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探究

2023-04-20聂廷庆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学部体验式法治

聂廷庆

(怀集县教师发展中心,广东 肇庆 526400)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 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构建。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课程。[1]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体验。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也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体验式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以作抛砖引玉。

一、体验式教学的定义与原则

(一) 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体验式教学创建的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强调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教学情境的呈现和再现,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体验中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发展核心素养。

(二) 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教学内容的探寻者,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各种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投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真实地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2.互动性原则

在体验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关键。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探索欲和求知欲。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探讨与交流,如观点分享、经验交流、知识探究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拓展思维视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与应用。总之,体验式教学中的互动交流是一种促进教学相长的有效方式,学生不仅能获得新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参与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人人都能参与,这就要求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同等的机会。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是活动的旁观者,积极地参与进来。其次,教师要注意合理分配活动任务,避免有些学生借机逃避,还要注意调整时间,让每位学生都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体验。

二、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意义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本身就是一门十分枯燥的课程,理论大于实践,教师大多以说教为主,难以让学生提起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亲身参与,能将学生带入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实际应用,进而增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与此同时,体验式教学能帮助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和正面情感,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通过亲身经历使学生体验和实践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而在体验式教学实践中,学生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积累经验和技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法治意识。

(三)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可以参观法庭,亲眼见证法官审判案件的过程,深入了解案件判决的依据和法律的执行过程;可以模拟法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法律条文的适用和解释。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法律辩论和模拟案例讨论,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交流,了解不同的法律观点和理解方式。这种互动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推理能力。通过这些实践和体验,学生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还能培养自己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

(四)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体验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有具备责任感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有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的人,为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将道德和法律原则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公民责任感。[2]

三、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策略

(一) 创设生活体验情境

生活是知识应用的第一场所,也是学生最熟悉的场所。教学中,教师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主动探索和学习,产生自我感悟,而且还会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思考,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3]

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爱在家人间” 这一课时,笔者先通过家长群收集了每位学生与家长的日常生活照片,然后制作成短视频并配上了感人的背景音乐(念亲恩)。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便创设了如下生活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与家人相处的难忘瞬间,如第一次给爷爷奶奶洗脚、陪妈妈买菜、与兄弟姐妹玩耍等,其中包裹的是与家人间永不消逝的浓浓爱意。接下来,我们将共同观看一段小视频,一同欣赏我们与家人相处的难忘瞬间,也请大家积极分享隐藏在照片背后的家人之间的“爱”。在温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兴味高涨,纷纷回忆起了照片中的爱意瞬间,回忆起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无限关爱。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家人之间爱的体会不再是一种空洞的理解,更多的是一种真心的体会,是一种真情的体验,这样的理解才更真切。

体验源于生活情境,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 “生活即教育”。创设生活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生活情境,去感受、体验、探究其中的道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4]

(二) 创设社会实践情境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 明确指出,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5]。社会实践是指学生通过调查参观、生产劳动、研学旅行、访问、座谈等形式亲自参加的各种社会活动。它是一种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社会环境中,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善用法律” 这一课后,笔者带领学生前往怀集县人民法院、怀集县洊江律师事务所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自聆听法院和律所相关人员对案件的讲解、判决的流程以及法律知识的应用等,学生会真切感受到原来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懂得法律既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工具,又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又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坚持改革开放” 这一课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一所示范乡村,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农村的农业生产、村容村貌、居民生活、教育医疗等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这一项决策的正确性,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家乡的情感。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主张从实践中、从做事中学习真知识”。[6]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动中获得不一样的体悟。

(三) 创设文本阅读情境

文本阅读体验法是一种通过学生参与文本中场景或情境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文本中的角色、情感和冲突等要素,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其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课的探究与分享都提供了优秀的文本,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内或课外的优秀文本,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精神世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

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课“青春的情绪” 这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情绪的作用的认识,笔者在教学时选用了这样一则文本材料供学生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不良情绪,长期抑郁可能导致身体上的健康问题,例如失眠、食欲改变、体重变化、疲劳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焦虑症是另一种不良情绪,患者可能出现长期的紧张、恐惧和不安感……” 学生阅读材料后,很快认识到“情绪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又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爱在家人间” 这一课时,笔者选用这样一则文本供学生阅读: “2008 年汶川大地震时,当救援人员发现这位母亲的时候,她已经遇难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当废墟被彻底清理完毕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她的身体下面居然还躺着一个孩子……医生看到了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手机在现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此时此刻,经常面对生死离别的医生,却在这个瞬间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通过阅读文本,学生也认识到母爱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力量,它的伟大和美好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了 “亲情的伟大与无私”。[7]

(四) 创设角色体验情境

角色扮演活动是一种常见的体验式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特定情境中的某一角色,来体验教学内容在具体实际中的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家长、教师、律师、警察等,在不同的角色中,他们会有不同的体验,体会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培养判断能力和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8]

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师生交往” 这一课时,笔者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让不同小组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第一组学生扮演班主任上班会课、第二组扮演数学老师讲解数学题、第三组扮演英语老师上英语课、第四组扮演语文老师朗诵课文,每小组经过认真排练、仔细讨论后,可以派代表上台展演。课堂上,学生热情参与,将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尽情地展示了出来,同时也将日常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暴露了出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教师的辛勤与不易。与此同时,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深度互动,也让他们彼此增强了理解,赢得了尊重。又如,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爱在家人间” 这一课后,笔者为学生布置了一个角色扮演作业,在做家庭作业时,让学生扮演家长,让家长扮演学生,这样原本由家长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就变成了学生的真实体验,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家长的“吼” 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增进了理解与尊重,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和道德情操,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维护自己的专业形象;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注重社会热点和实际案例的引入,通过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法律的力量。与此同时,教师更要注重细节,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变成一个道德教育的契机,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

教学部体验式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公共教学部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