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类非遗在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的传承路径研究
2023-12-25韩小莹
韩小莹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首次以“两办”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视。其中,第十五条提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并提出“在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应发挥优势,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
1 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传承工艺美术类非遗的优势
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在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成为工艺美术类非遗传承的重要阵地。首先,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的生源大多来自本地区,学生比较了解本地工艺美术类非遗。其次,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以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注重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通过实践提升技艺的要求极为契合。再次,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深层内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度一致。最后,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一座丰富的宝库,是当代艺术设计不竭的源泉。工艺美术类非遗也需要承借新的设计理念融入当下的生活方式。可见,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办学与工艺美术类非遗的传承具有共同的基石,可以为彼此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在国家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需要深入分析地方工艺美术类非遗的特色、资源及自身优势,通过纵向与横向两个纬度以及工艺美术类非遗的传承实现深层次、广视阈的融合。
2 工艺美术类非遗与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的纵向贯通
纵向贯通指工艺美术类非遗与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从专业设置到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学历教育提升工艺美术类非遗的学术价值和社会认可度,活化课堂生态,以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工艺美术类非遗的普及教育。
2.1 在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设置相关工艺美术类非遗专业
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还要兼顾文化需求,具有前瞻性和责任感。工艺美术类非遗大多是地方文化的核心要素,不仅需要保存其流传多年的技艺,还要传承和研究其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以前我国工艺美术类非遗的传承方式多以民间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为主,师徒之间靠长时间一起工作达到技艺相传的目的。在现代教育体系下,这种学习方式游离于学历教育之外,学习时间和劳动得不到认可,不利于学生就业和后期发展,非遗传承的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在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设置工艺美术类非遗专业,依托高职院校注重实践的办学特点使其得到专门的研究和发展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陶瓷、编织、木器、漆器、刺绣等传统工艺美术类产品受到人们的追捧,在文创市场大放异彩。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应抓住这一机遇,设置相关专业或提升既有专业的办学水平。以广东为例,2023年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4 841.6亿元,同比增长2.2%;文化服务业1 987.1亿元,增长6.4%;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2 981.9亿元,同比增长9.4%[1]。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多所高职艺术设计院校设置的工艺美术类专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如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按照“艺术+科技出精品,非遗活化创特色”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打造岭南非遗活化创新技术型人才培养高地,学院的玉器设计与工艺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省级二类品牌建设专业,“玉器设计与工艺(岭南非遗活化创新)”获广东省第一批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是广东省首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江浙地区的工艺美术类非遗品类丰富,历史悠久。近年来,江浙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各类创意园区、市集吸引了大量非遗手作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抓住机遇确立了“工艺美术+”战略,努力推进工艺美术与时尚生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相融合,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中心,着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生产性保护,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基地,培养了大批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大师、工艺大师、艺术家及企业家。
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将加速发展,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需承借国家大力推进非遗传承和文化产业繁荣的东风,植根当地传统文化适当设置相关工艺美术类非遗专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带进高职校园。
2.2 立体化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工艺美术类非遗课程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技”与“艺”两方面的传承,“技”是技术智慧,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智慧财富;“艺”是热爱生活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风格[2]。日本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面起步较早,积累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日本的陶瓷、漆艺、纺织等品类的文化遗产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求,艺术形式也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在当代生活仍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一点值得借鉴。图1、图2、图3是笔者设计的擀毡作品,将非遗擀毡技术与日常生活需求相结合。
图1 擀毡包
图2 擀毡钥匙扣
图3 擀毡口金包
高职艺术设计院校与非遗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当代生活的需求,在不影响非遗核心特色的前提下适当引入新技术,增强设计感,以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趣味。将符合当代造型理念的课程与非遗技术课程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将非遗元素、内涵等融入符合当代生活方式的设计中。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应创新课程设置方式,扩大受众学生范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漆艺课程不仅融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而且创新漆艺的传承形式,创建了“广东轻院文化传习协会”社团、漆艺工作室两个平台,由老师带大三学生、大三带大二学生形成两级传播模式,借助集市等新兴活动形态激发产品的市场潜力。漆艺文化项目入选“高校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基地”,漆艺也作为一个特色元素被融入教学,不仅成为面向艺术设计学院的选修课,而且成为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普及课程[3]。课程体系的创新让漆艺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很好的传承氛围,为广东漆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可以让更多学生了解非遗,自觉保护和传承非遗。经年的良好非遗教育氛围会逐渐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可基础,这对非遗传承极为重要。
2.3 活化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工艺美术类非遗专业的课堂生态
课堂生态是“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4]。高职艺术设计院校课堂生态核心是院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然而,非遗专业有其特殊性,院校教师虽然在设计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优势,但在非遗技术方面没有足够经验,不足以支撑全部非遗课程。请非遗传承人进入课堂能让学生学习到真正原汁原味的技术技能,但同时,非遗有其特定的传承环境,尤其是工艺美术类非遗使用的材料、技法等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紧密相关,脱离了这样的环境则无法深入理解非遗的文化价值,因此,可以适当延长学生的校外实践时间,让学生能到非遗传承人所在地或者非遗传承工作室学习。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活化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的课堂生态,更有助于工艺美术类非遗专业学生的学习。
3 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与工艺美术类非遗的横向融汇
横向融汇指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拓展办学资源,寻求与工艺美术类非遗相关的社会资源及企业合作,以提升学生面向工作的实践能力。
3.1 以项目制课程对接企业与非遗传承人
项目制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5]。项目制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实施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项目制课程的项目源于企业和社会的真实需求,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艺美术类非遗传承人不缺乏产品,但缺乏设计意识和品牌意识,导致优秀的非遗作品不为人所知。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可以在企业与非遗传承人之间架设桥梁,将设计的优势转化为企业产品。
3.2 与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共建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提升学生工作素养的重要保证。创建稳定的实训基地可以确保学生实践技能的稳定提升。据统计,截至2020年年初,全国39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50个省级贫困县已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工作,共设立非遗工坊2 310个[6]。这些工坊为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的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训场所,也为高职艺术设计院校进行设计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高职院校应主动盘活这些工坊,定期开展教学与参观,甚至可以将学生的部分课程直接引入工坊。
3.3 依托社区强化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既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诉求,也是新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推进自身与社区教育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7]。近年来,各种市集、展览深受人们的喜爱,如本色市集、双手做工等市集集聚了大量优秀的手作产品。这些市集既是商品的售卖活动,也是一场针对社区群众的产品展览,是社区美育的有效形式。很多大中城市的书店、咖啡馆、美术馆会定期开展各种文创产品推介和展览,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市集,组织学生走入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和售卖,既检验了作品的市场欢迎度,更达到了服务社区、参与社区美育的目的。
4 结语
工艺美术类非遗与地方高职院校合作的途径多样且方式灵活,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彰显优势,有效利用本地资源,达到工艺美术类非遗传承与提升地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办学特色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