰,本身就蕴含着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一方面,价值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性。作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代表无产阶级的价值立场和政治倾向,以其为教育内容和指导思想的学校思政课也必然具有相同的价值倾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校思政课在被赋予鲜明价值性的同时,必然成为培育学生政治信仰的重要根据。另一方面,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本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学校思政课正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知识理论的传授,将价值观念寓于其中,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因而,学校思政课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也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三)教育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

教育实践本身具有价值性和知识性,任何成功的教育都必然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实践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3]这更加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不仅在“教书”,还在于“育人”。一方面,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属性在于知识性,这是“教书”目的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任何教育都包含着使教育对象通过认知、记忆、理解的理性因素获得某种特定的知识或技能;任何课程也都必然包含着特定的知识性内容,学校思政课正是要通过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内容,实现“教书”的目的。另一方面,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在于价值性,这是“育人”目的得以实现的根本要求。“育人”离不开知识的传授,更离不开价值的引领。“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4]脱离价值性的教育是不存在的,任何教育都包含着通过知识传递培养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意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背后的价值意义。教育是对人的培养的实践活动,是价值性和知识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偏废任何一方都无法铸就成功的教育。

(四)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思政课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诉求决定了学校思政课必须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作为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校思政课肩负着为中国共产党培养接班人的使命与责任,既要注重知识传授,使学生领悟真理、掌握本领;又要强调价值引领,使学生站稳立场、凝聚人心。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诉求通过思政课主渠道实现知识传递。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用历史事实证明:要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伟大复兴的中国道路,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学校思政课要在讲述百年大党的奋斗史中筑牢学生的历史记忆,引导学生的历史认知,唤醒学生的历史自信,让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理论魅力,在历史规律和理论成果的洗礼中领悟党的初心和使命。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诉求通过思政课主渠道实现价值引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学校思政课成为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抵御西方价值渗透的主要阵地。学校思政课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引导学生凝聚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传承精神血脉和政治品格,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诉求,既离不开思政课的知识传递,也离不开思政课的价值引领,正是两者的统一铸就了百年大党的辉煌成就。

二、学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基本方法

学校思政课中的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有着方法论上的基本策略,既要回应意识形态领域的国家诉求,也要把握人的主体需求,离不开具体可行的思路方法。

(一)以理服人的基础

以理服人强调通过彻底性的理论知识承载和生成价值观念,是学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前提基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一方面,彻底性的理论知识支撑着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是学校思政课的生存之基。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理性力量,才能认知和理解彻底性的理论知识,进而领悟理论知识背后的价值内涵,才能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蕴含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本身就是对真理的追求,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这不仅体现了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的真理尺度和揭示本质的课程旨趣,而且是思政课“说服人”和“掌握群众”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彻底性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彻底性的教学过程,使得思政课“讲道理”具有彻底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6]只有把“道理”讲彻底,学校思政课才能通过以理服人的方法增强说服力和感召力,引导学生对“道理”背后的价值内涵产生共鸣和认同,让学生在追求“真知”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引导,达到以知引信、以学弘道的效果。

(二)以情感人的媒介

以情感人强调利用情感力量培育和催化理性认知向价值认同转化,是实现知识内容和价值观念有机融合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思政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媒介桥梁。思政课的知识性提供了对价值内容的逻辑解释,从理性认知到价值认同的转化离不开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媒介条件,情感是催生转化的内在动因。以情感人使学校思政课成为一种有温度的教育,是诉诸于感性和经验的教育过程,唤醒学生对培育的价值观念的情感共鸣,使其感动并认同相应的价值观念。相对于以理服人而言,以情感人更强调寓理于情、情理相融。学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知识传授需要情感的媒介效应,才能成为稳定的教学行为特质,学生的价值观念也需要情境化的氛围才能产生共鸣和认同,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史料资源开辟第二课堂,增进师生主体的情感互动,使认知和情感相融合,进而产生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学校思政课只有发挥情感的催化作用,借助情感媒介营造氛围、连接师生,思政课教师才能通过以情感人的方式提升亲和力、感染力,用真心和真情打动学生,使学生在价值引领的过程中实现知情相融,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

(三)以文化人的熏染

以文化人强调文化对教育内容的滋养,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将客观存在的文化转化为人的主观精神,进而影响人的价值观念,是融合学校思政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重要方式。文化之所以能“化人”并融合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原因在于文化的内容是知识,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性质,都是由其内含的价值观决定、表征。”[7]文化具有涵养德行、滋润心灵的作用,以文化人使思政课成为一种无形的隐性教育,使教育内容蕴藏于文化现象之中,借助文化载体融合价值性和知识性,在无形之中熏染学生的价值观念。以文化人更强调寓教于文的过程,通过营造有感染力的文化环境实现对学生的价值感化,进而通过先进文化的影响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转化,最后将外在的感性认识内化为人的主观精神和力量。学校思政课只有借助文化的载体,通过以文化人的方法增强熏陶力和影响力,才能用环境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实现从理论认知到价值认同的转化,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实践育人的保障

实践育人强调实践在知识向价值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实践环节,将内在的理性认知和价值认同外化为具体的实际行为,进而提升和筑牢人的价值信仰,这是落实学校思政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重要保障。思政课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以实践为源头,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两者统一于具体的实践育人过程。实践贯穿于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全过程,实践的精神和方法使思政课成为一种具体的实践教育,实践育人通过实践将学生的理论认知、情感意志和价值信仰外化为现实的行动,在实践的检验中筑牢学生的价值观念。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实践都为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提供可能。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伟大实践过程,思政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知识传授和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也是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完成的。实践育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强调实践的作用,既要在教育中实践,运用实践经验进行知识讲授和价值引领,使学生在实践式教学中接受教育;又要在实践中教育,通过课外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价值的坚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学校思政课只有以实践育人的方法增强具体性和现实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使之在具体的实践中筑牢理论知识和价值信仰的统一,达到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效果。

三、学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现实路径

学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现实之路,在于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之中,这有着实践论上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话语、教学机制、教学主体出发,将学校思政课上升到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度,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一)丰富价值观引导的知识载体

知识承载和生成价值,价值引导的实现离不开知识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学校思政课要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丰富价值观引导的知识载体。学校思政课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倾向,服务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诉求,其价值性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取决于知识内容的选择和设置。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内容以中国故事为切入点,充分挖掘中国元素的知识内容,为思政课的价值观引导提供丰富的知识载体。中国故事包含的传统文化典故、历史文化故事、先进人物事迹,既是思政课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史实和知识素材,也是思政课价值引领作用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托。传统文化典故是前人经验和知识的总结,蕴含着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价值理念;历史文化故事是包括“四史”在内的中华民族屈辱史和复兴史的故事,演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实践,证明了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既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经验,也蕴含着重要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的家国情怀和价值信念;先进人物事迹是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广大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展现了人民群众脚踏实地、勤劳奋进的先进榜样,铸就了理想信念的精神丰碑,既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提供了丰富的事实榜样,也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认同和时代责任感。

(二)转化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

思政课教学话语是表达和传播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知识传递和价值引导的重要方式。学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需要在教学话语上从知识话语向价值话语转化,发掘思政课知识话语背后的价值内涵,实现话语陈述意义与话语价值意义的统一,增强思政课的话语解释力和感染力。知识话语向价值话语转化,要改变单一的理论灌输和表象式的知识陈述,避免照本宣科和浅显说教,通过真情实感的融入,展现思政课话语的理论和价值魅力,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从而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导。马克思主义话语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决定着思政课教学话语的知识性和价值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拥有话语权,原因不在于它的本本有多厚、理论有多么深奥,而在于它敏锐把握了社会脉搏,紧紧抓住了时代主题”[8]。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教学内容的思政课,拥有统一性的教材体系和文本性、理论性的教材话语,要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思政课也需要从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透彻理解教学内容,熟练掌握主流话语和生活话语,将文本性、抽象性的教材话语转化为生活化、通俗化的教学话语,通过语言魅力和话语表达深入浅出地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总之,只有转化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才能发挥话语表达的艺术和魅力,在话语传播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三)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学生的价值塑造以丰富的知识载体为基础,这离不开思政课与其他各类课程的有机协同,合力育人。在教学机制上,学校应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益”[9]。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内容都包含价值教育和知识教育,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也直接表现为价值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统一。价值教育引导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服务价值教育,思政课更强调价值教育,通过价值引导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课程思政则更侧重专业知识,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理念,实现对学生的价值感染。在现实教学中,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具有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功能,只是由于内容和性质的差异使其各有优势,只有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为此,学校应在思政课教学中促进其他课程的知识学习,在其他课程的知识传授中加深对思政课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认同,避免思政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各说各话的局面,化解彼此之间的对立与鸿沟,进而实现协同育人。学校思政课只有在价值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协同育人过程中,才能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只有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才能在同向同行中为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提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平台。

(四)发挥教师主体力量

作为连接着受众和马克思主义的关键纽带,思政课教师是帮助学生认知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引路人。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力量,通过自身的政治情怀和学识修养引导学生认知、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既做学生的“经师”,更做学生的“人师”。一方面,要发挥“经师”的作用,用深厚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认同,增强教学实践的理论解释力和思想说服力。思政课教师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成果丰富自身的理论功底,做到真学和真懂马克思主义,进而真正引导学生真知和真信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发挥“人师”的作用,通过政治情怀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政课教师要用坚定的政治情怀和价值信仰打动和引领学生,让有信仰的教师引导学生的信仰。作为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历史重任的教育主体,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10]。思政课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力量,既做“经师”又为“人师”,才能让思政课在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换过程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猜你喜欢

知识性思政课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统一数量再比较
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知识性与素养性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
谜中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