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资本配置效率分析

2023-04-22王昊东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年21期
关键词:资本国有企业改革

王昊东

(扬州市城建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2)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我国始终坚持探索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战略举措,并始终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持续将国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

(一)初步探索阶段(1978年-1984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下,传统国有企业也开始进行初步的改革探索。1979年,我国政府正式推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经营方式,将生产责任制逐步引入国有企业;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尝试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实行市场调节机制。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经营机制方面,还没有涉及国有企业的根本性问题[1]。

(二)展开阶段(1985年-1993年)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全面展开阶段。1985年,我国政府创新提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目标,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式进入深层次阶段。随后,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产权改革,推动股份制企业发展和兼并收购等措施的实施,助力国有企业迈向市场化,使其逐渐转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三)深推进阶段(1994年-2002年)

在纵深推进阶段,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更深的层次,涉及的问题也更加复杂。1994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公司法》,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同时,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推动大量的国有企业面向现代化的全面转型。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审计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快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2]。

(四)现代化转型阶段(2003年至今)

自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现代化转型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国有企业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2003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随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审计制度建设,加强对国有企业的重组和兼并收购,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进程。

二、国有企业资本配置的现状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打造了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的主体框架,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和协调性。通过这些努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构建了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国有企业资本配置的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国有企业以其稳健的经营和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资本配置规模不断扩大。据国资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国有企业资本总额已达到150万亿元,其中,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就超过50万亿元。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展示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也进一步支持了其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持续投入[3]。

(二)国有企业资本配置的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其资本配置的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等手段,国有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益和竞争力。2021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3万亿元,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已经超过1万亿元,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国有企业在资本配置上的高效性[4]。

(三)国有企业资本配置的结构不断优化

在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高度重视下,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等有效手段,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据国资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国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有效减少了同质化竞争,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5]。

(四)国有企业资本配置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其资本配置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积极开展跨国投资、跨国并购等活动,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和资源渠道。2021年,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国有企业在国际资本配置上的积极态势[5]。

(五)国有企业资本配置受到严格监管

国有企业资本配置受到国资委等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这些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国有企业的融资行为和投资活动,确保其符合国家战略和发展方向。这种监管既可以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维护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

三、国有企业资本配置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

(一)国有企业资本配置存在的问题

1.资本结构不合理,债务风险高

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资本结构单一、债务融资比例较高的问题。这种资本结构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甚至可能导致破产[6]。

2.资本效率低,投资回报率低

部分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导致投资项目成功率不高,资本效率低下。此外,一些国有企业还存在重复投资、过度扩张等问题,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投资回报率不高。

3.资本流动不畅,流动性风险高

由于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机制不够灵活,加上部分企业资产质量不高,导致资本流动性较差。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资本流动风险,甚至可能引发企业破产的风险[7]。

4.资本监管不到位,违规操作风险高

部分国有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导致违规操作问题频发。例如,企业可能存在隐瞒债务、虚报资产等问题,这些违规操作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也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了严重的风险。

5.资本收益分配不公平,员工福利不足

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资本收益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企业利润分配大多流向股东和管理层,员工福利不足。这不仅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也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8]。

(二)影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配置的因素

1.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是影响国有企业资本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方式、政策环境、税收政策等都会对企业的资本配置产生影响。例如,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对特定行业的支持政策等都会对企业的资本配置产生影响。

2.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也是影响国有企业资本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应对竞争挑战。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资本配置,提高投资回报率[9]。

3.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是影响国有企业资本配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治理结构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决策机制和运营效率。如果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决策不透明等,就会对企业的资本配置产生不良影响。

4.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国有企业资本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例如,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可能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市场前景;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影响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成本;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影响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销售情况等。这些外部环境因素都会对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产生较大影响[9]。

四、提高国有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资本结构,降低债务风险

优化资本结构是国有企业降低债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首先,国有企业可以积极调整资本结构,通过发行股票、优先股等方式降低债务融资比例,进而增加股权融资比例,达到降低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的目的。其次,国有企业可以建立有效的债务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财务风险。最后,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可转债、优先股等创新型融资工具,提高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和收益性,进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提高投资决策科学性,提升投资回报率

在投资决策方面,国有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10]。这可以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投资回报率。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减少投资损失。此外,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购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样可以积极地探索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如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三)加强资本流动性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

在资本流动性管理方面,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资本流动性管理。例如,国有企业可以建立现金流预测和分析体系,及时掌握现金流情况;持续优化内部资产结构,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质量和流动性;再如,国有企业应当开展多元化经营,开拓创新,增加业务种类和拓宽收入来源。同时,国有企业应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的流动性风险。此外,国有企业还可以积极探索新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和策略,如流动性管理基金、资产证券化等。

(四)加强监管力度,减少违规操作风险

在监管方面,首先,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合规管理体系。同时,国有企业应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树立企业形象和声誉。其次,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对企业的资本配置进行独立审计和监督,以减少违规操作风险。另外,国有企业可以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和制度,如监管科技(RegTech)的应用等。

(五)完善收益分配制度,提高员工福利水平

在收益分配方面,首先,国有企业应该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福利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分红计划等方式,增强国有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其次,国有企业可以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向社会公众披露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信息,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此外,国有企业可以在收益分配方面积极探索新的制度和政策,如双重上市、员工持股计划等,从而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各主体已经充分意识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并积极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国有资本的配置模式。这不仅有利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实施,也有利于国民生活水平、国民产业结构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本文探讨了一系列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以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内部管理能力,推进国有资本的合理配置,帮助国有企业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探索更多创新发展可能的有效策略,希望以国有企业的自身发展带动产业的强大,为国民经济的转型发展构建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资本国有企业改革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改革之路
资本策局变
改革备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改革创新(二)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