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的守望

2023-04-22戴保栋

银潮 2023年4期
关键词:乡邻家乡

文 戴保栋

2009年重阳节前,父亲在老家屋前留下最后一张照片

我的父亲戴景岚,出生于1921 年,1946 年入党并参加革命,1980 年离休,2009年重阳节逝世,光荣在党63年。

想念父亲时,我总会翻阅他留下的那本日记。日记本里写了些什么?说来既平常又不平常。上面主要记录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如何为家乡植树造林,优化生态环境;如何推广沼气,改善厨卫照明。记录着他为家乡安装电机,方便群众进行口粮加工。特别引我关注的是他离休后的捐款记录:有为地方政府集资打井、铺路修桥的捐款,有为汶川地震灾区的捐款,有资助乡邻贫困孩子上学的捐款,还有些乡邻借款等等。

父亲的人生岁月是“守望的岁月”。

造福桑梓 是父亲的故乡守望

父亲虽长期在外工作,但他牵挂着家乡。上世纪60 年代初,宿迁运东片农田全面实施“旱改水”。二干渠、民便河大堤上光秃秃的,风起尘土扬,生态环境差。父亲建议家乡搞植树造林,他主动联系宿迁的林场与苗圃,为家乡提供洋槐树、桑榆树、意杨树苗。由于年年搞绿化,成片的树林达到200多亩。我们少时,站在曹集老家门口,眺望西南湖大堤,但见树木参天,郁郁葱葱,绿水环绕,鸟语花香!

60 年代末,农村都用煤油灯照明、厨房做饭烧柴草,灶台烟熏火燎卫生差。父亲得知上级准备推广沼气试点后,主动帮助家乡申请试点,联系技术员给予指导,家家户户建造沼气池,安装沼气灯和沼气灶,结束了点灯熬油的历史。

70 年代,虽有县城高压电线经过家乡街道,但由于变压设备短缺,仍然无法用电照明。那时候家家户户靠人力推磨来加工粮食,既耗时间又费力气。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头集资,并请南京下放援宿干部联系江苏省机电公司,帮助购买了变压器、电线、闸刀、开关及配套电力照明设备,为生产队社员家、医院和学校及公社办公安装电灯,造福曹集乡里。与此同时,他还为曹庄生产队购置电动机、粮食加工配套设备,安装磨面机、机米机、粉粹机等,方便了乡亲们日常生活。

80 年代末,由于沟渠河水污染严重,村民在沟边挖小土井吃水,很不卫生。为解决群众吃水安全问题,父亲向乡党委政府建议,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先集资钻探深水井初步改善群众吃水难,再争取资金购买水管,接通来自县城骆马湖的自来水。为此,父亲捐出500元作为第一笔打井集资款。

90 年代初,历经30 多年风雨的曹集二干渠大桥已成危桥。为了保证交通安全,父亲建议曹集乡新一届党委政府要主动为民办实事,拆除危桥,建造新桥,他带头捐款1000 元作为修桥铺路资金。

1990年父亲和儿女及孙辈们在老家门前合影

言传身教 是父亲的家风守望

1988年春,母亲患了食道癌,急需外出救治。那时长途客运汽车班次少,出行很不方便,父亲原单位负责人想安排小车送母亲外出治病,被父亲婉言谢绝。我深知父亲是不可能同意公车私用的,于是我搀扶病母乘客车到沭阳,再辗转换乘长途汽车前往淮阴市(今淮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由于母亲食道癌已是晚期且癌细胞扩散,虽经放化疗全力救治,但母亲还是于次年清明节后不久去世了。

改革开放后,出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父亲严厉要求我们:拒绝不该去的场合、不该参加的吃请、不该收的礼品。

每逢我休假回家,父亲总是严肃教育我:“你是税务人,必须依法办事,绝不准以税谋私!”

2009年,我姐夫张文书从来龙中心校领导岗位上退休,他用一辆自行车驮着行囊回家,父亲看到后连声称赞说:“你这样做好啊!我们的家风就是要这样,公私财物泾渭分明,不占公家一丝一毫便宜,永远问心无愧。”

父亲一辈子生活朴素,勤俭节约。他在外工作时骑的脚踏车一直是由自购零件拼凑组装的,从没买过新自行车。60 年代口粮紧缺,他要求我们姊妹仨多吃菜糠,少吃山芋干,把主粮留给母亲、伯母吃。

80 年代生活有所改善后,父亲吃饭仍是以瓜菜、山芋杂粮为主。

父亲衣着非常朴素,穿的都是粗布简装,很少添置新衣服。离休后,为防止磨破衣服袖口,父亲在家看书写字总是戴着护袖。1983年,我们给他买了一件呢子大衣,父亲平时舍不得穿,只有遇到红白喜事走亲戚、外出参加党组织会议、为学生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等重要场合才会穿。

离休不离党 是父亲的初心守望

父亲离休回乡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虽然离休了,但还是一名党员,不能忘记入党之心。”

他很关心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次应邀为曹集中心校学生作革命传统报告。他戴着老花眼镜逐字逐句研读党的创新理论,遇到重点语句都要反复标记。

父亲常常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譬如相关部门盲目招商引资,圈地开发房地产追求GDP,导致老百姓在收获季节无法晒粮;譬如街道集市无公厕及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父亲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

曹集乡街道是黄泥土质,遇到阴雨天,村组道路泥泞。父亲看到行人特别是老弱病残走路困难,心里不是滋味。为此,他建议政府实施“村组路路通”三年规划。他每年捐款上千元,也动员我们姊妹为家乡铺路集资,我3次捐款共计1500元。

看到乡邻家两个女孩靠捡垃圾交上学的费用,父亲内心酸楚。他不忍心贫困家庭孩子失学,每学期都要拿出钱款给予资助。

自从父亲离休回乡以后,贫困乡邻只要张口借钱,他有求必借,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而且从来不提要求归还之事。

我深爱我的父亲,父亲虽然过世10多年了,但我总感觉他老人家那股无私的精神从未消失过。父亲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儿女继续着对故乡的守望、对初心的守望。

猜你喜欢

乡邻家乡
外出打工开眼界 返乡创业富乡邻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家乡一别四十年
“惠”泽乡邻情如“海”
神算
夏天的家乡
返乡创业 惠及乡邻
学会电脑帮乡邻
家乡美等
家乡的早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