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运行情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研究
2023-04-22谢涛锋刘惠文
谢涛锋,刘惠文
(1.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00;2.东华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一、引言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运用新兴媒体推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信息科技高度融合,构建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需求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平台。[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信、QQ、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已经逐步成为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中,微信是大学生使用范围较广、应用较多的新媒体软件,从微信公众平台中获取时事新闻、生活资讯、学习资料等信息,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信息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大学生在使用微信开展社交活动和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容易受到多元信息的冲击,影响自身价值观的塑造。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因其用户黏性强、传播速度快、贴近学生等优势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发挥着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当大力推进平台和内容建设,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高校辅导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路径。[3]
近年来,众多高校辅导员开设微信公众平台,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例如,大连海事大学曲建武开设的“仍然在路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开设的“南航徐川”,郑州大学运营的“高校辅导员在线”等。这些公众平台的粉丝量、推文阅读量、点赞量均较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但是,也有大量高校辅导员个人或集体开设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管理较差,基本处于停滞或瘫痪的状态。已有研究基于学生反馈,对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性评价。[4]本研究则进一步探寻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以及基本的受众反馈,包括运营主体、推文内容、传播影响力等要素。通过调查和分析,揭示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探索利用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为高校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提升网络育人实效提供参考。
二、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及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本研究收集了全国115个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分析其运营团队、面向群体、推文频率等关键信息,反映全国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整体运营情况。其中,特别关注“南航徐川”“辅导员娘亲”“朱子微言”“鑫巴同学”等20个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记录这20个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这一年内的详细运营情况,通过人工编码统计,分析其运行情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状况。
(一)运行情况
整体而言,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类型丰富,受众广泛,但运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不足。
数据分析显示,当前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开设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辅导员个人开设的账号,如“南航徐川”“朱子微言”“景夜思”等,约占总数的72.4%,是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开设类型;二是以高校官方名义开设的账号,如“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在线”等,约占总数的17.7%;三是部分辅导员团队共同开设的账号,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在线”等,约占总数的7.8%。还有部分公众平台是由机构、企业等其他主体开设的,这部分占比很小。
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设置的目的和受众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面向大学生群体。这类平台通常会聚焦大学生工作的某一方面或者多个方面,通过发布与大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引领等方面相关的内容,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二是面向辅导员群体。这类平台旨在为广大辅导员提供沟通交流的渠道和空间,主要内容为展示工作成果、分享工作经验等,以期提高辅导员的素质能力。例如,“高校辅导员在线”主要分享辅导员工作案例、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经验等,是这类面向辅导员群体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典型。三是兼顾大学生和辅导员等多个群体。此类微信公众平台既发布大学生相关内容,也发布辅导员相关内容,是一个综合类的平台。例如,“新时代 新青年 新担当”发布的主要内容囊括了大学生思想引领、辅导员科研工作交流、企业招聘信息等。
账号的运营能力参差不齐,差异明显。大部分能够做到内容更新活跃且粉丝数量较多的微信公众平台,基本上拥有一支较为完善的运营团队。例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面向全国招募优秀辅导员来运营账号,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团队成员遴选、管理、培育制度。而大部分运营出现困难的账号则多由辅导员个人进行运营管理。由于辅导员个人能力与时间有限,这类账号的更新速度通常较慢,内容水平较不稳定,甚至有部分账号仅仅在开设前期有更新,之后便长期停更。可见,若想建设一个具有较高关注度和影响力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通常需要一支高效的运营管理团队作为支持。
(二)内容分析
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特色明显,主题丰富,形式多样,原创内容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本研究统计了20个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在一年间发布的9758篇文章,发现推送内容涉及辅导员培训科研、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教育资讯、生活服务等多个方面。
从内容主题来看,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发布校园生活(约31.2%)、辅导员工作(约26.7%)、思想教育(约18.5%)、心理健康教育(约13.2%)等内容。例如,“高校辅导员联盟”“高校辅导员在线”“新时代 新青年 新担当”等账号发布了大量校园生活和辅导员工作相关的内容,其中,辅导员工作相关的内容多为工作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相关微信公众平台会对外征集大量的典型优秀工作案例和工作经验,与广大辅导员进行分享研讨。
从信息来源来看,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内容的来源各有不同,主要为信息转发(约33.4%)、原创内容(约24.6%)和投稿(约21.2%)。首先,信息转发的内容较多,这些内容共同打造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聚集平台,部分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收集大量网络优秀内容推送给读者,让读者节省大量精力,快速获取相关信息。其次,原创内容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辅导员越来越重视微信推送的内容的原创性,努力构建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平台。最后,投稿内容丰富使得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成为辅导员工作交流的开放平台。交流工作经验是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一个重要作用,许多辅导员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并获取更多相关信息,这能够推动辅导员群体的能力提升,提供工作创新的思路。
从推文类型来看,辅导员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即时性、互动性、广泛性等优势,使用了图文、视频、直播等多种推送形式。图文并茂是微信公众平台推文的最大特点,纯文字推文在全部推文中仅占6.7%,大部分内容搭配了相应图片,增强了文章的可阅读性,提高了读者的停留时间。此外,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辅导员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短视频作品或进行直播。20个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中,所有平台均发布过短视频,9个平台开展过直播活动。
(三)传播与教育效果
推文主题、推送形式等对阅读量和点赞数有着较大影响。不同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间的传播和影响效果差距显著。大部分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一般仅在辅导员所带大学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在其他地方产生的影响一般较小。而本研究选取的20个具有较广泛影响力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本身粉丝量巨大,文章的阅读量也较大。以“南航徐川”为例,其发布的《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文被300多个微信账号转载,单日阅读量超过200万。因此,专门分析这20个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主题文章,共725篇,具体统计文章主题、类型、阅读量、点赞量,并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学生对相关推文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分析文章的传播与教育效果。
研究结果发现,在推文主题方面,不同主题内容受到学生关注的程度明显不同,学生对校园生活服务和新闻资讯的关注度较高,对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关注度明显较低。在推送形式方面,视频动画的浏览量、转发率和点赞数普遍偏高,其次是图片新闻,纯文字内容的各项数据明显偏低。在时间节点方面,相较于日常发布的内容,在重要节假日推送的内容一般拥有更高的关注度。因此,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工作若想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和推文形式,并以学生感兴趣和容易接收的方式进行呈现。
三、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化建设思路
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将课堂教育延伸到网络空间,把教育和谈心的场所从线下的教室、宿舍拓展至线上。这种全覆盖的交流,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更多学生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甚至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浸润,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一)优化传播策略
第一,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微信公众平台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所具备的优势。微信公众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因此,辅导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开展形势与政策分析,构建信息化平台,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即时地将党的理论和政策、学校各项通知和任务等重要信息进行发布,以简单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
第二,辅导员要积极尝试各类内容的输出形式。如通过图片、漫画、音乐、视频等方式,在网络上开展隐蔽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布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供学生阅读。
(二)增强内容吸引力
提升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核心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建设,要进一步挖掘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必须不断优化平台的内容建设。[5]
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也更加多样。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要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下功夫,摆脱传统的理论课堂和理论教材的束缚,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一是要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精神需求和网络习惯,有针对性地生产适应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内容,提高内容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二是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将传统的教育内容进行创新性转化,使传播内容能够更好地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三是要加强原创内容的创作,大大提高内容的吸引力,扩大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例如,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展示先锋模范、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可以邀请专业教师、知名校友、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在平台上开展交流活动,还可以展示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等,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创新能够营造更浓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6]
(三)强化学生主体性
微信公众平台为大学生和辅导员创造了一个网络虚拟人际交流圈,其所具有的人性化、交互式功能能够拉近二者间的距离。大学生和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平等、和谐的交流互动。
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自身具有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情感交流和个性表达的场所。部分不方便与辅导员面对面交流的大学生,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相对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氛围,减少了学生的抵触感。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辅导员也能开展点对点对话,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真实变化,主动拓展辅导员与大学生交流的有效性。大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辅导员了解大学生情况和意见,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大学生与辅导员都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主体,增强辅导员自身的亲和力。辅导员还要积极利用留言和评论板块及时了解大学生问题,减少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速度,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广度,整体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学生群体可以参与到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讨论和创作中来,加强辅导员与大学生、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另一方面, 在利用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大学生的角色定位不仅限于被教育者,也可以是参与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营、管理和内容创作的知识传播者,发挥朋辈效应。因此,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大学生在参与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内容创作、编辑加工的过程中,深化认识,最终实现自我教育。为了让大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平台建设,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中要含有与大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部分,让大学生在运营工作中凸显出独特的优势。例如,充分挖掘大学生群体中的典型人物、事例等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四、结语
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不仅是辅导员创新日常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的契机,也是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模式的机遇。高校辅导员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新形势下创新网络育人的有效探索。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应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沟通引导、形成团队合力、运用网络资源,打造宣扬主旋律、服务校园生活的优质网络阵地,带领大学生走出认知偏差、畅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声途径,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7]本研究分析了部分优秀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情况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情况。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挖掘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平台运营队伍建设,强化大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进一步创新推文形式、内容,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提升网络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