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故事中听见成长的声音

2023-04-22士心

中小学德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王飞校长德育

士心

“中兴中学是一所有故事的学校。”王飞说,“这所学校已有120年历史,是由中国八大商帮之一——宁波帮的先驱,清末著名爱国商人叶澄衷先生创办,培养了世界船王包玉刚、影视巨擘邵逸夫等一大批宁波帮人士。你听,这首百年校歌《好时光》,就是当年包玉刚先生他们学唱的,也正是这首歌,激励了许多旅港侨胞的拳拳爱国心……”

一讲到学校,王飞就不由自主讲起校史故事。“很多学校都有百年历史,但能像我们中兴中学这样,随便找一位老师、学生,张口都能讲一大串的估计不多……”这种现象在他看来,是该校“故事德育”的最大成效。在多年的学校管理中,他发现故事有着巨大魔力,并着力践行着故事育人这一理念。而给他带来启发的,是学生的一番话……

有一年教师节,几个毕业十多年的学生来看他,同学们回想起自己的初中时光,动情地说:“我们可能已经忘掉了您上课时讲的知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考前誓师大会上,您讲述的自己当年的奋斗故事;还有毕业典礼上,您讲述的我们班逆袭的故事……”

这让王飞意识到,具体或抽象的知识容易忘,但生动的故事却令人深刻印象。王飞援引心理学解释:“道德学习中的认知学习与行为学习,都是以情感为中介发生的。没有情感的参与就谈不上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学习。生硬的说教、严厉的管束,往往会引起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故事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许多优秀的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

在王飞看来,故事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极好介质,将故事引入德育工作,不仅可以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而且可以优化德育的内容与形式,使德育更富魅力和张力。

遇见故事,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鲜活的教科书

在中兴中学校园的草坪上,伫立着创校人叶澄衷先生的石像。“每天路过这里,仿佛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当接待校友返校参观时,每一位学长来到叶公像前,却都能讲出新的故事。比如一位八旬的老先生,给我讲解了叶公为什么要捐资助学,因为他讲过‘中国之积弱由于积贫,积贫由于无知,无知由于不学,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还有一位学长跟我讲解了为什么清政府向叶公颁发‘乐善好施和‘勇于为善牌匾;旁边一位又引申讲解,说叶公19岁那年在上海滩归还洋人的钱包,因此收获信任和人脉……”王飞一一娓娓道来。

当新校长遇见老故事后,王飞忽然意识到,人本身就是故事的综合体,历史就是故事组成的拼图。例如叶澄衷先生的许多创举,可以分别引申出诚信、担当、大义、良善等多種品质,这正是开展教育的最佳教材。王飞认为,要让现在的学生打上学校气质的印记,生长出“勤朴肃睦”百年校训的精神基因,就必须贯穿百年历史的烟云,让学生与学校找到思想和精神的连接。

可当学生遇见故事后,难免会出现淡忘、曲解、缺失故事的核心要义等问题。该如何创作和保存这些故事呢?难道要回归枯燥文本和机械记忆?

王飞调研了许久,找到了全校师生乃至校友都认同的方案——把故事“建”在校园里。在他的倡议下,大家出谋划策、群策群力,把校园里散落的历史景观稍加改造,再用时间轴串起来,形成一条“研学线路”。这条500米的线路正是学生每天上下课时必经的路线,每走一遍,都好像遇见了老一辈学长学姐们祝福他们成长成才,着实是一个校史故事圈。

“校园里的大树也都很有年代了,许多都是名人栽种,值得挖掘人文价值。”作为科学教师,正在研读新课标的王飞突发奇想,发起了一场“寻找十大名木”项目式研学活动。35个研学小组自愿报名,在科学和语文老师的共同带领下,把校园里每一棵树都摸清了“来路”并进行了命名:感恩树——孝亲树——为善树——践行树——和美树——志向树——担当树——乐助树——希望树……又一个科学素养故事圈形成了。

“这么好的故事,得有人好好讲讲。”于是,一张“寻找校园故事讲述人”的海报张贴在了校园里的宣传栏里,几十名学生踊跃报名,经过海选、演讲、投票等环节,12名同学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校园故事讲述人”。他们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实践,给预约的班级讲,给来学校交流参观的客人讲,给来学校的家长讲。“这群小小故事讲述者每个人自己的成长故事,也将成为一个新的励志人物故事圈!”王飞校长发现,围绕着“故事”所讲的“故事”越来越多,氛围越来越好。

好故事更需要传播,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感悟精神、滋润心田。于是,王飞校长开始探寻故事传播的载体和途径。

“王校长,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了,我们这些故事不能还停留在口口相传的老方法上。建议拍些短视频……”当王校长看到李坚白同学的来信后,马上找到了他。小李是位“科创达人”,一直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创新发明活动,对短视频的拍摄、剪辑、配音都相当专业。简短的交流后,师生俩一拍即合。“那就成立一个短视频制作社团,把电教委员们都培训起来,先给学校拍,再给班级拍!”。

社团成立后,李坚白同学任团长,学校为社团提供了摄像机等器材。选修课上,他们到处拍素材、做剪辑、找配音,许多家长也非常热心,主动提供拍摄指导和设备。十次、百次的NG、修改,终于,第一个作品在视频号上一经播出,当天就获得一千多点赞量!为了纪念这个富有意义的时刻,王飞校长还特地为他们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首映礼。聚光灯下的李坚白激动地说:“每当我们想到要放弃的时候,我们中总有人会站出来说,让我们再试一次。我想,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吧。”王飞校长鼓励道:“希望若干年后,有一连串有关创客小李的传奇故事,也能镌刻在校园的某个角落……”

校园里的故事越来越多,但王飞觉得这还不够。两三个社团、十几个小组讲校园故事,不代表每个人都能听到、都能做到。这时,一封“匿名吐槽信”给了他启发,信中提到,“我们有不少学生小时候都学过乐器、舞蹈、主持等,但随着初中学业压力的增大,不少人都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我觉得很可惜”。

“艺术是每个孩子天生的爱好,也是最早开發的潜能,可以说人人都有点基础。我们能不能开展一个校园故事节,用学生表演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的校园故事呢?”当王校长在一次班主任例会上提出这个想法时,很多班主任一边赞同,一边担忧是否能够排练出具有舞台效果的话剧。

王飞却很自信。在他的价值观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潜力无穷的能量体。经过商量,校园故事节定在了两个月之后的五月份开幕。创作的过程确实历经不少坎坷,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登上过大舞台,台词又比较难背,有些老师还担心排练耽误学业……但王飞校长始终鼓励着每一个人。临近演出时,各班家长也积极参与进来,化妆组,服装组,道具组……学生难以搞定的工作,变成了一个个家长后援团的“竞技场”。最终,当一个个校友的故事被学生生动地演绎出来时,很多家长感动落泪了。“我们为孩子能够在这样一所学校而感到骄傲!”这条热评,在表演直播间里获赞五百余次。

余音未了,王校长又带队借机创编了一门名叫“遇见·宁波帮”的选修课。经过一年的努力实践,该课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而在政府主办的“世界宁波帮大会”上,他的学生出演的话剧《叶澄衷》一举成名,得到了观众和专业人士高度肯定,演出邀约不断。

当故事遇见校园景观、当故事遇见讲述传承、当故事遇见新媒体、当故事遇见校本剧、当故事遇见校本课程,迸发出的火花让人炫目。而这些看似顺理成章的“遇见”,实则蕴含着王飞校长的育人“招法”。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现在走在校园里,随时都能遇见满满的正能量。当我遇见‘安中树的时候,我就能想到奉献,友善;当我遇见‘时光园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感恩和爱国;当我行走在‘文化廊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远大志向和勇于为善;当我站上舞台的时候,我就是少年叶澄衷本人,梦想着民族复兴!”

发现故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成长的主人公

王飞认为,学生的自主成长是教育的应然使命。然而现在的学生普遍被家长和老师照顾得很好,面对未来却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能力,面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找不到宣泄渠道的亲子矛盾、人际冲突、自我封闭、适应不良等诸多问题。他在实践中发现,成长叙事是重整认知、整合人格、直至破解各种德育问题的突破口,可以推动学生自我成长。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一场“故事德育会”拉开帷幕。

“同学们,我今天发现在校园的一个角落里,有位同学干的好事瞒不住了……”

这是学校每周三的“臻善小课”,也是王校长的专属故事时间。一开始,这群青春期的学生不以为然,以为又是一场冗长繁闷的校长报告会。但王飞的讲话中,不断点到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忽然听到自己被校长表扬,心跳加速,有点害羞,但一晚上都很骄傲啊!”自认为是班级里的“小透明”的烨苗说。很快她又开始好奇校长是怎么知道自己帮助阿姨打扫卫生这件事的?

原来同学们不知道,在一个全校教师、职工都在的“值周反馈群”里,每天都有几十名“拍客”在校园里到处发现“好人好事”。早晨第一缕阳光下亲子陪伴阅读的小沈和她的妈妈,樟树落叶季自发组织清扫PK赛的902班,每天用餐留到最后帮忙擦干净桌子的小刘,一到放学就到老师办公室主动要求抽背的“牛角尖”小沈……每张照片,都记录下一段有关真善美的小故事。而通过王飞校长激情澎湃的演讲,这样的点名表扬越来越受期待,不少孩子甚至纷纷站到第一排等着听到校长念到自己的名字。

“初中生处于自尊心发展高峰期,但这一年龄段很容易遇到各种挫折,自卑感随之而来。我讲的故事,不是虚空的表扬,而是讲出他是如何克服困难的经验,传达一种勤勉、努力、奋斗的行动取向。”王飞说,“回到班级后,班主任还会再次总结,请点名同学上台再跟全班同学分享经验。这时候的他或她会充满内在能量和分享愿望,相信只要上台,就一定能获得掌声。”

于是,每周三下午王校长主持的“臻善小课”之后,便能陆续听到各个班级此起彼伏的掌声。校长的故事转化成了班级的故事、同学之间的小故事。掌声所代表的,有鼓励,有支持,有温情,有关爱……这是多么美好的校园生态图景。

“你看,大屏幕上有你的照片!”“恭喜你,又登上了校园头条!”每天早上,匆匆进入校园的学生总会在学校广场大屏幕前放慢脚步,大家不约而同地抬头认真分辨着大屏幕上的照片,寻找自己认识的“幸运儿”。这是王飞近日推出的一项新的措施,原本常用来播放公益广告和通知的大屏幕,变身为另一方集体教育的“黑板报”,连接送孩子的家长都围过来仔细观看。“学校要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也要利用一切资源让学生感受到价值观和归属感。”王飞时刻把学生放在正中央。

“王校长,没想到我儿子的照片会出现在大屏幕上。”一天值周时,一位家长激动地对王飞说。“我儿子很调皮,小学时不喜欢去学校,总是想方设法赖在床上不起来,我也是被老师约谈的常客。没想到他进入中兴中学后,却好像变了一个人,每天回家后都要给我讲他们同学和老师的故事,还说他有很多次出现在同学们讲述的故事里。”王飞校长看着大屏幕上那个认真早读的背影对这位家长说:“你这些话要多讲给孩子听,要让他知道你看到了他的进步和转变。我们要给孩子一个风雨无阻来学校的理由。”

发现故事,不能只以成年人的视角,更要让广大同学参与到故事的发掘中来。在王飞校长倡议下,学校发起了“书写我的传奇”活动。这是一个面向全体师生的活动,学生作为主力军,他们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件,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成故事。于是,一个个小故事汇聚成了一本本《班级故事册》,成为了孩子们下课时间最爱看的“课外读物”。在同学们最爱去的阅览室里,这些故事集时常被更新;在学校广播台里,充满正能量的小故事时不时地被播报;在微信公众号里,一些同学们讲述的故事也成为校园新闻……疫情期间,由于师生各自隔离在家,王飞想到通过学伴小组建构线上互助团队,学习、生活有难题了可先互相求助,并同步发起“学伴小组优秀互助案例征集比赛”,任务驱动着同学们表现出更多的善举,记录行善故事,达到育人的目标……

许多学生给王飞封了一个绰号——故事大王,他一点也不介意,反而觉得很贴切、很喜欢。因为在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正身体力行,不断“抢镜”,争当好故事的主人公。

创作故事,让教育的每个契机都有闪光的主舞台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有许许多多动听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里既有教育智慧,又蕴藏着教育密码。”长期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王飞校长特别重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作为老师,你的使命是对人施加更加积极的影响,而不是坐着等待故事发生。”王飞时常提醒老师们,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和反馈阶段,必要的干预和合理的解释才是一篇“好故事”的核心要素。

“虽说关注了好人好事后,自己做班主任的心态也调整了很多,但日常班级管理中还是有很多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在一次班主任沙龙中,政教处副主任朱柳燕老师的分享道出了许多班主任的心声。“事务性的班级管理难不倒我,班级活动与文化创建我也擅长,但是面对心理有问题、家庭关系有矛盾的孩子,常有爱莫能助的感觉。一两个还好,一多起来自己也有很强烈的疲倦感……”

王飞也注意到,疫情过后的第一次德育例会,班主任就带回了不少“坏消息”。有3名初三学生沉迷网游,怎么也不肯来学校面对中考;2名学生曾经半夜和家长起冲突,半个月了也没有修复好亲子关系……“家长招架不住、孩子软硬不吃,最后都需要班主任来‘收场,可是真没有好办法。”朱老师无奈地说。

“孩子遇到成长的问题很正常,大多只是当下的阻抗,必有破局之法。而我们义不容辞要去帮他,把生命故事写到正轨上来。”在跟着班主任去厌学学生小郑家家访前,王飞悄悄准备了一份礼物。这是他在网上订制的两张3月份日历。纸张中间,藏着一些植物种子。“今天很难受不想来没关系,不想写作业也没关系,但请你把这张纸泡在水里,我回家去也泡一张,看看有什么神奇的事情会发生。”王校长跟小郑说。

十天后,小郑忽然回到了学校。他端着瓶子来到王校长办公室,瓶底湿润的纸上冒出了两根绿色小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本来像干枯的种子不见踪影,你希望我发芽,回来!”孩子“识破”王校长的用意后,眼圈泛红,充满自责和委屈。王飞紧紧地拥抱了他,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抚摸这个敏感又懂事的孩子……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森提出的一种咨询技术,利用隐喻的故事和想象的‘魔法,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的内心阻抗施加影响;利用他们敏感的心理特征,让我和孩子的潜意识实现共通,让孩子自己揣度教育深层次的含义。”在工作例会上,王飞向班主任们分享了故事育人的高阶版本——隐喻心理辅导。“你使用的教育工具不再是传统的一次讲座或一次说教,你可能只是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礼物,可能是一个童话故事,也可能是分享了自己年少时的一段经历。当你的教育对象充分信赖你,你就把精心准备好的故事讲给他听,然后给他时间去消化、想象,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实在班级里,这样的师生良性互动很多很多,有时一句鼓励、一句安慰,都会给某个学生带来长时间的影响,这都是班主任“创作故事”的过程。但如果疲于应对工作,则可能停留于教育表面,故事陷于平淡,教师自己也难以成长。对此,王飞以身作则,带领班主任们通过撰写和分享德育案例,总结提升自己。《心头种“草”》《“大嗓门”的“小心思”》……每跟进一名学生谈心谈话,他都会写一篇教育心得,慢慢总结为可在几十种常见德育场景中应用的班主任工作方法。许多班主任开始效仿,每周练笔,合作研究德育课题,撰写论文等。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故事的创作、分享和交流,王飞每月组织一期德育故事沙龙,由三位班主任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其他班主任当听众,并可以随意交流。年轻班主任的好创意和资深班主任的好做法相互点燃,让每位班主任收获满满,甚至兄弟学校的班主任有时也慕名来学。为了让班主任抱团研究,他还要求德育、教科部门经常翻阅老师们提交的各类谈话记录、读书心得、教学反思,发现有共性的地方,即主动邀请相关老师结对。“在细碎的故事中抽象出教育规律。这就是我们做‘故事德育的另一个目的,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要成长自己!”王飞说。

除了德育故事,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故事、后勤管理中的食堂故事、家校共育中的家庭故事等,都滋生着丰富的教育营养。“我不仅感觉文笔变流畅了,表达变生动了,更觉得自己领会了更多的教育思想,枯燥的教学工作仿佛也丰润了。”师从王飞的青年班主任沈老师这样说。前不久,她首次参加全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就拿到第二名的好成绩。

“我和老师、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绝版的美妙故事。”王飞校长有一双善于发现闪光点的慧眼,他看得到校园景物的历史变迁,看得到孩子身上卓然迸发的无限潜能,看得到老师头脑中的無穷智慧,看得到学校管理中的人文情怀。“讲好中兴故事”,在这样的工作方略下,这所百年名校处处显露出生机活力,成为师生、家长喜欢和信赖的成长梦工厂……

责任编辑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王飞校长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市场观察(1)
市场观察(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A 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cay Mode Solutions for Three-Dimensional Cylindrical Kadomtsev-Petviashvili Equation
市场观察(1)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论校长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