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激励与保护企业家精神的路径研究

2023-04-22冯少卫闭青青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年21期
关键词:试验区营商企业家

冯少卫 闭青青

(1.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2.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一、激励与保护企业家精神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激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较为丰富,例如有学者从宏观环境的角度出发,强调要营造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社会、市场、制度政策等环境[1]。也有学者从研发投入角度实证检验了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认为同群效应显著影响企业的创新决策,并正向激励企业研发投入,从而证明企业创新行为会受到外在环境的激励[2]。还有学者从企业家个人层面指出要加强高等教育中对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3]。此外,一些学者还研究了国企中企业家精神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指出要健全国有企业的选拔机制、容错机制及监督机制等[4]。

广西关于企业家精神激励与保护的研究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制度建设。在宏观制度建设方面,广西的政策倾向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为主,以保护和激励中小企业管理者迸发企业家精神,推动广泛地创新创业为目标和方向。然而,陆铭等人却认为改善企业和企业家发展的外部环境,应减少政府干预给企业造成的负担,方能有效激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5]。在组织治理研究方面,梁运文和曾刚军建立了企业家学习精神与持久竞争优势间的假设模型,认为广西企业家个体学习精神、团队学习精神和组织学习精神,对广西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显著的积极驱动效应[6]。在个人发展方面,广西开展了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有益实践。例如,北海市每年积极选送青年企业家到知名高校及发达地区开展培训学习,甚至到政府部门挂职[7]。完善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和企业家市场的竞争机制,也是提高企业家精神的激励手段之一[8]。

综上所述,关于企业家精神建设的研究颇为丰富,但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具体背景下,有关企业家精神激励和保护的研究较少,值得学界加以关注。

二、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企业家精神发展现状分析

(一)广西企业家精神发展特点

企业家精神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的多方面影响,表现出空间聚集性、区域差异性、政治指向性、历史演进性等特点[9]。广西地处边疆、多民族杂居、海岸线较长,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也使其企业家精神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例如,桂商精神传承创新所生发出来的“宽厚质朴”“勇敢开放”“和谐包容”等精神品质。

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刚好集中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精神发展的典型特点。自贸试验区在划定的区域内集中了大量的优质企业和创新制度,企业家精神能够在其间集中体现,实现空间聚集性;不同的自贸试验区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区域差异性;自贸试验区不同的发展定位和功能,使企业家精神受到不同政治指向的引导;自贸试验区的企业家精神能够迅速发展,还经受当地故有商业文化的熏陶。

(二)广西企业家精神发展现存问题

企业家精神发展速度跟不上当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一是广西的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尚不足以支撑创新溢出效应对广西全域的经济、社会发挥作用。二是广西创新创业的历史悠久,但是尚未在全社会形成浓厚氛围。三是广西靠海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广西企业家精神尚未在与北部湾及东南亚国家的商贸合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广西的营商政策存在“时滞”现象,还需进一步优化。

(三)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对发挥企业家精神提出的新要求

研究证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效应能够有效提升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对当地的经济增长效率、经济增长稳定性等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0]。2023年第一季度,广西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区万分之五的面积,新设外资企业占新设企业数不足百分之一的比重,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55.1亿元,占全区39.05%;实际引进外资2.98亿美元,占全区63.4%[11]。可以看出,自贸试验区在广西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就要求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核心,积极谋求区域内协同创新,尽可能地提高创新在广西区内的溢出效率,实现协同创新的空间效应和外部作用最大化。而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的区域协同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来激发。通过大力保护和激励企业家精神,形成浓郁的企业家精神社会文化氛围,借助区域内高度活跃的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作用,让具有长远目光、强大勇气、法律底线、勤奋好学精神、勇于担当品质的企业家不断涌现。

三、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广西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与保护逻辑

(一)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激励逻辑

1.实施企业家精神的多维度创新

近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都有了长足发展。2022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完成实施120项国家改革试点任务,累计形成104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其中有全国首创性制度创新成果39项,并在广西区内复制推广[12]。在科技创新方面,以南宁片区为例,2022年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1家、广西新型研发机构2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2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家[13]。这些成果为广西企业家精神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多维度支撑。

2.坚持对外开放激励企业家精神发展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增加要素禀赋的流动性,进而提高区域内知识溢出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使企业能够及时反应创新需求和资本投入,提高市场竞争,激励企业家精神发展[14]。对外开放能够通过示范效应、知识溢出以及需求拉动等方式有效驱动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价值。对外开放能够正向调节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发展,促进企业自主创新[15]。2022年,广西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区万分之五的面积,新设外资企业占新设企业数不足百分之一的比重,实现了全区使用外资、外贸进出口额的57%和42%。全球化市场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入驻,有力地激励了企业家精神。

(二)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保护逻辑

企业家精神的保护逻辑是要确保相关影响因素能够保持正向有效的变化,而非逆向发展或者是过度发展。

1.社会文化是企业家精神发育的“孵化室”

企业的外部依赖性,不仅对区域政治经济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也需要多样化社会文化带来的正向溢出。城市吸纳与融合外来劳动力的能力是提高其创新活力重要标志。当然,如果社会文化过于多元,有可能会削弱社会信任关系,导致难以形成较统一的企业家精神[16]。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够在较小的地域里集中国内外贸易资源,文化多样性显著,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酝酿和激发。

2.制度供给是知识溢出的“促进剂”

企业家成长、企业家精神发展都离不开制度供给。完善的制度环境下,企业家精神的知识溢出效应逐渐凸显,进一步推进产业聚集,形成良性循环[17]。制度的制定与出台对企业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并对企业家精神产生间接影响。例如,环境保护制度的出台,迫使企业家精神提高创新质量,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则推动企业家精神同时提高创新数量和质量[18]。地方政府的管制思维和法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制度环境的优劣,也较大程度地影企业家精神的溢出效应。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并进行复制推广,实现以点带面的制度创新溢出,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制度优化。

四、激励与保护企业家精神的路径

一是提升产业集群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区域内创新辐射。整合广西创新资源,通过鼓励企业创新、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攻关项目、加大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等方式,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同时,激励企业增加对高附加值产品技术的投入,着力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构建支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支撑体系,提高服务行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打造涉及会计、创业、环境、法律、融资信用及电子商务等多领域的立体的知识溢出服务平台。

二是强化对外开放,开展区域合作,有效降低要素流动成本。充分利用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战略新布局,与国内外区域开展合作,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协同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拓展与东盟国家的国际陆海贸易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的跨境贸易、物流、金融和劳务等多方位合作。

三是持续弘扬新桂商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社会文化氛围。新桂商精神是广西本地商业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的精神状态。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与新桂商精神融合,通过弘扬具有企业家精神内核的新桂商精神,在广西社会各界中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能够使企业家精神更活跃,有效启迪和传承广西商业脉络,塑造更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提高企业在自贸试验区的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辐射链条中的贡献度。一方面,可以在社会上开展新桂商代表性人物的评选,按照不同的企业体量进行分类分行业评选,确保能够覆盖全面,办成年度盛会,提升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在高校设立研究新桂商精神的产业学院或者创新创业学院,从青年学生抓起,将企业家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有效弱化“时滞”效应,构建风清气正、自由和谐的营商环境。要“引进来”,加强对其他自贸试验区先进营商政策制度的学习,第一时间引进经过验证的科学的营商环境制度,并不断加以优化,形成符合广西实际的营商政策,并持续贯彻执行,避免政策引入“时滞”的问题。要“做总结”,不断总结提炼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创新性营商政策,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制度模板。再有,要强化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在整个广西范围内的复制推广,充分发挥营商制度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在广西的政策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试验区营商企业家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18个自贸试验区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