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育评价课题研究促学校品质提升

2023-04-20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课题核心素养

樊 华

(长春市宽城区天光小学,吉林 长春 130051)

课题研究的过程、成果体现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是其落实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保障。以课题研究为发展契机,能有效促进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以笔者承担的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生综合评价研究” 为例,能深刻体会到课题研究是学校深入发展的生长点,更是提升办学品质的助推器。

一、课题研究解学校发展之需

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改革文件,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从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为抓手,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怎样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的精神和学校自身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实施有效的评价策略,进一步发挥重要的导向、激励、诊断功能,促动全体学生和谐发展及教师教学行为不断自主完善,引领学校整体教育行为按客观规律办学治校是学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天光小学以开展“十四五” 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生综合评价研究” 为突破口,在“尊重学生个性化、成就学生发展多样化” 的理念下不断探索新的具有时代性的评价模式,评价方式由单一化向多维度、多层次转变,评价时把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评价指标把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相融合,并重点研究隐性指标框架。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生综合评价” 体系是破解学校发展瓶颈的有效策略,更是学校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的关键点。

二、课题研究促研究行为重点明晰

本课题是一项从当今教育形势和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的实践研究,本着“边学习思考、边研究探索、边总结完善” 的原则,逐步将核心素养覆盖的要点课题化,为此,重点研究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综合评价功能的研究

重点探索教育评价功能由侧重选拔转向侧重发展,主要包含评价的四方面功能。即一个目标: 和谐成长;两个面向: 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三个学会: 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四个素养: 科学探索素养、人文底蕴素养、身心健康素养、责任担当素养。

(二)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综合评价内容研究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内容要求,重点研究构建适合学校需求的“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以及研究建构适合学科需求的“学科评价体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三)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诊断性与鼓励性评价、模糊评价和形象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等方法,运用纸笔检测、口试评比、线上评价、手机App 评价等方式混合推进。

三、课题研究催成果科学丰富

(一) 课题研究促动课堂实效提升

以课题为载体进一步探索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生综合评价研究” 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中,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实效。

一是研究“有备而来” 的课堂教学。重点研究评价集体备课实效,需要教师个人备课充分,学生课前准备到位。二是研究“互动教学” 的课堂教学。重点研究评价课堂中体现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合作者,建立平等互动的课堂师生关系。三是研究“学生主体” 的课堂教学。重点研究评价课堂中学生的主体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自主发现等重要的过程行为。四是研究“有效点评” 的课堂教学。重点研究评价教师要用真诚的语言肯定学生,用得当的行为激励学生,用课后及时交流关注学生,用恰当的批语“笔谈” 提升学生。

(二) 课题研究促动课程体系品质提升

把“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生综合评价研究” 课题的思想作为学校设置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构建和谐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

使学校课程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期待,并构建学生向往、开放包容的高品质学校特色课程。

(三) 探索学校“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在此课题的核心理论指导下,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功能,以一直在运行的“学校成长银行” 评价机制为基础,并以承担的课题为研究的切入点,不断探索完善、创新尝试、发展构建出学校特有的“红领巾奖章” 争章评价体系。

把课题的研究内容对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内容以红领巾奖章不同章目的形式呈现出来。“红领巾奖章” 章目分为基础章章目和特色章章目。基础章章目为: 向党章、继承章、品德章、主人章、协作章、劳动章;特色章章目为: 学习章、守纪章、安全章、科技章、环保章、才艺章、进步章。

评价时长覆盖每个学生从课上学习到课下活动再到家庭表现。评价主体多元,全校教师、同学、家长全员参与。在评价手册中评价者以签名或印章为准(评价者的签名次数是有上限的),三个印章(签名) 换取一枚天光币。每月月底集到天光币的学生到学校开设的“阳光超市” 购买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学期末开展一次大型“红领巾奖章” 颁章仪式,提高学生的荣誉感、成就感。

学校“红领巾奖章” 争章评价体系的实施,积极构建了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争章实践中探索、收获、成长、进步,能有效达到基于核心素养对学生综合评价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促进学科评价体系形成

在学科评价研究过程中,要找准学科教学研究的切入点进行深入实践、探索。

语文学科以识字教学为研究内容,总结识字教学中“形音义结合训练法”,并构建了多维立体评价框架,从兴趣、厚度和广度三个切入点着手评价,提高学生语文识字学习的能力。

数学学科以口算、解决问题等专项学习内容的开展评价。采用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出完善的评价模式。这种评价起到了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的作用。

其他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改进原有的评价方式。在原有的定量评价、显性评价、短期评价做得较好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定性评价、隐性评价、长期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应用效果,使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在学科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课题研究使学校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全方位评价学生,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同时吸纳家长作为评价主体,能改变家庭环境中“唯分数论” 的评价标准,带动家庭评价的整体水平提升。

猜你喜欢

课题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