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克思辩证思维看中国式现代化

2023-04-22庄晰尧

理论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式本质马克思

庄晰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能够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彰显了现代化道路上的普遍性规律和中国特色。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设和实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马克思辩证思维来对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行深入的梳理和剖析,这样不仅能够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来龙去脉,更好地挖掘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特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最佳的理论注释和理论支撑,同时也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何以对于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起到示范效应。正是因为立足于马克思辩证思维,基于中国现代化实践和发展,沿着马克思开创的现代化道路,坚持深入阐释并构造建筑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国现代化才能更好地将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让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以及具体的发展实践,让富含中国特色以及马克思辩证意蕴的新型现代化理论,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将马克思哲学辩证的思维运用于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从而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开放性。植根于马克思哲学科学理论以及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历史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也将为世界提供新的现代化道路选择和理论指导。因此,用马克思辩证思维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其实质就是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核心理论问题:中国是如何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又如何建构起自己的现代化理论体系,以及如何将这个理论体系应用在现代化实践,并由具体实践将其不断完善和推广的。

一、以马克思辩证思维方式看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是符合内容逻辑的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理性思辨思维方式固有缺陷的基础上继承了其辩证思维方式的合理内核,就是对于事物本质内容的认识。辩证思维方式就是通过“否定”来达到将真理性的“绝对理念”从事物自身剥离出来,也就是通过“扬弃”自身的差异性的“表象”来达到对于真理性的“内容”的认识。马克思则认为“对人来说直接的就是人的感性”,〔2〕“实践”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辩证思维的内容逻辑指向了实践本身,那么人类历史就不再是孤立的事件叠加,而是围绕人类实践本质这一“内容”所展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并呈现为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与过渡都是人类实践过程的必然环节,其中也必然蕴含着人类历史发展的真理性内容。所以对于历史经验的考察就不能作以表面上的肤浅解读,而是要透过外在的“表象”,挖掘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容”,体现为在生产实践中“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3〕在理性具体中再现各种社会形态,将其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进行扬弃,从而对于社会现实进行有机的整体性的把握,而最终也不再是对于“绝对理念”自我实现的“终极”追求,而是在现实的人类历史进程中追求人向人自身的复归,也就是人类全体的自由和解放。那么,以马克思辩证思维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同样是人类实践的历史产物,同样是人的劳动“类本质”在特定历史时期或社会形态中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必然环节,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也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同样遵循了马克思辩证思维的“内容逻辑”,体现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按照马克思辩证思维看,西方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绩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根本上的原因是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也是作为人劳动类本质内容徐徐展开的一个必然环节,这也就意味着现代化不只有西方资本主义这一种模式,“现代化”更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独有能力。那么,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就是“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实则只是围绕在人类全体的自由和解放这一“内容”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的一个历史环节,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展现,它并不是永恒的,所以并不存在唯一的现代化模式和标准。而且通过马克思辩证思维方式来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其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资本对于剩余价值的掠夺,而非对于人的本质内容的复归,只能造成人的异化,以及其本身所展现的资本主义掠夺性、霸权性的现代化特征。所以,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这种历史情况并不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只是因为当时东方受制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必然会遭到当时具有先进的现代生产力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但相对落后的国家同样也将经历现代化的过程,只是进展进度和方式不同。依照马克思辩证思维的内容逻辑看,实现现代化就是把握住历史发展核心“内容”的体现,这也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那么,“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演进的必然环节,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以马克思辩证思维看待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就不能机械地嫁接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遵从马克思辩证思维的内容逻辑以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类本质为核心内容展开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近代“东方从属于西方”这样的历史境遇下,以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为指导思想,站在马克思辩证思维的高度上,融合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切中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深层脉搏,带领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既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起步时面对的是帝国主义列强炮火下的满目疮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民不聊生,是正在遭受的亡国灭种的民族劫难。找到了摆脱这种历史境遇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关键,就是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然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和带领中华民族,才能无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的根本性前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决策者依旧抓住了现代化的本质内容,将工业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发展相联系,并从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国防四个方面谋划新中国的现代化。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由此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较为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国现代化建设早期我们的现代化的构想和实践,不仅取得了傲人的成就,更是向世人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轮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辩证思维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把脉,切中发展核心问题,并一以贯之以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质为现代化核心内容,基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以及所处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国内形势,调整和变革相关制度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从以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推进国家工业化变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现代化,再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5〕中国式现代化在遵循现代化共性规律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更符合中国国情、更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二、以马克思辩证思维方式看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是符合实践逻辑的

马克思辩证思维方式中的“实践”作为社会的“本质”,它是人和人类社会的现实本质的鲜活的“内容”,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围绕这个“内容”展开的。因此,以马克思辩证思维看待社会现实,就是站在内容逻辑和劳动人民的阶级立场上看待社会历史的生成和存在样态,对于社会现实的剖析就不会停留在经验表象上局限具体的事件,而是将其作为“内容”所呈现的必然性的具体环节进行扬弃,从而直指本质问题的本质,以期更好地将“实践”的内容体现出来,也就是在人们现实的生产实践中更好地完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让生产力得到发展,生产关系得到完善,促进现实的变革进而让社会得到进步,其最终目的更是指向了人的实践的“类”本质的完全实现,真正地完成人向人自身的“复归”,也就是在现实的生产劳动基础上实现人类全体的自由和解放。以马克思辩证思维看待中国式现代化,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抓住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将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作为把握现代化的基本尺度。立足于中国每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依此呈现的社会形态特征,从这一基础出发认清现实认清方向从而推进中国现代化实践,并且在实践的同时持续地反思,让中国现代化实践经验经过提炼和总结后更具有学术理论性,逐渐地形成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造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以及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经过了无论是“师夷长技”“变法维新”还是“实业救国”等对各种道路和模式的模仿与尝试,结果都无法改变中国屡受宰割的命运。直到“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正是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从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融合在了一起,同时也是将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之路与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融合在了一起。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建设依旧是围绕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并且通过研究和扬弃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从而进行自主探索。依靠马克思辩证思维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要想解放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就要在生产关系和制度观念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以资本主义作为支撑的,无法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中国现代化实践必然要坚持社会主义,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内外现实,中国现代化呈现为“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7〕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化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清晰起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辩证思维方式下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以及所面对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从而明确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从中国的特点出发”〔8〕的现代化,也必须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坚持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以此为根基,中国现代化实践在有序规划中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也在现代化的实践中科学回答很多重大理论问题,不断地形成并完善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但是遵从马克思辩证思维的中国现代化之路远没有走到完全胜利的终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历经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我国的现代化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中国现代化实践依旧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核心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化实践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为现代化实践提供坚实又稳固的政治保证和思想指导,将中国现代化实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贯通起来,紧紧扭住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从具体的实践中挖掘出可以持续滋养孕育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的实践之源。

三、以马克思辩证思维方式看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是符合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

马克思辩证思维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将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以及人自身本质都融入了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也就是说,在现实社会的生产劳动中,人们可以通过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从中发现潜藏于历史表象中的“内容”本质,那么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能动地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所呈现的现实的生产规律和经济规律,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改造所处的现存世界,同时也在逐渐地完善自身,让自身的生产劳动更贴近自己的实践本性,成为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这就使得马克思辩证思维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所以,马克思辩证思维方式不仅可以作为人类探寻真理的认识框架,同时也具备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的作用,作为人类基本价值框架,指引着人们在通过实践改变现存世界的同时不断地寻求自身本质的实现、寻求自我超越和自身解放的价值追求。马克思辩证思维要求人们将价值理想立足于人类自身的实践本性上,放置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而不是以某种精神实体所创造的超验的宗教境界或主观空想为根源和目标。其特征就是通过对于现实表象的扬弃,从中把握实践的本质内容、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最终指向,从而完整地践行马克思辩证思维所蕴含的价值性。同时,将人类实践活动的价值指向一定是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扬弃作为环节的具体经验表象,进而不断地超越现实的有限性、不断地发展自我,最终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9〕也就是说,马克思辩证思维在思维逻辑上确立了马克思哲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价值观,并使之具有了扎实的现实依据以及科学的实践途径。也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通过人民群众最广泛的实践活动,将马克思哲学所提出的价值内涵完整地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将这种价值观作为实际的价值导向和追求目标来看待。同时,也是通过扬弃这些实践活动形成的作为历史环节的社会现实,在推动历史演变、改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让人的实践活动逐渐摆脱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自身分离所造成的异化,进而逐步实现全体人类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最终价值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思维也秉承了马克思辩证思维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因为依靠马克思辩证思维能够准确把握现代化发展本质内容以及世界发展大势走向,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所以我们积极主动地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实现繁荣富强。与此同时,我们更注重现代化发展的价值性,并且将发展最终指向了人向人自身的复归。马克思的辩证思维帮我们认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帮我们找到了发展的核心内容,揭示出人类历史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确证和彰显的过程,是彰显人类的能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必然是“人性逻辑”取代“资本逻辑”,扫清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对于人劳动本质的遮蔽,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0〕是人向人自身的复归从而实现全体的人的解放,所以现代化发展的价值性必然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质,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这种价值理念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1〕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奋斗归宿都指向了人本身。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宗旨和党的初心使命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12〕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成为中国现代化实践的思想前提和基本条件,也贯穿整个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之中,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就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就是促进全体人民的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是指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3〕是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符合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价值理念的体现。也就是说,共同富裕的本质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及社会合力的保障让每个人都有自身发展上的平等机会,也是让每个人都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从而让现代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更是中国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是为了实现人对自身本质内容的真正占有,这就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要求“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不仅是摆脱物质贫困达到物质上的富足,更是要靠摆脱精神上的贫乏获得精神上的富有。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扭住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也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形成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从而让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并不断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大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创造性地发展转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传承中华文明,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让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将实现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融合。

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想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样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相较于资本主义在思维层次和制度体系上就具有天然优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本就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所以,我国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中国式现代化将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必然要求,以及重要的评价维度之一,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更是以马克思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解决现代化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个世界提供了创新的现代化理论成果,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的砥砺前行,在中国思想、经济、制度、文化、政治、价值等方面进行现代化探索与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让其具有更广泛的影响。这让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成为经典的现代化理论范式,具有更强大的学术阐释力和实践拓展力,这也让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发展中更有实力和能力去阐述和推广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道路,扩大其世界影响力。西方模式的现代化是以资本主义为核心,尽管它在解放生产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资本逻辑对于人本质的遮蔽与异化,导致西方模式的现代化弊端丛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应用。在汲取马克思哲学辩证思维方式的核心要义和内在精髓的基础上,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抓住现代化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和时代任务,才能更好地将马克思哲学与具体的现代化实践相结合。在最广大、最现实和最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与西方模式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所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不仅包含了现代化的一般性特征,同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在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同时也在为人类探索和开创新的现代化道路、新的文明形态。■

猜你喜欢

中国式本质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中国式民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