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学物理看《流浪地球2》

2023-04-21张军

科学大众(中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耀斑原子核核聚变

张军

简单来说,《流浪地球2》就是一个讲人类“带球跑路”的故事。不过,对初中生来说,要真正看懂故事发生的背景、情节发展的脉络、呈现的施工或战斗场景,还是有难度的。今天,我们就对初中物理课本知识做个简单拓展,重点谈谈核聚变,回答大家的几个疑问。

从物理角度看太阳

我们知道,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而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当把物质分到夸克或电子,就不能再分了。

我们根据原子核里的质子数目来区分元素种类。具有最简单的原子结构的是1 号元素氢,它有3 种同位素,分别是氕(原子核里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氘(原子核里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氚(原子核里有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两个氢原子核很难靠近。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高温环境使得氢原子核与周围的电子分离开来,形成温度极高的等离子体。太阳核心温度超过1 500 万℃,压强达到2 650 亿个大气压。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下,氢原子核就会“拥抱”到一起——4 个氢原子核被挤成了2 个氦原子核,但是质量损失了千分之七(图1,质量损失示意图)。损失的质量m 转化为能量E,且E=mc2(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c 是光速),这就是核聚变,是太阳光和热的来源。你可以把太阳内部看成是一颗一直在爆炸的氢弹,但太阳外层达不到核聚变的高温、高压条件,聚变无法发生。核反应在太阳内部产生的压力可以和向内的引力相抗衡,保持了太阳相对稳定的结构。这个时候的太阳处于青壮年时期,属于主序星。

太阳表面的光球层温度约为6 000℃,可见光基本上都是从这里发出的。光球层外部包围着温度约为1 万℃、厚度超过2 000 千米的色球层(稀薄的等离子体)。色球层之外包围着约200 万℃的日冕层,这里发出的主要是X 射线和无线电波。

色球层某些地方的温度会突然升高到1 000 万℃左右,爆发“耀斑”,发射出强烈的紫外线和X 射线。色球层喷出的火焰会冲出日冕层,形成高达数万千米到数十万千米的环状火焰,这就是“日珥”。

所以,太阳不只是发出可见的七色光以及红外线、紫外线,还发出无线电波、微波、X 射线、γ 射线。所有这些光、射线有个总称,叫作“电磁波”(图2,电磁波谱)。

太阳光球层上会出现“黑子”,这是光球层物质剧烈运动形成的强磁区域,此处温度比周围区域低一两千摄氏度,相对来说有些暗,而实际上它比刚出炉的钢水还耀眼。

太阳活动活跃时,磁场变强,黑子数目增加,耀斑和日珥增多;太阳活动减弱时,磁场变弱,黑子数目减少,耀斑和日珥也减少。这个强弱变化的周期大约是11 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太阳活动周期。

太阳会给地球带来风险吗

日冕中的等离子体会不停地流向宇宙空间,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太阳风”。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出大量的X 射线、紫外线,同时将等离子体加速甩向宇宙空间,这被称为“日冕物质抛射”。被甩出的质子、电子、α 粒子(氦核),以及发射的紫外线、X 射线等,我们称之为“太阳宇宙射线”。如果太阳出现耀斑的地点正好朝向地球,袭击地球的太阳宇宙射线会更强劲,“风”就变成了“风暴”。这是太阳带给我们的最常见的风险。

好在地球有地磁场这个“防护罩”,它会让太阳风改变路径,转弯绕过地球,到达地球南北极上空。当太阳风与稀薄大气中的氧、氮等气体的原子发生碰撞时,会发出绚丽的光,这就是极光(图3)。

如果没有地磁场的保护,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就会一点点地被太阳风中的粒子撞飞,地球可能早就没有大气层了。

如果耀斑爆发,太阳风暴带着各种电磁波来袭,地磁场将出现巨大扰动。这时,极光漫天飞舞,卫星出现故障,空间站和飞机内部受到的辐射量增加,远距离通信被迫中断,全球卫星定位及导航系统失灵……强烈变化的电磁波还可能在各种金属网络中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让输电设备出现故障,导致停电。于是,所有利用电流工作的设备全都不能正常工作,银行歇业、商超关门、高铁停运、互联网中断……所以,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必须有遭受太阳风暴袭击的危机管理预案。最近的一次耀斑大爆发,极有可能出现在2023 年到2025 年之间。目前,我们已经有能力对太阳爆发的全过程进行监测,预警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另一个致命的风险,就是影片中提到的所谓“氦闪”。

据计算,太阳内部的氢可以烧100 亿年(目前已经烧了46 亿年)。当核心的氢烧完,全部变成 “氦灰”之后,太阳就变成了红巨星。外围的氢原子核开始聚变并導致太阳膨胀,内部的氦原子核难以发生聚变,在引力作用下继续向内坍缩,进入量子力学的“简并态”。外围氢原子核的燃烧让核心的氦灰不断累积,经过复杂的物理过程,氦灰密度不断增加,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升高到1 亿℃以上,简并态物质会突然失控,发生爆炸,在几秒钟内释放出超高的能量,点燃氦灰,引发核聚变。这就是“氦闪”——简并态物质自然引发的爆炸,起到了“引燃”氦的作用。这种“引燃”会在一段时间内时不时地“闪”一下,直到核心的简并态消除,开始稳定地燃烧剩余的氦。

大家会从各种信息渠道看到对太阳“氦闪”的各种解释,主要是因为其中的过程太过复杂了,多是理论阐释,无法用实验直接研究。而且“氦闪”的能量大部分被太阳自身吸收,外界几乎看不出亮度的变化。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观测到过哪怕是一颗氦闪的恒星。当太阳核心的氦烧完,主要会变成碳;太阳在引力作用下坍缩,变成高密度的白矮星。

其实,在氦闪发生之前,由于太阳的膨胀,地球可能早已“熟透”或者“烤焦”,甚至“灰飞烟灭”了。

恒星质量若超过太阳的8 倍,就可以将核聚变继续推进,每次推进都会形成一些更重的元素,让恒星更膨胀一些,形成类似洋葱结构的多层核聚变空间。但元素越重,聚变产生的能量就越少,就越难以支撑恒星向内的巨大压力。当聚变到铁元素时,由于铁元素的结构极其稳定,聚变时将不产生能量,恒星将发生爆炸,这就是超新星爆发。爆发时产生的超大能量让各种核聚变迅速发生,宇宙中所有的元素都会被聚变出来。这就是自然界元素的由来。

大爆炸之初,宇宙中只有大量的氢元素和少量的氦元素,铁元素之前的所有元素都是经过恒星的原子“锅炉”聚变出来的,其他重元素则是“锅炉”爆炸的副产品。从这个角度看,金、银等确实都是“贵重”金属,它们是大恒星爆炸换来的。

目前,在我们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除了天然元素,还有不少的人造元素(标有 “*” 记号)。人造元素的途径通常是用加速器或核反应堆等装置,让不同元素原子核相互撞击,合成新核;如果新核里面的质子数与以往发现的不同,一个新元素就诞生了。因此,元素制造的本质就是将氢元素在不同条件下以不同数目聚合。人造元素都是放射性元素,除了不稳定性和放射性,它们与相应的天然元素具有相同的化學和物理性质。

“烧石头”提供动力靠谱吗

影片中,行星发动机是靠燃烧石头来提供动力的,这靠谱吗?

这在理论上是可以的,准确地说,“燃烧”的应该是石头里的硅元素,利用硅原子核的聚变而释放出能量。当核聚变发生后,可以直接喷射等离子流来获取机械能,也可以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全球的科技强国都在探索建设可控核聚变反应装置,即“人造太阳”项目。目前,100 万安培的等离子体电流、1.2 亿℃的等离子体高温、1 000 秒的连续运行时间,都已在我国的 “人造太阳”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上分别实现(图4)。

目前,全球使用的人工可控核聚变材料都是氢元素。而硅是14 号元素,要想发生核聚变,需要的条件更加苛刻,进行核聚变时需要投入的能量也更大,产生的能量却没多出多少,性价比还是比较低的。

影片中的“逐月”计划同样寄希望于引发月核聚变。但是,月表几千枚核弹爆炸产生的温度、压强、冲击波等,根本引发不了月核聚变。有人计算过,“逐月”计划所需的核武器至少是当前储量的10 亿倍。

地球能流浪到目的地吗

难。目前看来,大概率是到不了。

用行星发动机让地球减速、转向、加速推进,只是在理论上说说。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都能说得通,但是如果真的这么操作了,将引发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发动机启动会导致地球温度升高,南北极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地球上将是一片汪洋。比如,地球自转停止了,海水由于惯性会从地表无情地冲刷而过,摧枯拉朽。比如,即使地壳停止了转动,由于惯性,地幔、地核还会自转,有可能引起地震频发、岩浆涌流、地磁变化……

如果月球发动机推力不平衡或者失控,很有可能“掉转枪口”,飞向地球。

如果月球被推开,地球的运行有可能是平衡的,也有可能是“头动尾巴摇”的。

地表5 000 米以下的城市,空气如何流通?资源如何循环?地下环境的复杂变化如何掌控?人们如何适应地下环境?如何防止心理问题?

地球经过其他行星时,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洛希极限,大气层这件外衣很容易被“扯”走,地球还有可能会被撕碎或者“被俘”,导致“全军覆没”。而且,如何拒绝太空垃圾、小行星、彗星的“亲吻”也会是一件烦心事。

即使顺利离开太阳系,地球的生态系统、大气层也将不复存在,甚至连磁场也可能消失。地球将被宇宙中的各种高能射线轮番轰击,还可能被黑洞吞噬(图5)。

电影虽然有幻想色彩,但是带来的疑问非常现实——让地球去流浪真是一个好的想法吗?好在“氦闪”之前,人类还有50 多亿年的时间来做准备,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以及面对未来,我们该如何选择。

猜你喜欢

耀斑原子核核聚变
核聚变能应用前景现一丝曙光
太阳表面的微型耀斑
“最强”太阳耀斑爆发会带来什么?
关于原子核结构的讨论
物质构成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燃起“太阳之火”——谈谈“可控核聚变”
德国仿星器:聚变装置造出氢等离子体
太阳耀斑
受控自持续核聚变的新曙光
美宇航局拍摄到精彩太阳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