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下应用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2023-04-21诚,杨

纺织报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科服饰服装

程 诚,杨 洋

(三亚学院 艺术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服装与服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涵盖人文、艺术以及专业技术等领域,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国际视野,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理论知识、设计方法和相关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的设计理念,能独立进行服装设计并运用工艺技术手段完成设计目标的应用型服装设计人才为宗旨。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服装行业对高水平、具有复合知识结构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高校培养具备复合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时尚领域专业人才也成为大势所趋。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出台明确强调了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推动专业间的交叉共融[1]。新文科的“新”也意味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培养体系和专业结构与国家需求相契合,改革、优化、创新高等教育专业布局,以达到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的优化目标。

1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挑战

1.1 应用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2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2021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印发《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及生产方式精细化、柔性化、智能化水平为目标,基于5G、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以纺织成套装备研发为重点,加快发展纺织领域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推进装备、软件、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以纺织装备数字化和信息互联互通为基础实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重点工程”[2]。由此可见,服装产业以柔性化、服务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趋势发展,未来的就业市场要求服装设计人才除了具备相关专业能力外,还要适应服装艺术与科技发展,要掌握智能化服装生产技术。

对标新文科建设的理念以及服装行业发展方向,不难发现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尚存以下问题。

(1)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在设计服装类课程时,往往缺乏跨学科视角,主要侧重于设计、艺术和传统的文科教育。课程设计一般局限于本专业与本学科,只注重学生专业中单一能力的培养,对于其他学科和领域,尤其是理工类课程的引入较少,学生对于跨学科知识掌握不足。

(2)传统授课方式不能有效对接服装产业链需求,对于应用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在新文科背景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与产业链、创新链等衔接,迅速把握行业发展变化,并针对行业发展和技术革新及时更新教学方法。然而,现有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只能在课堂中了解行业发展、企业诉求,缺乏对实际工作的“实操真练”,缺乏满足行业需求的核心竞争力。

(3)社会实践与理论教育的脱节主要是因为缺少针对性强和系统化的实践课程设计。实验室和实训室的建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支持,导致新建的实验室在其综合性和前沿性上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上进展相对缓慢。此外,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也略显不足,教学过程与实际的行业生产需求脱节,缺少全面和系统的实践教学平台,导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

2 新文科对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1 以人格教育为培养前提

《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坚定地遵循文科教育的核心价值,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原则,全方位地加强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标准和文明修养,以培育能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文科专业人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也应坚持将品德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始终将立德树人视为核心任务,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得到体现[3]。新文科要求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增设思政教学目标、思政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大国工匠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民俗文化、本土文化、职业素养、审美教育等内容渗入教学中,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

2.2 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应具有独立创新的能力。新文科不仅指创新,也指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对时代变化的敏锐感和洞察力。现代服装设计师还需要拥有跨领域的知识和视角。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实现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符合现代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基本需求。跨学科是建立各类文科学科之间的合作互动机制,实现多元学科的共生共荣。跨学科的视角同样强调多个学科之间的紧密合作,这样合作培养出的人才能跨越专业的障碍,打破其局限性,展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和跨学科视野。此外,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还应有出色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并在国际舞台上具备竞争力。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国内外服装行业胜任相关工作,而且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凸显自己的文化软实力。

2.3 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综合平台

新文科不仅涉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还涉及学科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跨界。跨学科合作也涵盖了专业内部学者与各行各业非专业人士之间的融合[5]。推动产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以及为各个行业培训所需人才,都是促进整个产业向前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推进产学研改革的过程中,应主动吸纳相关领域的专业教授,以构建一个有助于产业持续发展的合作平台,有助于强化行业、学校和企业在教学合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与此同时,跨学科融合也要与地域特色文化、地方时尚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着力构建满足当地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①贾母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恶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第三十三回)

3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

3.1 建构多学科、专业融合课程体系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在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科交叉,以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在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将技术和艺术相融合,以适应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知识和新领域的发展。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还体现在课程内容的交叉上。在专业课程建设中,除了传统的艺术素养和设计技巧,还需要加入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比如,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服装款式设计、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面料选择和色彩搭配等。这种融合可以培养出具备艺术创造力和技术实践能力的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2 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实践平台

3.2.1 打造“以研促教”“以赛促教”的实践教学平台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需要将实践教学贯穿4年本科学习全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国内外服装专业比赛,引进企业真实项目进行实战练习,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可将参赛成绩作为课程教学效果评估的一个外在标准,为课程教学改革引入外部推动力,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对服装潮流及市场的适应能力。

3.2.2 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协同育人体系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要坚持开放办学,面向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课程共建,将“项目化”“真题实做”的教学方式纳入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同时,高校也要推进“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该机制意味着高校和企业将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有助于确保学生接受到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匹配的培训和教育。其次,高校和企业共同执行培养计划,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使他们能亲身体验并应用所学知识。这种实践性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可以集中或分散参与企业的多样化专业实践,更深入、更全面地培养设计实践能力,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共享,使所学知识更具实用性。

3.2.3 促进“以赛促教”校内外行业竞赛平台的搭建

“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专业技能。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也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服装专业比赛,引进企业真实项目进行实战练习,以此开拓学生的眼界,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通过参加比赛和实践项目,学生能开拓自己的眼界,进而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服装大赛流程通常涉及灵感构思、设计表达、面料选择、结构版型设计、工艺制作、设计创新以及设计实现,学生不仅要完成实物作品设计,还要从整体造型和展示角度考虑模特的妆面设计、鞋子和配饰的设计搭配、T台展示音乐的表达等。不同方向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大赛活动中学习和成长。服装设计大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力和沟通力,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

3.3 推进现代教学技术平台的应用

3.3.1 加快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在元宇宙背景下,服装行业数字化发展不断加速,服装行业数字化人才已然成为产业的迫切需求和痛点。高校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正在经历一场服装设计教育革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应着力打造数字化设计实验室,开展数字化教研工作,创建适应市场需求及未来行业发展的服装数字化技术人才建设体系。除此之外,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也应开展数字化服装设计与制作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字化设计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竞争力。

3.3.2 搭建数字信息化资源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也得以创新,引入了混合式授课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在互联网平台,利用超星、慕课、腾讯课堂等应用程序,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课程和视频。这种跨地域、跨专业的学习交流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还能提升学习效果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高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也要积极推进其多样化,实现数字化教育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尝试应用过程化考核教学、翻转课堂、钉钉课堂、腾讯课堂、雨课堂等教学方式;鼓励教师与时俱进,将最新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并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本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把握新知识,拓展新视野。

4 结语

传统的服装行业往往受限于固有的发展方向。新科技、新文化和新理念的融入为服装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意和可能性,服装行业得以重塑和创新。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必须对现有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实践平台,推进现代技术平台建设,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服装行业输送更多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多能型、多职型人才。

猜你喜欢

文科服饰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动物“闯”入服饰界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孙文科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